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晉五十年

大道小說網 2、三國時代的結束A 文 / 王曄秋

    在內部已經足夠穩固的情況下,司馬昭開始琢磨著怎麼取代曹魏皇室,但是因為公然殺掉皇帝這種行為實在是太惡劣了,司馬昭不能讓自己的新王朝公開披上一個篡奪的名聲,所以他就得想一個辦法再把這個名聲給挽回來,讓大家都覺得他取代曹魏是歷史的選擇。要這樣,就得建立曹魏帝國歷代皇didu沒有建立過的功業——消滅東吳和蜀漢,君臨整個中國。

    相對於掌握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東吳帝國來說,僅僅佔據著現今一半兒四川和一半兒雲南的蜀漢帝國,注定要成為司馬家族最優先的消滅對象。

    當時的蜀漢帝國,在大將軍姜維的極力倡導下,連年騷擾魏國,可是每次都沒有什麼大的收穫;至於皇帝劉禪,早已經陷入了馬屁精、美女、好酒的包圍之中;而作為蜀漢帝國中堅力量的四川本地士族,早已經對這種情況強烈不滿,期盼著能有人替他們改變現狀,解放他們。

    司馬昭召集重要大臣,討論消滅蜀漢帝國的計劃。由於多次遭受蜀漢帝國的打擊,當時幾乎所有大臣都持反對意見,認為從曹魏帝國的開山祖師爺曹操,到司馬家族的開山祖師爺司馬懿,對蜀漢也只能做到防守而已,根本不敢進入那險山惡水的四川山地裡去,也有幾次是主動進攻的,可是無一不是損兵折將,現在蜀漢帝國連年騷擾邊境,防還防不過來,怎麼還能再主動攻擊呢?而極力贊成司馬昭的,只有他的親信,現任司隸校尉(首都軍區司令)鍾會。

    鍾會,字士載,穎川郡長社人(河南長葛)。鍾會的爸爸鍾繇,做過曹魏帝國三公高官之一的太傅,不但是文武全才,而且還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

    鍾會生在這種一流家庭,從小自然是在福窩裡長大,要啥有啥。童年時期的鍾會,已經表現出超於常人的智慧,曾經獲得很多高官的高度讚揚,其中就包括日後和司馬懿權勢不相上下的蔣濟。據說蔣濟見到當時只有5歲的鍾會,就十分吃驚,對別人說:「看這孩子的眼睛,靈光閃閃,真是一等一的人才啊!」鍾會受到的教育是十分全面,可以說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諸子百家無所不通,這樣的傑出青年、這樣的**,沒有任何疑問的就會在當時的官場上平步青雲。公元244年,也就是鍾會剛剛19歲的時候,就已經當了秘書郎(中央圖書館館長)。

    公元247年,鍾會又升任尚書郎(國務院處長)。司馬懿政變的時候,已經調任中書郎(皇帝辦公室委員)的鍾會,正好跟著曹爽一起陪著皇帝出城,不過因為不是曹爽的親信、又不被司馬懿反感,所以沒有受到打擊。司馬懿父子掌權之後,和司馬家族關係一向融洽的鍾會繼續陞官發財。

    這裡還有一則不太靠譜的傳聞,據說在司馬師掌權的時候,司馬師讓中書令(皇帝辦公室)虞松寫一個公文,改了好幾遍,司馬師都不滿意,最後弄得虞松都快要精神崩潰,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改了。這個時候,鍾會發現這位老前輩唉聲歎氣,就問清楚了事情經過。最後,鍾會拿來虞松那篇文章,看了一會兒,給他添了五個字,虞松一看,確實是化腐朽為神奇,就趕緊把文章又給司馬懿看。

    司馬師看完以後非常滿意,就問虞松:「這一定不是你改的,誰幫你啦?」虞松不敢騙司馬師,就照實說是鍾會。司馬師說:「這麼優秀的人才,我必須得見見」。虞松興沖沖的跑去告訴鍾會,說司馬師要見你啦,鍾會問虞松司馬師有多大本事,虞松說,司馬師是個文武全才,不好蒙的,鍾會於是閉門謝客,苦苦在家複習了十天,最後在清晨去見司馬師,說了什麼不知道,但是在第二天凌晨三四點才回家。鍾會走了以後,司馬師不住的讚歎:「真是輔佐帝王的棟樑啊!」

    要我說這個故事不太靠譜,一是因為鍾會年紀輕輕就已經全國聞名,而且又已經做了不小的官,以司馬師的見識不會不知道鍾會的才幹有多大;二是即使鍾會文章再厲害,也不至於改了五個字就能讓司馬師對原先狗屁不通的文章大為滿意。但是無論如何,鍾會確實有才幹,受到很多人的好評,而且也被司馬師所欣賞,卻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曹髦即位之後,鍾會被封為關內侯。毌丘儉叛亂前後,鍾會一直作為首席參謀跟隨左右,在司馬昭回到首都洛陽後,鍾會因為出謀劃策、勞苦功高,被升任黃門侍郎(皇帝秘書侍從),晉陞三級侯爵東武亭侯,享受三百戶人家的賦稅。諸葛誕叛亂前夕,鍾會因為老媽去世,在家守喪,當知道司馬昭要把諸葛誕調回中央的時候,立刻給司馬昭寫信,料定了諸葛誕一定反叛,後來諸葛誕叛亂,鍾會又作為首席參謀全程跟隨。當時就有人把鍾會比作是西漢劉邦的首席謀士張良,認為鍾會是司馬昭的最得力助手和智慧源泉。

    現在,內亂已經消除,滅亡蜀國、取代曹魏,已成為司馬昭執政以來最大的夢想。作為司馬昭的親信,鍾會當然不會不知道司馬昭的理想,而且作為一個同樣擁有遠大理想的人,鍾會也希望站在司馬昭的肩膀上,成就一番偉業。司馬昭很欣慰的看了看鍾會,對在場反對滅蜀的大臣們說:「自從我們平定諸葛誕叛亂以來,已經過了4年。在這4年中,我們不斷加強訓練、補充裝備,為的就是要對付蜀漢和東吳。東吳面積遼闊,地勢又低窪潮濕,先打他們又吃力又難成功,不如先平定蜀漢、佔據長江上游,然後順著長江而下,東吳也很容易就會滅亡了。我料想蜀**隊保衛他們首都成都和邊境的有4萬人,剩下的不過5萬人,加起來也就是9萬人而已。只要把他們最富攻擊力的姜維軍團困在沓中(甘肅臨潭西南),讓他回不了四川,我們再派主力軍團從漢中長驅直入,一定能夠取勝。」於是,司馬昭不顧多數人的反對,任命極力支持他的親信鍾會,升任鎮西將軍,負責全權指揮西北軍區的部隊,準備進攻蜀漢帝國。

    而這個時候,遠在西北前線、和蜀國打了半輩子仗的征西將軍鄧艾,還是堅持認為滅蜀不能成功,不斷寫信給司馬昭表示反對。司馬昭派他的親信、曾經給他當過主簿(秘書長)的師纂(鑽)去做鄧艾的助手,不斷給鄧艾施加壓力,鄧艾才勉強表示接受命令。於是,開展滅蜀戰爭的所有條件,都成熟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