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官腔

正文 第216章 集體上訪 文 / 葫蘆齋主人

    對於杜遠舟來說,給萬chun來當秘書地時間雖然很短,見識的事情卻著實不少,七月一ri上午,他抽空給林佳怡打了一個電話,剛放下話筒,就聽到窗外出現了一陣騷動聲。

    縣委大樓外,來了一大群人,多數是穿著紡織廠的工作服,他們打著「貪官務必嚴懲,工人不要下崗」、「我們要吃飯,我們要生活」、「嚴懲**分子,保護合法權益」等標語。

    杜遠舟趴在窗台上看了一會,他下意識想到:「這肯定是紡織廠強迫下崗導致的,看來事情已經發酵了。」

    七月一ri,長白縣爆發了錦城市建國以來最大的集體上訪事件.

    長白縣紡織廠是一家老資格的國有企業,六十年代就正式建廠。在計劃經濟時代,紡織廠的日子很舒坦,廠領導中間,甚至出了幾個省市領導。改革開放之後,市場完全放開,紡織廠開始出現危機,逐漸走了下坡路。

    從一九八六年開始,紡織廠入不敷出,不需要其他大的企業來擠兌,光是數不清的鄉鎮企業,就令紡織廠支撐不下去了,紡織廠有八百多幹部職工,巨大的工資支出,還有採購、接待以及其他一些不清楚的支出,令紡織廠虧損嚴重,致使紡織廠的處境越來越困難。從一九九零年初開始,紡織廠完全依靠銀行的貸款發工資,縣委、縣政府想盡辦法,依然不能夠改變紡織廠的現狀紡織廠欠了太多的銀行貸款。

    今年,縣委縣委政協調甚至是命令。銀行被迫同意再為紡織廠發放貸款,用於購置先進設備,準備東山再起。但根本用不了那麼多工人。於是一大批工人下崗列入了計劃。

    紡織廠的職工,曾經榮耀一時,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很多的年輕人以進入紡織廠為榮,紡織廠的伙子不多,找媳婦很容易,這也是吳玉蓮的丈夫林俊看不上她的原因。紡織廠的姑娘是高傲。一般單位的小伙兒都入了她們的法眼。如今不得不下崗,甚至被迫坐台。

    短短幾年時間,發如此大的反差。很多職工不適應,他們是不會關心市場變化的,廠裡出現困難,他們也知道。可是。他們認為自己是國家職工,現在出現困難,國家應該養活他們現在。尤其一些下崗職工認為廠裡不公平,為什麼那些關係戶以及經常給領導送禮的沒下崗,於是有人一起頭,大家一攛掇,立刻鬧了起來。

    上訪是突然爆發的,事先沒有預兆。縣政府門前,人漸漸多了起來。等到縣政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發現異常的時候,人群中間忽然打出了橫幅「我們要工作」、「我們要吃飯」,到10點鐘,廣場上已經聚集了二百來人,大量的市民在一邊熱鬧,其中不妨挑撥離間、煽風點火的,紡織廠職工的情緒被煽動起來了,巨大的人流向市政府湧去,沒有人敢阻攔,正常辦公秩序很快被打亂了。

    樓下,保衛科地同志站在一排,想要阻止這一群人進院,不過,人群都很激動,都是年過半白地老人,另外就是穿著工作服的婦女,他們人多,很快就將保衛科組成地人牆推開,衝進了大院子,亂哄哄一片。

    政府辦主任喬志剛指揮著信訪辦的同志及時出現在樓底,他們門前與撤退下來的保衛科同志一起,將人群勉強堵住,喬志剛沖在是前面,大聲道:「有什麼要求可以派代表到縣政府來座談,衝擊政府機關是違法行為,你們選幾個人出來。」

    杜遠舟下了樓,湊到隊伍前面,一邊是幫著組成人牆,一邊暗自觀察著五花八門的標語,還有拿那些穿著洗得發白工作服的工人。隨著他們的下崗,連最低生活保障都沒有了。

    「看來他們對紡織廠領導怨氣很大?正如蘇曼妮所說的,一些領導可能有貪污**行為!」

    這時,一個嘶啞的嗓聲在外面喊道:「當官的都沒有良心,他們把廠子折騰快光了,先讓我們下崗,我們堅決不答應。」

    「我們要工作」

    「打倒貪官污吏。」

    這嘶啞嗓聲是北方口音,杜遠舟一看過去,正看見人群中有個情緒特別激動的中年漢子,他頭髮半白,鬍子也是半白,臉很瘦。

    當警察到達大院,局面也就平息了下來,上訪的紡織廠工人推薦了十個代表,到政府會議室與縣政府相關部門進行對話,杜遠舟也就回到了辦公室。

    他在辦公室坐了一會,眼看著也到了十點半,估摸著戴保國副縣長已經離開了,便拿了幾份需要萬chun來簽發的文件,給萬chun來送了過去。

    剛出辦公室,就見到戴保國從萬chun來辦公室出來

    萬chun來見杜遠舟進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問道:「這件事你怎麼看?你一會兒給我準備份紡織廠的資料。」

    「我剛剛下去看了,這件事表面是紡織廠工人對下崗不滿,單號好像涉及廠領導問題,他們已經選出了代表與到縣政府會議室座談。」杜遠舟又將標語的主要內容簡約地講了講。

    萬chun來靠著寬大的皮椅後背,用雙手揉著太陽穴,哼道:「這件事看來有必要查一查,給政府一個交代,給職工一個交代。」

    不一會兒,縣委辦公室也接到電話,路長全急匆匆上了樓,直接過來向萬書記匯報。

    「小杜,從現在開始,你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有任何情況,都要向我報告,還有,你通知王飛鴻副書記、常劍鋒副縣長到我的辦公室來。」聽了路長全詳細介紹一遍,萬chun來說道。

    杜遠舟回到秘書室時,縣經貿局局長高桂林、工業局局長楊安山哭喪著臉,在杜遠舟的秘書室裡面

    「杜秘書,我們想見萬書記,匯報一些情況,麻煩你給安排一下。」

    「高局,楊局,請稍等一會兒,萬書記現在要見王飛鴻副書記和常劍鋒副縣長。」

    杜遠舟為他倆各倒上一杯茶,兩人坐在沙發上,臉色陰晴不定他通知了王飛鴻和常劍鋒。

    幾分鐘之後,王飛鴻和常劍鋒就上樓了,原來,出現這樣的大事,分管著紡織廠的常劍鋒早就趕往縣委。

    杜遠舟將兩人引進了書記辦公室為他們沏茶,正準備離開的時候,萬書記開口話了:「小杜,你也參加,做筆錄,叫綜合科注意這段時間的情況,聯繫政府辦公室,請他們時刻通報情況。」

    如果杜遠舟不在這裡,準定要路長全作指示。但既然在這裡,作為綜合科科長,杜遠舟責無旁貸拿出手機,撥通了綜合科的電話,提出了要求。

    放下電話,杜遠舟又匯報了一下,「萬書記,經貿局的高桂林局長和工業局的楊安山局長來了。」

    「叫他們等一會了,我們開個短會。」

    杜遠舟下速拿出本子,準備筆錄。

    「同志們,紡織廠的情況,大家都清楚,出現這麼大規模的集體上訪事件,縣委、縣政府要高度重視,王書記,你是分管工業的,常縣長,你是聯繫紡織廠的,你們怎麼這件事情?」

    「萬書記,紡織廠的下崗職工上訪,事先沒有任何風聲,很突然,我已經和經貿局、輕工局聯繫了,要求他們派人趕到縣政府,做職工的思想工作,瞭解他們的具體想法,這麼大規模的集體上訪,影響非常惡劣,所以,我認為,目前主要的工作任務,是穩定職工情緒,盡快平息事態。」王飛鴻一臉嚴肅,認真地說道。

    「萬書記,我同意王書記的意見,紡織廠的幹部職工下崗問題,確實應該引起重視,但這次上訪,好像另有原因,我們還應該摸底調查。」常劍鋒思考了一下,分析道。

    「紡織廠是長白縣重點大型國有企業,曾經為長白縣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些年,因為種種原因,每況ri下,中央早就提出要進行國有企業改革,一些幹部職工下崗分流是必然的。這次下崗人員上訪。不管是否有其他原因,都必須近況平息,否則,這樣大規模的集體上訪,稍有不慎,便會釀發大的衝突……」萬chun來看了看王飛鴻幾人,慢慢地說道。

    然後,他稍微停頓一下,提高聲音,說,「我建議,成立一個專項調查小組,王飛鴻同志擔任組長,常劍鋒同志擔任副組長,經貿局、工業局、信訪局、財政局、審計局、公安局的負責人,紡織廠的黨委委員為專班成員,調查組主要任務,一是穩定職工情緒,迅平息這次的集體上訪事件,二是詳細調查,摸清楚職工上訪的真正原因,如果有人組織和鼓動,堅決予以打擊,三是徹底調查紡織廠的所有情況,弄清楚紡織廠的家底,在清查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有貪污的問題,一查到底,嚴懲不貸。」

    說到最後,萬chun來眼神凌厲,語氣中隱隱帶出一股殺氣。

    「常縣長,回去後,你向馬愛國同志匯報一下,王書記,辛苦你到市政府去,如果馬愛國同志沒有其他意見,你馬上組織調查組成員,召開會議,提出具體解決辦法。高桂林和楊安山兩位同志,我就不見了,他們直接到縣政府去,參加調查組的會議。」

    萬chun來的話,擲地有聲,殺氣隱現。杜遠舟注意到,王飛鴻臉色有些微妙的變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