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的天空下

正文 第60章 北方怒潮 文 / 碧巖

    第22飛行聯隊的轟炸已經結束,聯隊共84架飛機正在反航。在回航途中,他們與第21飛行聯隊大空中相遇,在互相交換過情報後,第22飛行聯隊逕自向著西方飛去。只留下了東京滿城的煙火。

    北京,元首官阺,朱啟睿和蔣中正達成了協意,蔣中正答應朱啟睿國民革命軍可以改編成國防軍,而國民革命軍的將領也都會進入保定中央軍校深造,而國防軍的部隊可以南下打擊日軍入侵南明的軍力。兩人正在為此事商量的時候,總參謀部來人報告,奇襲日本成功。據日後日方統計,此次對東京的轟炸,共投下2600餘噸炸彈,造成28.9萬幢建築物付之一炬,共炸死燒死112686人(實際死亡可能超過12萬人),超過1923年9月1日東京大地震的死亡數(7.3萬人);另有13萬人被燒成重傷,100萬人無家可歸。

    在蔣中正與朱啟睿敲定了合作事項後,朱啟睿授於蔣中正大將軍銜,任大明共和國大本營副總參謀長之職,全權指揮南方抗戰事宜。蔣中正與朱啟睿商定完後,朱啟睿便讓蔣中正回武漢去統籌南方抗戰事宜。

    朱啟睿與蔣中正結束會談後,與勞動黨來北京談判的伍豪進行了一次深切的會談。他首先肯定了勞動黨的行政綱領,但卻對勞動黨的階級劃分層次頗有微詞。雖然他對勞動黨的政策方針提出了一些批評,但也肯定了勞動黨對勞動階級的動員能力。最後,他對勞動黨的方針提出了幾點建議,如(1)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2)鼓勵適度規模經營。對農村的土地以承包經營權以多種形式流轉的實踐。(3)承認資本家的資本運作模式,但不承認資本壟斷。並對伍豪說:「怎麼樣,對你們紅軍改編成為國防軍還有什麼想法。」伍豪說:「感謝元首對紅軍的信任,但紅軍隊伍都是有黨代表的,這些黨代表的軍職怎樣解決?」

    「關於紅軍裡政治委員制度,目前我的意見是不取消,但只能存在三年,因為國防軍是國家的軍隊,以後我會成立一個總政治部,對全國各部隊派出政治主任,統一抓好部隊的政治工作。因為軍中,是不應該有黨派存在的。」朱啟睿說。

    伍豪聽罷,不言不語。朱啟睿一看,忙又說道:「對於國內存在的各黨派,我的意見是可以共存的,我們可以組成政治協商會議嘛。我可以給各黨派留下一旅的黨衛軍,但人數只能維持在12000人,只能少,不能多。」

    伍豪聽罷,只好歎了口氣,說道:「那只好這樣了。希望元首言而有信。」

    朱啟睿聽罷,忙拍著胸脯保證,並立字為據。

    1938年1月8日,在北京的《北京晨報》上報道了紅軍改編成國防軍第八集團軍的消息,而紅軍的總指揮毛子任被授予了大明共和國國防軍大將的軍銜,而朱建德也被授予國防軍大將軍銜,並分別任命為共和國大本營的副總參謀長和第八集團軍總司令的職銜。同一時刻,蔣中正被任為國防軍大將軍銜

    看書*網女生^

    和大本營副總參謀長消息也已發佈。

    早在1月6日,蔣中正便乘坐飛機回到了武漢,他下機伊始,便馬上召開國社黨軍委會會議,在會上,他宣佈國民革命軍被改編成了國防軍的命令。同時宣佈各軍師長職銜不變,統領各軍師,開放北方邊境,讓北方的國防軍南下作戰。

    在得知蔣中正通電回歸大明共和國後,雲南龍雲,廣東陳濟棠,廣西李宗仁、白崇禧紛紛通電加入國防軍體系,朱啟睿欣喜之下,朱啟睿發佈大本營軍令:

    (1)西北地方部隊編組成為第一集團軍,宋哲元為集團軍司令;

    (2)由西北軍一部和北方國防軍一部組成第二集團軍,第二集團軍司令為張曉武;

    (3)第三集團軍由山東省的明**隊奉令編組而成,司令為韓復矩;

    (4)第四集團軍為蔣系國社黨的第二軍的第三師及第八十師和獨立旅等部改編而來,司令員為蔣鼎文,後由唐生智繼任;

    (5)由國民革命軍的第八軍、第一軍、第二十六軍、第五十七軍等部組成第五集團軍,司令員為顧祝同,後由李宗仁繼任;

    (6)第六集團軍是由晉綏軍部隊編組而成,首任集團軍總司令為楊愛源,後由傅作義繼任;

    (7)第七集團軍是由由駐紮在晉北及察哈爾的明**隊編組而成,首任集團軍總司令為傅作義,後由劉汝明繼任;

    (8)第八集團軍由紅軍剩餘部隊組成,司令員為朱建德,後由彭德華繼任;

    (9)雲南地方部隊組成為第九集團軍,司令員為龍雲,後由盧漢繼任;

    (10)由東北國防軍遼寧部隊組成第10集團軍,由張學良任司令;

    (11)由東北國防軍吉林、黑龍江部隊組成第11集團軍,馮占海為司令員;

    (12)西北寧夏、青海、甘肅地方部隊組成第12集團軍,司令員為馬仲英;

    (13)新疆省地方部隊編組成為第14集團軍,司令員為馮煥章;

    (14)由在四川的地方軍隊組成第15集團軍,司令員為劉湘;

    (15)由四川軍楊森部、劉文輝部、鄧錫侯部組成第16集團軍,司令員為楊森;

    (16)由東北地方炮兵部隊組成第一炮兵集團軍,司令員為黃顯聲;

    (17)由京暨地方炮兵部隊組成第二炮兵集團軍,司令員為趙塔巴內;

    (18)由原大明共和國的坦克部隊組成第三組裝甲集團軍,司令員為路祥東。

    在之後,他又編組了集團軍約40個,每個集團軍的人數都有大約20萬人左右。

    1938年1月15日,防守河南漯河的原國民革命軍現為第四集團軍的蔣鼎文所部,見到從北方南下的大明國防軍第10集團軍的南下部隊。

    蔣鼎文聞訊忙從駐馬店來迎接第10集團軍,在他看到第10集團軍那威武的軍容,重多的汽車和大炮,還有身著墨綠色軍服的戰士後,不禁感歎道:「幸虧北伐結束的早,如果北伐時**遇到這樣的部隊,那**不得損失慘重啊!」

    在接到第10集團軍司令張學良後,他從張學良那裡瞭解到第10集團軍有人數約20萬人,有16個師的部隊,更是感歎蔣中正的英明。因為他的第四集團軍才有部隊不到8萬人。

    1938年2月,第10集團軍進至南昌一線,開始進行南昌戰役的準備工作。而此時的日軍,還不知道當面之敵已發生變化,還是一味的豬突猛進,終於在3月18日,日軍第101師團、第106師團主力及其炮兵、戰車隊等依次向樂化北岸推進時,受到了第10集團軍的有力打擊。在這一天,日軍的飛機剛一飛到第10集團軍陣地上空,還沒有進行投彈時,便遭到了臨陣以待的配屬給第10集團軍的陸航第12航空聯隊的打擊。日軍來進行轟炸作戰的飛機無一漏網,全部被擊毀在陣前。同時,日軍的進攻部隊也發現,在陣地上守備的居然是一些身穿墨綠色服裝的軍人。

    望著這熟悉的墨綠色軍裝,日軍士兵是心膽劇寒。雖然日軍也發動了一系列猛攻,但每次都在第10集團軍那像撕裂油布一樣的機槍聲中,倒在了陣前。而且第10集團軍的單兵武器居然是自動式步槍,這使得日軍的進攻更是難以為繼。

    在進攻受阻後,日軍第101師團長伊東政喜在接到日軍進攻部隊的報告後,楞在了那裡。他知道,入明日軍遇到麻煩了,這支軍隊從服色上來看,是北明的軍隊,而且是北明的精銳部隊。

    「命令戰車隊支援,步兵隨後衝擊。」伊東政喜對第102旅團旅團長工籐義雄命令道。

    「嗨咿!」工籐義雄答道。

    日軍在坦克的掩護下,又一次向著明守軍陣地發動了進攻。在日軍坦克離陣地還有180多米時,只見明守軍陣地上冒出一條條火龍,原來這是明軍最新研製成的明37式火箭筒。只見日軍坦克一輛輛的被打中爆炸。由於日軍坦克都是以鉚釘結構製成的,所以爆炸時,只見鉚釘飛濺,成為了大號的殺傷性手雷,真打得跟在車後的日軍士兵哭爹叫娘。

    在經歷了巨大傷亡之後,日軍又一次進攻被打退了。

    「報告閣下,我軍側後方發現明軍部隊。」突然,第101師團參謀長西山福太郎大佐走進伊東政喜的指揮部報告道。

    「吶呢?我軍側後方發現明軍。」伊東政喜聞言大驚。「知道是什麼部隊嗎?」他急問道。

    「看衣著是原國社黨的軍隊。」西山福太郎說道。但伊東政喜不知道的是,這些身著國社黨軍隊服裝的部隊,其實是第10集團軍的包圍部隊。穿國社黨軍隊軍服的主意是由朱啟睿提出的,這是為迷惑日軍的。

    「告訴106師團松浦淳六郎閣下,讓他派兵擋住敵軍。」伊東政喜說道。

    「嗨咿。」西山福太郎說道。

    「今日便這樣吧,命令第103聯隊長谷川幸造,明日使用特種彈攻擊,他的聯隊全線進攻,務必要攻下明軍陣地。」

    「嗨咿!」西山福太郎答道。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