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凌霄劍仙

正文 我整理的關於道家劍仙的資料 文 / 風郎君

    由於要寫一本關於劍仙的小說,所以在網上找了一些關於道家劍仙理論和事跡的資料。

    也許是一直以來閱讀和從事傳統文學有關的工作比較多,所以寫東西總想著能找到一點依據。

    當然也參考了不少網文大神的書,而且這些大神們寫書也大都匯參考一些道家典籍之類的。

    這些資料就在網上放著,要搜索不算難,我就整理一點,放在這裡,供我的讀者們參考。

    《凌霄劍仙》中,關於御劍三篇中的《法劍篇》和《心劍篇》就是讀過這些資料之後,才寫出來的。

    讀者們如果感興趣,可以看看下面這些東西。

    為避免浪費讀者時間,我只精選一部分,但事實上還是有些長,對這些感興趣的書友可以看看。我個人喜歡這些奇聞怪事,神鬼之談,所以摘錄了放在這裡。

    第一部分:關於劍仙、法劍、道劍

    劍仙之說由來已久,早在《列子》一書中便有記載,惜世人眼光短淺不識之,劍仙應起源於軒轅黃帝問道廣成子,本門《軒轅金鼎文》上有黃帝崆峒問道廣成子,鼎湖之畔煉丹劍的記載。又有雲為起源於九天玄女,實際上中條玄女派是以煉氣入手,不同於越女劍刺武術的功夫。《道藏》上雖然對各種道法都有所談及,但惟獨劍仙一門,雪泥鴻爪,一筆帶過。

    正史記載的劍仙應是《宋史陳摶傳》:關西逸人呂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皆數來陳齋中,人皆異之。

    《鐘呂傳道集》記載呂祖劍術得自火龍真人的天遁劍法,分為法劍與道劍。後呂祖又創出智慧三劍。(風郎君註:這裡的呂祖指的是呂洞賓!)

    純陽呂祖詩云:昔年曾遇火龍君,一劍相傳伴此身,天地山河共結冰,星奪日月任停輪,須知本性綿多劫,空向人間歷萬春,昨夜鍾離傳一譜,六天宮殿欲成塵。

    又云:粗眉卓豎語如霜,聞說不平便放杯,仗劍當客千里去,一更別我一更回,龐眉斗豎惡精神,萬里騰空一躍身,背上匣中三尺劍,為天目示不平人。

    法劍乃有形之器,有為之物,托古劍之氣而煉神化精,仗劍而行能驅妖除邪衛道。道劍乃無形之器,無為之物,是智慧之劍,是心劍,與天合一,奉德之情,應機而現。

    修劍仙之術亦要講究:法侶財地。其中「地」字最是關鍵,要以北斗之氣尋地眼所在,具一方靈氣,順地之道。人緣一要自身為不世仙材,二要人劍合一,心劍靈通。所以修劍仙之人非具有大毅力,大志願,大勇氣之人多年苦修方能有成。他們心趣與世人迥異,志在出世,故欲尋之,難得其蹤跡,緣深或誠感天地,有天助之緣動其神謀其面,遇之。修此術者要心性,涵養,德操三者具備方可入手。最喜剛直不阿,陽氣秉正之人煉。

    劍有法劍,道劍。呂祖洞賓曾言:道劍出於無形,殺奸以去神散氣之法,法劍世俗共睹,治人以技藝。法劍為金鐵之物,多有上古神兵,與道者相合,心劍合一。據傳干將莫邪之寶亦尚在劍仙之中。人與劍氣合一,劍在人在,遁劍飛騰。白光起處殺人與無形。道劍為心靈之劍,內修成道,外修成劍,「采無極至精,合先天之元氣,假乾坤之爐鼎,運元始之鉗鍵,慧火煉成,靈泉磨利,以太極為環,剛中為柄,美利為刃,清靜為匣,虛白燦爛,純粹堅剛,運造化之機,乘秉威之令,舉之無古今,按之無先後,嶄絕貪愛癡之緣,誅盡七情六慾,除掉奸邪煩怒。

    ***以上這部分就是說的呂洞賓關於劍仙的理論,呂洞賓首先提出了「法劍」和「道劍」的概念,而道劍,也就是心劍。

    風郎君按:在這裡,我們幾乎可以認定,道家劍仙的始祖就是呂洞賓,或者至少是始祖之一。而呂洞賓的理論認為,修煉成劍仙,首先要找一個靈眼之地,吸收天地靈氣鍛煉己身,也就是大部分中大家談到的靈脈。然後,修煉之人要「非具有大毅力,大志願,大勇氣之人多年苦修方能有成」,這就是說了劍仙的性格和道心。之後要外煉法劍,內修道劍。也就是小說中,要煉製靈器飛劍、飛劍法寶,和內修心劍。

    **接著放資料

    九階劍仙:

    第一天俠:本為天仙,奉上帝賜劍也。天仙者,行功圓滿,德行高尚,道性奸誠。其體同天之覆幬,意如無心之太極,超越三十三天之外。《鐘呂傳道集論真仙》中載:鍾曰:天仙厭居三島,而傳道世間,道上有功,而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鶴按:可見此等劍仙以為證金仙,受上帝封誥,其道性性與心性皆為上流。

    第二仙俠:已修上真升之行,又復煉氣為鑄劍。又稱神仙,是人們理想中的一種超脫塵世,具有神通變化,長生不死者。鶴按:此等劍仙是以肺金之氣煉劍者。為天仙下品,近代丹家有傳此道者。

    第三靈俠:已是地仙,鎮居三岳,及煉氣就匕,於萬里外聞有不平事,飛劍立至謂之靈俠,地仙者,長生在世,出入洞天福地,故名。

    鶴按:一般還珠樓主等人寫的小說中的劍仙就是此等。居三山五嶽,飛劍遁形。《鐘呂傳道集論真仙》中載: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於小乘之法,不可進功,唯以長生在世,而不死於人間者也。

    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時刻,先要識龍虎,此要配坎離,辨水源清濁,分氣候早晚,收真一,察二儀,列三才,分四象,別五運,定六氣,聚七寶,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顛倒,氣轉子母,而液行夫婦也,三田反覆,煉成丹藥,永鎮下天,煉行住世,而得長生不死,以作陸地神仙,故曰地仙。

    第四風俠:亦是地仙,煉得劍匕,行之間斷,未通極靈,知有不平,通風處,身劍一時俱全也,故名。鶴按:此等劍仙,為地仙下乘,以劍煉氣,尚未功全。

    第五水俠:本是水仙煉成,號曰水俠,無水不可以飛騰也。水仙者當定息煉氣,想腎為墨雲,出入於耳內來往,一百歲後入手,自有水中得道之類,請為主昂也。

    鶴按:此是以先天腎氣,按一六之道,化氣歸髓,入水借水中得道。其劍為水氣。

    第六火俠:修之**,其亦號火光三味,煉匕劍成,身欲飛騰順化火一團,乘而來往,故號火俠也。

    第七氣俠:唯定學息氣,使將精華煉劍,劍成如氣,仗惹人往來,號曰氣劍也。

    第八鬼俠:入比見其形本,修神仙水墨形,水墨劍也,出入往來,如氣不殊。

    第九遇劍俠:此等劍仙有至深福緣得遇寶劍,亦得隨意東西變現也。

    這裡講了一些道家劍仙的層次劃分,風郎君並沒有按照這部分來設定,僅參照其中的修煉心劍之法。大家看看,權當是長點知識。

    ****下面是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講的他遇到劍仙的事情,或真或假,大家當做一些閒談軼事看吧。

    四川名勝鵠鳴山,為東漢期間道教祖師張道陵隱居之地,山上住有一位名號王青風的道士,是四川境內傳說的劍仙,我曾經上山尋訪他,多次以後,終於見到面,他亦是一位奇人異士。他說:並無飛劍這種事,但劍仙卻是有的。然而他的說法又與杭州城隍山老道所說稍有不同。他說劍為一種氣功,所謂以神御氣,以氣御劍,百步之外可以禦敵。又說劍有五類,大別之為有形、無形。他知道我羨慕金光一道的劍術時,告訴我需鑄備一寸三分長金質小劍,再以道家方法習練。一如道家練丹之法,可將黃金煉化成液體,並可服飲,若中了毒,道家並有解此毒的藥。當時私自想到,現在到了科學昌明,槍炮及炸彈等威力無比的利器皆已發明了的時代,還去苦練這種劍術幹什麼?如果是為了強身,則個人已經知道的許多方法,就足以保健,何必浪費時間在這方面。就因這樣想法,意志始終未能專精堅持而放棄了。他見面一開頭就問:曾習何劍?我答:學過青萍、奇門等等。於是道長即命我當場試練所習。我練了一陣以後,他批評說:這真的只是兒戲,不可再練,徒費光陰,還是以讀書為好,又接著說:你所聽說一些小說書上說的白光一道,口吐飛劍,這類的話,在世界上並無其事。劍仙雖有,但並非如同小說上所描述的那樣;今天你暫且試練一下,每天晚上把門窗緊閉,房間內不點燈,使內室漆黑,僅點香一枝,嘗試用劍劈開香頭,手腕著力,而臂膀不動,等練到一劍迅下,香成兩半時,才進入第一階段。第二步再把豆子擲向空中,用劍劈在空中成兩半,功夫能練到這裡,再來見我,再為你解說劍路。當時聽了以後,心想這實在太難了,雖然心知天下無難事,這樣練劍,也不是不可為,但因當時立志學文兼學武,俾能經世濟時,而諸事分心,惟恐心不專一則反而一事無成。魚與熊掌,不可得兼,遂作罷。放棄作劍仙,然而對於學拳仍舊勤勞,每日凌晨三時,必起床練拳,兩三小時後,再沐浴更衣。當年杭州西湖一帶,武師甚多,我亦朝夕浸潤其間,躍馬佩劍,臂縛鐵環,腿綁鐵磚,也相近於那時的太保學生了。一笑!以後訪遇僧道甚多,皆各有專長,然所說與城隍山老道大抵相同。總之,我在那段學拳時期,練習武功,可以說從來沒有間斷過一天

    第二位所遇到的異人,在四川自流井,是由以厚黑學聞名之李宗吾先生所引介。李公學問、見識廣博,道德亦高,世所罕見,其所著作的厚黑學,如其所說:撥開黑的,讓人見到真正的。旨在諷世。我在自流井遇到他的時候,就說在附近趙家侖鄉下,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是得到武當內家武功的真傳,輕功已經到了踏雪無痕的境界,如果隨他學習,只須三年的時間便可有成就。因為這位老人的師父籍貫浙江,所以亦欲授一逝籍弟子以報師恩。知道我是浙江人,故願為引介。於是我們坐滑桿下鄉去拜訪,相談之下,連稱有緣。老人見我對于飛簷走壁之事,心存懷疑,不大相信,他洒然一笑之後,即疾行一里多路,又快步走回來,這時剛好新雨初晴,地上泥濘,老人腳上穿的一雙白底新靴,一趟回來後,鞋底一點也沒有被泥染污,而且他在起步時,未見拿架作勢,洒然來去自如。他又問欲見走壁的身手否?隨即見他張臂貼壁,亦未有任何架勢,人已離地拔高,笑說:你現在相信吧!亦願學否?並稱說學這些功夫只有七十二訣,歸納成七十二字,一字一訣,一字一姿勢,循序漸進,無需廣場,僅樓閣之上,即敷應用,若願住三年,即可示教。我當時考慮再三,復因恐怕自己志趣不專,弄得百事無成,故只得婉辭。後一路代覓可傳的人,卻沒有找到,至今心中仍掛念遺憾。

    ————————————————

    這些內容書友們可以看看,也可以忽視,網上也有,風郎君整理了一下。還珠樓主開啟劍仙小說之先河,後來的諸位網文大神進一步發揚光大。風郎君初次寫這類小說,總希望這個仙俠世界能夠更真實、讓大家接受,所以整理了這些資料。

    另外,風郎君的書也希望書友們多支持。每一個收藏、紅票,都讓我開心不已。拜謝大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