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劍道邪尊

正文 第598章 大推衍 文 / 殘劍啊啊啊啊

    周衍的身體變得有些半透明了起來,這種狀況顯得非常詭異,但他並無遮遮掩掩,便當著伊蘭公主的面進行這些嘗試。

    伊蘭公主則明顯被天道魂石吸引了心神,完全沒有留意到外界的一出現的一幕。

    她不斷的以並不熟練的太初古文凝聚出不成形的符文注入天道魂石之中,天道魂石卻也只是偶爾呈現出意思莫名的、令人心悸的氣息來。

    除此以外,便依然沒有任何特殊點。

    可伊蘭公主卻如得到了心愛的玩具的孩子,不斷的進行著嘗試,對這一點抱著極為濃郁的興趣。

    這種熱情的態度,令她對於週身的一切感應都變得極為遲鈍,周衍在她面前變得透明消失,她竟是絲毫不知。

    這般癡癡的模樣,即便是她的手法等在周衍看來都非常的稚嫩、錯漏百出,但這般精神倒是也令人讚賞。拋開她的身份,從各方面來說,伊蘭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人,周衍對於這個女子還是很有好感的。

    他並沒有多關注伊蘭,因為通過伊蘭的做法,周衍明白天道魂石必定要有純正的太初符文來激活,才可能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秘密來。

    周衍先將自己對於氣運、天機以及對於太初符文的理解綜合起來,再不斷的融合,當三者完全契合的時候,周衍在緩緩的改變著自己的體質、以及各方面的氣質、修為能力,行為習慣。

    這一次,非常的徹底,經過這般綜合的能量對於身體的修正改變之後,周衍感覺,這就像是一種『涅盤蛻變』一樣,這種變化之後,他自信自己已經絕不可能被人認出來了。

    哪怕是此時後辰、後靈兒在自己面前,只要自己不說出事實,他們就絕不會知道。

    哪怕是聖者堯、邪王甚至是和他有點兒心有靈犀的月仙子,也同樣的無法識別。

    這種變化,讓周衍心旌激盪,同時他喝下的悟道茶也在此時生效,這剎那,似乎有剎那的明悟在心中生出,周衍抓住這剎那的明悟,忽然推衍起心中的謎團來。

    「這三種能量的結合,就像是一種涅盤的新生,竟是又和《涅盤經》交相輝映,各有長短。可《涅盤經》我也只參悟了上卷、中卷,而沒有下卷。以這種涅盤般的能量,衍化化作《涅盤經》的下卷,竟是也十分契合!」

    「如果不是巧合,那麼這些古經,很可能在大道上的制高點,就是相通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鳳九仙的涅盤,導致白骨纍纍,族人大片死亡,很可能就是一種同質化,就像是九源宇宙的生命若都死光、本源回流,那麼雷源劍神就會復活一樣。」

    「那麼……鳳九仙的涅盤,很可能便是和我一般,因為她曾經同樣聽賈永恆講述過氣運之道,聽諸葛嘉月講述過天機之道,而她的涅盤傳承,又擁有命運的能量,當初諸葛嘉月又以命運之力幫她加持——」

    周衍心中喃喃自語。

    之前他連心中所想都有些忌憚,因為一個圈養地裡的『肉豬』的心思,在上位者眼中,大多應該如明鏡一般清晰、纖毫畢現。

    就像是在紫炎虛空裡,裡面的修士心中想什麼這,只要他周衍願意立刻就可以全部獲知一樣。

    正是如此,周衍之前並不敢有太多心思,還時時刻刻要維持天機屏蔽之力,其實非常幸苦。

    如今卻完全不需要這些顧慮,等於真正的涅盤。

    周衍推測,鳳九仙的涅盤蛻變,十之仈jiu便是這般,即便不是如此,也定然參悟了這其中的變化,擁有了將涅盤經更進一步的體悟。

    「氣運之體賈永恆、天機山的諸葛無為……這些人,到底是不是來自於上界?如今看來,當初古硯叔叔從小培養我,一直在身邊守護著,未嘗不是一個原本的『守護』啊。如果說,這一切都是『人為』,那麼這些人,到底是好還是壞?跳出這個宇宙去看,如果說,曾經的一切感應、幻境和莫名看到的時空深處的所有經歷都作為參考的話……」

    「據說,李傻子那一世被抽走了完美靈魂,然後到雷衍王這一代,雷衍王隕落,似乎因為摯愛的人的背叛?那麼雷衍王是否擁有完美靈魂?若有會不會同樣被抽走了?那麼我這一世,已經具備了毀滅之眼、九竅靈龍之心等等,已經具備再次成長為完美靈魂的趨勢,會不會這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圈養計劃』?實際上就是為了『完美靈魂』?」

    周衍心中思量,隨著瞭解、領悟的信息越多,周衍推斷出來的可能性也就越多。這其中,就有一些非常可怕的推衍。

    雖然這種可能性很低,但卻絕非沒有可能。

    「李傻子已經被抽走了至尊完美靈魂,如果雷衍王也被抽走了至尊完美靈魂的話,那麼下一步最可能的結果就是我自己也是這個結局。」

    「如果雷衍王真的因此才隕落,那麼當初在幽冥天路,雷衍王罵我『廢物』的原因,又在哪裡?那絕不會是因為我周衍修煉方面無能,畢竟即便是再了得的人物,修煉速度也比不得我。後辰等人修煉快,是建立在我的基礎上才有如此成就。那麼,雷衍王罵我廢物,是說我沒有分辨自身所在的環境?還是罵我沒有看清身邊的人?」

    「假設,雷衍王的那一道殘魂是有人故意留下,為培養下一代完美至尊靈魂作出的準備,那麼破局的方法將在何處?師傅李然既然能以自己的靈魂輔佐雷衍王的靈魂活出七條命、卻死了六條,這是巧合還是真實?便是增加了無數的可能,同時師傅將自己的靈魂融入我的靈魂之中,是為了混淆視聽?為了讓人不知道我是雷衍王?但炎炎一出現,就喊我『王』,親口說我是雷衍王,以至於後來我自己都說自己是雷衍王,也讓很多人都知道我是雷衍王……豈不是早已經洩露天機?」

    「雷衍王可以有摯愛的女人背叛,曾經天命計劃我也遭遇過眾叛親離——難道天命計劃的目的,便是為了讓我先一步體會一下眾叛親離的滋味好在將來再次面對這些從而有準備、不至於被打擊得體無完膚?」

    「上位者之於圈養地,便如我對於紫炎虛空的掌控,如果紫炎虛空之中擁有某種神藥,三千年結果,我採摘第一次之後,神藥有了靈性,第二次躲避了起來,成功孕育果實,我能不知嗎?

    換作是我,我定然會第二次採摘,然後故意留下非常合理的破綻,讓神藥可以第三次結果,再進行第三次採摘。」

    「那麼,現在幾乎可以肯定,我一直活在上位者的局中,而我遭遇天劫,之前顯化了姜天靈的身影,天劫都化作姜天靈,代表實際上他對於這個圈養地的掌握,非常嚴密。」

    「這樣算來,如果我從來都沒有能跳出這個巨大的局,那麼,我又……能相信誰?誰又能值得我相信?」

    「或許,我也該,為我自己留下點東西了,不管……不管將來如何,作一個最壞的打算,又何妨?」

    「作最壞的打算,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不能相信,那我又如何繼續自己的路?那麼,逆推之,要想孕育完美靈魂,那就必須要有一部分東西是真正的真實的。真正的局,也往往是真真假假摻和其中,才更真實。那麼……師傅李然為真,對應的炎炎就必定是真。炎炎是真,那天機山便是真。天機山是真,氣運之體賈永恆便是真,命運神女也就是諸葛嘉月也是真,因為這些組合起來,便是欺天大道。

    或許,也只有懂得了欺天大道其中部分的,才算是真——也不一定,天機山必定是真,那麼諸葛嘉月乃是命運神女,明顯是外界之人,卻進入九源宇宙……她莫非是想滲透天機之道?

    那就只有天機山和炎炎目前可以完全判定為真了……其餘的,竟是都不可判別。」

    周衍一系列分析下來,他自己都無比心寒。

    這是一種很慘烈的、最極限的凶險分析推衍,這種推衍,甚至將親人朋友都當成了敵人來判斷。

    這不代表周衍對於他們沒有信心,而只是將最壞的可能先推衍出來,分析一旦遭遇後自己該如何面對。因為道理很簡單,圈養地作為圈養地,竟是還有類似於破綻的地方、竟還有超脫的希望,這絕對是刻意給出的一縷希望——實際上,應該是沒有希望超脫的!上位者除非腦殘了,才無法發現這個破綻。

    或許,如諸葛無為所說,是雷衍王弄出了機會,使得九源宇宙擁有九源輪迴降臨,降臨在葬劍祖星。抑或者,這本身就根本不是雷衍王弄出來的,而是上位者刻意造成的一種假象,故意說是雷衍王弄出了這樣的機會呢。

    若是那些上位者製造的假象,甚至欺騙了天機山呢?

    而天機山甚至也知曉這種情況,卻故作不知,依然在『將計就計』?不然為什麼諸葛無為為何在我面前提出『孕育完美靈魂的軀殼可以再次孕育更強大的完美靈魂』之說,又在前面說『軀殼必要的時候,可以抽走精血後捨棄?」

    ……

    越是思考,周衍的心越發冰冷。

    這一刻,周衍莫名想到了當初諸葛無為看似隨意的說了一句:「你所看見的,不一定就是真實的,這個世界,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

    那個時候,諸葛無為的表情,周衍還記得。

    說這話的時候,諸葛無為那時候表情有些淒然、也有些蒼白無力感,儘管這樣的表情僅僅是一閃即逝,但這種表情讓當初的周衍記得非常深刻,當時周衍還覺得有些匪夷所思,如今卻忽然懂了。

    正因為懂了,周衍漸漸的理清了頭緒。

    「首先,周衍可以肯定一點的是:天機山讓自己去辦的事情,便絕不會錯,但在九源宇宙,任何一切話語,都應該多幾層分析,不能只領悟表面的意思。」

    「其次,既然雷衍王的靈魂是外來靈魂,那麼轉世活出下一世之後的自己,靈魂就有了九源宇宙的烙印,師傅李然把自己的靈魂融入我的靈魂,便是衝散這種烙印,也就是說,這種烙印帶來的桎梏有一天會爆發,而見到了哥哥李然,所有的一切,或許就可以找尋到答案。

    既然哥哥曾經就安排自己劍虛九變之後不能踏入劍劫境界,而是進入地球-‐莫非就是解決完美靈魂的問題嗎?」

    「如果一切都按照這樣發展,也就是說,自己這次的涅盤,其實是他們的『促進』,而恰好,師傅李然、賈永恆甚至是諸葛無為,不都是可以信任的人嗎?

    周衍從涅盤蛻變,到根據大量的信息推衍出了所有疑惑的問題的核心,隨後又回歸到涅盤這一層次上,理清了自己的思想,但是也更看清了他所處的世界,雖然表面上風平浪靜、非常和諧,但實際上卻暗流洶湧,甚至很多原本該十分信任的親近之人,或許也得提防一二。

    這並非是對他們的不信任,而是有時候,或許他們自己都並不知自己的真實情況,那麼,便又何談其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