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晉五十年

大道小說網 3 、決裂 文 / 王曄秋

    夾著尾巴做人,絕對是善始善終的王牌法寶。

    尤其是在犯了大錯以後,一定要消停一段時間,哪怕是裝的也好。

    可是曹爽做不到。

    在損失了幾萬人馬和無數糧草馬匹之後,曹爽回到了首都洛陽,然而,他沒有一點兒認錯或者反省的表現,相反,他更加高調了。

    人之所以成為人,是因為人是講道理的,也是講良心的。曹爽的這種做法,讓包括司馬懿在內的所有大臣大跌眼鏡,你說你曹爽幹什麼什麼不行,那就虛心點兒,多拉攏著人點兒,哄著別人給你幹,如果不會做還要硬裝個德行,人們肯定不服,而且越是壓,別人就越不服。劉邦文不如張良、武不如韓信,卻能統御他們成就帝業;項羽武功勇氣天下無敵,最終卻眾叛親離,原因就在於此。

    不幸的是,多少一時人傑,都無法明白這個道理,最終導致失敗,尤其對於曹爽這樣身份高而歷練少的人來說,就更不容易理解了。他認為,自己是大將軍,是首輔大臣,因為自己是官兒最大的,自己就是正確的,別人就得聽他的,自己犯了錯別人是不能說的,哄著他的就是愛他的,提出意見的就是害他的。曹爽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是個草包,他沒有別的本事讓人佩服,就只好拚命用手中的權力來壓服別人,這就叫惱羞成怒、玩兒不起,就像青蛙越感到自己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叫聲越大,那個原理,是一樣一樣的。

    領頭的曹爽都是這種心理,更別提他任用的幾位高參了。由於戰敗丟了面子,這哥兒幾個索性撕破臉,開始以更浪的姿態在曹魏帝國的官場裡胡攪蠻纏。何晏他們按照自己小圈圈的利益,隨意更改法律,其它派系的大臣們,一律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和壓制,司馬懿作為非曹爽一黨的最有權勢的大臣,當然是曹爽打壓的重中之重,兩派矛盾公開爆發,只是早晚的事情了。

    在曹爽伐蜀失敗回來之前,曹爽和司馬懿的關係都是相安無事的,雖然不可能親切得像一家人,但一直沒有明顯的爭端,兩派的勢力也是非常均衡:兩派的頭目曹爽和司馬懿,一個是大將軍,一個是太傅,還都都督中外軍事;兩派的二號人物,曹爽的首席高參何晏是尚書(國務院部長),司馬懿最大的弟弟司馬孚是尚書令(國務院總理);曹爽最大的弟弟曹義是中領軍(中央禁衛軍司令),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後來成了中護軍(中央禁衛軍副司令);曹爽的另一個弟弟曹彥是散騎常侍(皇帝騎馬侍從官),司馬懿的次子司馬昭也是散騎常侍。從官職的分配上我們就能看出來,曹爽和司馬懿都非常注重讓雙方的人保持平衡,避免因為封官不均造成矛盾。

    就在曹爽伐蜀失敗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45年8月,曹爽首先破壞他和司馬懿兩派的大致平衡。他沒有和司馬懿商量,就取消了中央禁衛軍為中領軍、中護軍兩個人分領的慣例,把所有的禁衛軍都劃撥給了自己的弟弟曹義,完全架空了司馬師。司馬懿知道以後,自然非常震驚,立刻向曹爽表示反對,說這是破壞曹魏帝國歷代先祖定下的規矩,然而,曹爽根本不管什麼老祖宗的規矩,司馬懿勸阻無效,禁衛軍又再次全部歸曹爽控制了。

    公元246年1月,東吳軍隊開始進攻曹魏帝國荊州的柤中地區(湖北南漳),邊境的曹魏百姓紛紛逃過漢水(漢江)避難,造成荊州地區的連鎖騷動。消息傳來,曹魏帝國高層召開緊急會議,司馬懿認為,漢水南岸緊挨柤中,應該讓逃難的百姓們就地安家,不能把他們送入虎口,而曹爽卻堅決不同意,他說:「現在我們不想著重新把柤中打回來,卻讓那個地方的百姓們逃走,這不是丟棄國土嗎?」司馬懿立刻反駁說:「不對,在安全的地方,幹什麼都安全,在危險的地方,幹什麼都危險,所以兵書上說:成敗安危,都在於形勢。實際形勢,是治國安民的綱要,不能不實事求是,如果東吳用兩萬兵裡截斷漢水的下游,又用三萬部隊頂住我們南下救援,然後用一萬人在柤中橫行,我們怎麼能夠救援那裡的百姓呢?」但是,曹爽堅決表示反對,最後強令千辛萬苦逃過江來的百姓再返回去,結果,曹魏軍隊果然被東吳軍隊釘在襄陽附近無法救援柤中,百姓被殺、被掠的有幾千人,損失不計其數。

    司馬懿終於被激怒了。他原本是把曹爽當做一個孩子來看的,即使曹爽只顧著自己爽,但是他還是耐心的遷就他,希望曹魏帝國能夠在皇帝曹芳長大以後恢復正常,避免在皇帝還年少的時候,就出現輔政大臣內鬥的局面。但是,曹爽一夥人毫無顧忌的折騰,已經讓司馬懿清醒的認識到,曹爽已經不是當年剛剛輔政時候的那個忐忑不安、虛心求教的年輕人了,在最高權力的誘惑下,他已經把自己當成了曹魏帝國的老大,任何規勸和挽救,都已經難以阻擋曹爽無限擴張的物慾和權力yu了。247年5月,憤怒的司馬懿正式宣佈年老體衰,不再上班,從此,司馬懿和曹爽正式決裂,曹睿死後兩大輔政大臣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的機制,被徹底打破了。

    現在的輔政大臣,就只有曹爽一個人了。

    沒了司馬懿的牽制,曹爽更爽了,他更加為所欲為,吃喝標準很快上升到和皇帝一樣,這在封建時代,已經足以構成殺頭大罪。曹爽把皇帝倉庫裡的寶貝都往自己家搬;根據《晉書》記載,在公元248年,曹爽還讓黃門(皇宮侍從長)張當把前任皇帝曹睿的七八個小老婆,還有三十三名樂師、歌女、舞女都帶回家盡情享受,演奏用的是皇帝才能用的禮樂器具;更囂張的是,曹爽居然還偽造詔書,又從曹睿的小老婆裡征發了五十七個人,讓曹睿的妃子教她們舞蹈,準備讓她們成為自己私人樂團的新成員。

    曹爽還在自己的府裡建了一個又寬闊又通風的大型地宮,專門用來聚會,地窖四周全是豪華精緻的石雕。根據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到了一百多年以後的北魏,那時候洛陽城的永寧寺底下,發掘出了曹爽當年營造的地宮,在那個時候,地宮的牆壁還非常堅固細密,幾乎沒有破損,由此可見曹爽的地宮是多麼精巧,就是當時的皇家宮殿,也無法媲美。

    曹爽何晏一群人日夜歡歌,自以為天下太平,然而,曹家兄弟也不全是這種囂張人,統管禁衛軍的曹義就對曹爽的肆無忌憚非常擔心。曹義不敢直接勸哥哥,就在宴席上好幾次非常嚴厲的罵幾個弟弟,曹爽當然知道曹義其實是在罵自己,非常不高興,還把曹義罵了一頓,曹義又委屈又傷心,氣得哭哭啼啼就走了。

    最牛的是,曹爽最喜歡帶著自己的兄弟們一起離開首都,出外郊遊,帶上幾萬個跟班,又拉風又有型。當時曹爽比較信任的桓范就勸曹爽:「你們兄弟幾個,總攬全國大權,個個手握重兵,不應該一起離開首都,萬一有人對你們圖謀不軌,把城門一關,你們幾個不全在外面喝風了?」但是曹爽冷冷一笑,說了一句傲視群雄的話:「誰敢!」

    曹爽已經出盡了風頭,從生下來,他就沒想到自己會有這麼瀟灑的時光,所以他更感覺自己是智謀超群、天下無敵。不過他忘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朝廷裡和他決裂的人,並不只有一個司馬懿。

    早在司馬懿宣佈告老回家之前,被曹爽架空、已經從領軍將軍升為太尉的蔣濟,就給皇帝曹芳寫信、實際上就是給控制曹芳的曹爽寫信,勸曹爽跳出小團體、小圈圈,不要只任用自己的親信,要秉公辦理國家大事。然而這一番苦勸,猶如石沉大海,再無音信。

    在曹爽毫無顧及的干預下,曹魏帝國的正常辦公秩序被徹底破壞,很多政府高級官員紛紛辭職:248年2月30ri,當初一手幫助曹爽成為首輔大臣的曹魏帝國中書令、中書監(皇帝辦公室正副主任)劉放、孫資同時辭職;3月1ri,曹魏帝國的文官首領、司徒衛臻(真)也堅決辭職。4月,曹爽讓司空高柔接任司徒,讓光祿大夫徐邈(秒)接任司空,可是徐邈堅決不肯上任,曹爽只好換上自己的親信王凌。

    除了這些,曹爽還做了一件事兒,讓他和一個重要的封疆大吏直接發生了矛盾。

    前任皇帝曹睿臨死之前,指定了一名身經百戰的老將孫禮進入大將軍府,去擔任曹爽的長史(首席副官),協助曹爽和司馬懿負責全國的軍事工作。孫禮這人特別直,見到曹爽做的不對的就要表示反對,曹爽十分不爽,找了個借口把孫禮扔出了大將軍府,去當揚州刺史(淮河地區最高行政長官),從此眼不見心不煩,而這個孫禮,碰巧和司馬懿在大西北的時候,是他的老下級。

    曹爽沒有掌權的時候,被封在平原國(山東平原)當平原王,後來平原國(山東平原)和相鄰的清河國(河北清河)發生邊界糾紛,過了八年都沒能解決。這個時候,被曹爽趕出中央跑到淮河的孫禮,正好又當上了冀州刺史(河北北部)。孫禮是個直人,就請曹爽把前任皇帝曹睿時候做的行政區劃圖拿出來看一看,結果一看,那塊有爭議的地屬於清河國。曹爽當過平原王,所以就偏袒平原國,硬說曹睿那時候的地圖不算數。孫禮倔脾氣一來,就反覆給曹爽寫信,堅持要把那塊地要回清河國。這時候的曹爽,早就以為自己是閻王老子,誰敢惹他就收了誰,一看孫禮這麼不給他面子,直接指示司法機關,給孫禮判了五年徒刑,並且罷官免職。不過,說到底孫禮沒有任何過錯,更談不上有罪,曹爽還是得顧忌大眾輿論,就給孫禮來了個緩期執行,又讓他去并州(山西)當了刺史。

    孫禮氣得肺都要炸掉,但是碰到已經膨脹得失控的曹爽,他又感到自己是那麼的無力和委屈,越想越窩火,最終,他想到了正在養病的老上司司馬懿。孫禮決定,要到司馬懿的家裡商量國家大事,挽救被曹爽搞得完全失控的國家。

    當司馬懿見到孫禮的時候,他已經知道孫禮想要說些什麼了,但是他卻只是默默的看著這位曾經在西北戰場上共生共死的老同僚,孫禮卻是一臉官司的盯著司馬懿。

    司馬懿在心底暗暗發笑,他故意調侃孫禮,就問他:「你是嫌并州太小,還是嫌邊界糾紛的事兒不公平啊?」

    孫禮一聽,立刻火冒三丈,他大聲說:「先生說話,怎麼這麼離譜?我孫禮再不濟,也絕不會為這點兒事兒耿耿於懷。我總是認為先生您是國家的頂樑柱,輔佐皇帝、報答先帝、建功立業。可是如今國家已經危在旦夕,你一聲都不吭,我是因為這個才生氣啊!」

    孫禮越說越激動,禁不住眼淚縱橫。

    司馬懿面對著這各同樣飽經委屈的漢子,心裡感到無限悲痛和憤慨,最後,一直聽著孫禮憤怒講述的司馬懿,終於緩緩說出了一句話:「不要傷心,我們要忍別人忍不了的事。」

    孫禮一驚,猛的抬頭去看司馬懿,這位正在病中的老人,卻目光敏銳。

    對於曹爽來說,個別時候,在吃飽喝足之餘,他也會偶爾想起那個老不死的司馬懿來,這個老東西真的徹底養老等死了麼?

    公元248年冬季,在司馬炎12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一個重要的客人,這個客人就是李勝。當初曹爽在四川被打的落花流水之後,攛掇曹爽攻打蜀國的李勝沒有受到任何處分,反而到首都洛陽成了河南尹(首都洛陽市長),現在,他再次官升一級,被曹爽任命為荊州刺史(湖北)。李勝藉著這個機會,來替曹爽刺探一下司馬懿的近況。

    可以說,這次拜訪或者叫刺探,對司馬家族來說是一次死神的拜訪,如果李勝見到司馬炎的爺爺司馬懿仍然老而不死,那麼當李勝回去以後,司馬懿一家老小一定會面臨沒事找事的災禍。

    司馬懿一聽說李勝要來了,馬上吩咐全家上下進入一級戒備。當年的司馬懿,可是橫掃千軍萬馬、受萬人敬仰的魏國頂樑柱,一副擎天柱的模樣。可是李勝一進到客廳,看到的卻是被兩個女僕饞出來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哆哆嗦嗦的、連邁步都邁不利索的司馬懿。

    女僕們怕司馬懿冷,就給他遞過一件兒衣服,沒想到司馬懿倆手直哆嗦,連衣服都接不住,直接把衣服抖摟到了地下。司馬懿的語言能力和聽力也已經蛻化,哼哼唧唧半天也聽不清說的是什麼,指著嘴說口渴,女僕趕緊給他拿了碗稀飯,司馬懿也不接碗,直接伸過腦袋就往碗裡扎,喝的前胸下巴全都濕了,鬍子上掛滿了米粒兒。李勝對司馬懿說他要到荊州(湖北)上任,說了好幾遍司馬懿也沒聽清楚,末了,還托孤似的把自己的兒子們托付給李勝。李勝心裡暗想,我天,幾天沒見,這老爺子都成這樣啦,不覺就露出了很sorry的表情。司馬懿一看李勝難過的眼神,心裡一陣狂喜,然後仍然全身病態、依依不捨的送走了李勝。

    李勝和曹爽說了司馬懿的近況,聊著聊著,不覺也露出了對司馬懿英雄末日的感慨,他流著淚歎息說:「司馬懿年老體衰、醫藥無效,真是讓人傷感啊!」曹爽聽完,呵呵一笑,從此沒有再繼續和司馬家為難,就這樣,由於司馬懿終身藝術家級別的表演,小小的司馬炎和死神擦肩而過。

    司馬炎在爺爺司馬懿的保護下,仍然保持著幸福的少年生活,頓頓吃的仍然是豪華大餐,天天穿的仍然是綾羅綢緞,小小的他不會想到,在自己13歲的這年,因為爺爺,自己的命運會產生質的飛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