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幻影銀狐

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上】 文 / 斐將

    三日之後,耿敬南率領大軍如預期般到來,浩浩蕩蕩。

    鐵萬城看著越來越近的兵馬,道:「眾將士們,進行了這麼長時間的戰爭,我們終於可以與敵人一較高下了!兄弟們,大家打起精神來,將敵人盡數打擊!」

    「兄弟們上啊!」眾將士大喝道,士氣高昂。

    原宇諾見到如此陣仗,知道這最後一戰終於到來,道:「我們總算沒有遲到,剛好趕上!兄弟們,今日該是我們表現的時候了!」

    布過道:「看到這種陣勢,真是令我感覺到熱血沸騰!」

    「不過,這將會是一場死戰,絕對不容樂觀,大家一定要提起十萬分精神!」蓋思天道。

    艾廉卿道:「今生今世能與你們一起並肩作戰,也不枉費我的一生造化!不過我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這次我們一定能得勝!」

    布過道:「如此一來,那自然是相當好的!」

    「好了,我們先去見大哥吧!」原宇諾道。

    四人走上前去面見鐵萬城,道:「大哥,我們沒有來遲吧?」

    鐵萬城一見,道:「不遲,不遲,你們來得正好!這次該你們大展拳腳了,天極大陸的和平與安寧就掌握在我們的手中了,希望我們能夠戰後再見!」

    「一定會的!大哥,我們就這麼約定了!」四人道。

    鐵萬城道:「你們先一人指揮一批兵馬,先對他們來一個迎頭痛擊!皇上很快就會來了!」

    原宇諾奇道:「怎麼?難道皇上也會前來?是否會冒險了些?」

    鐵萬城道:「這個是皇上自己的意思,我們也極力苦勸,但是最終還是無果!不過,這樣也好,難得皇上也有如此的覺悟,他也做好了最後一戰的準備了,最後無論結果是怎麼樣,對皇上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皇上勝利的話,留不留下耿敬南的性命都是一個大難題;但若是耿敬南勝利的話,以他的性格和皇上對他造成的威脅,他勢必不會留下皇上的性命,那麼,不管怎麼說,皇上最後都將經歷痛心疾首的事情。皇上的性格就是這樣,就算是再怎麼不願意面對這個最後的結果,他都必須出來承擔,無論結果是好是壞!我想,皇上也一定是做好了赴死的準備了,因為最後若是我們勝利的話,皇上到時將會面臨更大的抉擇,顧念兄弟之情,,不殺耿敬南的話,皇上將難以面對這麼多死傷的將士們和滿朝支持他的人;若是殺了他的話,雖然皇上有無數個殺他的理由,單單治他以叛國和犯上作亂的罪,便足以令他死上十次八次了,可偏偏這人是耿敬南,堂堂天極帝國的二皇爺,而且牽連甚廣,不止是耿敬南這個二皇爺,還有五皇爺、七皇爺和十皇爺,再怎麼說他們與皇上都是兄弟手足,你叫皇上怎麼能夠痛下殺手?再加上牽涉其中的皇叔耿智勳,皇上又怎麼忍心殺他?雖然明明知道他也參與叛亂,但他身為先皇的長子,皇叔身為先皇的親弟弟,無論在情在理,皇上都無法放下這層關係。你們說,你們叫皇上怎麼選擇?倒不如光榮赴死,那倒落得個心安理得!」

    原宇諾道:「身為一國之君真是不容易,尤其是像皇上這麼重情重義的人,卻偏偏發生了這種事情,實在是為難了他了!」

    艾廉卿道:「這點我深有體會,皇上就連對我都付出真心真意,還教我怎麼控制邪靈異火,令我的武功修為更為精進,皇上對我恩重如山,若是最後出現令皇上左右為難的事情的話,我一定會挺身而出,將耿敬南剷除,以免皇上為難,也可保全皇上美名!」

    鐵萬城道:「廉卿,很高興你能對皇上如此付出,由此可見,皇上若不是真命天子的話,耿敬南那就更萬萬配不上了!」

    「皇上駕到!」

    眾人一聽,立即回頭下跪叩見耿英南。

    只見耿英南緩緩走來,道:「眾將士不必多禮!朕今日特來指揮三軍,希望眾將士能夠殺敗反賊,還我天極樂土,朕必會犒賞三軍,爾等也必將加官進爵!」

    「多謝皇上恩典!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眾將士山呼萬歲。

    鐵萬城走近耿英南,道:「皇上,您真的下定決心了嗎?」

    耿英南道:「萬城,朕知道你擔心的是什麼,事態已經發展至此,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天極帝國的安寧,朕也是迫不得已,但朕必須這麼做,幾位皇弟他們一時糊塗,做出了妄圖顛覆天極帝國的錯事,朕必須撥亂反正,就算朕再不願意也好,朕都必須擔負起這個責任!」

    鐵萬城道:「那麼,敢問皇上,你準備怎麼處置眾位皇爺?」

    「這點朕尚未想好!但,不到萬不得已的話,朕是絕對不會做出手足相殘之事的,若是二皇弟還是執迷不悟的話,朕唯有殺一儆百!」說到這句時,耿英南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捨的神情,表情略顯悲傷。

    耿英南道:「對了,萬城,那幾位年輕人呢?」

    鐵萬城道:「我已經派遣他們一人領導一隊人馬前去迎敵了!」

    耿英南道:「他們幾人這是有情有義,他們與朕無親無故,而且相處的時間也還不長,他們就如此對朕,朕也十分感動,若是他們因此為朕付出了生命,那麼朕該如此自處?」

    「皇上,說實話,臣只顧與他們之間的兄弟情,也實在是忽略了他們若是為我們天極帝國付出了生命,我應該如何自處?但是,他們和臣的性格十分相像,也是一副倔脾氣,如今已經是箭在弦上了,叫他們回來也是來不及了,皇上儘管放心,臣一定會與他們並肩作戰,生死與共的!」鐵萬城道。

    耿英南道:「嗯,希望此次能夠勝利!你們都是朕最信任的人,朕也不希望看到你們為了朕的家事而受到任何的損傷!」

    鐵萬城道:「皇上,您這話可就不對了!您一向視臣如同兄弟一般,嚴格來說,臣也斗膽與皇上算是兄弟了!不是這麼說可對?」

    「對對對,萬城,朕一直將你視為兄弟一般,既然你將這件事攬上身,我若是見外的話,那豈不是對不起你了?」耿英南道。

    鐵萬城道「嗯,不錯!況且,雖然叛亂之人是皇上的至親,但是這件事已經發展到了篡權多位的地步了,也已經不是您耿家個人的事情了,而是整個天極帝國的大事了,所以無論如何,臣都必須挺身而出的!」

    耿英南奇道:「朕真是怎麼樣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萬城你也能說出這般話來,這話思慮周到,論據嚴謹,看來朕也不得不對你刮目相看了!」

    「多謝皇上讚賞!換做以前的鐵萬城,臣也萬萬想不到臣能說出這番話,或許是我鐵萬城是真的成長和成熟了吧!」鐵萬城道。

    耿英南道:「成長和成熟是人生一個必經的階段,你能有此變化,朕也為你高興!」

    鐵萬城道:「皇上,就這樣您還值得高興?臣渾渾噩噩地過了四十餘年的光景,都尚未成熟起來,沒想到父親死了之後,而臣被迫接任英勇侯,才令臣一夜之間成熟起來,實在是太晚了!回想起以前的自己,從來都不知道責任為何物,不禁令臣汗顏慚愧!」

    耿英南道:「萬城,其實你應該從另一方面想,遲到總比不到來,你現在才成熟起來,也比你一輩子都無法成熟起來要好,孰輕孰重,朕想你應該是可以分辨的!」

    鐵萬城道:「皇上所言甚是!臣恍然大悟!」

    耿英南道:「萬城,真正一決勝負的時候到了,我們都要加油!」

    「是的,皇上,臣必誓死與皇上共同進退!」鐵萬城道。

    耿英南道:「嗯,下去吧!朕會這城牆之上為眾將士加油鼓勁的!」

    鐵萬城道:「那麼臣就在此代表眾將士們多謝皇上了!」

    耿英南道:「六皇弟、八皇弟、九皇弟也在全力助朕,你們一定不要讓朕失望!」

    「臣必不負皇上厚望!臣告退!」鐵萬城道。

    鐵萬城站在城牆,發號施令道:「眾將士們,如今我們背水一戰,全軍必先要上下一心,方可取得勝利!衝啊!」

    原宇諾、布過、蓋思天、艾廉卿四人首當其衝,全力衝刺,左突右破。

    勁氣橫流,所到之處,功力較強者尚能勉力卸勁,控制住身形;修為稍弱的,卻落得個四腳朝天,狼狽墮地。

    一時之間,四人憑藉著一己之力,將不濟事的士兵通通掀翻在地。

    耿勝南眼見四人這麼厲害,一時氣不過,腳踏馬背,騰空躍起,運起靈力,雙指聚氣成劍,直指艾廉卿。

    艾廉卿猛然抬頭,一股凜冽的寒風迎面撲來,遙遙向他指來。

    艾廉卿伸掌出招,從掌心之中猛然迸發出一股猛烈的火之力,只見手心之中絲絲火舌,竟沿著掌紋遊走!

    一剎那之間,耿勝南的雙指剛好點中艾廉卿的掌心。

    冰火交融,互不相讓,一時之間,僵持不下!

    僵持未久,艾廉卿已然二度催迫靈力,勁氣霸道絕倫。

    攻向耿勝南的勁氣之強,實在是前所未見,令他不由得心生退意。

    本來冰是克制火的,但此時耿勝南的勁氣不但不能與艾廉卿對抗,而且想要撤勁之時,卻發現被緊緊牽制住,想要動彈卻無能為力。

    耿勝南的體內猶如萬針攢動,馬上快要支持不住。

    耿勝南心知自己的內勁及不上艾廉卿,如今若是稍微有一絲不慎的話,恐怕將會當場被艾廉卿的內勁侵入心脈,到時下場就只有一個「死」字!

    怪只怪自己真是太過衝動了,若是能夠再看清楚形勢的話,他就會發現艾廉卿的實力遠遠高出於他,自己也就不會陷入這種進退兩難的困境了。

    「烈火焚身!」艾廉卿喝道,手掌一推,掌勁迸發,用力猛推,由掌心之中引出一道火焰。

    耿勝南只覺內息阻滯,遍體發軟,欲拒無從,主導權完全被艾廉卿所奪取,自己在反應的一瞬間想要發力,卻根本發不出來,當下便被火焰之力圍繞,登時被火焰之力震出數丈。

    耿成南眼見耿勝南被震出數丈,急忙飛身撲救,救下耿勝南。

    「七皇弟,七皇弟,醒醒!」耿成南不斷搖耿勝南道。

    未久,耿勝南方才緩緩睜開雙眼,氣若游絲,道:「皇兄,為我報仇!」說罷,生機全無,斷了生氣。

    耿成南道:「七弟,七弟!五哥一定會為你報仇的!」說罷,將耿勝南的雙眼緩緩合上。

    耿敬南道:「五皇弟,七皇弟的仇我們一定要報!你千萬別衝動,皇兄自會為你們做主!」

    「七皇弟的仇,我耿成南若是不報的話,誓不為人!」耿成南道,隨即不理會耿敬南的勸阻,奔向艾廉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