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幻影銀狐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正面對決 文 / 斐將

    「宇諾,難道你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嗎?」艾廉卿道。

    原宇諾問道:「廉卿,不知你此話所指何事?」

    艾廉卿道:「我說的是,我們已經在這裡嚴密監視他們好幾天了,但是他們似乎完全沒有絲毫的動作,不知道他們究竟是在搞什麼鬼?」

    蓋思天也道:「是啊,別說是耿敬南和徐紹官他們沒什麼動靜了,就連布過那邊,自從那天走了之後,就一去不回頭,也沒有任何消息傳來,我們現在都不知道該如何部署下一步的行動了!」

    原宇諾安撫道:「你們兩個都別急,正所謂欲速則不達,這幾天我也探聽不到他們的下一步行動,但是他們是不會就此作罷,肯定會有所行動的,關鍵在於時間問題。」

    蓋思天無奈道:「也就只能這樣了,但是宇諾,你真的不覺得有問題嗎?」

    艾廉卿道:「思天,莫非你察覺到了什麼問題?不妨直言!」

    蓋思天道:「我們三個在這裡這麼多天了,而你也一直用你靈識來探查對方的一舉一動,而徐紹官和耿敬南也絕非等閒之輩,我怕他們其實早就已經洞察了,只是設下埋伏,等待我們中伏!」

    原宇諾一聽,突然道:「思天,你這麼一說,恐怕我們現在的處境不想眼前一般那麼安全了,你剛才所說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我的靈識確實比起常人要敏銳的多,但是連日下來,我也稍感疲倦,若是這樣的話,那麼或許我們的行為可能就早已被發現了。」想了想又道:「不好,我們快走!」

    「想走!沒那麼容易!」話音剛落,三人身前兩道身影漸漸清晰,身後一群士兵將他們重重包圍。

    原宇諾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我們的行動真的被發現了。」

    艾廉卿道:「運氣真是不好,思天,沒想到就這麼被你不幸言中了!」

    原宇諾道:「耿敬南,看來我們還真是低估了你了!」

    眼前兩人正是耿敬南和徐紹官。

    耿敬南道:「本皇爺也沒想到你們竟然有如此的膽識,三個人就敢深入敵營,探聽軍情,本皇爺又何嘗不是低估了你們,你們說得對,你們確實是運氣不好,你們幾人三番幾次都在本皇爺的手下逃脫,又多次破壞搞亂本皇爺的計劃,令本皇爺狼狽不堪,今日既然你們有此膽識前來,想必也是做好了有來無回的準備了吧!今日,本皇爺定讓你們後悔前來!」說罷,冷笑一聲。

    徐紹官道:「二皇爺,這幾個人應該就是你所說與您作對的人吧?」

    耿敬南道:「不錯,正是他們,原宇諾、蓋思天和艾廉卿。」

    原宇諾道:「耿敬南,你這話可就不對了,就算我們被你們重重包圍,但你們未必就留得下我們!你不記得你也曾經是我的手下敗將了嗎?真是諷刺!」

    「住嘴!本皇爺倒是要看看,你這乳臭未乾的小子是否能再打敗本皇爺!」耿敬南道。

    徐紹官道:「沒想到這位年輕人這麼有本事,竟然能夠打敗二皇爺!果然是名門之後!」

    耿敬南道:「徐少將軍,你千萬不要聽他說,上次只是本皇爺一時大意,一時小敗,不足掛齒!」

    「二皇爺,若是您不介意的話,我想和原宇諾一戰!」徐紹官提出要求道。

    耿敬南問道:「徐少將軍,這是為何?」

    徐紹官道:「原宇諾乃是風靡大陸人士,他們原家與我徐家向來政見不合,以往礙於他爹原迦升是風靡大陸的首席執令官,而我和爹長期駐守邊關,一時不得睚眥相報,但此時他們原家已經成為風靡大陸的叛逃之臣,今日難得有機會,當然要與他們原家的人一較高下了!」

    耿敬南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這樣啊!也罷,既然徐少將軍與原宇諾之間有些恩怨,本皇爺自然是會成人之美,協助徐少將軍報仇的,那麼原宇諾就留給徐少將軍來對付了!」

    徐紹官道:「那麼,本將軍那就先多謝二皇爺了!」

    耿敬南道:「將軍不必客氣,那麼剩下這兩人就讓本皇爺來解決了!」

    原宇諾道:「徐紹官,你我之間本無恩怨,但無奈家族之間的恩怨已經此時此刻你我身份的對立,再加上在下早已經聽聞徐家家傳的高深劍術『千林』,對此仰慕已久,因此你我一戰,勢必在所難免。你大可不必留手,痛快一戰!」

    徐紹官道:「原宇諾,你此番言語,本將軍也覺得甚是認同,你儘管放心,我必然不會留手,你也不必留手,因為我們此番一戰,必是生死之戰,雖則我們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但是於公於私,我們這一戰都是無可避免的,請你儘管使出渾身解數,生死在天!」

    「好!痛快,痛快!那麼,就請出手吧!」原宇諾說罷,掣出光能劍,劍勢施展開來。

    徐紹官神色收斂,劍氣凝而不發,但卻瀰漫四周。

    原宇諾見此陣勢,心道:「『千林』確實甚是奇妙,徐紹官根本還尚未大幅度使用,但卻可以感覺到當中凝練的劍氣,正在凝聚之間,帶出了一陣陣的壓迫感,我必須得加倍小心!」

    原宇諾當然也不示弱,既然徐紹官選擇了收斂劍氣,等待時機,而他自然是只有將劍氣盡情地揮灑,力爭在氣勢上壓倒徐紹官,霎時之間,無窮無盡的劍氣,劈天蓋地而來。

    原宇諾瞬間將劍意催動到極致,劍氣前所未有的強大,千絲萬縷,他拔劍一揮,劍芒急速發出,當真嚇了徐紹官一跳。

    當然是因為徐紹官實在想像不出來,以原宇諾的年紀,竟然能有這樣的修為,並且還能夠把全身的修為都運用了起來,還是如此地淋漓盡致,實在是令他不得不刮目相看。

    但這種想法並沒有在徐紹官的腦海當中停留很長時間,就算是他的心中有無窮無盡的震駭,但他也絕對不會輕易地表現出來,更不會讓這種想法影響他的行為,心念電轉下,劍氣仍舊處於凝而不發的狀態,但是卻由於他的靈力牽引,劍氣在他的面前慢慢地形成一道如林般防護盾。

    所謂:「用兵者,避其銳氣,其徐如林。」徐紹官身上都被自己的劍氣所包圍,在他身上的所有劍氣都遵循著他的呼吸律動,每一步的流轉都不緊不慢,秩序井然,雖然常人很難控制,但他確實做到了,絲毫不見任何雜亂無章。

    而反觀原宇諾,面對圍繞著徐紹官全身的劍氣,自己反而無從入手,因為若是稍有不慎的話,很可能就會被徐紹官身上的劍氣反攻,這也是「千林」劍術的高深精妙之處,一般人所認知的防守是極為被動的,但是這種劍術卻徹底打破了這種定律,表面上是處於被動的防守狀態,但是卻憑借自身對劍氣的控制自如,改變了劍氣的自有形態,將其轉化為能夠防守的劍氣,之後再伺機進攻,單憑這兩者之間的自由轉換,便可見這種劍術的絕妙,而原宇諾在尚未摸清楚對方的底細和套路的時候,貿貿然進攻,很可能便會因此正中徐紹官的下懷,會被劍氣所反攻。

    原宇諾此時突然想起,自己身負天道十劍的劍意,或許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當下劍隨心走,雖然身體仍在行動,但是腦海當中卻在思索天道十劍的劍意。

    霎時間,腦海中陡然出現十道劍意各自幻化出十道虛影,而這十道虛影正為原宇諾演示這十道劍意。

    從劍招當中,原宇諾彷彿可以看到無數絕世高手,將無窮生命力傾注於武學當中。

    而他也可以從中感受到,他們對生命的尊重、對武學的熱忱,通通都使他頓然感覺到自我的虛無渺小。

    武學之門,何其壯闊!根本無邊無際,無有窮盡!

    原來世上無論是誰在它的面前都是虛無縹緲的,簡直不值一提。

    而前人的足跡也在他的腦海內不斷地清晰起來,劍意越是不斷演練,越是從中脫胎出更為新穎的招式,原宇諾突然明白到劍意雖然是同樣的劍意,但是隨著習練者的感悟不同,招式就變得不一樣,如此層層覆蓋,一道劍意竟然能夠演化出數十種不同見解的意念,招式也自然各不相同,當中雖有相同者重疊,但不一樣的招式也各成一派,如此下來到最後,一道劍意竟然將一整套劍法都演練完了。

    而每當劍意演練出一招,原宇諾手中便能使用出一招,每一招都沒有固定的招式,每一招都在他不假思索下所使出,劍意恣意揮灑,暢快淋漓。

    既然是隨性而發,徐紹官又哪裡能夠預料原宇諾的招式呢?如此一來,原宇諾反而佔據了主動優勢,他所使出的每一招都直奔徐紹官而來,徐紹官身上的劍氣雖然能夠及時地防禦,但是卻在想要主動進攻的時候,原宇諾的劍勢便散盡,一力剛消,一力再起,令人防不勝防!

    不消一會兒,天道十劍的十道劍意當中亦有三道劍意漸漸成型,奈何還有七道劍意遲遲未能突破,原宇諾也感覺到越到後面的劍意,便越是難以突破,就算是這七道劍意在他腦海中不斷地演練,但他覺得每練一遍,自己對劍招的認識便越是模糊,不像之前那樣對劍意能夠清晰地把握,直到第三次的演練的時候,原宇諾正想等待第四次的時候,竟然漸漸地消退,直到完全不見,之後,其餘七道劍意竟然沒再出現過。

    原宇諾心道:「看來時機尚未來到,罷了,既然我已經領悟到了前三劍承影、純鈞、魚腸的劍意,我想應該足夠了,其他的機緣未到,而且我感覺得到它們都被禁錮了,不過這三劍的劍意對我來說實在是受益匪淺,原來武學的至高境界不是全盤繼承前人的成果,而應該在武學當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自己感悟,方才可以將武學發揮得淋漓盡致!」

    頓時間,無數的劍招在原宇諾的腦海之中衍化,隨後化為一道道無形之劍向著他襲來,而就在他快要接近的時候,就又化為三道神光沒入他的眉心之間。

    原宇諾手持長劍,劍氣揮灑自如,劍招凌厲無比,劍光乍起,殺氣陡然升起,直逼徐紹官。

    徐紹官本就對原宇諾所展現出來的實力十分訝異了,而眼前這一幕也使得他在無意間跟隨著他的氣息而動,從而完全落入下風。

    徐紹官當然深知當中的微妙聯繫了,自己雖然不自覺地跟著原宇諾的氣息而動,但畢竟自己尚未完全主動進攻,身上的劍氣仍舊還在凝練,因此在稍稍恢復行動能力的時候,他自覺不能再這樣下去,右腳腳尖一點,劍氣的重心被盡數轉移到了右腳腳下,劍隨身走,劍氣從腳下再度上移,長劍一掃,劍氣橫掃而出。

    果真是出人意表,原宇諾也想不到徐紹官會有此一招,但能夠就此迫得他能夠做出如此反擊,原宇諾這一招也算是精妙絕倫,費盡心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