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征程 文 / 排雲掌

    開封和洛陽一連多家富商大戶家糧莊被搶,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這時代士紳的力量是強大的,可再強大的力量在現官有充足理由不管的前提下也是白瞎。

    鬧騰了一陣沒啥效果,那幫河南士紳直接找關係在京城折騰起來,一封封指責張亮基不作為的折子雪片般遞了上去,張亮基的政敵們見勢也跟著攪合了進來,一時間京城謠言漫天飛舞好似張亮基隨時都可能倒霉一樣。

    與原來歷史上被彈劾冒領功勞被革職遣戍軍台不同,此時張亮基的表現極為不俗,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河南的局勢之所以還能勉強保持穩定,張亮基本人著實功不可沒,就是想裝沒看見都不可能。

    咸豐帝也明白這一點,可明白歸明白眼下河南士紳鬧騰得這麼厲害,顯然張亮基再待在河南已經不合適,於是下旨主動咨詢張亮基本人的意見。

    張亮基還有什麼好說的?

    上折子表示為了穩定河南局勢他算是殫精竭慮了,既然當地士紳如此不歡迎他離開就是,皇上你乾脆調我去戰場吧,那地方雖然危險但沒這麼多糊糊事兒,至於河南巡撫之職誰愛干誰幹!

    咸豐帝感動了,這才是大清的好臣子啊!

    正好安徽巡撫吉爾抗阿調任江蘇巡撫,張亮基既然這麼想表現忠心,那就擔任空缺下來的安徽巡撫吧!

    至於河南巡撫由誰頂上,咸豐帝詢問了一下幾位中堂的意見,一個個卻是搖頭擺手表示沒有合適人選。

    開玩笑,眼下的河南就是一個火藥桶,稍一不慎就可能爆炸,將新任巡撫炸得粉身碎骨永無起復之日,這時候他們怎麼會推銷兜裡的親信?

    如果河南本就是個爛攤子還好說,反正都爛了再爛一點也顯不出什麼來。

    可是此時河南局勢真的很穩定,特別是有吳可那小子坐鎮的時候,就算有饑民鬧事也不敢做得太過,一聽到南陽鎮總兵麾下人馬到來立即一轟而散,不到絕境那些饑民決不會鬧起太大亂子。

    這能耐真真了不得啊,關鍵是河南那幫捻匪此時竟然不鬧騰點動靜出來老實做人,尼瑪這還是他們印象中桀驁不遜折騰不嫌事大的捻匪麼?

    後來一打探,才知道捻匪大首領張樂行被這小子在襄陽差點整得全軍覆沒,剛到河南又使勁敲打了一番境內捻匪人馬,這尼瑪妥妥一名將風範啊!

    他們手下可沒這樣能打的狠人,派心腹去河南簡直就是送菜!

    張亮基由此也被無數朝堂大佬羨慕嫉妒恨,眼下時局混亂手下能有這麼一位能打的悍將,妥妥的前途似錦中堂在望。

    咸豐帝頓時氣結,之前倒張的時候一個個積極得很,眼下要任何出力了一個如避蛇蠍,真真豈有此理!

    ……

    不提朝堂上的糊糊事兒,話說張亮基等人接到命令之後,收拾了收拾帶齊手下近兩萬小弟浩浩蕩蕩直奔戰火連天的安徽而去。

    至於這些人馬哪來的,河南不是鬧饑荒麼,願意投軍吃皇糧的精壯漢子多得是,隨便招招手便聚起上十萬來,而且大多還是那種身家清白的,不像民國時期那般幾乎家家通匪戶戶出賊。

    吳可的威名可不是開玩笑的,大半年時間雖然不足以止小兒夜哭,但是嚇破個把蟊賊的膽還是能做的滴。

    在這大半年時間內他就稍微這麼一擴軍,結果實在撐不住河南漢子們的熱情,招了一千又一千,最後都感覺後勤壓力大有些吃不消才停手,等回頭一望得,手下小弟人數已過了萬,達到了驚人的一萬二千餘!

    不同於此時湘勇的編制方式,吳可麾下是以小隊中隊大隊還有團級劃分編製的,一個小隊五十來人轄十個伍五個什,一個中隊三百來人轄六個小隊,一個大隊一千來人下三個中隊,一個團則是三千來人轄三個大隊。

    鑒於這時代打仗依舊靠人堆,吳可的打算是中隊為基本作戰單位,以自家弟兄的精銳程度一個中隊對付同等數量的太平軍不成問題。

    一個大隊就是小號的基本戰略單位,斥候,後勤還有戰兵一應俱全,只要環境地形合適抵擋三五倍敵人的攻擊輕而易舉。

    至於三千人團級就是真正的基本戰略單位,以吳可部的實力完全有能力參與萬人規模大戰,當然前提最好不是孤軍奮戰或者被包圍的情況。

    吳可估計以後很難有一次性出動手下一萬二千來人馬的機會,如果真的到了這一步,不是參加與太平軍放方面主力決戰,就是他和手下小弟到了不得不拼的時候,他有這個自信很難出現這樣的不利局面。

    因為他總兵的身份,可領一鎮幾千朝廷給予承認並撥付一部分軍費的人馬,因此手下萬餘人馬也一份為二,一部五千人左右成了朝廷正式官兵,其餘七千來人依舊還掛著鄉勇隊的拍子自籌糧餉。

    另外值得高興的是,水牛那幾個擔任內部團總職務的小子,經過這麼長時間的鍛煉積累因功都升了上來,不是參將,游擊就是都司的,一個個都混出了頭正好匹配手頭掌握人馬數量,不至於太過讓人詬病低職高就。

    左宗棠的情況跟吳可差不多,之前吳可幫他搭了個檯子,將江忠源的幾位堂兄弟都招了來,統共也有近兩千人馬,如此一來左宗棠手裡也有了直屬鄉勇人馬。

    見吳可部招收不少河南良家子弟擴充迅猛,他也有樣學樣招了三千來人,加上之前的近兩千人馬,合計用手直屬人馬超過五

    千。

    可惜的是因此此時老左的官職實在太低,這五千人馬除了少部分有官府供應之外,其餘都只能以鄉勇名義存在,這個沒多少積蓄的老左製造了極大的財政壓力,不然的話招順了等候的他指不定能招攬多少青壯漢子呢。

    這也是老左跟張亮基默許了吳可那陰損主意的主要原因,手頭錢糧不夠啊,不找那些不給面子的傢伙『化化緣』怎麼甘心?

    新任安徽巡撫張亮基,帶著心腹幕僚左宗棠,還有初露崢嶸的悍將吳可,並近兩萬人馬拍拍屁股離開了河南,給後任留下了一個平靜的火藥桶。

    本想通過信陽直奔安徽六安跟淮南,不料荊北竟軍官突然邀請他們坐鎮一短時間鄂北襄陽,經過商量之後答應了下來。

    當他們進入湖北襄陽地界,正是湖北請軍發動猛烈反撲之時。

    太平軍佔領武漢後,荊州將軍官受朝廷指派全權負責湖北戰事,當即派松潘鎮總兵雙保、建昌鎮總兵福炘帶兵2000,配合武昌潰兵2000餘人,分兩路自西東攻;湖廣總督楊霈率桂明、布克慎等部兵勇5000餘人由鄂北分道南下加入進攻序列。

    1854年7月到8月兩月間,湖北清軍發動潮水般反撲,一時間烽火燎原戰火連天,漢口、漢陽外圍州縣如潛江縣、沔陽州、麻城縣、安陸府、孝感縣、天門縣、黃陂縣、羅田縣均被清軍攻陷。

    一路攻勢順利讓官興奮不已,幾乎將手頭能夠調動的所有人馬都撒了出去,最好能一鼓作氣收復武昌。

    此時鄂北地區清軍兵力極其稀少,官正擔心後路有礙出現什麼變故,張亮基等人到來正好幫了他一個大忙,對張亮基的『急公好義』自然感激不盡,並表現有需要的話可能還需吳可部人馬支援。

    吳可此時的名聲當真不小,湖北高層官員幾乎都對他印象深刻,似乎其部在與太平軍戰鬥之時從沒吃過太大的虧。

    官對此自然有所耳聞,之前沒跟太平軍交手可能有些不屑,認為傳言太過誇大其詞,可是現在他沒這想法了。

    太平軍西路人馬在湖廣兩省作戰,面對清軍人數好幾萬之巨,依舊打得有聲有色如火如荼,這能耐可不是開玩笑的。

    而且吳可在河南闖下的名頭不小,幾乎以一人之力壓制那些桀驁不遜的捻匪,這其中有多大困難管心知肚明,因此他對吳可的能耐更加信服看重。

    能有打擊太平軍西路軍的機會張亮基自然樂意之至,這樣還可以幫忙分散安徽太平軍注意和兵力,和官一起向朝廷上了個折子稟明原因之後,他便率近兩萬大軍暫駐襄陽穩定當地局勢。

    此前幾乎戰無不勝所向披靡的太平軍西路軍,好像也遇到了極大麻煩。

    自從湖南團練大臣曾國藩領命,率湘軍主力出師抵抗進入湖南的太平軍以來,太平軍各部人馬傷亡慘重,一邊退回湖北休整匯合一部援軍再入湖南,由於兵力不足不得不抽調遊走於鄂北各地的太平軍人馬,讓官等部沒了後顧之憂一連拿下長江以北諸多城鎮。

    7月上旬湘軍以2萬之眾北上,太平軍接戰失利,於7月25日由岳州退守城陵磯(今岳陽市東北)。太平軍與湘軍水陸軍大戰於岳州、城陵磯一帶,太平軍屢戰失利傷亡慘重。

    1854年8月25日,岳州城陵磯失守,太平軍退回武昌。

    而此時太平軍西路主帥韋俊、石貞祥奉令帶領部分西征軍東下,攻擊向榮的江南大營;留下石鳳魁、黃再興、陳玉成等守衛武昌。

    官一見大喜國王,急忙來信邀請張亮基所部人馬一同會攻武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