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晉五十年

大道小說網 4、高平陵政變B 文 / 王曄秋

    桓范,字元則,按照曹魏帝國時代的行政區劃來說,他是譙郡龍亢人(安徽懷遠)。

    在東漢時代,龍亢這個地方和曹操的老家譙縣都屬於沛國(安徽淮北),到了曹操稱魏王以後,為了尊奉他的祖宗們,就以老家譙縣為中心,新成立了一個譙郡,從此以後,龍亢和譙縣就不再屬於一個郡,一直到曹睿死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238年,龍亢才被劃入譙郡,從此又和譙縣在了一個郡裡。雖然中間分開了將近二十年,但是龍亢人和譙縣人無論是地域認同、生活習慣,都是高度相似的,說他們是老鄉,一點兒都不牽強。

    桓范的家族,說起來比曹操的家族還要有名、還要受人尊敬。桓范爺爺的爺爺的爸爸,就是西漢末期全國知名的儒學總是桓榮。如果把桓榮算作龍亢桓氏的第一代,那麼一直到第六代桓范,一直都是全國知名的儒學大族,而且家族裡有好幾個人都給皇太子當過老師。

    桓范出自這樣的家族,在那個年代,只要躲過了東漢末年的戰亂,自然是不愁做官了。所以在曹操當了丞相以後,桓范就跑到曹操身邊,做了他的屬官,由於是老家來的人,所以桓范很受重用、也很受信任。在曹丕稱帝前夕,桓范擔任了羽林坐監(禁衛軍坐統領),在曹睿時代,他是中領軍(中央禁衛軍司令),後來,他又擔任了尚書(國務院部長),沒過幾年,就被封為征虜將軍、東中郎將、使持節(持有皇帝一級符節)、都督青徐軍事(山東、江蘇北部總司令)。

    從桓范歷任的官職上我們就能看出來,這些官職,沒有一個不是實權大、責任重的位置,沒有兩把刷子,還真是幹不好,這充分說明了曹家對桓范的信任,也說明了桓范的能力。不過,人都是有缺點的,桓范最大的缺點,就是脾氣大、不容人。他都督青徐軍事的時候,駐紮在下邳(江蘇邳縣南),和他的副手、徐州刺史鄭岐在一個城裡。當大官的,自然要有一處宅子,可是桓范和這個鄭岐,偏偏選中了同一個地方,偏偏兩個人又都是硬骨頭,誰也不讓誰。桓范的符節是一級符節,那是可以在任何時候斬殺部長級以下的官員的,桓范一氣之下,拿起皇帝的符節,就要宰了鄭岐,當然,為了宅子殺刺史,那可是公報私仇,鄭岐當然不會乖乖挨宰,拿起筆就向曹睿參了桓范一本,曹睿一看桓范這麼不知輕重,立刻就把他免了職,不過,很快就又讓他做了兗州刺史(黃河下游南岸)。

    但是和都督青徐軍事的司令比起來,兗州刺史無論是官位上、實權上,自然都差了一大截。桓范整日悶悶不樂,一肚子不高興。不久,朝廷又發來旨意,這回是讓他去當冀州牧(河北南部全權省長)。冀州是曹魏帝國數一數二的大州,又是曹家最大的兵站鄴城的所在地,這個州牧比刺史權力更大,自然是個肥缺,可是桓范卻更不樂意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整個黃河以北、包括冀州牧的上面還有一個將軍管著,而這個將軍不是別人,正是鎮北將軍呂昭。

    呂昭也是曹家的老牌兒親信了,鎮守鄴城的時間,前前後後也有幾年,可是掄起資歷來,他卻是桓范的晚輩。桓范自認為自己要資歷有資歷、要能力有能力,說什麼也不能跑到呂昭這個後生晚輩手下去幹活兒。有一天,桓范和老婆仲長聊起這件事兒,桓范就說:「我寧可去做沒實權的九卿給三公們下跪,也不願意去伺候他呂昭。」他的老婆聽他這麼倔,就勸他說:「你以前差點兒殺了徐州刺史,人們都說你仗勢欺人,如今你再為難呂昭,人們就會再說你欺下傲上啊!」桓范被戳到短處,老羞成怒,抽出刀柄就衝著他老婆捅了過去,當時他老婆正好懷孕,結果這一下子捅下去,就弄了個流產而死、一屍兩命。桓范雖然為自己的衝動後悔無比,但是卻仍然不能領悟他老婆的苦勸,最終說有病不肯去上任。

    曹芳即位以後,桓范再次出山,做了非常有實權的大司農。由於是桓范是儒學宗師家族,世代傳授儒家經典,對文學、國學非常精通,所以早在曹魏帝國建立初期的時候,他就負責和當時著名的學者王象註釋古代著名的大百科全書《皇覽》,到了他做大司農的時候,更是利用業餘時間,把讀《漢書》的心得寫成了一部二十卷的《世要論》。

    當時,蔣濟已經出任太尉,可是要比起資歷,桓范和他其實差不多,這樣一來,桓范也並不尊敬蔣濟。有一次,蔣濟和大臣們開例會,桓范也在場,為了顯擺一下,他拿出自己的書讓大家看,並且特意跟蔣濟說,蔣大人啊,我的書你要好好學習學習啊!大家一聽,就一個接一個的把書遞到了蔣濟那裡,可是,蔣濟氣桓范不尊重他,就是不肯看。桓范一看蔣濟當場給自己下不來台,立刻諷刺蔣濟,蔣濟雖然也是個急性子,但也知道桓范是老資格不好惹,硬是沒吱聲兒,大家一看形勢不對,也就灰溜溜的各自散了。

    曹爽當權以後,因為桓范曾經和他的老爸曹真打過交道,也就比較關注他,但是,因為桓范不會拍馬屁,曹爽也不喜歡他,但是很尊敬他。司馬懿封鎖洛陽之後,知道桓范雖然官不很大,但是在曹魏帝國的權貴裡還是很有威望,就打算讓他當中領軍(中央禁衛軍副司令),桓范一開始打算接受,可是他的兒子勸他說,皇帝曹芳還在外面,咱應該投奔皇帝啊!桓范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決定去投奔曹爽,可是,他周圍的屬官都拚命的攔著他不讓他去,桓范不聽,硬是去找曹爽了。

    桓范駕著車跑到洛陽城南的平昌門,可是城門已經關了,正巧這守門官司蕃,是桓范過去的部下,桓范說自己是奉了皇帝的詔書出城。可是司蕃按規定要檢查詔書,桓范就拉下臉來,說你是不是我的老部下,連我都不相信。司蕃一看老長官生氣了,這才打開城門,桓范剛一出城,就對司蕃說:「司馬懿已經謀反,你還不跟我一起走?」司蕃大吃一驚,趕緊去追桓范,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當時,司馬懿正和太尉蔣濟謀劃事情,聽到桓范出城的消息,大吃一驚,對蔣濟說:「壞了,智多星跑了。」蔣濟卻笑著說:「桓范雖然有主意,可曹爽兄弟就好像一群劣馬,眼裡只有那點兒糟糠,一定不會聽桓范的。」

    就在桓范來投奔曹爽的同時,司馬懿的說客已經一波又一波的抵達。這些人,全是平時和曹爽要好的人,有侍中(皇帝高級顧問)許允、尚書(國務部長)陳泰、甚至還有曹爽的家臣尹大目。他們一起勸曹爽認罪回家,說司馬懿指天發誓,只要曹爽兄弟投降,只免了他們的官職,絕對不傷害他們的性命。

    曹爽聽到能活命,感到一線希望,就想投降,但是桓范卻堅決不同意,他對曹爽說:「「司馬懿和你不共戴天,已經是明擺的事兒了。你們讀了那麼多年的書,全讀到哪兒去了?像你們這種地位,又怎麼能再做一個平民百姓!況且一個平民百姓劫持個人質,都還要拚死一搏,你們如今有皇帝在手,號令天下,誰敢不從!再猶豫下去,就真的完蛋了!」然而,曹爽卻呆坐在那裡,一言不發。

    桓范一看曹爽不中用,就勸他的二弟曹義,說你是中領軍(中央禁衛軍司令),你的一支禁衛軍部隊就在洛陽城外,洛陽城郊的武裝屯墾部隊,也可以馬上動員起來。即使是不在洛陽打,跑到許昌集結全**隊,也只不過一兩天的路程。許昌是陪都,那裡的武器糧草足夠支持部隊用,我身上就帶著大司農的印章,到了許昌就可以開倉放糧,有了糧就能招兵。」可是,曹義聽桓范說完,也是一言不發。幾天前還橫行天下、天下無敵的四個兄弟,就坐在營帳裡,從頭天晚上呆到第二天早上,好不容易挨到清晨,曹爽終於拿出佩劍,插到地上,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不當官兒沒關係,大不了做個富家翁!」桓范一聽曹爽苦想了一夜,就是這個結果,放聲大哭、破口大罵:「可惜你們的爸爸曹真一代英雄,竟然生下你們這一群豬!想不到我桓范今天竟然陪你們這幫人一起全家死光光!」

    懷著極度沉痛的心情,曹爽把司馬懿彈劾自己的奏章給了小皇帝曹芳,請曹芳下命令免除自己的官職,然後乖乖的領著他的效忠者們回到洛陽。在城南的浮橋北頭,曹爽一行見到了司馬懿,然後一起向他叩頭,感謝他能夠寬恕這些人的性命。司馬懿遠遠的見到桓范,大聲的喊:「桓大人,你這是何必呢!?」桓范心情沉重,無言以對。之後,曹爽兄弟全部回到曹爽的府邸,小皇帝曹芳責備送回了洛陽王宮。

    司馬懿命令洛陽的地方部隊,把曹爽的家團團圍住,在四周建起高高的箭樓,全天候監事曹爽的一舉一動。曹爽帶著彈弓,想在自家後花園散心,箭樓上的士兵就喊:「前任大將軍,東南行走!」曹爽鬱悶到無以復加,然而卻無可奈何。因為實在摸不清司馬懿到底是什麼意思,曹爽兄弟幾個一合計,決定向司馬懿要點兒米面日用品,來試探試探。曾經天下無敵的曹爽,給司馬懿寫信說:「賤臣曹爽,驚恐無措,自招大禍,前幾天派下人去求糧,結果現在還沒回來,現在家裡已經沒吃沒喝,麻煩司馬大人能夠給我們送點兒吃的,讓我們繼續活命。」司馬懿一聽說,立刻親筆寫信說,自己並不知情,然後讓馬上人給送去大米肉蛋。曹爽兄弟看著這些東西非常高興,他們認為,就憑這一點,司馬懿一定會留他們一條性命了。

    然而他們錯了。

    司馬懿是什麼樣的人呢?他要麼不做,要做就做絕,當他下定決心推翻曹爽的時候,他就已經預見到,自己再也做不了曹魏帝國的忠臣了,因為曹爽一死,他就會掌握最高權力,而一旦掌握這個最高權力,他就是再想還給皇帝,也毫無可能了。他曾經指天發誓,不傷害曹爽等人的性命,但這是不可能的,即使會遭報應,曹爽也必須死,就像跑去投奔曹爽的桓范說的一樣:

    「以你們這種地位,想做一個平民百姓,又怎麼能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