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晉五十年

大道小說網 1、重任在肩的大伯 文 / 王曄秋

    司馬懿去世了,但是司馬家族還需要有人來統領、來保護,因為在這個家族的周圍,還有很多雙高晨莫測的眼睛,在意味深長的盯著、看著,他們再也不會認為司馬家族是一般的大臣,司馬家族也就再也不能按照一般大臣的路數來經營了。

    所以司馬懿在臨死前,沒有把權力還給皇帝曹芳,他利用自己皇帝之父的權威,把權力交給了大兒子司馬師,從此以後,司馬家族注定要走上一條逆臣賊子的道路,再也不能回頭。

    在司馬懿死的當天,司馬師就用皇帝曹芳的名義,做了享受一品待遇的扶軍大將軍,同時錄尚書事,全權負責全國大小事務。

    雖然司馬師順利的接替了司馬懿的權力,但這個時候的司馬家族,可並不就是一統江山、天下第一了,司馬師現在的處境,可以說是內外交困。佔領四川的蜀國、佔領長江以南的吳國就不用說了,他們都知道司馬師當家是名不正言不順,都對政局不穩的曹魏帝國虎視眈眈,並且已經開始計劃對魏國發動進攻,而最危險、最微妙的就是曹魏帝國的內部。

    雖然沒有一個人對司馬師接替司馬懿掌權表示反對,但並不能說法司馬懿和司馬師這麼做是合法的,因為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廢除了貴族制度以後,君權可以世襲,大臣的權利就不再可以世襲了,而且按照實際情況來說,輔政大臣的兒子還是輔政大臣的家族,最後往往會被皇帝幹掉。所以在一片祥和之下,卻有無數刀槍,司馬師分不清誰是朋友、誰是敵人,現在的朋友在什麼時候就會成為敵人。說到底,還是那句話,對於曹魏帝國的很多士族大爺們來說,當初跟著司馬懿幹掉曹爽,和現在跟著司馬師幹掉曹家,是兩碼事兒,當司馬師一步步架空曹家的時候,他們能支持嗎?能支持到什麼程度?到什麼時候就會不支持了?

    所以現在擺在司馬家族面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司馬師能撐住這個局面嗎?

    我們現在就來介紹一下司馬炎的大伯、司馬家族的第二任領導者——司馬師。

    司馬懿有很多兒子,但是大家最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大司馬師和老二司馬昭,因為在《三國演義》中,他們父子三人在對外作戰的時候簡直就是黃金組合,到哪裡都是父子同心、一致對外。然而,當司馬炎的老爸司馬昭名氣還不是太大的曹睿時代,年紀輕輕的司馬師就已經是全國聞名了。當時,由於並沒有司馬懿和曹爽的爭鬥,司馬師和夏侯玄、何晏這些人還不是仇敵,他們的名聲也不相上下。何晏是一個自大到極點的人,但就是這樣的人,也評價司馬師是不可多得的能夠扛起國家重擔的棟樑之才。

    而最難得的是,司馬師不光有名聲,還有實際能力,他並不像同時代的其他名士那樣喜歡顯擺,而是少言寡語、不怒自威。我們都知道,當初曹爽為了把夏侯玄放在大西北,就讓司馬師繼任了中護軍(中央禁衛軍副司令),像很多朝代的禁衛軍一樣,曹魏帝國的很多禁衛軍軍官士兵,都是軍官子弟,仗著家裡有一些不大不小的關係,ziyou懶散、難以管理,就連當初擔任禁衛軍領軍將軍的蔣濟,為了平衡各種關係,都對禁衛軍管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提拔禁衛軍軍官,也只能公開買官賣官。到了夏侯玄接任中護軍,也擺不平這些亂七八糟的關係,禁衛軍的管理,仍然非常鬆懈,直到司馬師當了中護軍,才在選拔任用人才的時候,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有功就賞、有過就罰,這麼一弄,所有禁衛軍將士都服服帖帖,他的同級、領導對他也刮目相看,這些人當中,自然包括他的親生爸爸司馬懿。

    司馬懿剛開始計劃發動政變、誅殺曹爽的時候,為了保密起見,一開始只和司馬師謀劃,而司馬昭一點兒都不知道,等到政變前夕,司馬懿才把司馬昭叫來,原原本本的告訴了他一切。政變前一天深夜,司馬懿秘密的派人去看司馬師和司馬昭,見司馬昭在屋裡來回亂竄、睡不著覺,而司馬師睡的安安穩穩,和平常沒什麼兩樣兒。

    清晨的時候,司馬懿集結私人部隊,突然發現司馬師的部隊裡多了三千個人,而且都是俠客武士,不是正規軍,這才知道司馬師早就在暗地裡招募了這麼多的敢死隊員兼特種兵,而且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沒有人知道這些人的身份,連一貫神鬼奇謀的司馬懿,都對自己這個大兒子黑白兩道通吃的本事佩服不已。在政變期間,司馬師的這三千特種兵發揮了中堅作用,讓司馬懿如虎添翼。政變之後,勞苦功高的司馬師被封為二級侯爵——長平鄉侯,不久就晉陞為衛將軍。司馬懿死了以後,司馬師接管曹魏帝國的中央大權,有的人對這種現象不但沒有非議,反而還認為這是子承父業、眾望所歸。

    252年1月2ri,司馬師升任大將軍,走到了大臣官位的最高點。有人想拍司馬師的馬屁,請司馬師改變國家制度,來個新老大新氣象,而司馬師卻說,先帝們訂的制度已經足夠完備了,除了軍事,不能頻繁變更。說實話,司馬師不是不想來他個新氣象,但是一來新氣象,就要改革,一改革,就會觸動曹魏帝國皇室和士族的利益,所以司馬師清醒的吸收了曹爽眾叛親離的教訓,只要大家允許他掌權,他一定給予厚報,一定不會侵犯他們的既得利益。於是,就在這種前提下,司馬師下大力整頓朝政,制定了許多惠民政策,提拔了大量的優秀人才,使得本來已經日漸腐朽的曹魏帝國,開始重新煥發出活力和生機。

    但司馬師的掌權路,卻注定不會順利,因為對內部人他可以安撫、可以溫水煮青蛙,但是對敵國,他卻無法安撫,人家也不會聽他的安撫。就在司馬懿死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52年4月,東吳帝國的開國皇帝孫權也去世了,由於繼承人孫亮只有九歲,所以由大臣諸葛恪擔任首輔大臣,全權負責朝政,曹魏帝國和東吳帝國,都進入了外姓人說了算的時代。

    和司馬師一樣,諸葛恪也是威望、資歷不足,雖然他這個首府大臣是孫權臨死前以自己意願指定的,但是他的地位並不穩當,人們也不認為他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資格,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諸葛恪也必須幹幾件大事兒,比如說,挑戰一下兒連孫權也不敢貿然招惹的曹魏帝國。

    諸葛恪敢於挑戰曹魏帝國,就是因為他看出了曹魏帝國的政局並不穩當,以他這樣光有名氣、沒有戰績的一個人,要是司馬懿還活著,就是再添他三分膽子,他也不敢。就在當年的10月,諸葛恪就侵入了曹魏帝國的領土,在東興(安徽含山)修建堤壩,還派兵在兩岸修了碉堡守護。

    不論是什麼時代,在別人的國土上修建軍事設施,這就是宣戰。司馬師剛剛執掌曹魏,當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別人公然抽自己的臉,在11月就派出了三路大軍發動進攻,由於東路統帥胡遵、諸葛誕輕敵,結果被東吳軍偷襲成功,死傷過半,第二年年初,司馬師只好承認失敗,命令大軍全線撤退。

    這次大敗,對於剛剛上台的司馬師來說,無異於一場八級地震。威信大打折扣就不用說了,關鍵是他繼承最高權力本來就不合法,這樣的失敗,無疑更容易會讓忠於曹魏帝國的勢力趁勢而起,這個時候,如果司馬師惱羞成怒,像曹爽那樣用囂張來掩蓋失敗,那他最後一定會失敗,而且會比曹爽敗得更快、敗得更慘。但司馬師畢竟是司馬師,他充分吸取了曹爽的錯誤,在戰敗回來以後,司馬師首先誠懇的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他認為,是自己沒有接受將領們的意見,才導致失敗,所以,他赦免了所有將領的罪過,只是處罰了自己的親弟弟司馬昭。司馬師說,安東將軍司馬昭當時擔任監軍,卻不能起到監督的作用,所以要處罰,結果,司馬昭被撤銷了新城鄉侯的爵位,而其他將領,則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司馬師通過這一招兒,大大收攬了人心。要知道,他司馬師雖然是首輔大臣,可他並不是皇帝,在他和皇帝之間,還有很多搖擺不定的力量,尤其是很多重要將領和皇族、司馬家族都有千絲萬縷的私人關係。司馬師如果把失敗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只會讓他們怨恨,而不會讓他們尊敬,一個總是把失敗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的統帥,一定會眾叛親離。所以司馬師只處理了司馬昭一個人,他這是殺雞儆猴,讓所有的將領們都明白,他司馬師也不是好惹的,以後不出力,司馬昭就是他們的榜樣,而司馬昭呢?司馬昭是他司馬師的親弟弟,怎麼處罰也不會隔心的。這一下,將領們對司馬師又害怕又尊敬又感激,司馬師在全國將士們心中的低位,又大大的提高了,他的失敗,也被他表面上的「大公無私」而掩蓋了。

    司馬師的這次失敗,讓諸葛恪更加堅定了曹魏帝國不堪一擊的看法,於是,就在兩方罷兵的兩個月後,也就是公元253年3月,他集結了全國的精銳,足足二十萬人,發動了東吳歷史上規模空前絕後的一次進攻,與此同時,蜀漢帝國的姜維也帶領幾萬人,包圍了曹魏帝國的狄道(甘肅臨洮)。自從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東吳三路大軍遙相呼應以來,將近二十年,曹魏帝國都沒有遇到過這麼大規模的入侵,這不僅是司馬師當權以來遭遇的最大危機,也是曹魏帝國創業者相繼去世以後遭遇的最大的一次危機,整個曹魏帝國上下驚恐、人心動盪,大家都在睜大眼睛看著司馬師,看他將要怎麼樣拯救曹魏,連帶拯救他自己。

    就連一貫能沉得住氣的司馬師,現在也害怕了,不過,他很快就穩住了陣腳,在廣泛聽取意見之後,他派出了叔叔司馬孚,率領二十萬人抵擋諸葛恪,一直拖著諸葛恪,就是不和他決戰,同時又下令鎮守西北的郭淮、陳泰也堅守不出。最終,蜀軍因為糧草不濟,只好撤退,而東吳的諸葛恪也因為長時間攻城不下,又趕上水土不服,最終死傷過半,慘敗而歸。諸葛恪回去以後,像曹爽一樣惱羞成怒,越失敗越囂張,最後眾叛親離,在公元253年8月被東吳皇族殺掉,從此以後,東吳和蜀漢再也不能對曹魏帝國形成合力,司馬師、司馬家族、乃至整個曹魏帝國,終於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時刻。司馬師,終於勝利了。

    這次大勝,司馬師運籌帷幄、處變不驚,以靜制動,最終大獲全勝,保證了曹魏帝國的安全,他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曹魏帝國大多數人的欽佩和讚揚,他也成為了繼司馬懿之後,曹魏帝國新一代的守護神。司馬師提拔的將領鄧艾,在戰後有這麼一段話:「孫權剛死,新君即位,大臣們並不是都心服口服,東吳帝國的士家大族,每個都手握重兵,領著那麼多的私人部隊,他們儀仗自己的實力,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裡。諸葛恪剛剛接管大權,在中央不能得到高官的支持,在外又不知道珍惜部下,打牢根基,卻帶著全國的軍隊去打仗,結果失敗如此,又得罪老百姓,又傷將士們的心,他的好日子,恐怕就要到頭了。從前,伍子胥、吳起、商鞅、樂毅,哪個不是國王的首席大臣,可是老國王一旦死掉,哪個不是功敗身死,諸葛恪的才能,不如這四位古人,對自己的警惕,卻更鬆懈,他的滅亡,近在眼前。」

    鄧艾的一席話,對司馬師來說,又是讚許,但同時也是警告。司馬師和諸葛恪,身份地位何其相似,然而,事事做法都和諸葛恪相反,所以司馬師能先敗後勝,而諸葛恪卻先勝後敗;然而司馬師和諸葛恪的身份又何其不一樣,因為無論是伍子胥這些前輩,還是諸葛恪這個同時代的輔政大臣,他們的權力,都是他們的君主給的,他們的君主,對他們都是如此的信任,卻還無法保證他們善始善終,何況司馬師的權力,是他老爸通過殺了無數人奪過來的呢?司馬師的每一次成功,都會使他的敵人們越來越恨他入骨;司馬師的每一次成功,都會使司馬家族的處境更加危險。

    因為,最大的危險恰恰來自魏國的內部,最不願意司馬師成功的,正是他口口聲聲宣示效忠的頂頭上司、曹魏帝國真正的皇帝——曹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