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晉五十年

大道小說網 2、艱難幸運高官路B 文 / 王曄秋

    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死活難逃你毒手,大概指的就是杜預碰到的這種情況了。

    杜預心裡這個氣啊,心想大侄子啊,你這個皇帝咋當的啊,故意考驗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吧?杜預無奈了,而且很無奈,最無奈的莫過於在仇人底下當差了。杜預這個不痛快啊,心說我都跑到大西北來了,居然還是躲不過這個老冤家。

    當時,杜預所在的秦州地區,已經爆發了鮮卑人禿髮樹機能的起義,秦州第一任刺史胡烈剛剛被殺,叛亂已經處於失控的狀態,大西北的官兵,談起這幫鮮卑起義軍就心驚膽戰,好像老鼠見了貓。在這種情況下,杜預收到了長官石鑒給他的重任:帶領部隊消滅叛軍。

    這明顯是個送死的任務。當時杜預的部隊,雖然早已經超過了三百個人,一百匹馬,但是絕對不可能打敗叛軍。咱們算比賬,在這之前,禿髮樹機能已經擊敗並殺死了西晉的秦州刺史胡烈,就在胡烈被打的眼看完蛋的時候,西北軍區司令司馬亮派部將劉旗去營救胡烈,可是劉旗硬是嚇的沒敢去,眼看著胡烈打光戰死。

    大家想想,杜預現在雖然和當時的胡烈一樣,都是秦州刺史,可是胡烈那時候率領的是沒有受到重創的主力軍團,這樣的部隊,都被打的全軍覆滅,連胡烈自己的一條老命都沒保住。杜預現在率領的呢,是那場戰爭後的倖存者和剛補充的新兵蛋子,領著這樣的軍隊去打比胡烈那時候更加強大的叛軍,絕對是有去無回、自尋死路。

    對於杜預來說,老命絕對比軍命重要的多。於是,杜預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決定違抗軍法,不執行石鑒的命令。按照當時的軍法,戰時不執行長官的命令,可是要被殺頭的。所以,杜預不敢明著說石鑒你這個xxx這不是明擺著讓老子去送死麼之類的話,他就找了個借口,和石鑒說,鮮卑人是馬上民族,草盛馬肥的6月根本不適合和這樣的敵人作戰,另外軍隊剛打了大敗仗,兵源和糧草都還沒有補充完善,這些問題不解決,根本不能打勝仗,所以交戰的時間只能定在第二年的春天。

    為了表達的意思清楚和道理充分,杜預把他的意見還歸納成了「五不可,四不須」,說得是有條有理,讓石鑒結結實實的碰了一回軟釘子。石鑒老羞成怒,以拒不執行軍令的罪名,將剛剛當了不到一年秦州刺史的杜預逮捕,然後扔進囚車裡送到首都洛陽,讓廷尉(司法部)治罪判刑。

    前面我們說過,按照正常情況,戰時違反軍令是要被殺頭的,杜預違反軍令的事實確實是沒的狡辯,殺頭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了。可是杜預自己救了自己一條性命,沒死成,為什麼這麼說呢?杜預參與主編的《泰始律》中保留了曹魏帝國時期的「八議」制度,這個「八議」制度規定了,有八種身份的人犯了罪,不能直接判刑,要報給皇帝本人裁決。杜預的老婆就是司馬炎的親姑姑,他是司馬炎的姑父,算是皇帝的親戚,在「八議」的範圍之內,這才保住了性命,但是和爸爸一樣,丟掉了好容易恢復的豐樂亭侯的爵位,同時也丟了官。

    冤家,徹底的冤家。兩次被石鑒這個xxx找碴罷了官,這次還差點被殺頭,不報此恨,誓不為人!不過此時的杜預已經是個徹底的失敗者了,他除了恨,什麼也不能做,只好在鬱悶中繼續讀書,等待新的機會。

    第二年的年末,也就是271年11月的時候,杜預終於迎來了他的第三個機會。當時并州(山西)本來已經歸順的匈奴統帥劉猛,不堪西晉的壓迫,起兵叛逃,後來又不斷南下攻打西晉。司馬炎到底沒有忘記他這位全才的姑父,趕快任命杜預當度支尚書(軍事後勤部長),掌管全國的經濟財政事宜,杜預在任內大搞經濟建設,提出了很多可行性意見並立刻實施,得到了司馬炎的高度讚揚。

    第三次出山的杜預,深刻的吸取了前兩次失敗的教訓,決定和自己的老對頭石鑒算算賬,永遠消除這個隱患。正趕巧的是,在杜預走後,石鑒親自進攻禿髮樹機能,結果也被打得慘敗,只好龜縮回駐地,眼看著鮮卑叛軍肆虐而毫無辦法。但是即使戰敗了,石鑒也要向司馬炎匯報一下殺敵人數,為了體現出自己部隊的作戰英勇和對敵鬥爭的艱苦卓絕,石鑒把實際的戰果稍微誇大了一些。這種弄虛作假的行為,自然讓一些比較正直的將領們看不過去,所以一些風言風語自然也會悄悄的流傳開來,當然也流進了消息靈通的杜預的耳朵裡。

    不久,杜預以最快的速度收集了最確鑿的證據,彈劾石鑒虛報軍功,石鑒一瞧杜預竟然主動出擊彈劾自己,也激烈反擊,把杜預一些陳年老賬也都統統翻了出來,鬧到最後,差點兒連逛窯子扣**這種事兒都說了出來,連司馬炎這個出了名的厚道人也覺得這麼下去太損害安定團結的大局了,乾脆把石鑒和杜預一起罷官。不過,司馬炎也明白杜預是為了出一口憋了多少年的惡氣,雖然名義上免了他的官,但仍舊讓他代理這個職位,所以說,杜預並沒受到實際的打擊。

    杜預因為石鑒三番兩次鬧彆扭的事情,大大損壞了自己原本非常不錯的名聲,一時間成了西晉官員最熱門的話題,但是要讓我個人來說,杜預還真是有些冤枉,最起碼不是主要責任的一方。

    石鑒這個人,雖然有點兒耿直的名聲,但是這種耿直,卻讓人覺得比較異樣。我個人認為,耿直應該是對人對己都要求嚴格,如果只對別人嚴格,卻對自己寬容,那這就是小心眼,是偏激,是假正經。虛報軍功在當時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但是也有很多正直的將領,是不屑於做這種事的,石鑒向來號稱明察秋毫,但是為了自己的功勞,卻肯主動違法亂紀,可見他的人品也不過如此,起碼比杜預要差不少。

    作為一個皇帝,司馬炎當然也很清楚石鑒是個什麼人,也當然很清楚杜預是個什麼人,所以杜預雖然因為和石鑒不和三次被免職,卻能三次被重新啟用。最後,杜預始終在度支尚書(軍事後勤部長)的位子上穩坐泰山,再也沒有受到過重大打擊,這一坐就是七年,直到他接替羊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