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魔武君王

正文 第四十七章 斬龍潭史 文 / 魚頭

    熔熾城西南連珠峰的驛站之中,婁希得知熔熾城長老婁易楠進來動作頻頻,於是到連珠峰背後秋名山下的習劍閣中尋找婁清風。

    秋名山茂密的竹叢幾乎將習劍閣掩映其中,山間春風習習,山谷中的古柏業已煥發新的生機,谷中有一處斬龍潭,將如洗的碧空悉皆囊括其中,下過春雨之後,原本只有冰雪融水與原本潭中之水的斬龍潭水位漸漲,淹沒了不遠處的淺灘,相傳第三十一代劍皇曾在此處斬殺過一條為禍四方的蛟龍,此蛟在潭中蟄伏數百年之久,修為之高幾乎與成年炎龍有一拼之力。連珠峰之外曾有一個村落名為羅溪村,當年此村落中的居民名風樸實,與世無爭,每年除了上交應當給付的錢糧之外,都留作自用,可是不過十年,村中便常常丟失羊群以及耕地的黃牛,更有甚者,連村中的居民也逐漸減少,後來村中人才發現,大凡有人畜靠近山中的水潭,便會一去不復返。自此,由連珠峰到秋名山山麓的這條必經之路便被封禁,直到潭中蛟龍修煉超過百年,有了登陸化形的異能,便再也沒有規律可循,每逢深夜,便有淒厲的牲畜悲鳴聲響起,第二日清晨,村民便發現圈養在牲畜棚中的牲畜不翼而飛,只有巨爪的爪痕留在圍欄之上,村長曾經在城中的傭兵團中懸賞能人異士前來輔佐斬除妖獸,可惜揭榜者不可勝計,完成榜上任務的卻並無一人。半年之後,村中原住民陸續被迫搬遷,離開這是非之地。村長滿含熱淚望著這片世代居住的熱土,無奈搖頭,原本幾十戶居民,失蹤了十餘口,搬遷了四十餘口,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殘以及難以割捨的祖居居民。此事傳到宮中已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事務官將此村落的遭遇上表朝廷時被當朝武皇草草略過,直到事後隨手翻閱才看到潭中惡蛟為禍,致使西南居民民不聊生,紛紛搬遷,導致青山秀水棄之不顧,原本開墾的數十畝良田也逐漸荒蕪,這對於昇平盛世的一

    ,看書網?網游後背上的他運起手中的淬火玄冥劍,催動劍訣,剎那間劍身便擴大了數倍不止,寶塔般的巨劍轟然落入潭水之中,一聲沉吟自潭底飄出,由遠及近逐漸變得響亮,龐大的百年蛟龍從潭底一躍飛出,口中噴射出一股洪流般的水柱,卻被炎龍的巨翼輕鬆抵擋,炎龍眼見修道之蛟竟在自己眼前造次,於是振動雙翼飛向半空中的蛟龍,張開血盆大口噴出一股灼熱的炎流,蛟龍噴出水柱抵擋,卻被頃刻間化為煙霧蒸騰飄散在空氣之中,炎龍乘勝追擊,武皇則勒令炎龍放緩速度且不要插手,而自己則御劍飛行,眼見蛟龍近在咫尺,他雙手合十,將腳下的淬火玄冥劍引至手中,碩大的劍身由橙變赤,灼灼的火光激射而出,武皇以電光石火之勢運起一記斬龍訣,此式在對陣中極少用到,卻在此時派上了用場蛟龍幾欲回到潭中棲身,御起一道水幕,卻在頃刻間被武皇劈斬開來。蛟龍眼見逃脫不掉,只得正面迎敵,盤旋天際的它身體越轉越快,隨後竟生出一道通天的水柱,潭中之水水位大減,周圍也因近處強勁的風力而劇烈搖撼,一些灌木與矮竹被吸附進水柱之中,隨後蛟龍將水柱引向步步緊逼的武皇,武皇見只手難敵,只得由攻轉守,竭盡全力劈出一道高階劍氣,卻在通天水幕外圍被輕鬆化解。

    武皇眼見這條百年蛟龍修為精進只得重新改變戰龍策略,水柱中心空無一物,外強中空便是突破口,一念及此,武皇便御起長劍飛向通天水柱的頂端,這也正是高速旋轉的蛟龍所在,他用盡全力催動斬龍訣,將長劍灌入水柱中心的蛟龍所在,並且急速反方向旋轉,幾乎在須臾功夫,伴著淒厲的龍吟,大如車蓋的龍鱗便隨著重新落下的潭水落入潭中,隨後無數片龍鱗漂浮在潭水之上,而蛟龍被褪去堅固的外殼,便猶如手無寸鐵的俘虜,任人宰割。元氣大傷的武皇用盡最後一絲劍意,將身負重傷的蛟龍斬為兩段。眼看蛟龍身首異處遠在連珠峰峰頂靜觀其變的原住民所居羅溪村村長熱淚盈眶,他終於在有生之年見證了妖獸被除,羅溪村終於能夠恢復往日的寧靜與生機。只可惜物是人非,他自己也只是憑著一絲執念苦苦撐到今日,家徒四壁的他早已成了孤家寡人,後輩子孫早已搬出這個是非之地,一介老夫在風燭殘年原本毫無希望可言,而就在剛才,他親眼得見為禍四方的蛟龍被當朝武皇御劍斬殺,大快人心之餘,他也可以放心見到九泉之下的失蹤村民了。

    從此之後,連珠峰背後的深山巨谷之中,這片平靜如常的潭水便被命名為斬龍潭,時至今日,斬龍潭邊的秋名山之巔依舊有剩餘村人所搭建的武皇祠,一方面用以告慰亡靈,另一方面用以紀念這位捨身犯險斬妖平禍的一國之君。而蛟龍之所以能夠在此僅用百年便可化影隨形,便得益於此處充沛的瀾滄之力,只是與囚龍谷的玄火之力不同,此處隱藏著磅礡的冥水之力,只是此力邪異難當,為魔道所推崇,黑火門門主之所以將門宗總部設立於此,也正有此番考慮。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