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0章 能力提升班 文 / 葫蘆齋主人
八月中旬,杜遠舟突然接到通知,要求十八日到錦城報到,參加錦城市首批領導幹部經濟發展能力提升班。
杜遠舟有些意外,但並不奇怪。經歷十年浩劫之後,全國上下進入了改革開發大發展時代,但知識青年下鄉、工農兵大學導致的人才斷層,影響深遠。目前很多幹部都是部隊轉業或其他渠道進入政府部門的,綜合素質不高,更談不上懂經濟,嚴重影響了經濟建設。
在這種情況下,加強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高領導幹部的綜合能力,顯然很有必要。此次培訓班主要針對從事經濟工作的縣市領導幹部。
八月十八日,正好是星期一。杜遠舟也咩有司機,直接開車到了錦城,然後輕車熟路來到市委黨校,到指定地點簽到。
上午九點,正式開課。此次請來的老師,是一位名叫侯振國的資深教授,現任東北大學研究生導師,從事經濟研究多年,在國內經濟理論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杜遠舟坐在下面,看著講台上正講得起勁的侯振國,很是無聊。這位侯教授從計劃經濟模式講到市場經濟模式,從宏觀經濟學又談到微觀經濟學,甚至涉及西方經濟學理論,各種理論知識滔滔不絕,吐沫星子四濺。
可以說,侯教授講得確實很精彩,但問題是他似乎忘記了聽課對象。大部分與會學員雖然想認真做筆記,但根本無法理解其中涵義。畢竟他們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可能只有小學文化。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有少數人也能聽得懂,但課程內容顯然脫離了實際。幾乎沒有任何借鑒意義。對於他們來說,聽這樣的課,枯燥無比,乏味至極,杜遠舟就是其中的一員。
由於此次培訓為期僅為五天,很多領導幹部的家就在市內,住宿便沒有安排。但學員的午餐。食堂還有作了安排。
這種安排也沒有硬性規定,學員並不一定必須在食堂就餐。於是,很多人開始呼朋喚友。直奔外面的酒店,畢竟這也是一種結交人脈的好機會。
杜遠舟很清楚,如果中午在外面聚會,準定要飲酒。很可能下午就無法上課。第一天就逃課。顯然好說不好聽。他抱著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拒絕了幾個同樣來自長白縣的鄉鎮領導。
既然培訓來了,自然要好好上課。一般情況下,儘管沒有人管你到底聽沒聽課,但作為一名幹部,組起碼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做人有底線,做事亦應如此。
果然。下午一上課,原本黑壓壓的教室。一下兒空出了一小半座位。
走進教室,侯振國教授臉色有些不好看,但嘴上也沒說什麼,這些學員畢竟不是在校大學生,而且一群平時呼風喚雨的領導幹部。如果指望他們老實聽課,顯然也不現實,但逃課人數如此多,也確實讓他難堪。
下午的課程,侯振國再也沒上午的激情。除了學員少的原因,和他身體可能也有關,畢竟是五六十歲的人了
但上課的內容一改上午的理論灌輸,務實生動,理論聯繫實際,不僅結合上午所講理論知識,深入細緻分析了國內當前的經濟形勢,還舉例講解了國內一些經濟發達城市及重點經濟開發區發展模式,使人受益匪淺。
下課了,杜遠舟還覺得餘興未盡,暗自慶幸下午沒有逃課。薑還是老的辣,大學教授確實有真材實料,不是吹捧出來的。
「遠舟老弟。」
剛剛走出教室,杜遠舟就聽見身後有人喊自己,一回頭,正好看見市發改委工業和高技術產業科科長兆林。
「俞哥,您好!好久不見了。」一見是熟人,杜遠舟緊走兩步,微笑著和他握了握手。
自從擔任長白開發區主任,杜遠舟沒少和市裡各部門打交道。當然發改委也是如此。長白開發區既然定位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自然和發改委的工業和高技術產業科有業務往來。
工業和高技術產業科有一項職能,就是研究提出高技術產業發展方向,組織擬定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政策;做好相關高新技術產業化工作,組織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轉報國家和省的高技術產業化財政xing資金建設項目;指導協調自主創新體系發展,牽頭組織申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工程實驗室並負責建設管理工作;組織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聯合;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進程,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經過一來二去,杜遠舟和俞兆林便熟識了,開始稱兄道弟。
「俞哥,你這是?」
在參加培訓領導幹部的名單中,杜遠舟並沒看見俞兆林的名字。在上課的時候,也沒有發現他的身影。因此,他絕對不是來培訓上課的。
「呵呵,杜老弟,這次我是專門來找你的。」見杜遠舟有些疑惑,俞兆林呵呵一笑,然後說道。
「兄弟,上次我妹妹的事情,多謝你了!今晚我請客,你一定要給哥哥面子呀!」
原來前幾天,俞兆林的妹妹大學畢業,希望留在省城。這年代大學畢業生實行分配,大多數都會分配到戶口所在地級市。老俞家出身農村,並沒有什麼過硬的背景,這一下子,可難壞俞兆林一家了。
正巧杜遠舟到市裡辦事,在酒桌上聽俞兆林無意中講起這件事。
當得知她妹妹是廣播專業畢業的,才明白她妹妹為什麼不想回錦城市,這專業雖然很熱門,但就業面很窄。如果回到市裡的話,頂多進入電視台或電台。至少這兩家單位怎麼樣,大家心知肚明,根本談不上什麼發展前途。
想想和俞兆林相處不錯,憑借林家的人脈關係,安排一位專業對口的大學生進入省電視台實習,也不是什麼難事。於是,杜遠舟主動答應幫他找找關係,看能否幫上忙。
在電話裡,杜遠舟和林佳怡一說,她立刻答應下來,直接和省電視台一位副台長打了聲招呼,事情就很快解決了。
今天,聽說杜遠舟來培訓,俞兆林便給他打一個電話,沒想到因上課關機了。所以,俞兆林親自跑一趟。
「俞哥,你看我們之間客氣什麼。我也只是幫上點小忙……」
聽他如此一說,杜遠舟自然知道什麼事,見他專門到黨校來請自己吃飯,甚是感慨,客氣地說道。
「兄弟,對你說是小事,對我們一家來說絕對大事!你再客氣的話,就是不給呢俞哥面子。」
在他盛情相邀下,杜遠舟只好痛快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