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官腔

正文 第165章 隱患 文 / 葫蘆齋主人

    官場,從來不缺誤解,更不攻擊。

    儘管如此,杜遠舟還是決定站好最後一班崗,爭取保障農戶以後平穩向前發展,這是出於對那些信任自己的人一種責任。

    他找到了如今正意氣風發的劉愛民,以及楊杖子村一些木耳養殖大戶。在大家熙熙攘攘的操辦中,成立了馬關鎮養殖農戶專業合作社。

    其實,杜遠舟知道,如果從根本上解決養殖產業的潛在風險,僅僅組件合作市是遠遠不夠的。從服務經濟和規範市場的角度上講,政府的「功課」應該做的更深、更紮實一些。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在農產品產、供、銷一條龍式的基地化生產中,地方政府要懂得科學規劃,避免盲目跟風,無計劃號召農戶擴大生產規模。同時要在農商對接的產銷體系中引導農民實行專業合作,鼓勵、扶持企業深加工,延長產業鏈,開展精細管理,進一步引導農minzhu動瞭解大市場,搭建信息平台,切實解決好農戶種植信息與市場需求不平衡的矛盾。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要切實保障好農民的利益,使農產品種植走上集團化運作之路,防止市場投機行為,建立種植保險,防止農產品供銷兩端出現價格「剪刀差」,引導農產品市場有序健康發展,使農民真正走上產、供、銷一條龍的致富之路。

    這一天,他剛剛從鄉下調研回來,心情不錯,突然想去酒廠看一看。

    車開的不快。由於剛剛下過雨的緣故,風帶著絲絲潮氣,格外的涼爽,從車窗外吹進來的風吹在臉上很舒服。

    白狼酒廠雖然距離鎮上不遠,但是靠山地形使得空氣很清新,路上的車輛和行人也不多,慢慢開著車,也是一種放鬆。

    遠遠看見了高大廠房,杜遠舟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酒味,吸了吸鼻子:「怎麼這麼大味道?」

    當到了近前,只見白狼河酒新修建的氣勢恢宏廠的大門口,一溜停著十來輛大貨車,車上裝滿了一個個碩大的塑料桶。以前杜遠舟來酒廠沒有聞到這麼濃重的酒味,這個味道應該就是從這些車上傳過來的。

    「現在白狼河酒廠真是發達了,你們看來提貨的大卡車都排成隊了。」看著宛如長龍的車輛,杜遠舟心中十分高興,不由得笑著說道。

    前不久,長白縣上半年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召開。據統計,僅僅半年的時間,全縣經濟總額相比去年同比增長3.2倍,這匪夷所思的驚人的增長速度,簡直令人瞠目結舌。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和白狼河酒有直接關係!

    隨著央視廣告高密度播出,白狼河酒名馳海內外,每天大量白酒運輸到全國各地,由此需要的大量酒瓶、包裝箱、糧食供銷以及車輛運輸等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就這樣,長白縣的經濟也開始滾雪球般快速增長起來。

    更為重要的是,原本之前默默無名的長白縣,一時間聲名鵲起。每當人們談起白狼河酒,必提及他的產地長白縣。正如人們一談起茅台酒,必談及茅台的產地茅台鎮一樣。

    白狼河酒廠興盛的背後,杜遠舟可謂居功甚偉。看到眼前此景,他當然有理由高興了,就像看見自己親手教導出來的孩子功成名就一樣。但在高興之餘,杜遠舟心頭不免泛起一絲不甘和苦澀。

    上次和萬chun來談話中,他無意間從對方得知一個消息,也解開了長期縈繞在心頭的疑惑。去年年底,由於那幾篇登上解放報上的前瞻性文章以及親手策劃了白狼河酒的神奇崛起,一時名聲大噪,這也引起了一些省市領導的格外關注。按道理來說,他不應該繼續窩在鎮上了。

    可惜偏偏一切如舊。其實,這些領導之中,不乏有一些愛才之人,見他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於是意圖提拔提拔杜遠舟,甚至想將他直接調到市政府工作,最後卻不了了之。

    原因很簡單,在一次省老幹部座談會之後,大家閒聊起一些新聞,無意中談到頻頻出現報紙端頭的杜遠舟。這時候,一位比較有資歷的老幹部,指著杜遠舟的文章,隨口說道,「我黨考核幹部的標準,不僅要考察領導幹部是否能力,更要看他們的政治是否過硬。這年輕幹部能力倒還行,只是檔案上記錄著他曾是**年那場運動核心的燕大的學生會幹部,這就不好說了……」

    這位老幹部權柄很大,話音剛落,便有人跟著附和,說什麼古代凡屬大奸大惡之人,貌似大忠。並說這個杜遠舟,畢業時竟然放棄了大學的幹部身份,選擇從一個小鄉鎮臨時工幹起。這樣的人絕對不簡單,沒有特殊原因,有可能其人野心頗大,這樣的幹部政治是否過硬,真是很難說。

    當這番話傳了出來,那些準備提拔杜遠舟的市領導便不做聲了。誰敢保證這個杜遠舟真沒有問題呀!真是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就這樣,杜遠舟糊里糊塗地躺著中槍,可謂是倒霉透頂了。

    說完一句話,杜遠舟正感慨萬千的時候,旁邊的綜合辦小崔便說起話來。「我聽我親戚說,這好像不是提貨的,都是送貨的。」

    這次到村中調研,除了司機,杜遠舟還帶了兩個人,一個綜合辦的小崔,一個是農科站副站長楊海廷。

    這楊海廷是官場的老油條了。知道這白狼河酒的牌子完全是杜遠舟親手推出去的,自然不會說什麼不好聽的話。而小崔和杜遠舟年齡相仿,由於中專剛剛畢業,還有些天真,當然不會藏那麼多心眼,便沒有顧忌地說了出來

    「送貨的?」杜遠舟一愣。

    「我親戚說,這些都是下面縣裡的小酒廠送來的原料,只要在裡面摻點白狼河酒窖的原漿,再貼上標籤,出來的就是白狼河酒。」見杜遠舟沒明白,小崔繼續地解釋道。

    說完,他嘴裡還輕聲嘀咕了一句:「那些有錢的人也夠倒霉的,花了大價錢卻喝不到地道的白狼河酒。」

    杜遠舟耳朵很靈敏,當然聽見了小崔嘴裡嘀嘀咕咕的聲音。再聽到他之前的解釋,神情頓時嚴肅起來,這明顯就是勾兌酒嘛!他此刻突然有點明白了這些排著長隊的大卡車究竟是幹什麼的。這讓他想起了前世央視廣告標王秦池酒從盛極一時到最終沒落的例子。

    兩屆央視標王秦池酒之所以從聞名全國、隨之徹底失敗,雖然外界普遍傳說是被巨額的廣告費壓垮的。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由於自己的實際生產能力不足,低價購買川酒進行勾兌被媒體曝光後,引起了輿論界與消費者的極大關注。

    由於秦池沒有採取及時的公關措施,過分依賴於廣告效應,因此,在新聞媒體的一片批評聲中,消費者迅速表示出對秦池的不信任。秦池酒的市場形勢開始全面惡化,秦池名聲掃地,產品大量積壓,企業從此一蹶不振。各地經銷商和代理商紛紛與秦池解除合作關係。當年就導致嚴重虧損,從而使得盛極一時的秦池模式成為轉瞬即逝的泡沫。

    於杜遠舟看來,秦池沒落的首先原因,和那個「硬骨頭六連」出身的秦池掌門人不無關係。正是秦池掌門人急功近利,用個性挑戰了市場,結果敗的一塌糊塗。不抓銷售抓廣告;不抓質量抓收入;不抓生產抓人氣,三個弊端最終終結了秦池。

    看到杜遠舟臉色的變化,楊海廷暗自慶幸。他還以為杜遠舟聽到了小崔的話生氣了,慶幸自己沒有亂說話。一些人總愛沒事瞎捉摸。杜遠舟當然不會注意他的表情。

    「小崔,你親戚怎麼知道這麼詳細?」杜遠舟隨和地問道。

    「我舅舅是酒廠的小幹部,他就負責收購那些小酒廠釀的土燒酒,說這之間利潤很大,只是這些酒沒有什麼名氣,也沒有白狼河酒好喝。」小崔鬆了一口氣,連忙道。

    看見杜遠舟剛剛表情嚴肅,小崔以為說錯了話,見他主動向自己問話,心才算放了下來。

    「開車吧!」看著酒廠的大門,杜遠舟搖了搖頭,說道。

    司機腳踩油門,汽車一個加速往前駛去。

    「小趙,在商店門口給我停一下。」當路過一個小商店的時候,杜遠舟對著司機說道。

    車停在商店門前,「杜鎮,需要買什麼嗎?要不我給你買吧!」還等司機小趙張口,小崔自報奮勇地說道。

    「那也好,給我買一瓶白狼河酒。」說著,杜遠舟掏出了一百塊錢,遞給了小崔了。

    小崔說什麼不要,但在杜遠舟板著臉的命令下,才痛快地接過了錢,直接下了車

    見小崔走進小商店,小趙看了看,嘴上沒有說什麼,心裡卻不樂意了。作為鎮政府安排給杜遠舟的司機,平時杜遠舟的這類事情,都是由他代為辦理的,沒想到今天讓這小崔搶去了,自然有些不爽。

    到了家門口,車停了下來。下了車,杜遠舟便提著小崔幫著買來的白狼河酒,回到了家中。

    坐在沙發上,他擰開酒瓶蓋,鼻子湊上去聞了聞,一股濃烈的酒精味,挺帶勁的,但是總是和以前的白狼河酒差了點什麼。剛才在酒廠口,就是這種味道太濃了,才有股子刺鼻的感覺。

    順手拿過一個杯子,杜遠舟倒了半杯,輕輕喝了一口,差點嗆出來。

    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哪裡是醇香濃厚的白狼河啊,簡直是到處可見的二鍋頭,口感遠不如以前,還有點辛辣的澀澀的感覺。

    看來有必要和葛洪達、侯大軍談一談了。不然的話,白狼河酒命運堪憂,長此以往,結果絕對和秦池一樣命運,曇花一現而已。(。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隆重推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