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泰山仙緣石敢當

正文 第17章 菩薩救苦巡地獄 文 / 暮蒼歌

    女媧伏羲和盤古於徂徠山山腳下汶水河畔分別後,駕祥雲急匆匆回到天庭,剛踏進南天門就碰到木吒慌慌張張地趕來,木吒長吁一口氣道:「終於找到你們了,玉帝和娘娘找不到你倆,著急啦!」

    伏羲和女媧急忙拜見了父皇和母后。玉皇大帝嚴厲地問道:「你們幹什麼去了?整個天庭都找不到你們。」女媧如實相告:「父皇,我和伏羲到泰山看望哥哥去了。」王母娘娘迫不急待問道:「盤古怎麼樣?」女媧道:「我哥很好!請父皇和母后放心。」王母娘娘面露笑容,道:「那就好!那就好!」玉皇大帝冷冷地說道:「你們要帶頭遵守天庭律例,不要讓父皇為難啊!」伏羲和女媧連連答應著。

    不久,天庭裡便有了不少流言蜚語:

    「地獄裡有了數也數不清的神仙。」

    「他們男耕女織,捕魚打獵,日子比我們天堂的神仙還滋潤。」

    「他們哪裡是什麼仙人啊?為了爭食一點食物就打得頭破血流!」

    「失敗者往往會成為對手的果腹之物。」

    ……

    太白金星當然知道這一切,而且他也清楚是誰的作為。除了玉皇大帝的孩子誰有這個膽量和功力啊!不過因為有了觀音菩薩的那番話,他並不擔心,觀音菩薩的話說得很明白了,這一切似乎都是注定要發生的,而且也不是什麼壞事情。但是他不敢貿然捅開這層窗戶紙,因為他拿不準玉皇大帝的態度。

    有一天,千里眼和順風耳突然來報告說,地獄裡的仙人成批成批的開始死掉了。太白金星覺得事情嚴重了,應該向玉皇大帝報告了。

    玉皇大帝知道後,心裡懊惱他的兒女們總愛橫生事端,令他不能服眾,事以至此也不便再加以追究,於是令太白金星立即頒布一條命令並加入天庭律例:「任何仙人,在沒有天庭允許的情況下一律不許進入地獄,否則將永遠逐出天庭,削除仙籍。」

    女媧得知這一消息後,十分恐慌,找到千里眼、順風耳瞭解情況,千里眼、順風耳實言相告,女媧擔憂地獄裡的生靈,憂心忡忡。

    女媧找到太白金星尋求幫助,太白金星顧左右而言它,女媧是何等的聰明?知道太白金星有他的難處,阻力來自於父親,無奈兩手空空而歸。

    病急亂投醫,呂洞賓在天庭以足智多謀樂善好義而著稱,又聽聞他經常出入地獄,於是女媧找到呂洞賓,討教救助地獄生靈的辦法。呂洞賓卻道:「女媧,不要擔心,想我們天庭,自混沌之初,走出蒙昧,再到今日之開化文明,歷時不知多少萬萬年,天庭諸仙不知歷經多少磨難才修成正果。地獄的生靈們現在才是起步,我想,他們的境遇比我們修煉之初,不知要好多少倍。所以,你不要擔心,一切都會慢慢地好起來的。」女媧掉下淚來,哽咽道:「聽了你這番話,茅塞頓開,然而他們畢竟是我一手締造的生命,總是希望他們能立即好起來。」呂洞賓滿面愁容,道:「太白金星的態度,就是天庭的態度,玉皇大帝是偉大光榮正確的聖主,偌大的天庭不能沒有規矩啊!」女媧絕望道:「連足智多謀的呂上仙也沒辦法,看來也只好如此了。」呂洞賓聽了這話心裡很受用,搜腸刮肚絞盡腦汁地替女媧想主意,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觀音菩薩,說道:「何不求求觀音菩薩?」女媧道:「也想過,金星不管阻力肯定來自父皇,觀音菩薩也不會逆著天庭的意願行事啊?」呂洞賓道:「你的看法是對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地獄與天庭的整體格局而言,莫說是觀音菩薩,就是如來佛祖乃至整個佛教絕不會逆天庭而行事,但對於生命個體,佛教還是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的。找找觀音菩薩吧,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女媧恍然大悟,驚喜道:「呂上仙所言極是,但凡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一定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女媧告別了呂洞賓,立即趕向西方極樂世界,來到靈山下,正巧碰到觀音菩薩出山門,女媧高興地迎上前去,施禮問候。觀音菩薩問道:「女媧,看你行色匆匆,心事重重的樣子,來到這兒肯定有事,對吧?」女媧道:「什麼也瞞不過菩薩,我來靈山正是有求於菩薩。菩薩可知地獄裡的生靈大批地死亡一事嗎?」觀音菩薩鄭重地點點頭。女媧懇求道:「我現在已無計可使,唯寄望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出手相助啦!」觀音菩薩面色凝重,道:「我佛歷來認為眾生平等,因此如來佛祖決定對地獄的生靈施以援手,我此行到天庭向玉帝告別之後便入地獄行走,救苦救難。」

    女媧高興地拍手叫道:「真是太好啦!那些生靈們真是太幸運啦!有菩薩去救苦救難,他們一定會立即好起來的。」觀音菩薩搖頭道:「女媧,你想得太簡單了。我佛慈悲,救苦救難,只是針對生命個體而言,對於一個族群,我佛的作用恐怕有限得很啊!」聽了觀音菩薩的這番話,女媧猶如被兜頭澆了一瓢冰水,神情頓時沮喪萬分。觀音菩薩繼續說道:「女媧,不要悲傷,你應該高興才對啊?」女媧一臉不解地望著觀音菩薩,觀音菩薩道:「你締造了地獄生靈,就是開創了一個新世紀,至於眼下的困難只是浮雲而已。想想天庭諸仙、佛道兩教,無一不是歷經諸多艱難困苦,才有今日之昌盛,就拿玉帝來說吧,歷經大小劫難三千二,才得享今日之尊崇。你應該明白了吧?地獄生靈現在的這點災難實在算不了什麼。」

    聽了觀音菩薩這番話,女媧總算明白過來,但一想到地獄生靈相互獵食之事,心頭又倍添了許多哀愁,傷感地說道:「菩薩,聽聞地獄生靈曾有相互獵食之事,難道他們竟然如此不堪嗎?」觀音菩薩寬容地笑了笑,道:「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從蒙昧到開化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實不相瞞,查一查天庭諸仙的履歷,不堪之事也是多多啊!」

    女媧聽這話更是大吃一驚,天庭諸仙的過去也有不光彩之處?這話從觀音菩薩的嘴裡說出來,不由她不相信。觀音菩薩話題一轉又道:「現在到是有一個法子可使地獄生靈立即擺脫疾病困擾。」女媧面露喜悅之色,急切地問道:「什麼法子?」觀音菩薩道:「地獄生靈之所以多疾病,是因為地獄裡陰氣太重,金烏只有高興了才去逛一逛,素日多是宅在天庭扶桑樹下自娛自樂,地獄生靈得不到金烏的光輝照耀,所以多疾病困苦。讓金烏定期巡遊地獄,便可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

    女媧如釋重負,笑道:「這還不簡單,讓父皇給金烏下命令就是了。」觀音菩薩搖搖頭道:「你想得太簡單了。金烏並不受天庭管轄。」女媧道:「還有不受天庭管轄之神?」在女媧的記憶之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沒有不服父皇管轄的神聖。觀音菩薩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此乃天庭之第一法則。要想管轄金烏,很容易。玉帝降旨宣調差遣,如若不從,即刻令天兵天將捉拿,依天庭律例處罰就是了。然而,這樣對待金烏卻是大為不妥,因為金烏不但惠澤天庭,而且對玉帝有恩啊!」女媧一臉不解,金烏惠澤天庭她懂,金烏對父皇有恩卻是一無所知,喃喃自語道:「有恩?」觀音菩薩道:「鎮天劍是在金烏的幫助下鑄造成功的,正是因為有了這把鎮天劍,玉帝才擊敗勁敵,一統天下。」

    女媧明白了,愁眉不展,絞盡腦汁地想著辦法,觀音菩薩也一籌莫展,正欲催促女媧起身共赴天庭,女媧笑逐顏開,道:「菩薩可否讓他皈依佛門,爾後讓他追隨菩薩巡遊地獄救苦救難呢?」觀音菩薩道:「你的這個主意真是太好啦!金烏普照天庭,惠澤諸仙,若肯皈依佛門,那才真是佛門之幸事啊!可是金烏生性散漫,不服任何管轄,就連玉帝多次欲親傳仙術於他,度他躋身上仙,他都不假思索地拒絕了。如來佛祖和太上老君也曾親自到扶桑邀請金烏入教,金烏一點興趣也沒有。」

    女媧聽了這話,陷入絕望之中,觀音菩薩道:「辦法也不是一點沒有,目前能和金烏說得上話的只有太陽了,他們是好朋友。看在太陽的面上,金烏巡遊地獄三兩天是有可能的,不過,要讓金烏經年累月有規律地出巡地獄……實在是難為他啊!」

    在與觀音菩薩駕祥雲回天庭的路上,女媧高興起來,有辦法總比沒辦法好,因為有辦法就有希望。女媧打定主意,回到天庭就找太陽幫忙,做通金烏的思想工作。

    回到天庭,女媧便和觀音菩薩分了手,觀音菩薩去了靈霄寶殿,拜見玉皇大帝,女媧去了瑤池,找尋太陽。

    靈霄寶殿之上,玉皇大帝接見了觀音菩薩,當聽說佛教安排觀音菩薩到地獄救苦救難時,心裡著實吃了一驚,轉瞬之間便明白過來:「佛教若不去救苦救難就不是佛教了。」笑道:「菩薩地獄救苦,惠澤生靈,可喜可賀。」觀音菩薩靈機一動道:「比之金烏真是天壤之別啊!」觀音菩薩說這句話是想試探一下玉皇大帝的態度,玉皇大帝雖然不會公開降旨敕令金烏巡遊地獄,但是他的態度很重要,如若玉皇大帝建議金烏巡遊地獄,那麼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地提高。玉皇大帝面無表情,沉默不語。觀音菩薩繼續說道:「如果金烏要是肯巡遊地獄的話,地獄不但充滿光明與溫暖,而且還會繁榮昌盛,蒸蒸日上。那麼,佛教的救苦救難也僅僅是錦上添花而已。」玉皇大帝笑了笑,傳旨設宴瑤池,為菩薩送行。觀音菩薩欣然應允,同時對金烏巡遊地獄便不抱什麼希望了。

    女媧找到太陽,講了地獄裡的悲慘現狀,太陽已有所耳聞,只是不如女媧那麼關切而已。當女媧提出讓太陽央求金烏巡遊地獄時,立即下意識地搖了遙頭,道:「姐姐,怎麼可能呢?一天兩天金烏還能聽我的,經年累月絕無可能!」

    女媧徹底絕望了,流下了傷感的淚水。太陽慌張起來:「姐姐……姐姐……」女媧哽咽道:「父皇不管,菩薩不管,你也不幫我,地獄裡的生靈肯定沒救啦!」太陽急得手足無措,這時伏羲來了,看到女媧淚流滿面,也是大吃一驚,問明情況後,緊緊地抓住太陽的手,急切地請求道:「太陽,父皇不管,菩薩不管,要救地獄生靈只有靠你啦!」太陽點點頭,道:「和金烏講道理無異是緣木求魚,剩下的只有智取這一條道了。」太陽搖頭歎息道:「金烏既單純又可愛,我們怎好以詭譎取勝。」女媧神情憂鬱地說道:「金烏是愛自由勝過愛生命的精靈,如果逼他太甚,後果不堪設想。」太陽道:「你說得太對了,我們一定要想個萬全之計方可,我可不想傷害他。」

    瑤池內,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設宴盛情款待觀音菩薩,天庭首輔太白金星、天庭兵馬大元帥托塔天王李靖作陪。觥籌交錯,其樂融融。玉皇大帝道:「地獄混沌初開,陰氣森森,菩薩此行一定困難重重啊!」觀音菩薩道:「如今地獄發生了瘟疫,許許多多的生命一批一批地死掉。如來佛祖之所以派我下去救苦救難,是因為在我佛的眼裡,地獄和天堂是平等的,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樣的。」玉皇大帝讚許地點點頭,對太白金星道:「菩薩此行孤單清苦,金星,可選一名天資聰慧的天將追隨菩薩,效犬馬之勞。」

    太白金星忙不迭地點頭道:「玉帝聖明,此舉也表明了天庭對觀音菩薩的支持。我一定要盡快選出一位智勇雙全的仙人。」觀音菩薩笑道:「多謝玉帝,金星所言極是,此舉不但表明了天庭對佛教到地獄救苦救難的態度,也昭示了天庭對地獄的慈悲關愛。」玉皇大帝聽了這話心裡樂滋滋的,但他仍然下意識地認為天庭無須改變對地獄的態度。

    李靖面露為難之色支吾道:「金星……你看……你看木吒是否合適?」太白金星恍然大悟,笑道:「合適,合適,當然合適!木吒一表人才,不但智勇雙全,而且還出身貴胄世家,追隨菩薩再合適沒有啦!」觀音菩薩對木吒印象不錯,於是說道:「我就收木吒為徒吧。」李靖聽了這話笑逐顏開。玉皇大帝道:「宣木吒。」傳令仙官領旨離了瑤池去宣木吒。

    須臾,木吒便至,聽說觀音菩薩要收自己為徒大喜過望,跪下便磕起響頭來。觀音菩薩讓他起身,道:「希望你要向盤古、女媧、伏羲學習,胸懷天下,志存高遠,成就一番不世偉業。」木吒朗聲道:「謹遵菩薩教誨,永誌不忘!」觀音菩薩遂賜名惠岸,惠岸退下,準備行囊去了。

    王母娘娘聽到觀音菩薩說起盤古,惦念兒子,眼圈紅了。觀音菩薩看出王母娘娘的心思,便道:「玉帝、王母,您的孩子個個都是好樣的,盤古開天闢地,伏羲和女媧開創了一個新的世紀,豐功偉業,亙古未有啊!」太白金星附和道:「假以時日,當地獄變得像天庭一樣美好時,不難想像,整個地獄都將充滿了對盤古、女媧、伏羲的頌揚之聲啊!」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的臉上均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只是玉皇大帝的笑容瞬間便消失了。

    宴席結束,觀音菩薩辭了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白金星、李靖,帶著惠岸,離了瑤池,奔南天門而去。到了南天門,天虎突然從路旁跑出來攔住觀音菩薩的去路,跪下磕起頭來。觀音菩薩笑道:「天虎,你這是幹什麼?」天虎道:「拜菩薩為師!」觀音菩薩道:「為什麼要拜我為師?」天虎道:「菩薩不但救了我的命,而且偌大的天庭只有菩薩對我好,因此拜菩薩為師是此生的唯一夢想。」觀音菩薩問道:「你想學什麼?」天虎道:「像我主人那樣的功夫,三十六變,位列上仙,從此不再遭受凌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