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的天空下

正文 第37章 千里大潰退 文 / 碧巖

    1907年5月26日,哈爾濱之戰已到白熱化程度。由於俄清聯軍加大了進攻力度,哈爾濱松北、呼蘭、道裡、道外、南崗等區相繼失守,

    現在哈爾濱守軍只能在香坊、平房兩區進行作戰。部隊損失也已達10萬人以上,也此相對應的是俄清聯軍的損失人數也達到了25萬人以上。

    遠東第一軍軍長李景林親自請纓,身哈爾濱衛戍司令鄧廷祥要求守衛城市,雖然他的第一軍幾經血戰現在只剩下不到2萬人。但他還是

    堅定的要求孤軍死守。

    而鄧廷祥則在哈爾濱平房區整合京城來的援兵,集結兵力,準備反攻。

    5月28日,遠東第二集團軍合圍俄援軍的消息被報告到鄧廷祥處,同時,進攻哈爾濱的俄清聯軍的反應也很奇怪,進攻力度小了很多。

    而且還在大量的向著哈爾濱外圍撤出著軍隊。這一情況被明軍的偵察部隊報告到了哈爾濱衛司,鄧廷祥立刻意識到這是俄清聯軍要撤兵的信

    號。他馬上召開軍事會議,命令各部做好追擊敵軍的準備,同時命令朱啟睿裝甲旅直插俄清聯軍後方,會同敵後衛**對俄清聯軍進行阻擊。

    此時的哈爾濱以北的綏化市俄清聯軍指揮部,也正處在一陣慌亂之中,指揮部門外的軍官士兵紛亂的在向著馬車上裝著東西,而在指揮

    部中,俄清聯軍的總司令庫羅帕特金正在發佈著一項項命令,而且這些命令都是同樣的,「撤退,撤退。」各部不惜一切代價,從大明境內

    撤退。

    哈爾濱外圍,清軍第一鎮第三協協領端錦手裡提著一柄指揮刀,臉色鐵青,嘴裡恨恨的在咒罵著。而離他最近的幾個護兵,卻縮頭縮腦

    的向後退著,而他的腳邊卻正有一個倒在地上的清兵屍體正在咕咕著流著鮮血。「端錦,你在幹什麼?聯軍司令部已經下達了撤退命令,你

    想抗命嗎?」一聲怒喝傳來,卻原來是他的哥哥清軍第一鎮的統制端方遠遠的喊道。

    「大哥,我不甘心,不甘心呀!」端錦的聲音如喪考妣。

    「有什麼不甘心的,皇上都來聖旨了,一切都聽俄國人的。」端方說道。

    「就差一點兒啊!大哥,就差一點兒,我的協就差一點就能佔領香坊了。」端錦說道。

    「俄國人不想打了,聽說他們在草原上來援的十幾萬軍隊被明國擊潰了,回到滿州里的人還不到一萬人。俄國人怕了,要退了。現在聯

    軍司令部正在為撤退走哪條路線還在爭吵。所以聖上來了旨意,讓我們先退下來,好為撤退做準備。」端方說。

    6月3日,距嫩江縣20多里的公路上,黃褐色的塵埃裡捲著人流,在初夏的黑龍江大地上漫延、湧騰著。

    朱啟睿裝甲旅的汽車、炮車、裝甲車、坦克連同著蒙古第二師的騎兵,帝都禁衛軍第四師的步兵,車吼馬嘶,四萬餘雙腳紛亂起落,汽

    沒和機油味兒,人畜的汗味兒,攪拌著飛揚的塵土和朱馬糞的草末兒,在高遠的藍天下,騰捲起一條沒有盡頭的莧褐色的長龍。

    明麗的陽光,清亮的河流,迷漫著谷香的曠野,都被這黃褐色的喧嘯充塞了,遮沒了。

    黃褐色的士兵,就像衣冠機器一樣在進行。髒污的船行帽和鋼盔,在塵埃的河流中浮沉。汗水的溪流,在毫無表情的臉上沖刷。槍械的

    重負,只知始點,不知終點,也不知命運的跛涉,使他們疲憊不堪,那腳步彷彿不是自己邁動的,而是披黃褐色的洪流擁動的,鼻孔被塵土

    堵塞了,一個個大張著嘴巳喘息著,就像被一池渾水嗆得要浮出水面又俘不出來的魚,千軍萬馬,卻不顯零亂,特別是禁衛軍和蒙古師,涉

    渡嫩江,

    看書?網目錄?人伊春方向前進,意示從嘉蔭縣退出明境。

    朱啟睿大喜,忙命部隊加速追擊,並電命黑河衛**前出孫吳阻擊敵軍。

    黑河王紹寬部接到電報後,忙率黑河衛**5000餘人向孫吳縣前進,並通知呼瑪胡峰部進行支援。

    6月5日,王紹寬部經100多里的急行軍趕到孫吳縣,設立阻擊陣地。下午,大批俄清軍隊便已從大路上壓了過來。王紹寬命令部隊一陣

    機槍招呼過去,俄清撤退的部隊乖乖的停下了腳步,隨後,俄清聯軍的士兵在軍官的招呼下,向著王紹寬阻擊陣地發起了猛攻。一下午的時

    間,王紹寬部打退了俄清部隊7次的進攻,而其部隊所剩彈藥也不多了,便在這時,胡峰部隊增援了上來,兩部合在一起,萬餘人的部隊利

    用夜晚的時間加固了防禦工事,並在第二天的攻防戰鬥中又打退了俄清軍隊的數十次進攻。有幾次俄清聯軍的隊伍已經衝入了陣地,但都被

    衛**用刺刀給拼了下去,戰後打掃戰場,陣地上,雙方幾十把刺刀插在對手身上。而朱啟所率追擊部隊此時也已趕到孫吳縣,他對孫吳戰

    役的最後決戰,朱啟睿的打法是攔住先頭,截斷後尾,夾擊中間。

    黑河和呼瑪衛**是攔住先頭,禁衛第四師截斷後尾,而蒙古第二師和裝甲旅向中間一衝,俄清聯軍的撤退部隊亂套了。6月6日拂曉,

    圍殲戰打響了。

    禁衛第四師主力,由通向黑河的大道正面自南向北突擊。而裝甲旅和蒙古第二師則由山嶺村以西向東突擊。而衛**所部則自北向南突

    擊。各部大概分定攻擊方向,再向下區分一下,命令一律是「搜索攻擊前進」。

    各路陸續打響,朱啟睿將指揮權這時下放到各部,命令是:「哪裡有槍聲就往哪裡打,哪裡槍聲密集就往哪裡打,直打到聽不到槍聲為

    止。」

    敵我交叉,我我交叉,突擊與反突擊,包圍與突圍與反包圍,20多萬大軍糾纏扭打。

    潮水樣的隊伍,向著槍炮聲扑打。撲滅一處槍炮聲,留下一片血火,裹捲著煙塵再向另一處槍炮聲撲去。一個山包,一個村莊,上午你

    手,下午我手。槍管赤熱,刺刀滴血,槍炮聲分不出個數,天地間的一切都被戰爭的喧嘯充塞了。入夜,信號彈、炮彈和各種子彈的彈道,

    象千萬條火蛇在地平線上狂舞。爆炸的火光,燃燒的房屋,襯著空中慘白的照明彈,照耀如同白晝。

    百年大樹在烈火中焚逝,千古無聞的小村莊在血戰中載入史冊。

    堵截俄清撤退兵團的戰鬥,首先在山嶺村打響。

    5日晚,禁衛第四師三個團在孫吳以南同時展開,三路煙塵滾滾突進,山嶺村正撞在11團的箭頭上。半夜時分,進至山嶺村附近,聽到

    槍聲。11團3營撲上去,團主力繼續往前衝。3營一個衝鋒,攻佔山嶺村西山。8連2排插到山嶺村東側,攻佔敵人重炮陣地。敵人拚死

    反擊,除了一個報信的副班長,全部犧牲。3營主力攻擊山嶺村西邊,連沖幾次未下。11團1營上來了,師炮兵營也上來了,炮火掩護,

    兩下夾攻,衝上去了。

    天黑地暗,也不知道那是個什麼村子,更不知道那裡是俄清聯軍的司令部,反正哪有敵人往哪打,沒想到打了正著。

    6日凌晨,朱啟睿命令全線出擊。

    不管三七二十一,四面八方,猛打,猛衝,猛追。10多萬俄清聯軍軍隊球集在幾十里地之內,包圍圈越壓越小,仗越打越亂。

    裝甲旅的戰車、坦克橫衝直撞,將俄清聯軍的部隊絞的是稀巴爛,往往一輛戰車,便能俘虜一個連以上的俄清聯軍士兵。

    禁衛師打仗凶,抓俘虜也有「絕活」:28營的兩個排,在曠野裡持槍擺成一座「解俘門」,凡從門內走過去的即為「俘虜」。不到半

    天時間,就有五個軍、九個師番號的2千多俄清聯軍官兵,通過「解俘門」。

    激戰中,為了不給敵人喘息機會,形成防禦態勢,各部隊大膽穿插、分割、滲透,向著槍聲猛衝,各自為戰,以亂對亂。有的連隊不知

    道師的位置,師又不知道團在那裡,團也找不著營連了。

    最清楚敵我全局的,是在西地村的朱啟睿。

    關於「打亂仗」,朱啟睿記得原時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元帥**有很多論述:

    「敵人退卻——要快,敵人亂即以亂對亂,冒險擴張戰果,此時不管陣地之外或陣地之內,都要猛要快。」

    「當然不講戰術,見了敵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打是不對的,但也有時打對了,那就是打退卻的敵人,這種情況就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打

    ,邊打邊偵察,如果慢慢展開再打,敵人就跑了。」

    「敵人整個潰退了,離開了陣地,我們追擊時要快,這就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白天黑夜……追呀,這時應一面追擊一面報告,如

    這裡要準備呀,報告呀,敵人就會跑掉。」

    一貫小心謹慎,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在這裡一口一個「不管三七二十一」。

    而這些論述,他平時也總是給部下強調,所以說,他的部下已是很熟的了。

    這次戰役,進行了兩天,此役全殲俄清聯軍向黑河撤退的部隊12萬多人,繳獲槍炮無數,俘敵俄清聯軍總指揮庫羅帕特金上將、清帝親

    弟載灃以下20餘人。

    而另一路向伊春、嘉蔭撤退的清軍隊伍卻逃脫了被殲的命運。

    明軍的追擊部隊一直追到黑龍江邊才停下腳步。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