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三百一十章 前膛遂發槍 文 / 排雲掌

    武漢三鎮當中,如果說武昌是政治化中心的話,那漢口就是名副其實的經濟之中心跟貿易中心,自古便有『楚中第一繁盛處』的美譽,鼎鼎大名的漢正街更是湖北最繁華的商貿集散地,無論是在眼下還是在後世都是如此。

    吳可在某一次去漢口採購物資順便感受這時代特有的小市民生活時,竟然看到了幾位金髮碧眼的老外在漢正街上晃蕩,好像在向兩旁商舖兜售什麼商品。

    他頓時就來了興趣,之前正想搭上洋人的線可惜一直沒有門路,眼下送上門來的機會可怒能放過。

    本來以他那半吊子的英語水平,倒是能和洋人連比帶劃勉強溝通。不過後來又一想這麼衝上去有些不對,太過招人懷疑了:丫的你一窮山溝出身的泥腿子,是怎麼學會那一口天般的鳥語的?

    後來通過漢口官面上的關係,他這才打探情況那幫洋人是來自英吉利的商人,此來漢口便是想要打開內陸商道。

    不過可惜的是,此時洋人在沿海一帶卻是威風凜凜,但在內陸勢力和影響力還處於開荒期。大清雖然輸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但脊樑骨還沒打斷依舊硬挺著,可能在沿海一帶態度軟弱但在內陸絕對不含糊。

    不然的話,西方諸國大使一次又一次的覲見請求,也不可能被朝廷統統拒絕沒二話。逼得那些想在大清擴充影響力和攫取更大利益的列強們,悍然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順便將大清的脊樑骨打斷。

    通過漢口商業行會聯繫上這幫還沒徹底打開局面的苦逼洋人,試探了一番立刻弄清楚了這幫傢伙的身份。

    冒險商人!

    果然,這時代敢不遠萬里跑到遠東來掏金的傢伙,就沒一個膽兒小的。

    最讓吳可驚喜的是,這幫冒險商人表示只要有錢啥都可以賣,啥工業機器和工業產品都只是小兒科,軍火鴉片才是真正的暴利。

    有這樣的好機會吳可自然不會放過,在問清了眼下英軍的制式裝備後,他試探著下了五十桿的定單。

    雖然那幫洋人要價非常狠,一桿標準制式brownbess前膛燧發火槍或者baker前裝滑膛燧發火槍,開口就是一百兩紋銀髮射火藥子彈啥的另算。

    儘管覺得肉痛,好說歹說將價格壓到了八十兩一把的地步,而後吳可便付了三分之一的採購款做為先期定金,等洋人將貨物全部運來之後再付清餘款。

    不得不說這時代的交通狀況那就是一個坑,明明跟那幫英吉利商人說好了,他們要在兩個月之內交貨。

    可是兩個月轉眼即過,當初答應好的五十桿英軍制式火槍沒見蹤影,那幾位英吉利洋人也再沒了蹤跡,說白了就是沒在武昌出現過了。

    吳可手下知道此事的小弟自然氣憤不已,認為被那幾個什麼英幾里的洋鬼子給騙了。吳可雖然心中懷疑但還是抱有一絲期待,還沒等到那幾位洋人將貨物送到便啟程趕赴江西作戰。

    他在心中暗暗發狠,要是那幾個洋人真敢騙他的話,以後逮著機會絕對不會放過他們。同時也準備通過總督衙門,直接聯繫上海洋人商務代表,準備購置一部分合用槍械。

    之前確實有些操之過急,眼下在國內想要採購西洋槍械,最好的辦法還是通過官方渠道。儘管這樣一來中間不可避免被人吸血,但總的來說還是很划算的,至少能夠避免這次遭遇的事兒。

    都不知道對方拿了定金是跑路了還是在認真辦事,等待的過程實在太過熬人。

    之後便是一系列戰事,吳可親自率領手下精幹人馬,與太平軍後隊打了三場小勝了三場,立起了自家名頭返回九江休整,差點都將這事給忘了。

    沒想到回來之後,負責後勤的堂哥吳天志卻突然告之了他一個好消息:那幾個消失了差不多近三月的洋人突然在武昌出現,並交付了之前定下了五十桿前膛遂發槍,當然留守後方的弟兄是給足了餘款才拿到貨物的。

    也是他離開之前特別交代過的,如果那幾位洋人帶著貨物回來的話,查看貨物沒有問題後便直接將餘款付清,不要在那些旁支末節上斤斤計較。

    不然的話幾千兩銀子也不是小數目,留守後方的中隊長級別頭領,還沒有那麼大權限支配如此巨大的資金進出。

    吳可頓時大喜,沒急著看槍而是先問那些洋人在哪?

    人還在武昌,好不容易做成了一筆大生意,那幾位實力不強的冒險商人自然要將渠道做通,只有把生意做得長久了才是正理!

    同時堂哥還告訴他另外一個京戲,說是那幾位洋人讓留守的弟兄帶話,他們這次除了將約定的五十桿前膛遂發槍送來之外,另外還帶了幾把啥子來福槍,還有名字更奇怪的柯爾特左輪手槍,問買家要不要這些玩意?

    要,要,要,當然要,全部要!

    吳可當時那個欣喜已經沒法用言語形容,以前是沒想過這好事,沒想到現在不想了好事卻主動找上門來。

    作為後世一個退伍軍人,對於槍械歷史他還是模糊知道一些的,不論是來福槍還是左輪在槍械歷史上都佔有濃墨重彩的一席,如今主動送上門來怎可不取?

    之前他還一直頭疼手下弟兄的火槍化轉型怎麼弄,整天琢磨收集來的鳥統跟抬槍可不是個事兒啊。

    現在好了,弟兄們的訓練跟武裝用槍全都靠那幾個突然出現的洋人就能解決,心中的那塊巨石總算放下一半。

    他沒啥不同意見可堂哥卻不怎麼樂意了,表示那些玩意實在太貴,一桿來福槍那幫洋人要價兩百兩銀子一桿,至於那什麼

    柯爾特左輪也要五十兩銀子一把,彈藥跟其它雜七雜八的玩意另算,吳天志覺得太不划算。

    也不怪他會有如此想法,這麼金貴的價格以鄉勇隊的資金實力,根本就沒辦法大規模換裝。他在堂弟的熏陶下對火槍也不是一無所知,後勤隊還掌握著一支五十來人的鳥統小隊呢。

    就算洋人的玩意特別新奇,但威力也不會捅破天去,不然洋人早就稱霸天下了哪還用得著這麼辛苦?

    他知曉火槍還集中使用數量少了都不成,區區幾桿槍又能有多大作用?

    最重要的是價格太過昂貴,一桿來福槍的價格足以自制四把甚至五把連射手弩,那啥子左輪手槍的價格比連射手弩都貴,他覺得很不划算。

    吳可卻不這麼認為,其實說白了火槍也就是延續弩弓的作用,製作起來覺得要比弩弓省時省力得多。

    相比弩弓動轍半年一年的製作時間,火槍的製作週期則要短得多。就算手工製作那速度也能甩弩弓還幾條街。

    別看鄉勇隊手中連射手弩不少,但那都是粗製濫造的玩意,根本就達不到真正弩弓的質量標準。有可能一場戰鬥過後沒射幾枚弩矢便報廢了,到目前為止質量最好的一把手弩使用壽命也不過才區區一個半月,發射弩矢不過三十枚而已!

    尼瑪,就這消耗速度鄉勇隊有些承受不起。因為每次戰鬥過後,後勤隊所屬作坊都被要求新制一批手弩,如此循環下去消耗更是驚人得很。

    儘管心中很不情願,但胳膊擰不過大腿吳天志只得勉強同意,他倒是想看看堂弟口中那些『好玩意』到底是個啥摸樣?

    既然知道後勤倉庫裡有誤事桿英軍制式火槍,吳可一刻也呆坐不住,匆匆處理完營務之後便急不可耐趕了過來。

    堂哥吳天志果然是個有心人,知道自己十分看重這批火槍,生怕放到後勤倉庫出了啥以外,竟然將裝好槍械的箱子都放在自己營房。

    隨意打開了一個箱子取出一桿嶄新前膛遂發槍,欣喜的打量了一陣之後便邀堂哥一起出去試試威力。

    「我正想看看呢,洋人的火槍到底比咱的鳥統強在哪裡?」

    吳天志欣然應允,嘴裡還不忘調侃了一把。

    「應該比鳥統強得多吧……」從後勤專用倉庫裡取出一個火槍配套彈藥包,兩兄弟跟一幫親兵興沖沖找到一處偏僻地兒試起槍來。

    可是沒多久……

    「這玩意怎麼上藥的?」

    吳可忙得滿頭大汗,笨手笨腳的操弄著手頭那桿前膛遂發槍。

    「使用說明使用說明,尼瑪的坑爹啊竟然沒有使用說明!」

    被糟蹋得不成樣子的彈藥包又被他好好禍害了一遍,結果除了散裝火藥跟那坑爹的圓球彈丸之外啥都沒有,頓時氣得破口大罵鬱悶不已。

    「可子,是不是跟鳥統那般先填火藥再裝彈丸?」

    吳天志在一旁看得滿頭黑線,實在忍將不住開口提醒道。

    「剛才我就試過了沒用啊!」

    吳可一臉鬱悶氣急敗壞道:「對對對,再試試再試試……」

    坑吶,這就是吳可此時心中的唯一想法。

    尼瑪早知道遠東英軍的制式裝備就這玩意,他才不會大動干戈弄這麼一套老爺槍,尼瑪的使用起來跟鳥統一樣麻煩,真是坑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