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的天空下

正文 第39章 十年(下) 文 / 碧巖

    第二天,總參謀部和帝國內閣根據維統帝的旨意,下達了任命朱啟睿為東北總督的命令,並且把蒙古地區也劃歸了東北統屬。這樣,朱

    啟睿直轄地區已經是帝國最大的了。

    一個月後,朱啟睿來到了奉天城,其實在他來以前,朱啟睿已經把他的家族企業和帝國的皇族資產向遼寧轉移了。朱啟睿先讓他的妻子

    負責盤下一家紡織廠,然後朱啟睿將自已原時空的新型芳綸纖維複合材料-芳綸1414的配方交給了他,讓她試生產,為以後軍隊的防彈衣生

    產做準備。

    然後朱啟睿啟動了新農村、新工業計劃,即在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重視發展農業產業化與龍頭企業,尊重和保護農民的土

    地權利,重視發展中小企業。大力建設小城鎮,走城鄉一體化的道路。積極依靠科學技術增強農村經濟地位等等。

    而對工業的發展則是刺激消費需求,增加市場競爭力量。大企業進一步主導控制整個產業鏈,使中小企業不斷淪為大企業掌控生產體系

    的附庸,走新型工業化之路。生產能力的空間集聚趨勢進一步加劇,加大產業集群的競爭。

    一年後,東北新農村、新工業的變化便以凸顯出來。大明遠東地區已成為世界上最活躍的工農業發展地區,而大明最大的幾家造船、汽

    車等製造工業龍頭都已是東北的重要產業龍頭。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協調發展,促進就業結構非農化趨勢,推動非農就業人口向城市集聚和

    城市規模擴張。

    1917年的6月開始,整個半年的時間對於朱啟睿來說都是異常忙碌的。除了煤礦、鐵礦和機械廠這些東北原有項目慢慢擴建外,水泥廠

    ,種子公司,小型化工廠都慢慢地建設了起來。相對於軍隊建設來說,工農業的發展所佔的比重還是很大的。

    而實際上,真正影響深遠的是啟瑞公司的組建和東北軍事改革框架的正式搭建。如今的東北地區,再也不是大明那個破破爛爛的的苦寒

    之地了,整個東北的一大半產業都被朱啟睿的啟瑞公司佔據了。

    大明皇帝為朱啟睿的東北地區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只是移民計劃便佔了很大比重。1917年,大明從南方各行省,移民1000多萬到東北

    地方。而到了1918年,又是在北方各行省,移民了500多萬的戶口。

    現在的東北,寬敞的公路上,來來往往忙碌無比的拉貨大卡車,城市裡四處吆喝叫賣的商人,這些都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為了有序而且有效地東北各地大大小小的廠礦,朱啟睿將各家廠礦整合成了一家不小的私人公司——大明皇家啟瑞公司。

    整個公司百分之百地歸朱啟睿私有,像皇室的一些元老,和被僱傭那百多號外國人一樣,都是得到了非常優渥的高薪,朱啟睿沒有將手

    裡的一分一毫股份分出去,自己可不是單純想要建公司賺錢,不論是皇室親疏,都是不容染指啟瑞公司的。

    而且,身為後世人,他極其清楚,不是自己捨不得,而一旦分出了哪怕萬分之一的公司股份,以後這種事情會源源不斷地發生,到最後

    啟瑞公司姓什麼都說不定。要知道,以後的啟瑞公司,可將是一個難以想像的規模。

    自己的東西,還是百分之百握在手裡為好,其他人,盡量優待就是了。

    為了實現集團統一化和管理集中化,啟瑞公司修建了公司總部。整個總部所在地顯得非常特別。中間是一棟連體五層高的六角樓,周圍

    是清一色的兩層小樓。

    六角樓跨越六大辦公區,遙遙地對著一個更偏僻一些的研究區。

    其中的一面所在大辦公區,是啟瑞公司總部所在地,分別有銷售推廣部門、行政人事和公關部門,

    看』書![/網男生(要坍塌。

    東北軍特別情報部,一個特別任務部門,更偏向於軍政安全,如今也搭好框架,就是為了日後的軍政需要!

    看起來這些動作很大,但是耗資卻並不多,相反很少。而真正的問題在於各部門人手嚴重不足,甚至像參謀部和兩個調查部門,除了朱

    啟睿,一個人都沒有!

    現在,在朱啟睿的總督辦公室內,朱啟睿與父親朱禛武正坐在會客的長沙發上。

    「啟瑞啊,你,你剛才說什麼?」朱禛武拿起放在一旁的一杯香苟,輕輕的抿了幾口,眉頭緊皺,望著對面的朱啟睿不解地問道:「啟

    瑞呀,聽你說這個商業特別調查科如此重要,你真的決定讓我來管?」

    朱啟睿點點頭,如果目前為止自己最信得過的人,不是那些學生,不是城裡的那些大老闆,反而是這個原大明軍人出身的朱禛武。

    朱禛武為人正直,身上有著一股儒學者的正直,更有一份軍人的淳樸。自從來到這個時空,他對自己這個兒子非常照顧,教導了朱啟睿

    很多的道理和古文知識。朱啟睿並不怕人說他任人為親,因為啟瑞公司的名頭掛的便是「大明皇家」。

    「我的想法是讓爹你離開實際管理生產工作,去負責更重要的商業調查科。一開始我會直接負責調查科,以後人手足夠並且熟悉了調查

    工作後,你再看著調查科的攤子,以爹的威信和能力,當這個科長肯定是夠的。」

    其實朱禛武的身體非常好,如今不過是五十歲左右的年紀,因為讀書人的原因,身體保養的很好,算得上正當能管事的年紀。

    「嗯,行,老頭子就多給你看著點。這世道,鬼心思的人不少。啟瑞你是老實人,有些人也許還以為你好欺負。」朱禛武有一點讓朱啟

    睿很看好,就是他凡事不哆嗦,不會怕事,敢於答應,就算遇到他難以抉擇的事情,他也會第一時間求助自己,這就夠了。「你說說有什麼

    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沒有,我今晚回去琢磨琢磨!」

    這正好也是朱啟睿要說的,抬手指了下辦公室裡座位後面那個巨大的啟瑞公司標誌,一條金色神龍的公司標誌:「凡事一切為了啟瑞公

    司!」

    「啟瑞,你放心,爹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朱禛武也被激起了幹勁,心中前所未有的熱,如同燃起一股火,那是一股年富力強時經常出

    現在身上的火。沒想到四五十歲了,還能體會到那種感覺。

    送走父親,朱啟睿回到辦公室,打開辦公室裡很時髦的電燈。攤開桌面上的一份工作計劃,上面密密麻麻地寫了好幾條:

    一、篩選人員充實啟瑞公司總部。

    二、抽調人員組成最基礎的參謀部班子。

    三、留意學生中的傑出忠誠人才,初步組建商業特別調查科和民團特別情報部。

    四、派遣部分學生前往西方,認識世界,學習世界。

    五、執行為期五年期的a計劃!

    隨便在前面四條後面寫了一些備註,朱啟睿唯獨在最後一條停了下來,似乎在猶豫什麼,半響才拿起了老式內部通信電話,「來喜,你

    讓張曉武來一下!」

    「請進!」

    很快敲門聲響起,張曉武在一名內衛地陪同下走了進來,內衛敬了個禮關上門退了出去。

    「報告師長,裝甲師特勤隊隊長張曉武向您報到。」裝甲旅重組後,朱啟睿為裝甲師師長,蔣方辰為副師長,張曉武是特勤隊隊長,張

    曉武進屋後「啪」的一下立正敬了個禮!

    「坐吧,看看這份東西。」

    朱啟睿拿出一份標明機密的報告讓他先看。

    「師長,這孤兒倒是好找,就是心性正直,為人良善,可能不太好區分。」經過這麼多年的磨煉,昔日的張曉武已經從一個年輕軍官徹

    底地變成了一個較為合格的軍官,看完了報告如實說道。

    朱啟睿用手中蓋上的鋼筆點了點桌上那份a計劃文件,說道:「這件事不能做得太張揚,而且要有計劃有步驟,不能一次性送回來太多。至於篩選孩子的事情,照計劃裡說的,以五至十歲為主,我相信你的眼光,全權交給你。至於特勤隊的事情,你先放一放,初步負責這件

    事,大概兩三個月時間,等前兩批孩子送回來,你就放手讓下面的人去做。」

    「屬下明白,一定會按照計劃去做!」聽到朱啟睿的話,張曉武點頭說道,他和副師長蔣方辰不同,身為特勤隊員的他辦事更嚴謹,甚

    至一些事情到了苛刻的地步。

    如今的特勤隊,每日裡張曉武負責的是指導和照顧士兵們的生活,負責貫徹朱啟睿制定的思想,和啟瑞公司一樣,特勤隊的根本思想是

    :一切聽指揮,服從部隊,以師長朱啟睿為最高服從對象。

    朱啟睿知道自己這個屬下可能會想什麼,補充道:「這兩個月我會親自給士兵們分批上一些結合時代特色的思想基礎課,兩個月以後,

    你再回來接手!」

    「是!有師長親自給他們上課,那是他們的福氣。」張曉武站起身來,想起師長曾經親自給自己這些特勤隊老人上的那些淺顯易懂的大

    道理思想課,最後一點疑惑打消了,心裡對這個a計劃反而充滿了期待,心思縝密的他,只是一想就發現了其中的關鍵。不錯,相對於兩個

    月的思想指導工作,替師長挑選回來日後的重要力量或許更重要。

    ◆◆◆◆◆◆◆◆◆◆◆◆◆◆◆◆◆◆◆◆◆◆◆◆◆◆◆◆◆◆◆◆◆◆◆◆◆◆◆◆◆◆◆◆◆◆◆◆◆◆◆◆◆◆◆◆◆◆◆◆◆◆◆◆◆◆◆◆◆◆◆◆◆◆◆◆◆◆◆◆◆◆◆◆◆◆◆◆◆◆

    關於俄清戰爭,實在是寫不下去了,想找些日俄戰爭的資料,但網上實在搜不到。所以……哈哈。可能轉折快了一些,但也只能這樣了。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