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自然仙成

大道小說網 二二一 謀後而動 文 / 馬裡奧

    「凌教主啊,你可都看到了,剛剛的這個刺客可是差一點兒就要了我的命啊。剛才你還說要走,你這要是走了,我的命可就是沒有了……」凌教主剛剛從大殿之上飄身而下,就被踉蹌而出的金陽國王一把抓住了。

    像是唯恐凌教主抽身而去,金陽國王緊緊地抓住他的手臂,因為驚恐、緊張而涕淚俱下。冷汗、眼淚、鼻涕、涎水一股腦的衝了出來,將凌教主的身上沾濕了一大片。

    這讓原本就瞧金陽國王不起的凌教主的心中更增加了幾分嫌惡。不過,此刻他的心裡卻是顧不上這些,他的心裡有著更大的疑問,這個突兀的冒出來的刺客到底是什麼來頭?剛剛自己的速度已經算是快的了,但是卻是依舊沒有找到那個來人。這也就是說,對方的身手不在自己之下。

    而這金陽國中,經過一個月的清剿,金陽國原本的勢力已經是喪失殆盡,對方還有什麼底牌自己已經是摸得仈jiu不離十了,卻不知道這刺客到底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如果猜得不錯的話,這個人應該是一個外來人。

    「對方是一個人還是……是為了探聽風聲還是……是哪一個組織摻和進來了……難不成是識破了自己在這金陽國的意圖……」一個個的疑問接踵而至,讓這個凌教主生出了警惕之心。之前想要離開的念頭也是讓他為此放了下來。

    混亂了一陣後,金陽皇宮慢慢的沉寂了下來。看來原本要歡愉到深夜宴會因為出現了這意外的變故讓眾人都沒有了心情而草草收場。雖然是表面上君臣一心,但是看到那把明晃晃的匕首神不知鬼不覺的就插到了金陽王的龍冠之上,而且還是在那個凌教主就在身邊的情況下。

    誰都不敢說,那個神秘的來客下一刻會不會改變心意,將自己作為殺雞儆猴的對象。每一個人都思忖著,自己的命可不比金陽王,這個凌教主可不會像是保護金陽王一樣保護自己。

    每個人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每一個人都惴惴不安。看到金陽王也是無心宴飲。所有人都識趣的,忙不迭的告罪退下。一眨眼的功夫,所有的人都走了個乾淨。哪裡還有一個想要跟金陽王同患難的。

    而金陽王自己也是吹燈拔蠟,溜之大吉。似乎只有龜縮在黑暗當中,才能夠將他的內心的恐懼減弱幾分。一時間,前一刻還是熱鬧非凡的金陽皇宮,這一刻卻好似鬼蜮一般,再沒有了一絲一毫的動靜。

    良久,那個神秘的黑影才從一塊根本遮掩不住身形的假山石中顯現出來。他沉默了一會兒,彷彿下了決心才義無返顧的再一次藉著夜幕的掩護,朝皇宮的外面潛行而去。

    同一時刻,烏ri國的王宮的一處寢殿當中依舊是燈火通明,一個中年人踱到了一根滿堂紅跟前,伸手將已經是結的很長燈花用手指一彈,燈花倏地落下。大殿中的光線一下子變得明亮起來,但是中年人的心情卻沒有因為光線的明亮而變得明朗起來。

    從他一臉沉重就能看得出,此時的他是滿腹的心事。藉著明亮了許多的燭光的映照,這個中年人赫然是金銘的父親,幾年前汀小雨見到過的那個金陽國的國王金成宗。較之幾年之前,金成宗的額頭皺紋,鬢邊白髮似乎是又多了許多。

    此時的他雖然威嚴依舊,但是經歷了金陽國的嘩變,卻是只能委身於烏ri國中,蔭蔽於其弟,烏ri國王的保護之下。不用說,此時他的心裡應該是五味雜陳,寢食難安,也難怪此時的他依舊沒有安寢。

    「陛下還是早些安寢吧,現在已經是這種情況了,一切都還是要從長計議的。急也是急不來的。幸好老二、老三國中還未出現什麼變故,有他們出兵相助,收復你的金陽國應該是遲早的事了……」

    一個蒼老但卻不失圓潤的聲音從一邊婉言寬勸著金成宗。金成宗轉過身來,滿臉愧疚而又心疼的看著坐在案幾一邊的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是孩兒不孝,讓母后不省心,這麼大的年紀了,還要替孩兒操心。孩兒愧對母親了。」

    一旁的老婦人竟然是原先與汀小雨非常投緣的金銘的祖母,也就是金成宗的母親。同幾年前相比,老祖母的樣子更加的蒼老,頭髮幾乎是全都白了。

    但是原先的那種神志不清的樣子已經是不見了,她雙眼清明,思維清晰,只是因為替金成宗的事情擔心而顯得神色略為憔悴。時間已近三更,放心不下金成宗的她還在陪著自己這個被逐出國的兒子。希望能夠為金成宗分擔一些心裡的愁苦。

    皇宮中的另外一處同樣是燈火通明,烏ri國國王也是沒有安寢,此時他正坐在自己的御書房中,他的旁邊卻是簇擁著烏ri國中最具有實力的一眾大臣。看上去大概有個一二十人的樣子,從裝扮上看,有文臣也有武將,似乎是在連夜商議什麼軍國大事。

    一隻手揉著腦門,另一隻手則垂於桌旁,烏ri國王的肥胖的身體幾乎是陷在了那張椅子之中。從他的樣子看,像是遇到了頭疼的事情。而除了烏ri國國王之外,一干大臣就像是一群沒有一刻安靜的鴨子,正爭論的熱火朝天。

    「劉將軍你可不能這麼說,我這也是為了我烏ri著想。你怎麼能說我為了一己之私呢……」

    「我說梁尚書啊,你難道沒有兄弟。兄弟有難,你就袖手旁觀……」

    「我烏ri國國庫空虛,作為戶部大臣,我難道還不如你李侍郎清楚……」

    「我烏ri國的子弟兵雖說是以一當十,但是誰又能說,在戰場上不會有傷亡?我們怎麼跟父老鄉親交代……」

    「金國丈,你別光聽不說啊,你也說說你的看法……」

    「要不,我們做個統計,聽聽百姓們的意見……」

    「你這種陳詞濫調還拿到我王面前賣弄,你也不嫌害羞……」

    「你,你這是在禍國殃民,你這個亂臣賊子……」

    ……

    整個御書房簡直是亂成了一鍋粥,也不怨烏ri國王頭疼了。群臣的中心議題當然就是是否為金陽國的廢王出兵,雖然這個從前的金陽國王是當今烏ri國王的親兄長,但是卻擋不住群臣的激昂的情緒。

    一方當然是贊成出兵,幫助收復失地。而另一方當然是拒絕出兵,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並且,這拒絕出兵的一方看來是佔了上風。此刻他們都在慷慨陳詞,大談不出兵的理由和好處。似乎不幫助金陽國王有百利而無一害。這也讓坐在那裡的烏ri國王聽的是頭疼不已。

    「大王你可要三思啊,我烏ri國好不容易才有了現在的國泰民安的這個局面,百姓們已經是難以再經受刀兵之苦了。大王可不能意氣用事,為了自家的私情而罔顧我烏ri國的一國百姓啊。」一個大臣一副痛心疾首,悲憫天下百姓的樣子。似乎這國王如果決心開戰的話,就是一個不理民情,不察民意的昏庸之君似的。

    「王閣老所言極是啊,臣以為大王如果出兵,是一無出兵之名,二無統兵之理。與天不合天理,於民不符民情。大王恕老臣言過之罪,這師出無名,天理難容啊。老臣直言,望大王三思。」另一個鬚髮皆白的幾近昏聵的老頭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似乎是為國為民要鞠躬盡瘁的他拼著冒犯龍威的危險,也要拚死做一個諍臣。

    「是啊,這日月真宗可是不好得罪。想當初這金陽國也是如日中天,在我們三國之中勢力也算是最為強大的。但是對上日月真宗之後呢,還不是冰消雪融、土崩瓦解。大王的股肱之情老臣可以理解,但是為了一人而要置我烏ri國舉國百姓於炮烙之上,讓我烏ri國生靈塗炭。老臣是誓死不會同意的。」另外一人更是顯得錚錚鐵骨,大義凜然。烏ri國的江山社稷,百姓疾苦似乎都比眼前這個頭疼不已的烏ri國王重要的多。

    ……

    眾大臣你一言我一語,如同一群烏鴉般聒嘈不已。這讓這個汀小雨當初見到的時候就已經是白胖不已,現在更是肥了幾圈的烏ri國王頭疼不已。原本,他的心裡還是有著那種割捨不斷的兄弟手足之情,讓他有一伸援手的念頭。

    但是在經受了眾人的狂轟亂炸後,心中原本的念頭也開始變得動搖起來。他自己也弄不清楚,這家事怎麼還跟國事、百姓疾苦給摻和上了。雖然已經是睡眼朦朧,但是煩躁的心情卻是讓他難以有一點睡意。他的目光在群臣中游移不定,朦朧中這些個大臣似乎都變成了一隻隻呱呱叫的鴨子一般。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個人的身上,這個人坐在這裡,低著頭,從進入到烏ri國王的御書房那一時刻起,就沒有說一句話。似乎是溺水的人忽然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烏ri國王的眼睛突然發出了亮光。

    求收藏,求打賞,求紅票,老馬拜謝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