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魔武君王

正文 第六十三章 戰術研析 文 / 魚頭

    請輸入章節匡魔導走後,其餘幾位魔導師依次為大家做了提示,雖說是提示,但若非大家集思廣益,魔導師的話也與日常談天無異,這無形中為大家的魔法陣突圍造成了一定難度。例如,第一位魔導師意味深長道:「此次從眾學員中選出你們十二人並非毫無依據,魔法陣由我們六人協力鑄成,內部機關重重,魔法陣當中的的建築物有虛有實,但外觀上根本無法區分,一些道具是破除部分機關的關鍵,另一些則有可能破壞既定的出陣路線,所以你們在發現道具時一定要萬分小心。除此之外,在你們經過的路口或機關一定要將原有的樣貌銘記在心,因為一旦有人誤觸道具改變了原定的出陣路線,那麼很可能與先前不同的已通過路線便成了你們的逃生出口。當然,既然是魔法陣突圍試煉,那麼便有魔法幻獸充斥在大小路口與機關要道之中,殺傷力依人數而定,如果你們在分岔路口被迫分散開來或主動分頭行動,那麼在各個路口的魔法幻獸便會依照人數與你們所擅長的魔法而改變自己的攻擊方式與攻擊能力,不排除因為有人施放錯誤魔法或沒有盡力施放攻擊魔法而導致人員傷亡的可能。魔法陣突圍過程中,沒有技能施放限制,不存在因為運用魔法之外的能力而導致突圍無效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魔法陣是有一定結界的,你們不要試圖從任何一個可能的地方尋找魔法陣漏洞,我們六人在你們進入魔法陣之後會時刻關注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一旦進入魔法陣,你們便與外界徹底隔絕,換言之,一切向外界求援求救的行為都是無效且愚蠢的行為,這樣做只能暴露你們內心不夠強大且在遭遇突發狀況時不能及時、有效、沉著應對的缺陷。你們十二人當中每人所擅長的魔法幾乎都不一樣,而且還有五名女性成員,原則上男性成員要竭盡全力保護女性成員,如果男性成員中有人是因為捨身護救女性成員而導致突圍失敗,那麼他依舊有機會重返魔法陣,只是出現的地點與他『陣亡』的地點會

    :)看」書?網女生人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設計魔法陣考驗他們幾個魔法初學者,已經是他們一生的榮耀,當五名在場魔導師將各自的組織好的暗藏提示的話語依次講完後,一頭霧水的十二人還是秉持著入學當天便被灌輸的魔法禮儀拜送了五位魔導師。待五人徹底從他們的視線中消失之後,以秦書僮為首的活躍分子便率先展開了討論,秦書僮激動道:「剛剛第一位魔導師說『選出我們十二人並非毫無依據』,也就是暗示明天的魔法陣突圍試煉需要我們十二人各盡其能,或者機關數正好是十二也未可知,除此之外他還說魔法陣當中的建築亦真亦幻,道具更是有可能改變既定的出陣線路,這和什麼都不說有什麼分別?真是猜不透這幾個老頑固,不過話又說回來,好像他還提到沒有技能施放限制,也就是說吳兄弟的運劍之術也能夠派上用場,雖然具體情形還不知道,但我爹送給我的破魔刃興許能派上用場,據說這個東西能夠在短時間撕裂法陣。」沒等秦書僮把話講完,來自風系魔法學院的穆雲鴻便打斷道:「『書僮』,別做白日夢了,沒聽最後一位魔導師講嗎?除了魔法杖與隨身武器外不得攜帶任何與魔法陣相衝突的道具,吳懈的長劍是隨身武器,而你所說的破魔刃可正是人家明令禁止的『與魔法陣相衝突的道具』,依我說,我們倒是應該認真考慮一下分頭行動的事情,既然每個機關要衝都設立著可以根據人數與其所持擅長的魔法攻擊技能而改變自身攻擊方式與攻擊能力的魔法幻獸,那麼我們無論如何分工探尋魔法陣出口,終究可以通過幾個人的通力合作擊殺魔法幻獸,進而通過機關要衝逼近魔法陣出口。」

    一位來自光系魔法學院的女學員慕容梓苓辯駁道:「理論上是這樣沒錯,但你有沒有注意第一位魔導師強調的『不排除因為有人施放錯誤魔法或沒有盡力施放攻擊魔法而導致人員傷亡的可能』,也就是說儘管分組正確,合力施放魔法的小團隊陣容無可挑剔,但只要有一人沒有施放正確的擊殺幻獸魔法或者沒有盡力施放魔法,便有可能被魔法幻獸擊傷甚至擊殺。不是我不相信你,但如果讓我選擇,我寧願被分到掌握兩種攻擊技能的吳懈所處的小隊。」吳懈見狀面色赤紅道:「這位名叫慕容梓苓的小妹言重了,魔導師所陳述的可能性都是經過極端化處理的,既然是試煉,就難免會有損傷,但以我在藏書大殿閒來翻看相關書籍的經驗來看,皇家魔法學院的歷屆試煉當中並無一人在試煉當中死亡,也就是說魔導師所說的傷亡是指魔法陣中的傷亡,不知諸位有沒有注意魔導師輕描淡寫的一句『如果男性成員中有人是因為捨身護救女性成員而導致突圍失敗,那麼他依舊有機會重返魔法陣,只是出現的地點與他陣亡的地點會有所不同』,既然陣亡可以重生,那麼在魔法陣中的傷亡自然也是概念上的傷亡,只要脫離魔法陣,自然還是生龍活虎的一個人。」眾人原本險些因為女學員的話激起內訌,卻被吳懈細心分析魔導師的話而輕易化解。

    就這樣,十二人在六位魔導師相繼離開後陷入了縝密的分析與戰術討論,目的只有一個——從容應對明日即將來臨的魔法陣突圍試煉,並且最終取得勝利。

    內容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