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晉五十年

大道小說網 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A 文 / 王曄秋

    現在曹魏帝國司馬師說了算,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可是,魏國許多人都同樣不甘心,因為司馬師能夠控制中央,卻不能控制住全部的地方。

    夏侯玄事件以後,司馬師加緊了調換地方大員,整個曹魏帝國的都督、刺史們,幾乎都成了司馬家族的門生故吏,曹爽當年培養出來的人,如今只剩下了鎮守揚州的毌丘儉和鎮守豫州的諸葛誕。

    和司馬懿一樣,司馬師也是一個容不得一點兒漏洞的人,他知道毌丘儉、諸葛誕和他不是一路人,可是倉促之間,是不能莽撞對待這兩位封疆大吏的。像司馬懿一樣,司馬師並沒有急著解除他們的職務,而是一步步削弱他們的權力。豫州是陪都許昌的所在地,為了牽制諸葛誕,司馬師派出司馬昭親自鎮守,這樣,首都洛陽的東邊,就暫時安定了,然而,司馬師的步步緊逼,還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忠於曹魏帝國的地方大員的兵變。在司馬炎19歲的時候,也就是公元255年,魏國鎮東將軍毌(冠)丘儉和揚州刺史(淮河流域最高行政長官)文欽在淮河南岸統率大軍,打著郭太后的旗號,起兵了。

    毌丘儉,字仲恭,河東郡聞喜人(山西聞喜)。他的爸爸毌丘興,曾經在曹丕時代做過武威太守(甘肅武威),是個文武雙全的人,又會打仗又會搞建設,後來因為戰功被封為二級侯爵——高陽鄉侯。按照當時的爵位繼承製度,毌丘儉在爸爸死後繼承了這個爵位。

    在曹丕時代,毌丘儉當過平原侯的文化顧問(文學),而這個平原侯,就是後來的皇帝曹睿,有了這一層關係,毌丘儉在曹睿當了皇帝以後,一路坐火箭似的陞官兒,很快就升任荊州刺史,掌管湖北。曹睿臨死前幾年,把注意力放到了遼東那裡,因為毌丘儉又有能力、又被信任,所在公元235年,毌丘儉榮升幽州刺史,兼任渡遼將軍、護烏丸校尉,出鎮河北北部。

    公元238年,毌丘儉跟隨司馬懿消滅了盤踞在遼東半島的公孫淵,戰後仍然駐守在幽州。當時,位於東北吉林的高句麗王國,經常侵略曹魏帝國,因為那個時候司馬懿和曹爽正在激烈內鬥,顧不上對外戰爭,所以佔了些小便宜的高句麗國王——東川王高位宮,就以為自己是天下無敵了,不顧大臣得來的以死相勸,仍然不斷攻打守衛北方的毌丘儉。

    毌丘儉本來就是將門之後,而且像他爸一樣,也是個文武雙全的好手,尤其是他的野戰能力,絕不下於衛青、霍去病這種超一流名將,這麼老是挨打,當然憋不住火了。就在公元246年,毌丘儉帶領大軍猛攻高句麗王國,一舉攻克了高句麗首都丸都(吉林集安),並在丸都實行了三光政策,只放走了當初勸東川王不要招惹魏國的得來一家。稍作停歇以後,毌丘儉又派出玄菟太守(遼寧瀋陽)王欣,繼續追擊高句麗軍隊殘部,一直把東川王追到黑龍江附近,立了一個紀念牌,然後才又回到遼寧。

    一千七百多年以後,毌丘儉在吉林集安立的那個紀念碑被發現,現在就存放在遼寧省博物館。在毌丘儉東征後的將近半個世紀,高句麗都對中原王朝稱臣納貢。公元253年,毌丘儉轉任鎮東將軍、都督揚州軍事(淮河軍區司令),而他的副手,就是揚州刺史文欽。

    毌丘儉是曹家的鐵桿兒,和忠於曹家皇室的夏侯玄、李豐關係都很好。可是,司馬師的一場大屠殺,讓夏侯玄、李豐全做了鬼,毌丘儉眼看多年老友身首異處,也十分心驚膽戰,生怕自己也會遭殃,就有意識得特別優待文欽,希望在萬一的時候,這個揚州刺史能夠助他一臂之力。

    而文欽是什麼來路呢?文欽和曹爽是老鄉,他能做到揚州刺史,完全是靠曹爽,他基本算是個粗人,威武彪悍、英勇善戰,當初仗著曹爽是後台,經常欺負同事,把誰都不放在眼裡。後來司馬懿、司馬師掌權,文欽當然失寵,就在這種時候他打仗又總是虛報戰功,遭到司馬師的多次批評,就更加對司馬師不滿。在那個時代,當兩個心懷不滿又手握兵權的人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能做的事情,恐怕就只有反叛了。

    公元255年1月,毌丘儉和文欽宣稱得到當今郭太后的密詔,在大本營壽chun宣佈了司馬師的十大罪狀,並且通告全國,核心意思就是:司馬懿本來是曹魏帝國的大功臣,可是司馬師是個破壞曹魏帝國的爛人,看在司馬懿的面子上,司馬師這種爛人必須趕緊交權給他的弟弟司馬昭,然後保留爵位滾蛋回家。同時,毌丘儉又派人四處給其他地方大員們送信,鼓勵他們和自己一起起兵,聯合剿滅司馬師。

    然而,響應的人卻一個沒有。

    跑到諸葛誕那裡請求一起出兵的使者剛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就被砍頭,其他的使者們,也都是類似情況。本來,毌丘儉叫人把信也送到了遠在大西北的郭淮那裡,可是送信人走了剛半個月,郭淮就已經死了。郭淮死的正是時候,因為如果當時他還活著,即使不響應毌丘儉,司馬師也很可能會主動對他動手。在郭淮死後,司馬師立刻讓陳泰都督雍涼軍事(西北軍區總司令),同時又派出王經任雍州刺史,自己的親信鄧艾擔任安西將軍、護羌校尉,這樣,一直存在潛在威脅的大西北,也終於納入司馬家族的掌控。

    即使勢單力薄,也並不能阻擋毌丘儉繼續反抗的決心,他和文欽帶兵渡過淮河,佔領了中原地區要衝——河南項縣,然後自己留守,讓文欽率領精兵繼續西進。

    就從這個時候開始,毌丘儉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因為對於處於劣勢的造反者來說,先聲奪人、一鼓作氣、結交外援,才能有可能成功,歷代成功的造反者,沒有一個不是這樣才僥倖成事兒的。然而,毌丘儉已經起兵,自己卻留守不前,這就已經向司馬師示弱,司馬師也就開始有充分的時間,來調派軍隊圍剿毌丘儉了。

    但對於司馬師來說,這也是他執政以來所面臨的最大危機,因為,這是一個由佔領整個淮河流域的軍區司令發動的叛變,而且,這個地區既威脅首都洛陽和陪都許昌所在的中原地區、又和最強大的勁敵——東吳帝國接壤,稍有差錯,就可能引起曹魏帝國的連鎖崩潰。司馬師和司馬炎的外公、時任河南尹(首都洛陽市長)王肅商量,王肅說:「咱們國家外出帶兵的將領,都有親屬作為人質留在首都附近,我們現在要趕快派兵堵住毌丘儉繼續進攻,同時保護跟他叛變將領的家屬,只要能讓他停下,毌丘儉一定會從內部崩潰。」司馬師十分同意,但是他不知道在這麼危急的情況下。自己是不是應該領兵親征,這倒不是司馬師分不清輕重緩急,而是因為他致命的老毛病又犯了。

    這個老毛病就是司馬師的眼睛。

    從相貌上說,司馬師絕對算不上是個帥哥。不太接近歷史真實的《三國演義》對司馬師相貌的評價是這樣的:「此人生得圓面大耳,左目下長有一個黑瘤,瘤上生數十根黑毛,乃司馬懿長子司馬師也」。歷史上對司馬師的相貌倒是沒有特別說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眼睛裡的確長了個瘤子。瘤子這種東西,有很多種,良性的眼眶腫瘤病程較長,起初無明顯疼痛,隨著腫瘤生長會形成突眼,壓迫視神經,患者感覺重影、脹痛。如果眼球被擠到眼瞼外,視力會急劇下降。而且,瘤子不光是良性的,有些還會發生癌變。不知道是為了美觀還是為了消除隱患,司馬師就做了肉瘤切除手術。

    我們知道,當時那是一千七百多年前,切瘤子那只能動刀,眼睛那裡來一刀的滋味,各位可想而知。司馬師不想去的原因,相信大家也都能理解,因為他就是坐在家裡閒著,都是痛苦萬分,更何況是帶兵出征呢?這個時候,司馬炎的外公王肅就勸司馬師,淮河兵團歷來是驍勇善戰,毌丘儉之所以敢反,就是憑著這種優勢,如果他長驅直入,派去的將領只要稍有個差錯,你就全盤都輸。司馬師聽完,嚇出一身冷汗,一下子從病床上跳起來說:「我就是躺在車上,也要上前線去!」

    司馬師帶重病出征的消息,對手下的激勵是極為明顯的。1月5ri,中央軍已經集結完畢,司馬師讓弟弟司馬昭,也就是司馬炎的老爸留在首都監視皇帝,同時命令中院各地的地方軍在許昌會師。

    臨走的時候,司馬師還是不放心,又去向光祿勳(名義上的皇宮禁衛軍司令)鄭褒請教。鄭褒說:「毌丘儉有頭腦,但是不夠細緻;文欽很勇敢,但是缺少頭腦。我們行動這麼迅速,一定會讓他們大吃一驚。淮河兵團雖然確實是精銳,只要我們能擋住他,他們的士氣就一定會被我們拖垮。」

    心裡有了底的司馬師,任命當時的荊州刺史(湖北)王基,負責統率許昌軍區各部隊。司馬師聽從王基的建議,領軍駐防位於許昌和項縣中心位置的南頓(河南商水),頂住了毌丘儉的攻勢,把毌丘儉逼回了項縣(河南項城)。

    現在的毌丘儉面臨的是進退不能的尷尬局面,而司馬師的援軍,已經源源不斷的到達淮河戰場。

    形勢開始逆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