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晉五十年

大道小說網 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 文 / 王曄秋

    司馬駿,字子臧,他是司馬懿的第七個兒子,也就是說,他是當今皇上司馬炎的皇叔。司馬駿從小就表現出了很高的學習天賦,而且性格也厚道,在當時以權謀戰術著稱的司馬家族當中,是為數不多只擁有好名聲的小孩兒,在他不到八歲的時候,因為老爸司馬懿的原因,司馬駿已經是三級侯爵——平陽亭侯了。

    司馬駿和曹芳是同歲,也就是公元232年出生。曹魏帝國的第二任皇帝曹睿臨死之前,指定曹芳做太子,叫同樣只有八歲的司馬駿給這位小皇帝當伴讀。說實話,除了厚道名聲好以外,當時還小的司馬駿,並沒有什麼其他值得稱道的本事,他這半輩子的起起落落,都是和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緊緊聯繫在一起的。

    在司馬家族逐漸竊取曹魏帝國各地軍事權力的過程中,司馬駿先後在淮北(淮河流域北岸)、豫州(河南)、揚州(淮河流域)都督軍事(擔任軍區司令)。由於家族利益的原因,每一次轉任,司馬駿都能升一次官、加一次爵。當接替石苞鎮守揚州的時候,司馬駿在公元268年11月,在合肥(安徽合肥)兵不血刃就嚇退了東吳帝國的老將丁奉,也就是因為這次戰鬥,司馬炎認識到了司馬駿的能力,從此更放心的讓他成為司馬家族的有力支柱。近親、忠誠、能打,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安撫大西北的任務,才落到了他的身上。

    起義軍也知道司馬駿是皇室的重量級親王,他能文能武,而且這次直到死了兩個刺史才最後出場,手下必然也帶著重兵,對於剛剛發動兵變的起義軍來說,目前的司馬駿還是一個不可戰勝的神話。於是,禿髮樹機能和其他部落酋長們商量了一下,決定避開司馬駿的鋒芒,向西進攻涼州(甘肅)。

    禿髮樹機能非常明白游擊戰的基本原理,那就是永遠在每個戰鬥中形成優勢兵力,不到最後關頭一定不要硬碰硬。由於秦州失守,西晉王朝的涼州(甘肅)幾乎被隔絕,這種情況下少數民族義軍選擇往向西進攻,等於就是讓涼州獨自面對起義軍的洪流,涼州的境況,和不久前的秦州幾乎完全一樣。

    西晉這個時候的涼州刺史,是西北名將牽弘。和不久前戰死的胡烈履歷幾乎相同,他們都是名將之後。牽弘的父親是曹魏帝國的北方名將牽招。牽弘當年也參加了鍾會滅蜀的戰爭,當時他已經是隴西太守(甘肅隴西),是一個市的市長了。蜀國滅亡之後,牽弘被高昇為揚州(淮河流域)刺史。

    牽弘先後伺候了三任都督(軍區司令),先是石苞,後是司馬駿,然後是陳騫。這三個人,兩個是一品大臣,一個是皇族親王。據說,陳騫做牽弘上級的時候,牽弘總是不服他,根本不聽他的指揮,兩個人的關係也因為這個弄得非常不愉快。我們說過,陳騫本人根本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他從來沒有duli領導過一場大規模的戰鬥,而牽弘是實戰派出身,他的官職都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所以我猜測,牽弘根本看不起花架子陳騫,認為他不配做自己的上級,所以就不聽他的命令。

    但是這樣也就出了問題:當陳騫和牽弘已經水深火熱的時候,司馬炎該向著誰呢?

    司馬炎也不是不知道陳騫是個草包,但他是元老級的士族,為了政治層面的穩定,他不能轟走陳騫;司馬炎也知道牽弘是個真正的將軍,因為就在胡烈戰死的半年前,也就是270年1月,牽弘剛剛在揚州戰場嚇退了東吳帝國的老將丁奉,立了戰功。為了照顧陳騫,也為了照顧牽弘,司馬炎把牽弘調到了大西北,讓他擔任涼州(甘肅)刺史,這一回他的上級,就是當初在揚州的老上司司馬駿。

    牽弘即將上任的時候,他的老上司陳騫(千)給司馬炎寫信說,胡烈和牽弘都是有勇無謀的人,打打殺殺沒問題,但不是搞建設、搞民族和諧的材料,讓牽弘去既不利於國家,又害了他自己。司馬炎本來就是因為陳騫和牽弘不合才把牽弘調走,一看陳騫還在說牽弘的壞話,就沒有聽,很堅決的讓牽弘做了涼州刺史。陳騫知道司馬炎誤會了自己的意思,只能暗自歎息。

    要說陳騫這個人,干實事一般般,但是看人混官場的水平確實一流。牽弘到任以後,果然和胡烈一樣,只知道對少數民族**滅絕,一點兒收攏人心的事都不會做,這就更激起了大西北各少數民族的憤怒,紛紛打起反旗,給牽弘弄的手忙腳亂,按下葫蘆起了瓢。就在這個焦頭爛額的時候,禿髮樹機能的起義軍已經一路打到涼州,沿途的少數民族起義軍紛紛加入。公元271年4月,就在青山(甘肅環縣西),禿髮樹機能和牽弘進行決戰,把牽弘的軍隊打的一敗塗地,牽弘也一命嗚呼,此時距離秦州(甘肅南部)刺史胡烈被殺,還不到一年的時間。

    胡烈、牽弘,都是久經戰場的將領,作為鬥士,他們是合格的,但作為統帥,他們是不夠格的。司馬炎得到牽弘也戰死的消息後,才理解了陳騫的公私分明,後悔不已,只好又派另一位熟悉西北的將軍楊欣,來接替涼州刺史的職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