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七章 引人關注 文 / 排雲掌

    幸運,清廷實在幸運……

    吳可聽得好一陣目瞪口呆,感歎清廷也有如此能人之餘,對清廷的好運實在沒啥好說的。

    在他看來,太平軍無論是北上孤注一擲,還是西入巴蜀再圖『四擾』,都比東下江南並佔領江寧要強得多。

    當然,他這是在已知歷史走向的情況下放的馬後炮,或許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洪、楊二位有做朱重八第二的可能,而且可能還不小呢。

    如果太平軍不顧一切北犯京師的話,以此時清廷在北方的兵馬戰鬥力,說不定還真有可能成為李闖第二,短短不足兩年時間便奪了滿清的江山,最起碼也是將耀武揚威兩百餘年的旗人趕出京師,佔據逐鹿中原最有利的位置。

    可惜的是,以往一直勇猛精進敢賭敢拚的洪、楊兩人這次沒有賭博……

    在吳可看來,就算不北上西進也是條不錯的路子,起碼比待在江南地區要強!

    以太平軍的實力和如虹氣勢,想要拿下巴蜀之地甚至整個西南都輕而易舉。可能聲勢不如在江南繁華地帶鬧騰得大,但實惠卻絕不是拿下江寧能比得上的。

    最起碼,拿下巴蜀之地便不用太過擔心四面皆敵,就算多來一次天京之變那樣的內亂,相信太平軍政權也能夠支撐得更久一些。

    所以說,太平軍選擇江寧絕對是清廷的幸運,給了清廷重振軍務的寶貴時間,同時又讓太平軍陷入四面包圍的泥潭難以自拔。

    當然這話他心裡想想可以,傻子才會說出來找死。

    左宗棠能將這樣的『機密』透露給他,儘管背後肯定有張大總督的授意,但這個人情他不得不領,可不想因為這麼點『小事』把關係搞僵又或者給老左找麻煩,這不是他想看到的結果。

    不過,在和左宗棠閒聊的時候,他有意無意的提了提自己的看法,沒想到還引來左宗棠一陣贊同。

    人傑就是人傑,儘管還在崛起階段各方面資源有限,但對大局的把握卻不是一般人可以比得了的,看問題也足夠深遠深刻。

    不過讓吳可不解的是,雖然他歷史知識不好,但也知道左宗棠在太平軍肆虐期間好像並不太出彩,剿滅太平軍的風光幾乎都讓曾氏一門跟湘軍搶了去,左宗棠好像並沒多大發揮餘地。

    不用說,肯定是左宗棠跟的老大出了問題,不然堂堂的湖廣總督想要捧起一位心腹親信還不跟玩似的,更何況這位心腹幕僚還很有能力的說?

    沒說的,太平軍在正式建立『天國』之後,為了穩固天京局勢沒少到湖北這邊『打秋風』,老左此時的老大張亮基不是倒霉了就是調離了重要崗位。

    吳可倒是沒這方面的擔心,就算他抱了張亮基的大腿最後出了問題,只有手頭握有足夠籌碼,任誰都不敢小覷他吳某人。

    ……

    這邊總督行轅緩緩離開通城進入崇陽境內,一路風平浪靜沒有發生任何意外,張大總督對沿途的治理非常滿意,時常在和左宗棠閒聊的時候提到這一點。

    他最感興趣的還是吳可鼓搗出的嚴密聯防體系,琢磨著到了武昌上任之後,在轄區內也推廣推廣。

    要是轄區內有了這樣的輔助防禦手段,就算長毛再次大舉來犯,再想要像之前那般勢如破竹橫衝直撞就沒可能了。

    當然張大總督也知道這事兒不那麼好辦,想要那些鄉村土霸王乖乖聽話可沒那麼容易,倒不好引起反彈那就麻煩了。

    所以,趁著有現成的例子,張大總督要好好的學習一下吳可的『先進』經驗。

    讓張大總督驚訝的地方還不止這點,他發現自從進入通城境內之後,一路行過的都是夯實的土路明顯平整過,這讓他心情格外慰帖,暗道瑪、吳二人回做事。

    由於太平軍引發的戰亂,湖南幾條主要教導要道被破快得不成樣子,官府此時哪有精力和時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繕?

    從長沙對來的一路上,張大總督可被糟糕的路況折騰得不輕,直到進入通城境內情況才稍微好轉,以為馬、吳二人為了招待他特意修繕的道路,這讓他如此不請大好看兩人的眼光也有所不同?

    等到進了崇陽境內,看到不時有青壯來往修繕道路,一問才知自己之前會錯了意。馬、吳二人早在年前就開始了修繕轄區內道路的工程,可不是專程為了拍他張大總督的馬屁。

    可正是因為如此,張大總督反而對馬、吳二人更加滿意。

    道理其實很簡單,各地被埋沒會打仗的猛將真的不要太多。之前其中絕大部分只是報國無門而已,只要肯大開方便之門願意效死力的猛士絕不在少數。

    可是既會打仗又能治理地方的人才就很稀缺了,尤其放在亂世這樣的人才更難能可貴,眼下看來馬三東跟吳可就是這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張大總督招攬二人之心更加熱切。

    ……

    話說總督行轅在鄂南境內慢悠悠前行,一路鬧騰出來的偌大動靜,卻是很快引起有心人關注。

    不說一路經過的大小鄉鎮上的地頭蛇,一眼就能看出總督行轅的不凡。

    六百精銳戰士護衛,其中更有三百多陌生兵勇一口的湖南腔,還有馬三東跟吳可這兩位大人物左右陪同,傻子都知道被保護在核心位置的馬車裡坐著大人物。可是知道了也沒用,不說

    他們根本就打探不到來人是誰。就是打探到了消息也不敢輕易湊上去,鄉鎮級別地頭蛇與堂堂的湖廣總督距離實在太遠,遠到根本就沒可能有交集的地步。

    當然,該孝敬的一點都不能少,就算不看總督大人的面子,也要看馬三東跟吳可的面子啊。這兩貨在鄂南地區的名頭實在太大了,風頭更是一時無兩根本就不是區區的鄉鎮土鱉能夠得罪得起的。

    不說一路上的地頭蛇如何聞風而動,總督行轅鬧出這麼大架勢,可是引起了隱藏在暗處的通城跟崇陽兩地太平軍地方勢力探子的極大興趣。

    消息經過隱秘渠道,一層層快速向外傳遞,很快便傳到鄂南太平軍最後的據點,嘉魚天地會首領熊光宇手上。

    與此同時,一路被逼退到九江修水縣的太平軍地方武裝勢力,也得到直接從通城九嶺傳遞過來的模糊消息。

    頓時,這兩部都被鄉勇隊威勢壓得喘不過氣來,一部只能龜縮嘉魚惶惶不可終日,一部更是像喪家之犬一般被趕出老巢流落異鄉,可以說都是鄉勇隊的苦主,時刻想著給鄉勇隊狠狠一個教訓。

    這次聽聞有大人物從鄂南地區過境,兩撥太平軍地方武裝力量頓時起了心思,想著能不能從中撈些便宜啥的。

    嘉魚縣衙,此時的太平軍鄂南地區臨時總部,以熊光宇,楊應龍,易象等人為首的鄂南太平軍地方武裝勢力首腦濟濟一堂,正在激烈商討著鄂南地區太平軍地方武裝勢力的下一步行動計劃跟未來。

    「干,一定要好好的幹上一場。咱們不好過,也不能讓吳可那混蛋好過!」

    劉林站在縣衙大堂正中,像打了雞血一般揮舞著手臂激情狂呼:「這次絕對是個好機會,只要操作得當說不定咱們此時的尷尬局面都能一舉扭轉!」

    他此時興奮得渾身一陣顫慄,好似要將心中多日來的憋悶一掃而光,特別是想到能讓早就看不順眼的『仇人』不痛快,他心中便是一陣病態般的興奮,就連原本飽受風霜的憔悴臉膛,在這一刻都變得紅光滿面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