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三百三十章 實力擴張 文 / 排雲掌

    「諸位諸位,此次我們要見的可是中國一省軍事武裝總司令,諸位要打起精神不要讓客人不滿才好!」

    「知道了知道了,亨利你這傢伙就喜歡囉嗦!」

    「就是,清國官員我見得多了,還不就那麼一回事?」

    「哼哼,要不是看在白花花銀子的份上,我才不願意跟蠢豬一樣的清國人有任何交流!」

    「得了吧邁克,要不是有這位清國司令的大筆銀子,你只怕連上海都不敢回吧,那幫可惡的黑幫分子可是找你找得正急呢!」

    「……」

    上海開往蘇北地區的某條中國商船上,五六名金法碧眼的老外正開開心心坐在艙房裡閒聊,暢想著以後的光明『錢景』。

    一行到了連雲港後也不停留,馬不停蹄直接路過蘇北進入皖北地區,吳天志率領一干後勤處小頭頭們早已等候多時。

    儘管不是那位安徽提督親自出面有些遺憾,但以亨利為首的英國商人到也沒太過在意,只要有白花花的銀子賺,他們才不會在乎人家是不是老大親自出面。

    吳天志跟這幫商人打過幾次交道也算熟悉,之前在武昌休整的時候就沒少接觸,後來到了河南又合作過一兩次,這一次同樣按照來辦法來。

    鄉勇隊擴張得實在太過迅速,以吳可堂堂的記名提督之位搞大襖足夠冷兵器不難,可火器上的缺口就大了。

    先看貨再付餘款,亨利等人也想把這條線抓緊,可不敢在軍火質量上動什麼歪腦筋,之前他們糊弄著拿來的幾款舊槍被買主批得一無是處,幾個人高馬大的洋人被矮他們兩頭的吳天志訓得跟灰孫子似的還屁都不敢多放一個。

    沒辦法,遇到了識貨的土霸王他們可不敢亂來,還想不想賺錢了?

    他們也不是沒接觸過別的清朝官員,不是卑躬屈膝一點骨頭沒有,想辦個正事卻又拖拖拉拉不敢承擔風險,最後生意成了還得給人家送好處。

    關鍵這好處一送就得好幾月,尼瑪的太耗心神了,賺的那麼點銀子值不值得還兩說得很捏。

    要麼就是態度僵硬得一塌糊塗,擺著一張高高在上的嘴臉,好像他們賣軍火是求著人家一般,(當然事實確實如此)陪盡笑臉不說還得老老實實接受上下盤剝打點,這日子怎叫一個累啊。

    他們就是賣些散貨的小雜魚而已,可比不上那些有政府支持,可以直接不鳥清朝省級政府的底氣。

    鄉勇隊就不同了,人家老大識貨也沒那麼多彎彎繞,只要質量過關認可了就爽快付錢,也沒中間人插手的餘地和空間,不需跟那些屁都不懂的官員玩什麼賄賂把戲,這錢才叫賺得輕鬆愉快。

    而且以鄉勇隊那位老大以令人咂舌的速度陞官,手頭人馬迅速擴張地盤和影響力也在不斷變大,軍火生意的規模跟利益也在不斷加大,他們就更不敢在這時惹怒買主,將自己等人一腳踢開然後找別人合作。

    這是他們絕對不想看到的情況,因為與鄉勇隊的買賣越做越大,他們一行也逐漸從眾多的冒險商人中脫穎而出,就連那些大洋行的襄理見了他們都個熱情笑臉,這種好處可不能隨意讓人。

    查驗無誤之後,幾名洋人開開心心接過餘款,邀請鄉勇隊後勤大總管後也不氣餒,帶上新定單沿原路重新返回上海租界。

    吳天志則是帶上五百桿最新制式來福槍,還有配套的刺刀彈藥以及必要的維護工具和零件,在上千鄉勇隊戰兵的保護下返回廬州。

    自從江西大戰以來,吳可已經陸陸續續從亨利等軍火商人手上,分批次購買了上千桿來福槍,加上這一批次足有兩千餘桿。

    為了最大限度發揮這批『先進』槍械的效用,他還特意擴充後勤處火槍小隊,將之前不足百人的小隊擴充到千人大隊規模。

    吳可費了老鼻子勁,才將這千把人訓練得有摸有樣,代價是之前採購而來的上千桿來福槍報廢了近五百桿之巨。

    不過效果也是讓他時常滿意的,使用並不熟練的三段式射擊法,在百米範圍內連綿射擊的場面堪稱恐怖。

    儘管升騰的硝煙讓人眼睛不適,刺閉的氣味更讓槍手們難受,可是連綿的射擊在身前百米方圓形成片片恐怖彈幕,插在地上那數百木頭人被打得木屑橫飛慘不忍睹,看得原本不以為然的旁觀者們目瞪口呆難以置信。

    左宗棠看得眼熱不已,自然請求吳可幫他代購一批火槍武器訓練,他也動了組建自家火槍中隊的想法。

    尤其當吳可為了檢驗自家火槍隊的真實威力,故意帶著三千人馬前去金陵挑釁,成功引來五千太平軍瘋狂撲殺,三千鄉勇隊戰士擺開陣型,砰砰砰一陣連綿槍響,根本沒見識過這等陣仗的五千太平軍在連綿火槍攻擊下足足撲了小兩千,然後被騎隊一衝頓時兵敗如山倒灰頭土臉的縮回金陵再也不敢出來。

    一干圍觀的土鱉官員們自然吃驚不小,就連吳可本人都被如此驚人結果嚇了一跳。只覺得那幫太平軍都蠢得可以,明明正面強攻損失太大,依舊不依不饒繼續硬挺,結果吃屎了吧?

    他之前一直不明白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那位姓僧的蒙古大佬怎麼就白白損失了三萬騎兵呢,現在他算是有些明白了。

    五千太平軍精銳,在一千戰術戰法還有操作都極不熟練的火槍手跟前毫無還手之力,更何況早就將火槍玩得純熟的大鷹帝國士兵?

    bsp;張亮基震驚了,左宗棠也震驚了,就連離得不遠的江南大營主帥尚榮也給驚動了。他們雖然知道洋人船堅炮利,士兵早已屏棄冷兵器作戰,之前的不以為然現在全變成了驚訝跟興奮。

    張亮基甚至異想天開的要吳可帶著火槍隊,試一試進攻金陵,說不定火槍隊再立奇功一舉拿下長毛匪窩呢。

    左宗棠這傢伙在一旁也跟著添柴加火,認為此計可行要火槍隊冒險一試,自然被吳可毫不猶豫全部拒絕。

    開玩笑,就上千訓練好不怎麼樣的遂發滑膛槍槍手,要不是打了那五千太平軍一個措手不及,能在野戰中取得多大戰果還兩說呢。

    好說逮說讓張亮基跟左宗棠打消這一念頭,可接下來的麻煩更大。

    江南大營主帥,欽差大臣向榮把他叫了過去,先詢問了一番火槍隊戰鬥的具體情形,接下來同樣提出讓吳可部火槍隊試探進攻金陵,幫忙牽制一部太平軍人馬減輕江南大營壓力。

    吳可這下真的為難了,張亮基和左宗棠的要求他還能推辭一二,都是自己人同盟軍了,說些大實話也沒什麼。可是向榮可不一樣,儘管這廝的出身經歷跟吳可出奇的相似,可這傢伙眼下身為欽差大臣江南大營清軍主帥,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吳可只能委婉的表達自己意見,老實交代目前火槍隊戰法不熟有待提高,而且火槍隊這玩意上戰場也十分麻煩。儘管火槍上有明晃晃的刺刀可以近戰,但出戰之時依舊少不得大量輔兵相助。

    想要火槍隊發揮最大威力,那就必須在正規野戰當中正面作戰,或者待在配套的防禦工事中才成。主動進攻真不是火槍隊的長處,站著不動換彈藥都麻煩得緊,更不要說快速行動中換火藥子彈了。

    把此時火槍訓練排在世界頂尖水平的英國士兵拉來都不成,更不要說訓練斷斷續續,前幾個月大多還在玩鳥統的鄉勇隊火槍手了。

    當然,為了不讓向軍門以為自己在推脫,他真的拉上火槍隊人馬對金陵太平軍外圍工事試探進攻了幾次,結果次次無功而返倒是損失不小。

    面對太平軍外圍堅固的工事群,火槍隊除了準備充足做火力壓制之外,能做的事兒真的不多,要不是旁邊有三百騎手幫忙掩護,另有兩千戰兵主動進攻吸引火力,就火槍隊那龜速的裝彈,簡直就是給太平軍送菜的料。

    這樣的表現自然得不到充滿希望的向大欽差的認可,自然而然絕了要讓吳可部火槍隊打頭陣的想法。不過江南大營作為與太平軍對抗第一線的清軍勢力,自然受到清廷格外重視,要人給人要槍給錢絕不二話,可謂財大氣粗絕對的土豪。

    雖然火槍隊在進攻中表現不合人意,但在正面作戰跟依托工事的防守方面還是很有效的,結果向大欽差通過吳可採購了一批足有八百桿來福槍,作為大營守備人馬的補充武器使用。

    吳可當然不好意思向欽差大臣要錢,何況他也不差那點錢,乾脆直接帶走大營之中近五百匹戰馬跟駝馬,直接再讓鄉勇隊多一個中隊的騎騎編製。

    皖北大地可以說得上一馬平川,騎隊的激動靈活在能力皖北地區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騎兵在古代戰場上絕對是陸戰王者,一個中隊的騎手看似人馬不多,但絕對能讓鄉勇隊的實力有明顯提高。

    在沒有成熟的工業體系之前,除非後勤倉庫了堆積幾年也用不玩的彈藥,不然戰場上還是得靠冷兵器解決問題,況且這時代的火槍真的也就一般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