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宋功夫庸財

正文 第五十五章 啟程(二) 文 / 故原

    郭浩怕苗玉蓮不適應自己離開這麼長的時間,而之後獨自一人的面對著不同的節日,所以在重陽之後才選擇離開。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漢中葉以後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云:「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詩《與楊府山塗村眾老人宴會代祝詞》:「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鋪敘了老人節宴會、飲菊花酒、祝健等活動場景。

    重陽三日後,郭浩帶著鄭梁和李思思二人離開汴梁踏上了神秘的尋寶之路,等待著三人的是個無知的危險和道路,為了能在道路上輕鬆點,三人坐著馬車一路向南前進。

    至於為什麼郭浩會選擇的向南,是因為郭浩認為清月山莊的人或許應該還在江南附近尋找自己,順便也想去嵩山看望周志存。

    在經過文秀玉的事情後,郭浩覺得人的生命真是脆弱。本來曾經活生生的一個人現在竟然已經不再了,讓郭浩明白了生命可貴,身邊的人或者是自己都應該保護好,更不應該殺人。56個民族本是一家又何苦的互相殘殺呢?郭浩在馬車上手拿著紙扇疑惑不解著。郭浩手拿著的紙扇是楊桂蘭的遺物,曾經在楊桂蘭在世的時候送給郭浩的,郭浩這次尋寶不能再苗玉蓮的身邊就只能帶著楊桂蘭留給自己的唯一在身邊,算是睹物思人。

    不過想到當今所處的時代根本不知道未來發生的事情,又怎麼會有人認同剛才郭浩的觀點呢!郭浩自嘲著自己的癡心妄想只是會讓人們貽笑大方而已,不過在文秀玉的事情裡郭浩還瞭解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男女感情。

    郭浩從來都沒有想到過男女感情的事情,更是沒有想到曾經整日與自己作對的文秀玉背地裡竟然會偷偷的喜歡上自己,這讓郭浩明白了女人是個很柔弱很容易動搖的

    看書』網列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