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瘋狂透視眼

正文卷 638:論壺 文 / 魂歸百戰

    638:論壺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而人壺作為紫砂壺的最精華所在,凝聚著最多的化歷史,誕生了無數極品紫砂壺,是為紫砂壺收藏裡的最重要類型。

    「這個當然了。」

    秦遠方微笑著接口。

    他很喜歡人壺,沖茶時總是使用這類茶具,章顯化的同時,也可以陶冶他的心性。難得遇到同好者,自然要好好交流一下。

    「功夫茶?」

    秦遠方看到老者早就擺放好的茶具,眼睛亮了起來。

    在華老師的影響之下,秦遠方對潮汕功夫茶的體會越來越深刻,也越來越有感情,在可以的情況下,他每天總要抽點時間品味一下衝茶的樂趣。

    老者笑回道:「看來是茶友了。」

    秦遠方微微一笑。

    老者也跟著笑了開來,說道:「現在的年輕人總是覺得潮汕功夫茶過於繁瑣,喝起來不痛快,所以就漸漸疏離,不想潮汕功夫茶重的不是茶的味道,而是沖茶的過程。這個道理就有如人生,結果只是剎那,過程才是一切的根本。」

    秦遠方連忙回道:「小子受教了。」

    老者唏噓道:「人老了總是喜歡說一些古怪的話,還請先生海涵。」

    秦遠方回道:「老先生的話是忠言逆耳,小子能聽到是榮幸,哪裡還會說老先生的不是。」

    老者似乎很久沒遇到秦遠方這麼對胃口的小子,連忙請其坐下,開始沖茶。

    秦遠方剛要坐下,驚奇地發現茶盤上有一隻顏色很灰很沉的烏龜,不免有些好奇。這樣的擺在這裡似乎有點累贅,有點畫蛇添足的味道。

    老者見秦遠方的表情有異,一邊拿起剛剛煮燙的開水一邊朝那只烏龜倒了一下,結果顏色偏向灰黑,沒有絲毫光澤的烏龜瞬間變成金光閃閃,耀眼奪目,連帶表面的金錢紋路也顯示出來,當真的有的金錢龜的味道。

    「神奇!」

    對功夫茶化沒什麼瞭解的木頭看得驚訝不已。

    老者隨後就解釋道:「潮汕人喝功夫茶不僅是休養談心,更是一種化,而在他們的茶盤上總會放一隻象徵吉利的動物。這隻金錢龜從最不起眼的灰黑演化到如黃金一般燦爛,這個蛻變過程就如同我們在品茶,一開始有點苦,然後卻回味無窮。」

    秦遠方點了點頭。

    木頭則是恭敬地謝道:「多謝老先生指點,木頭領悟良多。」

    老者笑著說:「這也沒什麼的,若是你多點注意生活裡的細節,或許還能有更大的收穫。」

    木頭嚴肅地回道:「小子明白了。」

    「請!」

    老者請秦遠方他們品嚐。

    秦遠方知道功夫茶的習慣,按照他們的習慣請長輩先品。

    「好茶!」

    客氣一通之後秦遠方方才細心品味,喝得流連,回味無窮。

    以前也不是沒品嚐過極品茶葉,但秦遠方還是第一次品嚐到如此芬芳的茶香。不得不說,茶藝的高低也可以決定茶的好壞,秦遠方這一次真的見識到真正的茶道高手了。

    出於態度的變化和真誠之心,雙方的交流越發密切。

    等及談到秦遠方是做開古玩樓的,許老的興趣越發濃厚了,感歎道:「難怪你的學識如此的淵博。」

    隨後許老指著邊上一個老舊的櫃檯考問道:「秦先生,不知道你對人壺有什麼看法呢?」

    秦遠方早就注意到那個櫃檯了,簡單一看就答道:「人壺是化與生活的完美融合,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和收藏價值。」

    許老再問道:「那你知道最先記載的人壺是哪裡嗎?」

    秦遠方氣定神閒地說道:「最早有人士大夫參與的事例是宋代的蘇東坡。他設計了一款東坡提梁壺,並有『松風竹爐,提壺相呼』之句。但保守地說,這大概只能算是美好的傳說,採信證據不足。而時大彬、徐友泉等人也極有可能對人壺的發展起到巨大作用,但都因為史料不足而無從確認。」

    許老聽得直點頭,顯然秦遠方說得很對。

    秦遠方隨後就繼續說道:「至清康熙、雍正年間,紫砂史上又出現了一位承前啟後的紫砂巨匠,他就是紫砂宗師陳鳴遠。陳鳴遠的紫砂製作技藝年少成名,他看似一位天才紫砂藝術家,其實許多的成就與他和人常聯繫、互學習、相結合,亦有著不可磨滅的關係。鳴遠先後與陳維崧、汪柯庭、楊中訥、曹廉讓等人相交甚密,在交往過程中,陳鳴遠積極地將他們對自己所提的意見建議付諸實踐,用自己的語言展現在紫砂之上。鳴遠與人的結合,堪稱紫砂史上的偉大創新,它的出現,天才地把中國書畫藝術中的詩、書、印、境,極其有機地融合到小小一把壺上,可以說,正是陳鳴遠,奠定了紫砂壺與人創作相結合的堅實基礎,開闢了工藝品與高藝術相交融的廣闊天地。」

    許老不住點頭,誇獎道:「秦先生果然厲害,難怪你能探索到真品宣德爐。還請秦先生鑒賞這只人壺。此壺藝術成就很高,但造型卻比較普通,缺乏創意,前後矛盾,所有人認為是現代臆造的;可是老夫卻覺得此物非同一般,可能是乾隆時期的傑作。」

    「的確是乾隆時期的傑作。」

    秦遠方剛才用透視眼看過,知道它的大概年代。有了明確的結論,秦遠方結合他的理論知識分析道:「紫砂壺至清代乾隆年間,已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由於當時絕大多數的紫砂藝人素養並不高,他們長期籠罩在前輩大家的成就之下,絕大多數藝人僅僅是描摹前人所作,亦步亦趨,缺少創新。壺形、製作技藝等方面的發展甚少乃至停頓。再者由於社會長期處於昇平狀態,在整個社會的審美觀的影響下,陶瓷藝術的繁縟之風有所抬頭。這一時期紫砂壺上出現了釉料等裝飾,與紫砂質樸無華的本質很不和諧,而此壺恰恰好有如此鮮明的差異,很是符合這個時期的現象。」

    「竟然還有這樣的歷史背景!」

    許老雖然擅長制壺,卻不代表他把壺的歷史都讀透了。現在被秦遠方這麼一提,徹底恍然過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