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明洋天下

大道小說網 【129】分析兩牙 文 / 上官兒

    「不錯,你們兩牙迎來的大航海時代,不過我們大明朝確實有著獨到之處要不然你們也不會不遠萬里來到大明進行貿易,開發的心得航路。」岳峰說道。

    「是的,對我們影響最深的還有一本書,書的名字是《馬可·波羅遊記》,書分為四卷,第一卷記載了馬可·波羅諸人東遊沿途見聞,直至上都止。第二卷記載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宮殿,都城,朝廷,政府,節慶,遊獵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東地沿岸及諸海諸洲等事;第三卷記載日本、越南、東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諸島嶼,非洲東部,第四卷記君臨亞洲之成吉思汗後裔諸韃靼宗王的戰爭和亞洲北部。」佩雷伊拉說道。

    「《馬可·波羅遊記》?」岳峰當然知道這本書,現在佩雷伊拉有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據岳峰所知馬可波羅的這本書是一部關於亞洲的遊記,它記錄了中亞,西亞,東南亞等地區的許多國家的情況,而其重點部分則是關於中國的敘述,馬可波羅在中國停留的時間最長,他的足跡所至,遍及西北,華北,西南和華東等地區。他在《遊記》中以大量的篇章,熱情洋溢的語言,記述了中國無窮無盡的財富,巨大的商業城市,極好的交通設施,以及華麗的宮殿建築。

    這本書引發了歐洲許多商人來中國的尋金熱,對於當時的中國而言,天圓地方觀念與地理中國中心是社會的標準常識。

    岳峰在讀大學的時候就特別喜歡這本書,這本書針對亞洲,主要是當時的元朝,涉及到了山川地形,物產,氣候,商賈貿易,居民,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及至國家的瑣聞佚事,朝章國故,也時時夾見其中。

    馬可敘述的故事,確實和這一介紹所說的那樣激動人心。他講到了帶有花園和人造湖的大汗宮廷,裝載銀挽具和寶石的大象。他還講到了各條大道,高於周圍地面,易於排水;大運河上,商人船隻每年川流不息;各個港口,停泊著比歐洲人所知道的還要大的船隻,並談到了生產香料、絲綢、生薑、糖、樟腦、棉花、鹽、藏紅花、檀香木和瓷器的一些地方。馬可還描寫了他護送中國公主到波斯去時,訪問和聽說過的所有寓言般的國度——新加坡、爪哇、蘇門答臘、錫蘭、印度、索科特拉島、馬達加斯加、阿拉伯半島、桑給巴爾和阿比西尼亞。正是他所描寫的有關中國和香料群島的迷人景象,召喚著偉大的探險者們,在穆斯林封鎖陸上道路之後,直接尋找一條海上航線,繼續前進。

    「是的,團長,這本書我看了之後對你們大明朝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才不遠萬里來到了大明朝,只是現在的實力有限,大明朝又實行海禁,無法建立友誼,所以我才歸順了你,因為我看到了希望,你征服大海的決心,這與我的初衷完全一致。」佩雷伊拉說道。

    岳峰當然知道中國在15世紀時將它的海上力量培養為用於符合其儒家思想的工具——將一隻龐大、技術力量先進的船隊賦予天朝國威並作為宣揚的工具。這支准儀仗隊到達了中東、東非(當今有人聲稱他們發現了大洋洲、美洲、南極洲——並早於麥哲倫一行環繞了整個世界,但這些說法並沒有足夠的證據使其成為主流思想)。但鄭和的航行沒有將明帝國發展成為領土廣大經濟繁榮的國家:這支儀仗隊並沒有軍事使命,也沒有將它發展的貿易擴張為大規模的交往。大航海也因此消耗了明政府大量的財力物力。隨著明朝海禁的開始,亞洲失去了在技術上可行的遠望:發現新大陸和環遊世界。

    遠洋航行所需的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對於航海家而言,他們能夠在海上活動,除了宗教信仰以外,他們更多的是依靠來自各地的科技:由占星術發展的方向辨識、指南針,從穆斯林的獨桿三角帆船發展的大三角帆技術——這項技術將三角帆從橫帆的替代物轉化為推進船隻的重要附加物,還有本國發達的造船業才是在海上最可信賴的依靠。而在這些科技流傳至歐洲之前,沒有人會打算到世界「邊緣」去冒險,地圓說的出現打消了航海家從地球摔向地獄的擔憂。

    從12世紀開始,歐洲人便開始製造用於航海的大型船隻。1200年至1500年間,歐洲普通船舶的噸位普遍增加了一到二倍。在短短的幾個世紀之內,他們或是從阿拉伯人那裡學會了使用,或是自己動手發明改造了諸如羅盤、六分儀、海圖、三角帆、艉舵、三桅帆船等工具或技術,使得歐洲人擁有了在各種複雜氣候條件下進行遠航的能力。

    「對了,你對四條航線的了解除了剛才給我的牛皮囊外,還有知道那些?」岳峰問道,岳峰當然知道這條航路的大概情況,如果佩雷伊拉心裡更有底的話,岳峰便萌發了建立一支從屬於自己的貿易船隊,佩雷伊拉作為艦長是再好不過的選擇,在決定建立這支貿易船隊之前,岳峰還是想進一步瞭解一下佩雷伊拉,畢竟船隊的建設需要投資很大的東西,如果不能準確地做出判斷勢必會影響自己的整體的發展。

    「目前在歐洲的海上發展將強的國家分別是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威尼斯、法國、奧斯曼帝國。」佩雷伊拉說道。

    「你繼續說。」岳峰說道。

    「我先來說說我的本國葡萄牙,在西歐,葡萄牙首先發起了大規模的航海探險活動。15世紀早期,航海家恩裡克王子創辦地理研究機構,為取得黃金、象牙和奴隸,組織了多次非洲西岸的探險活動,先後發現了馬德拉島、佛得角群島,並從直布羅陀沿非洲西海岸到達幾內亞灣。1473年,葡萄牙船隻駛過赤道,後達到剛果河口;1487年,迪亞士的探險隊到達非洲南端,發現好望角,並進入印度洋;1497年,以達迦馬為首的船隊沿迪亞士航線繼續向前,經非洲東岸的莫桑比克、肯尼亞,於1498年到印度西南部的卡利卡特,開闢了從大西洋繞非洲南端到印度的航線,從而打破了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航路的局面。葡萄牙通過新航路,壟斷了歐洲對東亞、南亞的貿易,成為海上強國。這基本是我本國的發展情況。」佩雷伊拉說道。

    對於佩雷伊拉現在所說的這些岳峰基本能知道一些,不過瞭解的卻沒有佩雷伊拉所說的詳細,大航海時代的來臨造就了葡萄牙,也造就了這個海上霸主,目前他也是剛剛起來,航線也只是剛剛開發不久,如果在這個時期岳峰能進行遠洋,而不是像鄭和哪樣利用國家強大的財力物力進行遠洋旅遊,那麼肯定會給大明朝帶來更大的成就。

    「你繼續吧!」岳峰在思考的同時並沒有打斷佩雷伊拉的說話。

    「我再來說說最強大的西班牙,國力第一的超級大國,擁有除休達以外的西地中海的全部港口,以及加勒比海、中美洲港口的90%和南美洲的全部港口。西班牙所佔港口大多是物產豐富的進貨港和優良的出貨港。原本西班牙在東地中海也擁有眾多港口,像雅典、那不勒斯、錫鑞庫薩這樣的重要港口。與葡萄牙人探尋新航路的同時,西班牙統治者也極力從事海外擴張。西班牙擴張主要依據了兩條重要的航線,一條是哥倫布航線,另一條是麥哲倫航線,這兩條航線給西班牙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也成就了一大批富商,嘗到好處的西班牙人則不斷地熱衷於海外擴張。」佩雷伊拉說道。

    岳峰聽得非常仔細,他當然也知道西班牙確實在這個時期一舉成就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