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晉五十年

大道小說網 1 、短暫的蜜月時期 文 / 王曄秋

    司馬懿的心情很沉重。

    活了大半輩子的人,見過多少生離死別,可是一想到前任皇帝曹睿,司馬懿就深深感到一種痛。

    但痛又能怎麼樣,死者長已矣,活著的人還得繼續干。

    和司馬懿同時擔任輔政大臣的,是皇族出身的曹爽。

    曹爽是誰呢?是曹魏帝國中期名將曹真的兒子。曹真是誰呢?是曹操當成親兒子養的養子,曹真的親生父親姓秦,叫秦邵。秦邵有一次去替曹操招兵買馬,結果不幸被殺,留下年幼的曹真(當時應該叫秦真),曹操可憐秦邵早死,就把曹真收做乾兒子。從生物學角度講,曹真和曹爽不具有曹家的血緣,可是如果從感情和政治上講,曹真和曹爽絕對是皇族,是曹家人。

    前任皇帝剛剛去世,未成年的新皇帝剛剛即位,必須要有個安定的局面。按照曹睿的臨終指示,輔政大臣是曹爽為正、司馬懿為副,這二位各領三千士兵,每天輪流在皇宮裡值班,防止意外事件發生。論資歷和能力,這時候的司馬懿在整個曹魏帝國已經是no.1,他說自己第二,沒人敢排第一。儘管是首席輔政大臣,曹爽對這位老前輩一開始還是十分敬重,有事一定要先請教司馬懿,不敢一個人說了算。司馬懿也是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怠慢。

    根據《三國誌》記載,曹爽在輔政以後,嫌司馬懿礙眼,就借小皇帝曹芳的名義把司馬懿升為太傅(皇帝老師),這樣,司馬懿就失去了實權,曹爽就開始獨霸中央了。不過,根據很多史料甚至包括《三國誌》本身的記載來看,這都是不符事實的。

    關於司馬懿被曹爽架空的記載,在我們現在能找到的書籍裡,最早出現在《三國誌》當中。這本書的作者陳壽,本來是蜀漢帝國的大臣,蜀漢滅亡以後,他跟著劉禪一起投降了曹魏帝國。那個時候,曹魏帝國早已經是司馬家族的天下了,不久,司馬炎就廢掉了曹家的皇帝,建立了西晉王朝,陳壽生活在這種環境中,在描寫曹爽和司馬懿爭鬥的時候,為了避免文字獄情況的發生,自然不敢完全寫實,只能一邊兒倒的抹黑曹爽,不敢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這種話。

    根據《三國誌》本身的記載,曹爽在掌權以後,並沒有剝奪司馬懿的權力,不光是行政權力,連最要害的都督中外軍事這種最高軍權都沒有剝奪。就在公元241年6月,也就是《三國誌.曹爽傳》記載司馬懿被架空的兩年以後,他還帶著幾萬人的大軍,跑到樊城(湖北襄陽)去和東吳作戰,也就是說,司馬懿在那個時候還擁有很大的軍權,至於說被架空,那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幾年以後的事情了。所以說,史書上寫的東西也不一定都是真的,我們只有看得非常細的時候,才能發現那些真相。

    然而,即使現在還沒有鬧翻,曹爽和司馬懿終究是兩派人,在封建**制度下,他們永遠無法合成一派。站在曹爽的立場上來說,他畢竟已經是首輔大臣,所以他當然需要保持自己在朝廷裡的絕對優勢地位,但是和司馬懿比起來,曹爽最大的劣勢,就是人望和資歷跟司馬懿根本沒得比,因為他一直都呆在洛陽城裡,當著又清閒又有前途的官兒,喝著又高級又管夠的酒,摟著又苗條又漂亮的女人,從來也沒有到地方上去受受苦,領著兵去打打仗。在曹魏朝廷所有大臣們尤其是司馬懿這類老資格的眼裡,曹爽就是一個公子哥兒、一個繡花枕頭。

    但曹爽也不是紙糊的,作為在朝廷官場裡從小泡到大的皇族子弟,他對官場政治運作的理解,還是要超出一般人很多。曹爽在禁衛軍裡做過武衛將軍,而這個官職,領導的正是禁衛軍裡精銳中的精銳、曹操一手創立的武衛營,正因為這個經歷,曹爽非常重視禁衛軍,也非常清楚禁衛軍對於一個權臣來說有多麼重要的意義,所以他第一步做的,就是完全控制中央禁衛軍。

    公元239年2月21ri,在前任皇帝曹睿死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曹爽就把他的兄弟統統升了大官兒,把弟弟曹義、曹訓安插在了禁衛軍關鍵的位置上。中央禁衛軍本來的最高將領,是曹魏帝國老臣、領軍將軍蔣濟,曹爽讓弟弟曹義做了中領軍(中央禁衛軍司令),按照一般情況來講,中領軍做的時間長了以後,就會升為領軍將軍,中領軍和領軍將軍是一回事兒,曹義這一上任,從理論上說是官職重複設置,但是從實際上就是架空了蔣濟;另一個弟弟曹訓擔任了武衛將軍,直接統領武衛營;而另一個弟弟曹彥,也被任命為散騎常侍(皇帝騎馬侍從官),在小皇帝曹芳身邊起到監視作用,防止發生意外;另外的幾個弟弟,不管有功沒功,也都統統封了侯爵。

    對於自己的親信,曹爽也普遍的給與了提拔,把他們都放到了首都周邊、尚書檯(國務院)、禁衛軍的關鍵職位上。這些人是:何晏、鄧颺(楊)、丁謐(密)、李勝、畢軌,在這些人裡面,最有特點、名聲最響、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就是何晏了。

    何晏,字平叔,南陽郡宛城人(河南南陽)。他就是東漢滅亡的第一罪人——何進的孫子。而且,何晏還有一個特殊身份,他還是曹操的養子。何晏的爸爸死的很早,剩下何晏和他年輕貌美的媽媽尹女士,後來尹女士改嫁給了曹操,何晏就被曹操收養。

    據說,何晏的皮膚特別白,好像擦了粉似的,是典型的小白臉,因此曹操也特別喜歡他。何晏特別自戀,平時連走路的時候都要自我欣賞,還總是把手擦的粉白,《晉書》裡還說他喜歡穿女人的衣服,這樣看來的話,何晏有典型的女性化傾向。何晏的生活還特別奢華,穿衣打扮的排場非常大,就好像他是曹操的親兒子一樣。最後弄得曹丕特別特別討厭他,每次提起何晏都不說他的名字,而是用「野種兒」代替。

    有些半吊子的何晏後來娶了曹操和杜夫人的女兒金鄉公主,做了曹家皇室的女婿。即使這樣,曹丕也特別不喜歡他,等到他登基以後,沒有給何晏任何官做,曹睿在位的時候,也特別討厭這種華而不實的人,所以仍然沒重用何晏,只能當一些清水衙門裡的閒職。曹芳即位以後,自以為是的何晏雖然也瞧不起曹爽,但為了陞官發財,還是去拍曹爽的馬屁,曹爽覺得何晏能說會道,也想利用他的名聲,就開始重用何晏,讓他做了散騎常侍(皇帝騎馬侍從官)、尚書(國務院部長)。

    客觀的說,何晏還是非常有學問的,他不僅精通儒家學說,還精通道家學說,還寫了很多關於儒道兩家學說的著作。但是有文化和會做人是兩回事兒,何晏又自大又只會耍嘴皮子,什麼實在事兒也不願意幹,一句話概括,他的名聲遠遠大於他的實際。

    曹爽的第二個高參,叫鄧颺,字玄茂。據說他的祖先,就是東漢王朝的首席開國功臣鄧禹。

    鄧颺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已經在洛陽城混成了一個名士。曹睿時代,他被任命為洛陽令(首都市長),後來因為犯錯被免職,不久又被起用,到中書(皇帝辦公室)去做事。鄧颺是名門名士,又是豪門公子,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很快,像鄧颺這樣的一幫公子哥兒就聚在了一起,還自發的組成了一個青年文化明星組合,叫做「四聰八達三預」。

    這十五個人,全是名門或者當朝權貴的後代,其中最知名的有:夏侯淵的孫子夏侯玄、西漢時代光祿大夫(國務顧問)諸葛豐的後人諸葛誕、鄧颺、李勝,夏侯玄等四個人,因為名聲最高,被成為「四聰」,諸葛誕這些人就被稱為「八達」,而劉放的兒子劉熙、孫資的兒子孫密、吏部尚書(人事部長)衛臻,因為他們的老爹正當權,雖然名望不夠,也特別被准許加入,成為這幫名士的預備隊,簡稱為「三預」。

    這幫公子哥兒們混在一起,整天互相吹捧,漸漸弄得整個洛陽城都知道了他們的名聲。當時,曹魏帝國一直實行的是嚴格的政府說了算的用人機制,對這種小圈圈一直都是嚴厲打擊,所以弄到最後,當時的老臣、司徒董昭就向曹睿告了這些人一狀,曹睿非常生氣,把這些個「四聰」、「八達」集體了撤職。直到曹爽成為輔政大臣,才又把鄧颺請了出來,讓他做自己的長史(首席副官),同時在朝廷裡擔任侍中(皇帝高級顧問)、國務院部長(尚書)。

    曹爽的第三位高參,叫丁謐(密)。

    丁謐,字彥靖,他的父親丁斐,和曹操是老鄉,因為這個原因,曹操特別寵愛他。丁斐特別貪財,經常貪污,而且總是被發現,曹操因為丁斐確實有才幹,雖然撤了他的職,但最後仍然把他召回來做官。丁謐和他父親性格不太一樣,非常孤僻高傲,從小就不愛和人交際,只是呆在家裡讀書。

    曹睿時代,丁謐一家常住在鄴城,剛到那裡的時候,還沒有住處,就借別人的空屋子住。由於丁謐愛讀書,也就也混了一個名士的稱號,當時很多曹魏帝國的親王也住在繁華的鄴城,知道丁謐沒有屋子住,就主動去找他,想讓他住到自己的地方去。要說這些王爺們,雖然形同囚犯,但好歹也是皇子皇孫,主動來接丁謐,已經給足他面子了,可是丁謐見到這些王爺們瞧也不瞧,連起身迎接一下都懶得起,只是告訴他的僕人們說:「這些都是什麼人啊,把他們給我轟走!」

    王爺們本來是一片好心,現在落得這種招待,氣得紛紛向曹睿告狀。曹睿聽到這個消息,也非常氣憤,就把丁謐給關進鄴城大獄,後來考慮他畢竟是功臣的後代,不久就叫他出獄了。丁謐雖然非常沒有禮貌,但也算有些才氣,曹睿雖然氣他過於狂傲,不過當聽說他很有些才幹的時候,還是讓他出來到度支(軍事後勤部)裡去做事。

    丁謐外表狂傲不羈,但他其實也是看人下菜碟兒的,他雖然敢對沒有任何實權的皇室親王們無禮,但是對曹爽這些重臣的後代,就顯得非常友善。比如說,丁謐和曹爽的關係就一直非常好,還在曹睿時代,曹爽就好幾次在曹睿面前誇獎丁謐,等到掌權以後,曹爽立刻就把丁謐提拔為散騎常侍(皇帝騎馬侍從官),同時兼任尚書(國務院部長)。

    曹爽的第四位高參,叫李勝。

    李勝,字公昭,他的父親李休,曾經在張魯手下當差,曹操還沒有攻打漢中的時候,他就已經勸張魯投降曹操了,當然,那個時候張魯是不會聽這種意見的。等到張魯投降曹操,李休因為之前曾經勸過張魯,被曹操特別任用,接連擔任太守(市長),最後讓他當了議郎(參議員)。

    因為父親的緣故,李勝打小就衣食無憂,年少的時候,就已經在首都洛陽結交權貴、遊走名門。李勝也是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和曹爽成了鐵哥們兒,而且他也和丁謐一樣,也成了「八達」的成員之一。當然,最後他也和丁謐那些人一樣,被趕回家了。等到曹爽輔政的時候,李勝立刻被任命為洛陽令(首都城最高長官)。

    曹爽的第五位高參,叫畢軌。

    畢軌,字昭先,他的父親畢子禮,在曹操時代曾經擔任過典農校尉(武裝屯墾司令)。

    曹睿還是太子的時候,畢軌曾經在他身邊擔任文學(文化顧問),沒過幾年,就到地方上去歷練,等到曹睿即位以後,畢軌因為是老屬下,就立刻回到朝廷當了黃門郎(皇帝秘書侍從),在曹睿身邊當值。因為和曹睿關係好,他的兒子還有幸贏取到了曹魏皇室的公主,畢軌也因此成了皇親國戚而更加受到重用,出任并州刺史(山西)。

    當時,并州是邊境省份,遍佈匈奴、鮮卑等等各種少數民族,民族矛盾、官民矛盾本來就是十分複雜,畢軌上任以後,只知道撈錢耍橫,結果搞得當時已經歸附曹魏帝國的鮮卑族首領步度根,憤然起兵叛變,並且和國外的鮮卑同族匯合,一起侵擾整個北方邊界。畢軌一看這種情況,不顧敵人軍力雄厚,硬是派大軍追出國境,結果在樓煩(山西寧武)被打得幾乎全軍覆滅。

    當時還是中護軍(中央禁衛軍副司令)的蔣濟一看這種情況,就立刻給曹睿寫信說,畢軌雖然非常有文化有才幹,但不是安撫一方的人才,讓他呆在各民族混居的并州,一定會出亂子,為了保持他的名聲和富貴,不如把他調回朝廷擔任高官。曹睿死了以後,曹爽把畢軌調回了禁衛軍,讓他當了中護軍,不久又讓他擔任司隸校尉(首都軍區司令)。從這一系列任命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曹爽因為畢軌有出鎮邊關的經驗,所以一直側重讓他參與統領首都附近的軍隊,如果說曹義、曹訓重點是統領洛陽城內的禁衛軍,那麼畢軌主要就是帶領洛陽及其周邊的地方軍,三個人兩內一外,構成了曹爽直系軍隊的主力。

    通過這一系列介紹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了,曹爽身邊的高參,甭管姓什麼叫什麼,全是一幫士族子弟、而且都以名士自居,別說平頭兒百姓了,就是一般的官宦子弟,在他們眼裡都不入流。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曹爽從來沒有到地方上去歷練過,所以他的好朋友,也只能是一些士族子弟,而且大多數也像曹爽一樣,光會混官場,沒有經過什麼實際歷練。這樣,從一開始,曹爽一方就落了個華而不實的名聲,尤其是在曹魏帝國那些老臣們看來,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曹爽最欣賞的人都是這麼一幫人,曹爽本人就可想而知了。

    事實上,曹爽周圍的這幫士族子弟,雖然自視清高,但實際上的行為做派,卻非常不咋地,很有種小人得勢的感覺。何晏擔任吏部尚書(人事部長)以後,全憑自己的意願提拔罷免官員,拍他馬屁的他就提拔,只要敢對他稍稍提一點兒反對意見或者有新仇舊怨的,就馬上找茬兒收拾。現任尚書僕she(國務院副總理)盧毓,正是上一任吏部尚書,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得罪了何晏,等到何晏一上任,立刻找了個小借口打發他去當了廷尉(司法部長),而已經擔任司隸校尉(首都軍區司令)的畢軌,更是積極的配合何晏,向小皇帝曹芳告盧毓的狀,結果,沒有什麼明顯錯誤的盧毓居然被免職了。

    當時的黃門侍郎(皇帝秘書侍從)傅瑕(古)就對曹爽的弟弟曹義說:「何晏這幫人,表面上是清心寡yu,實際上是官兒迷財迷,全是嘴上功夫。你們要是聽他們忽悠,早晚弄得眾叛親離。」何晏以前還和傅瑕關係不錯,聽著這個消息以後,馬上找了傅瑕一件小錯兒,直接免職。

    俗話說,逼人不能太甚。何晏找碴兒免了向來名聲極好的傅瑕,又沒有任何理由讓盧毓免職,朝廷輿論頓時一片沸騰,心說這朝廷總不能就你姓何的說了算吧!曹爽知道自己本來就沒理,這個時候一看一片反對的聲音,也怕自己太失人心,就又讓何晏把盧毓請了回來,繼續當有職無權的光祿勳(名義上的皇宮禁衛軍司令)。

    如果說何晏基本上是憑著自己的感覺提拔或者貶低人,那鄧颺就更是純粹的物慾狂了。他得勢以後,把一個叫許臧艾的人提拔到了顯要的位置上,這位許大人為了報答鄧颺,就把老爸身邊一個非常好看的小妾送給了他。雖然我們不太清楚這位許大人的老爹還活著沒有,但是這種行為放到今天,估計也要把老爸氣死。鄧颺看到漂亮的美女心花怒放,毫不猶豫就笑納了,那位許大人,自然也就官運亨通。人們知道這件事情以後,都譏笑鄧颺,說他是「用官銜兒換女人」。當時,曹爽身邊主管人事的尚書(國務院部長),主要就是何晏和鄧颺,何晏用人全憑個人好惡,而鄧颺用人就全憑銀子和女人,有這兩個人主持人事,曹魏帝國的用人制度被嚴重破壞,大批只會鑽營的人混入官府、擔任要職,官場的風氣也快速沉淪。

    至於出了名高傲的丁謐,名聲就更差了。他表面上什麼都看不上眼,實際上極度小心眼兒,非常難伺候。自從他主管行政以後,實事兒是沒幹了幾件,別人的毛病倒是找了不少,當了在他手底下混事兒的官員,整日光擔心受罰挨罵了,根本沒精力、也沒心情再去幹活兒。當時何晏、鄧颺、丁謐雖然都是尚書(國務院部長)、都是曹爽的親信,可是丁謐眼裡除了曹爽,對另外兩個哥們兒看也不看。當時的尚書檯(國務院)裡,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尚書檯裡有三條狗,兩條凶悍無人比,一條身上還長毒瘡」,那意思就是說,何晏、鄧颺、丁謐都是只會禍害人的瘋狗,丁謐尤其壞得流膿。

    就這樣,在輔政最初的幾年時間裡,由於司馬懿和眾多士族的牽制,曹爽還不敢公開的目空一切,但是他急於想要獨霸曹魏朝廷的心態,打破了曹魏帝國原有的政治格局,傷害了很多士族的利益,這其中當然包括司馬懿。但是,為了國家的穩定,大家還是盡可能的不撕破臉,盡量維持著曹爽首輔、司馬懿次輔的局面。

    不過,一個是中彩票成為首輔的花花大少,一個是戰功卓著的曹家四代老臣,怎麼看,都彆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