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的天空下

正文 第74章 血肉台兒莊(六) 文 / 碧巖

    當務之急,是要迅增強台兒莊內的守備力量。盯住日軍聯隊級的攻擊。

    李宗仁的手伸向了電話機,他要和孫連仲直接通話。

    磯谷廉介做夢都想不到,他的部署會被中隊猜中,還在不停地督促各部加快行動。

    14日,瀨谷啟抵達了台兒莊前線,接過了戰場指揮權。

    瀨谷啟是3月1日就任第33旅團旅團長的。這傢伙當過陸軍大學教官,講授的就是如何同明**隊作戰,自以為對明**隊很熟悉,一心想在中國戰場創造奇跡,為天皇建功立業。他萬萬沒有想到,從界河到滕縣,精銳的第十聯隊,竟然被一支叫花子一樣的中隊重創,幾乎喪失了戰鬥力。幸虧師團長大人不計小人過,不但沒有追究他的責任,還迅速用師團預備兵力補充了第十聯隊損耗,讓第十聯隊又可以齊裝滿員地開赴戰場。

    第十聯隊不說了。63聯隊也在小小的台兒莊碰壁。幾天過去了,配備著戰車、大炮、騎兵的第旺聯隊在航空兵掩護下,竟然拿不下一個小的台兒莊,把皇軍的臉都丟盡了。

    瀨谷啟想不通。一盤散沙一樣的中隊。什麼時候變得如此頑強、如此不怕死了呢?這還是明**隊麼?

    聽取福榮真平關於戰況的報告後,湘谷啟冒著被明**隊發現的危險,到前沿觀察台兒莊一線中隊防禦情況。

    這一看,瀨谷啟就嘿嘿直笑,偌大一個台兒莊。所有的房子竟然都沒有了房頂,這一定是炸彈和炮彈的功勞。看來,幾天的戰鬥還是有效果的。

    回到指揮部後。瀨谷啟直接就調整了部署,以第十聯隊攻擊台兒莊左右兩翼,以第63聯隊集中全力攻佔台兒莊。先攻佔東南角,再擴大北門附近佔領區。然後集中力量攻佔西北角。最後全力向莊內突擊,徹底消滅守軍。

    調整部署後。瀨谷啟命令戰車中隊集中九輛坦克。從西北沿運河迂迴突破,力爭一舉突破守軍防線。

    瀨谷啟的圖謀落入了31師代參謀長屈伸的眼中。

    屈伸是陝西三原人,和於右任是老鄉,受於右任資助上了師範,後到馮玉祥部從軍,是一個智謀型的軍官。

    台兒莊戰役打響後,屈伸受池峰城指派,組建31師前敵指揮部,具體指揮31師作戰。14日夜裡,屈伸觀察劉家湖方向日軍運輸車隊燈光閃爍,絡繹不絕。就知道日軍援兵到了,明日必然是場惡戰。在向池峰城、孫連仲報告的同時。就仔細研究日軍接下來的打法。先考慮的就是日軍的坦克問題。根據台兒莊的地形地勢,屈伸判斷日軍坦克可能從台兒莊西面沿運河迂迴。因此,15日早上屈伸就下令將戰區調來的戰防炮連部署在莊與北站的浮橋邊,等著日軍坦克的到來。

    上午10點,日軍十二輛坦克果然從運河邊迂迴過來。抵近台兒莊的時候,十二輛坦克一字排開,向守軍陣地衝來。

    戰防炮連有54厘米平射炮,用汽車牽引,備有穿甲彈、榴彈、曳光彈等五種炮彈。日軍坦克距離我軍陣地200米時,四門戰防炮突然開炮,穿甲彈和曳光彈交替使用。打得日軍坦克暈頭轉向,坦克手紛紛跳出車外逃命。時間不長。12輛坦克竟全被擊毀。隨坦克攻擊前進的日軍步兵,萬萬想不到。他們依為鋼鐵堡壘、攻擊利器的坦克,竟然被中隊擊毀。嚇得魂飛膽喪,掉頭就跑,後面是一陣陣中國士兵的吶喊聲。

    消滅日軍坦克中隊對台兒莊保衛戰而言,意義是不言而喻。但接下來福榮真平63聯隊的全力進攻,讓守軍真正體會到了日軍的凶悍,日軍不但佔領了北門。還佔領了台兒莊的西北角,與守軍在台兒莊展開了慘烈的拉鋸戰。

    此時,台兒莊的居民基本都已撤退,連留下幫助部隊運送彈藥、傷員的青壯年也都撤退了。整個莊內不是日軍就是我軍,犬牙交錯,逐院爭奪。

    戰到4月15日晚上。日軍已經佔領了台兒莊二分之一的面積,瀨谷啟甚至高興地向日軍戰地記者宣稱已經攻佔台兒莊。

    防守台兒莊的184團新任團長王冠五給池峰城打電話;報告如果再不撤退,守軍就要全體陣亡了。

    在城外指揮的池峰城哪裡會不知道此時城內的危機情況,他本人也由於率敢死隊夜襲日寇。累的吐血不止,無奈有李宗仁和孫連仲的嚴令,只能命令王冠五死守。

    王冠五此時已經是第五次被從廢墟中拔出來了,聽到池峰城的命令,知道這台兒莊就是184團的墳墓,遂下令團部轉移陣地,指揮部隊與敵死戰。

    屈伸從參謀的報告中得知王冠五要求撤退,趕緊去見池峰城。此時,池峰城已多次吐血,非常虛弱,坐在床上,對屈伸說:「你說咋弄吧。再打下去部隊就全完了。」

    屈伸最怕的就是池峰城洩氣,忙鼓勵說我們困難,日軍也不好過。這台兒莊萬萬不能丟。一丟徐州就完了。那是要殺頭的。

    池峰城點點頭。要屈伸向孫連仲報告,保舉王冠五為九十一旅旅長184團團長,務必堅守台兒莊。並下令從南洛撤回的183團由乜子彬旅長率領,在浮橋邊架起機槍,無論是誰,膽敢退卻,一律格殺勿論。

    屈伸當即給乜子彬打電話,命令他把183團殘餘的200來人集中起來,建立督戰隊,執行戰場紀律。

    由於敵我交織在一起,日軍的飛機已近很難揮作用了。上峰有死守命令,士兵又前赴後繼不懼犧牲,一時間,小小的台兒莊成了檢驗雙方意志的試金石。日軍想向前攻擊100米都很困難。

    遠在北京的朱啟睿,雖然知道台兒莊大捷必然到來。但他知道南明軍隊內部派系林立。很難統一指揮。歷史上湯恩伯雖然由於阪本支隊導致出擊過晚。造成第二集團軍傷亡過大。但無論怎麼說,湯恩伯坐擁五萬精銳,竟然被阪本支隊牽制,實在是丟中國人的臉。特別是阪本支隊沒有出現時,瀨谷支隊竟然只用一個大隊的兵力監視湯恩伯。湯大將軍雖然又是攻棗莊、又是戰郭裡集,也在不停地戰鬥,但他的主力確實是在姑婆山區逡巡不前。設若湯恩伯能早日發動,台兒莊戰役必然可以造幾天結束,第二集團軍也不會有那麼大的傷亡。

    再想想第二集團軍在台兒莊一線浴血拚殺,傷亡慘重,多少英雄連個名字都沒有留下來。可是勝利後,耽誤攻擊時間的湯恩伯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在戰場上曾經猶豫動搖的人也都成了名動全國的英雄,而那些揣著手榴彈、揮動著大刀拚殺的真正的英雄,又有幾人能活著見到勝利?即是活著的又有幾人能得到獎賞?不說普通士兵了,歷史上在台兒莊立下不朽功勳的第二集團軍,戰後竟然被縮編,天理何在?

    現在的形勢比歷史上還嚴峻,如果日軍集中力量攻擊台兒莊,守軍一旦傷亡殆盡,而湯軍團出擊過晚的話,就可能由大捷變為潰敗。退一萬步講,就是取勝了,但日軍一旦覺悟,迅速撤退,那台兒莊大捷的戰果也要大大縮水。

    朱啟睿絕不甘心出現這種情況。

    4月15早上,朱啟睿一大早就叫來北京晨報的記者,要他記錄自己的談話,以新聞稿形式發往大本營總部,請大本營總部立即轉蔣中正、第五戰區李司令長官和二十軍團軍團長湯恩伯。

    記者問:「元首,作為我國的一國之首,您對當前正在進行的台兒莊大戰有何評價?。

    朱啟睿說道:「日軍南下台兒莊,企圖是打通津浦線,溝通華北、華中兩個戰略區的聯繫。此戰關係徐州得失,我相信,我守軍將士定能不惜犧牲,堅決擊敗南侵之敵寇。」

    記者又問:「元首,您認為台兒莊大戰大約能持續多長時間?」

    朱啟睿說:「台兒莊戰役進行到現在,圍殲日寇瀨谷支隊的態勢已成。主動權掌握在我軍手中。說的更直接一點,就是掌握在精銳第二十軍團軍團長湯恩伯將軍手中。湯將軍是蔣參謀長的得意門生,淞滬事變以來,率軍多次迎戰日寇,立功甚偉。不但蔣參謀長慰勉有加,國人也依為干城,我相信這次在蔣參謀長、李司令長官的指揮下,湯將軍將率領精銳的二十軍團一定會再傳捷報。」

    記者想了想,不知道朱啟睿還要說什麼,如果單是這些有點拍馬屁的話,實在是沒有讓自己來記錄的必要。

    看記者一臉疑問,朱啟睿話鋒一轉;說道:「不過,說起湯軍團長。我有點疑問,借貴記者的筆端向湯軍團長討教一二。」

    記者一聽,就知道好戲來了,忙埋頭記錄。

    只聽朱啟睿慢悠悠地說道:「湯軍團長是我軍戰術素養極高的傑出人才,陞遷之快在黃埔軍校一般教官中不作第二人想。按理說,他應該對委員長感激涕零,指哪打哪。但是前段時間我裝備極端低劣之川軍孫震集團軍王銘章部血染滕縣,李長官令湯軍團長馳援,該軍團竟然逗留不前,遇敵一戰即退,致使王銘章將軍殉國。現在台兒莊一線我第二集團軍與日寇多日激戰,台兒莊運河沿線灑滿了烈士的鮮血,可以說。小小的台兒莊裡,每一塊石頭、每一塊彈片、每一座房屋、每一重院落,都凝固著我軍忠勇將士的鮮血。此時,守軍盼援軍如盼甘霜。敵瀨谷支隊的指揮部據台兒莊15公里。湯軍團處於瀨谷支隊背後30公里處。日軍監視阻擊5萬精銳的湯軍團的部隊,又僅僅是一個大隊,也就是一個加強營的兵力。我想請問湯軍團長,是沒有接到李長官的攻擊命令呢,還是被鬼子嚇破了膽?擁有戰車、重炮、騎兵的湯軍團,為什麼就一直逗留在姑婆山區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