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 縱論 文 / 排雲掌

    「臬台大人!」

    武昌通往襄陽的官道上,兩支清軍拖著長長的行軍隊列快速前行。

    一支人馬身著鄉勇號服,將旗迎風招展大大的『吳』字顯眼之極,正是吳可所率鄉勇隊一千兵馬。

    另一支清軍身著楚勇號服,正是新任湖北按察使江忠源所部人馬,由江忠源親自統帶。

    兩支人馬是在半路撞上,都是得到總督府急令共同前往襄陽助剿。

    此時吳可正帶著手下一干核心小弟,親自趕赴楚勇所部中軍拜見江忠源。

    「呵呵,夢臣(吳可自己取的字)也奉命馳援襄陽?」

    江忠源身材不高皮膚好似老農般黝黑粗糙,不過身上一股子彪悍味兒讓人不敢輕視。笑呵呵看向吳可朗聲問道。

    「正是如此,沒想到臬台大人此行目的也是襄陽,看來流竄入鄂的那幫捻匪要倒霉了!」吳可輕笑著拍了一記小馬屁。

    「哈哈,你小子的嘴巴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會說了?」

    沒人不喜歡聽好話,江忠源也不例外。他哈哈一笑指著吳可佯裝不悅,臉上的笑容傻子都看得出來是什麼意思。

    「卑職這可是實話實說!」

    吳可一本正經『嚴肅』道:「臬台大人征戰多年與發匪多番交戰,更是曾帶兵擊斃發匪匪首馮雲山,對付一幫剛剛興起的捻匪還不是手到擒來?」

    反正說漂亮話又掉不下一塊肉,吳可自然要使勁吹捧。

    有江忠源在,援軍首領位置自然輪不到他一區區都司頭上,他只希望到了地兒後老江不要胡亂指揮就好。

    不過按照老江以前的表現來看,這位湖北新任按察使大人還是很懂行的,在軍事指揮方面甚有一套。

    要知道太平軍剛剛興起之時,他便率領手下組織團練助剿,更是得到滿族副都統烏蘭泰的器重,並且表現極為不俗一路依靠戰功青雲直上。

    可就是如此,後來太平軍攻陷永安(今廣西蒙山),不久被清軍圍困。

    當時,提督向榮主張圍城必闕的戰法,而烏蘭泰則認為應用鎖圍之法,二人爭執不下。江忠源調解不成知道此戰清軍必敗,當機立斷稱病回鄉。

    結果正如他所料,太平軍不僅成功突圍,剛剛抱上的大腿烏蘭泰也戰死沙場,可他卻是官運亨通一路扶搖,獨率一軍表現精彩幾戰皆捷直接被提拔為知府。

    之後的長沙會戰江忠源一樣表現不俗,為成功守住長沙立下汗馬功勞。之後因為太平軍拿下武昌,湖北高層官員幾乎一空而空,作為救火隊員之一他被提拔為湖北按察使彈壓地方。

    因為同是從湖南調任而來,江忠源得到湖廣總督張亮基的極大信任,可謂張大總督在湖北的手下頭號戰將!

    這樣的人物吳可雖然半分不秫,但也沒必要胡亂得罪不是?

    按說堂堂三品臬台,署理一省司法是為地方官中的佼佼者,可江某人卻時常不務正業帶兵剿匪。

    之前吳可帶著鄉勇隊弟兄在武昌周圍找強梁水匪麻煩的時候,這傢伙也不甘示弱帶著一幫楚勇湊了個熱鬧。

    吳可並不知道,如果不是他和鄉勇隊橫空出世的話,此時江忠源應該帶著手下小弟橫行鄂南欺負『小朋友』,將鄂南地區浮出水面的太平軍勢力一掃而空不說,還生擒劉立簡,陳百斗和熊開宇(熊光宇族兄弟)等太平軍地方人馬首領。

    之前左宗棠也沒忘帶著吳可拜見他這位湖南老鄉,雙方算是見過面有了那麼點點交情,這才有了眼下吳可大拍馬屁的一幕。

    不然換個不認識的綠營參將,你看吳可會不會如此熱切?

    這一頓馬屁拍得江忠源很爽,念及吳可又是老鄉左季高介紹過的,也算是半個自己人,江臬台態度越發和善交流起來自然更加順暢。

    「夢臣,你對此次捻匪入境襲擾襄、樊怎麼看?」

    兩人又羅裡巴嗦客套一陣,江忠源突然開口問道。

    「這個……」

    吳可好一陣沉吟,被問了個措手不及不知該說什麼是好。

    前說過,他前世歷史知識一般得很,知道一些歷史大事可對於捻軍這樣的『小角色』真沒太多認知和見解。

    至於他與江忠源此行具體目的……

    咸豐三年二月末三月初,河南捻匪一部約有上萬人馬突然進入湖北境內,兵鋒直指鄂北要鎮襄、樊地區。

    湖廣總督張亮基聞訊震怒不已,當即嚴令襄、樊兩地各縣官員嚴防死守,同時還要求安襄鄖荊道羅遵殿坐鎮襄陽全權負責防捻作戰。

    除了這些之外,張大總督還抽調吳可的鄉勇隊跟江忠源的楚勇增援襄樊,務必要確保這處湖北北大門的安全。

    「說老實話,卑職對捻軍確實不熟!」

    見江忠源目光炯炯一臉考較之意,吳可很是坦承說道:「不過以眼下局勢來看,那幫入鄂捻匪要麼策應長毛而來,要麼就是無意間的獨立行動!」

    「那清臣認為那種可能更大?」

    江忠源點了點頭不置可否,這

    事只要腦子稍微正常對天下局勢有清醒認識的都能猜個八玖不離十,關鍵的是自家的判斷是否準確有說服力。

    「卑職認為,後者可能性更大一些!」吳可坦然回答。

    「哦,清臣怎麼會這麼想?」江忠源手握戰馬韁繩放緩馬速,一邊偏過頭來笑瞇瞇問道。

    「賊性難改而已!」

    吳可沒有藏著掩著侃侃而談:「如果此次捻匪人馬不足五千的話,還真有可能是策應長毛而來,可是現在他們一下子出動上萬人馬這就不太可能了!」

    不等江忠源繼續發問,吳可直接說道:「無論發匪首領還是捻匪頭目,哪一個不是桀驁不遜不甘人下之輩?」

    說到這兒他一揮大手,鎮定自若解釋道:「捻匪人馬上萬,怎麼可能再聽從發匪號令,或者主動伏低做小?」

    他隱約記得,太平軍西征好像最先對付的乃是臨近江寧的徽省,北伐人馬卻是直接殺奔河南而去。如果捻匪要做策應的話,在自家老巢河南豈不更加方便,何必巴巴跑來湖北搗亂?

    「依清臣之見,咱們又該如何增援襄犯兩地?」

    江忠源顯然對吳可大說法很是認同,不待吳可解釋完後又繼續追問。

    「這要看臬台大人想如何支援享樊守軍了!」

    吳可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回答。

    「此話何意?」江忠源笑吟吟問道,

    「支援的方式有很多,總結起來無外乎攻和守!」

    吳可伸出兩根手指輕輕搖動。

    「願聞其詳!」江忠源倒是放得下架子好奇追問。

    「攻的話咱們就沒必要進城,在野外游擊邊牽扯捻匪注意邊消耗其有生力量!」

    吳可呵呵一笑,自信滿滿解說道。

    「當然還有另一種攻法,那就是吸引捻匪主力咱們據城而守,拼消耗拼勇氣!」

    「好一個拼消耗拼勇氣!」

    江忠源拊掌大笑,顯然對於吳可的說法十分滿意:「那守呢,咱們又該如何守法?」

    「守的話,自然是依托堅固城防死守了!」

    吳可微微一笑解釋道:「這法子最是消極,主動完全握在捻匪手裡,搞不好會出大漏子!」

    「什麼漏子?」江忠源不恥下問。

    「如果捻匪下了得狠心的話,分出一部人馬將咱們牢牢牽制在襄樊兩地,而後主力向南直撲武昌後果不堪設想!」吳可說著說著,自己把自己嚇了一跳。

    「他們敢!」

    江忠源臉色大變怒喝出聲,很快反應過來這知識吳可的猜測,雖然著重猜測讓人心生不安,不過還是第一時間穩定心神繼續發問:「既然有消極的防禦方式,自然應該有積極的防禦法子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