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的天空下

正文 第71章 血肉台兒莊(三) 文 / 碧巖

    寺內壽一要岡部直三郎中將命令飛行集團明日必須恢復對台兒莊一線部隊的空中支援。然後又叫來喜多誠一,對兩個人說:「我反覆研究杭州事件,守備部隊根本沒有還手之力,而且全部玉碎。你們想想,這種情況只有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生?二、第二次杭州事件中,杭州28架戰機全部不翼而飛,它們到哪裡去了?是什麼部隊習慣於盜竊皇軍戰機?三、最近翼南、翼中、魯西都顯得很平靜,基本上沒有發生中隊級規模的戰鬥,有的只是南明小股部隊的襲擾。朱啟睿那麼強大的部隊幹什麼去了?他會這麼聽話,乖乖地呆在翼南不找皇軍的麻煩麼?四、第一次杭州事件偷襲者用的番號是中國憲兵和二十軍團。確實有中國憲兵這樣一支神秘部隊。不過那是蔣介石的衛隊。一般情況下不會出戰。二十軍團雖然現在加入了魯南戰場,但是不是真的與中國憲兵配合製造了第一次杭州事件。現在還不能確定。第二次杭州事件用的是國民革命軍別動總隊和第三集團軍的番號,這別動總隊是個什麼性質的隊伍我們不清楚,但第三集團軍我們是清楚的,它就是韓復渠的部隊。雖然裝備不錯,訓練也不錯,但它的戰鬥力沒有強大到可以悄無聲息地拿下杭州的程度。前一階段他們曾經攻擊過金華、上饒,都是師級規模。結果都被我守軍擊退。我敢保證,以第三集團軍一個師來攻擊杭州的話,守軍一個大隊憑險據守,完全有能力擊敗他們,而不是集體玉碎。」

    寺內壽一大將說到這裡,不再說了,岡部直三郎和喜多誠一幾乎同時驚恐地張口說道:「司令官閣下的意思是朱啟睿的部隊干的?」

    寺內壽一也有點迷茫,說是朱啟睿部隊干的,可守衛鐵路的部隊並沒有報告有部隊大規模過路的情報啊。說不是吧,實在想不出中國還有哪支部隊又如此強橫的戰鬥力。等等,難道第一次杭州事件就是朱啟睿主力為越過津浦路而製造的麼?

    百思不得其解的寺內壽一大將,把想法和盤托出,讓岡部直三郎和喜多誠一幫助參詳。結果二人也認為從戰法上講,確實應該是朱啟睿部隊干的。但朱啟睿部隊明明在翼南、魯西,不可能越過黃河、越過津浦路到魯中南山區去的。假如是朱啟睿部隊到了泰安附近,以朱啟睿的作戰習性,恐怕當時順手就把泰安給佔了。說不定他還會南下攻佔充州或北上攻佔濟南。再說,魯南皇軍正與蔣中正部隊激戰,朱啟睿是明帝國將領出身。死在他手下的恐怕很多很多,他也沒道理跑到魯中南去替蔣中正出力。

    最後,寺內壽一大將決定,要喜多誠一從兩方面下手,偵查杭州事件真相。一方面是對魯西、翼南、翼中偵查,看看朱啟睿主力到底在不在是不是還在哪裡,必要時可以讓部隊掃蕩一下。一打就清楚了。另一方面就是調查淞滬會戰時,戰場上是否出現過中國憲兵這支部隊。同時調查湯恩伯二十軍團、第三集團軍現在動向。盡量抓他們的俘虜,審問該部是否攻擊過杭州。

    喜多誠一覺的這樣的任務幹起來還有完成的可能,就愉快地接受了任務,慌忙去做部署了。

    8日早上,抵達台兒莊一線的福榮真平大佐,對台兒莊守軍陣地作了抵近觀察,回到指揮部後,與瀨谷啟少將通了話。得知今日航空兵就可以恢復對台兒莊的空中支援後,福榮真平大佐把自己的三個步兵大隊大隊長和配屬指揮的騎兵、炮兵、工兵、裝甲車、戰車部隊長官集中起來,做戰鬥部署。

    做完戰鬥部署後。福榮真平意氣風。用馬鞭指著台兒莊說道:「越過這個小鎮子。前面就是徐州。拿下徐州,我們就可以建立與華中方面軍會師、消滅南明政府軍主力的不世奇功。諸位,天皇陛下的勳章可是在等著我們去領呢!我決定,先攻進台兒莊的部隊,士兵一律放假一天。」

    這一說,那些軍官們就哈哈大笑,都想著爭取放假的待遇,好好地在鎮子裡和周圍村莊享受一下。

    上午九點,日軍16架飛機飛臨台兒莊。台兒莊攻防戰正式開始。

    大明國防軍第二集團軍轄田鎮南第三十軍、馮安邦第四十二集團軍,經過淞滬戰役後,部隊損失慘重,第四十二軍基本成了空番號,經過短期補充整後,全集團軍現有兵力為三個師和一個獨立旅,即第三十軍的張金照第三十師、池峰城第三十一師,第四十二軍的黃樵松第二十七師、吳鵬舉獨立第四十四旅。

    受命防守台兒莊後,孫連仲把三十一師及配屬的一個炮兵營部署在台兒莊正面防線,第二十七師在三十一師右翼黃林莊一線佔領陣地,第三十師在三十一師左翼頓莊閘附近佔領陣地,確保台兒莊左右兩翼安全,以吳鵬舉獨立第四十四旅一個團佔領運河上游橋頭堡陣地,一個團擔任集團軍總預備隊,形成了以台兒莊為中心陣地的正面阻擊陣地。

    池峰城是河北景縣人。又名風臣,字鎮峨。14歲時,父母送他到桑園一家點心鋪子學做點心。結果兩年下來,做點心的手藝學的怎麼樣不清楚,倒是把池峰城的心給吸引到了當兵上。因為少年池峰城看到騎兵在戰馬上的雄姿特別仰慕,覺得自己應該做一名叱吒風雲的將軍。於是,16歲是池峰城跑到孫連仲部的學兵團報名參軍了。

    在學兵團,池峰城非常刻苦。學、術皆優。孫連仲見他是可造之材,就將他送到馮玉祥的衛隊手槍營。據說,馮玉祥和李德全女士新婚時的喜房,就是指派池峰城警衛的。

    台兒莊大戰前,當年14歲去學點心製作手藝的少年郎,已經長成了35歲的壯漢,成了西北軍中最年輕的中將師長。

    池峰城到台兒莊的時候。三十一師作為第二集團軍先頭部隊已經提前抵達台兒莊,戰區當時的命令是接替台兒莊、韓莊一線防線,並劃歸二十軍團指揮。參謀處主任、代參謀長屈伸已經初步完成了部署,由91旅的王震184團守備台兒莊,91旅的韓世俊182團守備北車站,93旅旅長乜子彬率王郁彬183團隨騎兵隊團向峰縣攻擊誘敵。戴炳南181團隨183團跟進,受乜子彬旅長指揮。

    到台兒莊後,池峰城聽取了屈伸關於部隊部署的匯報,同意了屈伸的安排。二人又與湯恩伯、關麟征見了面,湯恩伯、關麟徵信誓旦旦地保證,只要台兒莊槍聲一響。二十軍團主力即可南下合圍日軍,最長只要一天時間就可以抵達台兒莊一線。

    有了湯軍團的保證,池峰城和屈伸心裡略微有數了。但是考慮到萬一湯軍團增援來遲,單憑一個31師和獨立第四十四旅是守不住台兒莊的。好在第二集團軍主力迅抵達,展開了部署。31師歸還集團軍建制,任務也很明確,就是防守台兒莊一線,堅決阻擊日軍南下,配合湯恩伯二十軍團,在台兒莊聚殲南下日軍。

    池峰城和屈伸帶著各旅長、團長和參謀人員視察了台兒莊的地形地勢。這一看,池峰城就心裡透亮,知道李長官是要以台兒莊運河一線為防禦軸心,在此打大仗。因為這台兒莊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個戰略防禦支點。台兒莊運河與京杭大運河不同,在這裡劃了個東西走向的圓弧,恰好擋住日軍南下的腳步。台兒莊又有棗台鐵路、臨趙鐵路與津浦線、隴海線溝通,是一個水陸交通樞紐,實屬我之必守、敵之必攻之地。

    此時,台兒莊春暖花開。一樹樹桃花、杏花從農家的院落裡、田埂上、山林中露出了粉、紅相間的笑臉,把古鎮掩映在一片春色之中。

    樸實的台兒莊人,已經預感到這裡將生大戰。除了老人、婦女、兒童開始轉移外,青壯年全部留了下來,幫助部隊備戰,大街上全部是匆匆而過的身影。

    空閒的時候,這些青年農民還不忘自己的莊稼,扛著鋤頭在地裡鋤。

    池峰城沒有多深的文化。但多年軍旅生活,他也早就識文斷字了。眼前無邊的春意,竟然讓粗豪的將軍起了想吟詩的豪興。可惜想來想去,竟然沒有想起了一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正要張口念出來,就想起大戰在即,自己怎麼突然想起了這兩句詩呢?

    搖搖頭,池峰城命令各部隊迅按照戰區長官部、集團軍司令部和屈伸錢表師部作出的部署,迅速進行備戰。

    到了4月8日凌晨,31師騎兵連連長劉蘭齋率領部隊向峰縣搜索偵察時,首先與日軍先頭騎兵部隊接觸,繳獲一把佐官刀,偵明日軍只有1000多人,但有坦克、裝甲車、大炮、騎兵。師部接到騎兵來呢報告後,命令騎兵連向潘家巷方向撤退,繼續襲擾偵察,迫不得已時由右翼或左翼撤回運河以南。

    接著183團先頭部隊登峰隊與日軍在獐山開始了激戰。登峰隊都是西北軍的老兵,又佔據有利地形,死戰不退。183團團長王郁彬怕登峰隊傷亡殆盡,幾次命令撤退。這個時候登峰隊長王保坤負傷,連長寇寶便見日軍坦克和騎兵已迂迴切斷退路,乃下令人在陣地在,與敵激戰,直到手榴彈投光,子彈打盡,最後一個戰士犧牲,登峰隊陣地上的槍聲才算平息。

    從登峰隊陣地上撤退的傷員,帶回了繳獲的日軍油印文件。至此,第五戰區才徹底弄清楚確實是瀨谷支隊攻向了台兒莊,把瀨谷支隊的兵力、火力也全部搞清楚了。

    日軍佔領獐山後,又攻向泥溝車站。我183團高鴻立營且戰且退。到了傍晚,日軍在北洛與183團激戰,183團傷亡慘重,撤到南洛與181團會合,與日軍形成相持局面。

    本書首發於看書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