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晉五十年

大道小說網 5、西北守護神A 文 / 王曄秋

    向司馬炎自我推薦平定西北動亂的人叫馬隆。

    馬隆,字孝興,山東濟寧人。在西晉時期,山東主要被青州、徐州、兗州管轄,馬隆就生活在兗州。史書上說馬隆從小就智勇雙全,特別愛出風頭,屬於很有個性的人才。史書對於馬隆的祖先們完全沒有記載,從此可以看出馬隆不是士族出身、或者起碼不是大士族出身,所以按照當時的正常情況,馬隆出人頭地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甚至會像他爸爸、爺爺一樣,連記載都不會有。事實上,馬隆年輕時候就是因為沒有背景,雖然很努力,但是也看不到任何上進的希望。

    公元251年,也就是馬隆還年輕的時候,他的父母官、兗州刺史(黃河下游南岸)令狐愚推翻司馬家族的陰謀被司馬懿發現,可是發現的時候令狐愚已經死掉了,司馬懿就命令手下把他的屍體挖了出來,放在大街上作臭肉乾。令狐愚的屍體在街上晾了好多天,全兗州的人都怕受到牽連,沒有一人敢為他收屍,唯獨馬隆扯謊說自己是令狐愚的門客,才把令狐愚的屍體弄到自己家來。

    弄來了屍首,馬隆自己出錢給令狐愚辦了喪事,立了墓碑,在墳堆旁邊還上松柏,像親生父母一樣給這位前任父母官服喪三年,期滿後才回了家。兗州人都覺得這個小伙子是個挺厚道、挺有心的人,從此對他刮目相看,馬隆的名聲,也就因此響亮了起來。

    如果猛的一想,馬隆和令狐愚根本沒有任何關係,卻冒著生命危險去給他收屍守墳,這不是神經病麼?但如果我們仔細研讀東漢以來的歷史,就會發現到處都充斥著這種所謂的耿直人士。官方越是恨之入骨的人,他們越是要敬仰,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要撈取進入官場所必須的名聲。馬隆的行為,仍然是東漢以來博取名聲的標準做法,只不過,他這麼做也確實是被逼無奈,因為他想做官,可是他出身寒微,走常規的官員推薦路線肯定一輩子都會默默無聞。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一舉成名,馬隆也只好冒著生命危險去搏他一把,希望用這種非常規方法來讓人們注意到他。幸運的是,馬隆沒有因為令狐愚被司馬懿殺掉,而且還全州揚名,被州立的武猛校尉(州部隊jing衛團團長)聘為從事(參謀)。馬隆的拚死一搏,終於成功了。

    馬隆沒有背景,也不認識任何中正和地方官,所以在好不容易走完了仕途中的第一步之後,他卻仍舊只能窩在家鄉原地踏步,這一窩就是將近二十年。就在馬隆自己都快要對自己絕望的時候,公元268年11月,在東吳、大西北出現問題的時候,司馬炎在全國頒布了一道詔書,讓所有太守以上的官員,每個人都推薦一些有能力、有品德的人做官,人數不限。直到這個時候,兗州才推舉了長久以來默默無聞的馬隆,並對馬隆的軍事能力給予了高度評價,說他是良將之才。於是,馬隆到首都洛陽去報到,不久被任命為司馬督(皇宮禁衛司令)。

    雖然到了洛陽,可是馬隆的職位仍然特別不起眼。為什麼這麼說呢?司馬督這個職位,在當時只是個第六品的軍事官員,而且還是個閒職,幾乎沒有什麼實權。馬隆好不容易混到首都才發現,辛辛苦苦奮鬥這麼多年,原來自己還是一個無名人士,一個nobody,他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一位位士族出身的子弟,幾乎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平步青雲,而自己只能羨慕、嫉妒、恨而已。

    然而,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西北連續十年的少數民族起義,讓當年跟隨鍾會、鄧艾消滅蜀國的一位位名將接連戰死,西晉的文官武將已經膽戰心驚,唯恐被調到那裡。馬隆默默的注意著西北形勢的發展,默默的研究著西北民族起義軍的戰鬥方式和這支軍隊興起的原因,心中的計劃也越來越清晰。現在的馬隆,就像一隻不起眼的幼蟲,默默的等待著衝破蝶蛹,化身為蝶的那一刻。

    馬隆聽說楊欣到涼州走馬上任,料定楊欣必定失敗。果然,還沒到一年,楊欣就全軍覆沒,涼州省會武威(甘肅武威)也被攻陷,涼州至此完全和西晉中央失去了聯繫。

    此時的西晉,把主力軍隊全放到了長江防線上,各路名將也都駐紮在長江北岸地區,根本不能亂動,否則會導致對東吳帝國作戰計劃的全盤混亂,同時,西北軍區的西晉將領和軍隊又基本死光光,面對禿髮樹機能的民族起義軍,司馬炎陷入了無人可派的尷尬局面。

    馬隆在朝上聽到了司馬炎無奈的歎息,他知道自己的時刻到來了,對於他來說,自己出人頭地的機會,也許只有這一次,也許只有這一搏。所以,他站了出來,讓滿朝的士族大臣第一次把目光集中到了他一個人身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