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晉五十年

大道小說網 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B 文 / 王曄秋

    諸葛誕,字公休,山東琅邪人,他和《三國演義》裡的第一半仙諸葛亮,都是西漢司隸校尉(首都軍區司令)諸葛豐的後代。有人認為,諸葛誕其實就是諸葛亮親叔叔諸葛玄的兒子,他們是堂兄弟。

    早年的諸葛誕曾經在國務院(尚書)裡當過差,後來掛職鍛煉去當滎(行)陽令(河南滎陽),不久又回到了國務院的吏部),吏部歷來是掌管官員陞遷的實權部門,所以諸葛誕在上任之後,上門托關係的人自然不下少數。諸葛誕十分夠意思,只要是托他提拔,從來都不拒絕,有好禮從來都是照單全收。不過,在收禮之後,諸葛誕並不是就利用職權給這個人陞官,而是把這個人的資料拿到辦公會議上,推薦給部長和同事們,以全體會議的形式說服大家同意這個人任職。

    而且,只要是諸葛誕自己推薦的人,一定對他負責到底,實行追蹤監督,不管後來這個人幹的好與不好,諸葛誕最後都會給予相應的賞罰,絕不因為這個人私下裡找過他就有什麼例外。這樣下來,很多人對諸葛誕是又尊敬又害怕,以後再有人來找他托關係,都會在心裡先掂量掂量,諸葛誕也因此名聲大振。

    在吏部的這段時間裡,有一天,諸葛誕陪同尚書僕she(國務院副總理)杜畿去陶河參加皇帝專用御船的試航儀式,結果遇到大風,船一下子就翻了,一船人全都掉了下去,在岸上的人一看,趕緊游過去救人。當時,河裡的人就跟煮餃子似的,根本不知道該先救誰,總之就是有一個撈一個。救到諸葛誕的時候,他在水裡邊撲騰邊說:「不要管我,先救杜總理!」結果,副總理杜畿沒被救上來,諸葛誕卻被河水沖到岸邊,撿回了一條性命。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諸葛誕那種忠於上司、把生還機會留給別人的情操,一下子被人們大為欣賞,不久又升任御史中丞尚書(監察部辦公廳主任)。

    當時,正是曹睿當政時期,崇尚浮華和虛無的風氣正在愈演愈烈,而像夏侯玄、何晏、鄧颺這類能言善辯的人,正成為當紅明星,被人們崇拜。風華正茂的諸葛誕,也和這些人混在了一起,據說還和另外幾個公子哥一起號稱「八達」。曹睿非常厭惡這種人,而且絕對不能允許脫離政府評價體系的這種私人之間的互相吹捧,所以諸葛誕就因為這個受到打擊,結果被罷官免職。

    曹睿死後,曹爽當權,夏侯玄、何晏、鄧彪這些人又重新紅了起來,當初跟著一起倒霉的諸葛誕也被重新啟用,出任揚州刺史(淮河流域最高行政長官),加昭武將軍軍銜。後來曹爽一幫人被殺後,統兵在外的諸葛誕和很多被曹爽一派提拔起來的在外將領一樣,沒有受到什麼打擊。王凌起兵的時候,他還被司馬懿任命為都督揚州軍事(淮河軍區司令)、加鎮東將軍軍銜、封二級侯爵山陽亭侯,後來因為在和東吳軍隊的作戰中失敗,被平調當都督豫州軍事(河南軍區司令)、轉封為鎮南將軍。毌丘儉、文欽謀反事件,諸葛誕也沒有參與,而且還因為平叛有功,第二次鎮守揚州。

    也許看到這裡,我們會感到非常矛盾,從諸葛誕反對司馬昭稱帝看來,他是忠於曹魏帝國的,但是既然他忠於曹魏,為什麼王凌、毌丘儉起兵的時候,他不跟著起兵,反而還充當司馬家族的急先鋒呢?為什麼到了司馬昭的勢力已經穩如泰山的時候,他才要明確反對司馬昭取代曹魏呢?

    歸根結底,諸葛誕自己認為自己是曹爽一派的人。諸葛誕出身於琅邪諸葛家族,這個家族,在兩漢尤其是三國時代,是一等一的家族,和很多家族都有著親戚、好友、門生、故吏關係,雖然他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胄,但是曹爽是他的好上級,夏侯玄是他親密兄弟、王凌家和諸葛家也是兒女親家。所以在司馬昭看來,諸葛誕和曹爽一派的關係,要遠遠超過他和司馬家族的關係,他是現存的、唯一掌握軍權的、和曹爽一派有著親密的人,只要他手握軍權,司馬家族就不會真正信任他,而諸葛誕目睹當年曹爽、和自己混在一起的鄧颺、夏侯玄,以及反對司馬家族的地方大員王凌、毌丘儉,一個一個的失敗,一個一個的被滅門,也絕不肯放棄手中的軍權。諸葛誕和司馬昭這對親戚,也就成了死敵。

    諸葛誕內心越來越惶恐不安,於是他像王凌、毌丘儉一樣,開始賣力的收買人心,來防備可能出現的意外,他變賣了所有家產來接濟窮人,同時赦免了很多不該赦免的人,又從他駐防地附近挑選了幾千個年輕的武術高手作為貼身衛隊。正好,東吳帝國打算進攻巢湖東部,諸葛誕就又向中央請求增援十萬人,同時允許他在淮河沿岸建造堡壘,明裡說是防備東吳帝國,實際上又可以防備來自北方的攻擊。

    就在諸葛誕在壽chun悄悄使勁兒的時候,司馬昭的使者賈充已經來看望他。在轉達了司馬昭對諸葛誕的關心和敬意之後,賈充和諸葛誕談起了目前的政治形勢,賈充說:「現在首都各界的同胞們,都希望當今的皇帝讓出寶座,將軍您怎麼看呢?」

    攤牌的時候終於到了。現在擺在諸葛誕面前的有一條光明大道:他可以選擇跟隨司馬昭,不再和司馬昭暗中較勁,取代那個已經根本沒有任何實權的皇帝,然後輕輕鬆鬆的作為開國功臣,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然而,一直在是否支持司馬家族問題上搖擺不定的諸葛誕,終於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他大聲的訓斥賈充:「你們家世世代代都受魏國的恩惠,怎麼能把國家大權白白送人?如果洛陽政變,我會以死報答皇恩!」賈充灰溜溜的走了,而諸葛誕明白,下一次中央政府將派來的,將會是千千萬萬拿著武器捕殺自己的人。

    回到洛陽以後,賈充把諸葛誕的表現一五一十的告訴司馬昭,並且談了自己對如何處理諸葛誕問題的看法:「諸葛誕現在是第二次鎮守壽chun,在當地非常受部下的擁護,這是我們的心腹大患,應該馬上把他召回中央,削掉他的兵權。不過我想他一定會叛變,但是現在叛變,總比將來叛變更容易消滅,了斷就在今天。」

    公元257年4月20ri,司馬昭以皇帝曹髦的名義,給諸葛誕發下詔書,升諸葛誕當一品大員司空,即刻到洛陽上任。諸葛誕接到詔書後,知道如果上任,絕對是有去無回,立刻發兵殺掉了司馬昭安排在他身邊的副手揚州刺史樂綝(沉二聲),然後集結淮河軍區所有武裝屯墾部隊十萬人、以及剛剛徵調的精銳新兵四五萬人,徵集了足夠十幾萬大軍一年用的糧草,開始固守淮河南岸。諸葛誕還吸收了毌丘儉孤掌難鳴、被司馬家族大軍和東吳帝國前後夾擊以致失敗的教訓,在宣佈duli的當天,立刻派自己的長史(首席副官)吳綱帶著自己的還未成年的兒子諸葛靚(靜),到東吳帝國去當人質,表示歸順東吳,並請求立刻派出援軍。

    就這樣,廣大的淮河流域,第三次發生了針對司馬家族的兵變,不過這一回,輪到了司馬家族的第三位領導人——司馬昭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