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三百四十四章 洋人的疑惑 文 / 排雲掌

    吳可已經看出來了,太平軍失去了一次絕佳的崛起機會之後,如果沒有什麼重大變化的話,估計要開始由聖而衰走下坡路了。

    自1851年初金田起義到1856年夏季天京解圍,太平天國對清廷的戰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同時也遭受了幾次重大挫折。

    從戰略指導上看,在佔領金陵之前,太平軍基本上是集中兵力向著一個戰略方向實行進攻的,而其所選定的戰略方向,是關係著清軍的要害而又是清軍防禦薄弱的方向,是可以得到廣大窮苦百姓支持和易於取得人力物力補充的方向,因而能比較順利地打破清軍的圍追堵截,長驅直進勢如破竹,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並迅速壯大了自身力量。

    等太平軍佔領金陵之後,又迅速攻佔鎮江、揚州等地,切斷南方直通京城的糧運通道,取得拱衛天京的屏障,這一決策也是十分正確的。

    但洪、楊等對跟蹤包圍自己的清軍卻未及時予以殲滅,而聽其建成江南、江北兩座大營;同時,違背集中兵力的原則,分兵北伐與西征,冀圖以有限的兵力,在兩個互不聯繫的戰略方向上同時取勝,以致一支軍隊全軍覆滅,另一支軍隊也遭受很大挫折,使整個戰局陷入被動地位(如果沒有西征軍的湖口之捷,則局勢將會迅速惡化)。

    這是太平天國領導層在定都金陵之後滋長了驕傲輕敵情緒的結果,也是缺乏通觀和駕馭全局能力的表現。

    而軍事戰略上的這種失策還是可以改正和彌補的,但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勾心鬥角自相殘殺才是致命的。

    一時沒了外部威脅,太平天國內部的爭權奪利迅速轉入白熱化狀態,政局動盪人心難安,導致太平軍從此在戰略上一步步地陷入了被動應付的不利地位。

    當然,這是太平軍內部事務,吳可沒心情也沒精力理會這些,他此時正一門心思想著如何壯大自身實力。

    這不,通過後勤主管吳天志聯絡,亨利等幾位英**火販子又一次趕到淮北。

    「親愛的志,一套火藥生產設備,還有一套完善的子彈生產線價格可不低!」

    亨利幾人在聽了吳天志要採購的東西後,頓時瞪大了眼睛急忙提醒道。

    之前他們靠著安徽清軍兩大派系鄉勇隊跟楚勇的大額定單,可是賺了不少白花花銀子。不僅合夥成立了屬於他們自己的貿易公司,在眾多落魄外國冒險商人當中脫穎而出,再也不是之前那般的小角色了。

    可就是如此,吳天志的兩套工廠設備採購要求,也把他們嚇了一跳。

    不是他們弄不到這些設備,歐洲早就進入火藥武器時代,各種嶄新的即將被淘汰的公產設備不要太多。

    其實它們本身價格並不昂貴,但運輸成本卻是一個天數字。就算他們有門路,能夠直接從印度弄來這些玩意,起碼也需要一條運輸船專門運輸這些玩意。

    眼下的航運業正是方興未艾之時,特別是洲際航運業更是火暴。僱傭一條大型運輸船從印度到中國,那運費對於眼下的亨利等人來說,真的是天數字。

    「呵呵,花錢不算什麼,但兩條設備一定要最好的!」

    吳天志擺了擺手不以為然,覺得這幾個洋人有些太過大驚小怪。

    鄉勇隊來到安徽之後雖然沒做刮地皮的齷齪事兒,但依靠手中資源和渠道利用管制計劃經濟的便利,鄉勇隊還是大賺特賺撈了不少銀子。

    不然,以鄉勇隊那薄弱的底子,哪來的錢採購三千桿火槍以及足夠的配件和維護工具?

    當然,三千桿火槍,也是鄉勇隊眼下能夠承受的極限,再多的話沒必要也根本承受不起那樣的巨大花費。

    要知道每一顆子彈那都是銀子啊,而且都得靠向洋人商行購買。雖然吳可早早就組織工匠人手琢磨著『國產化』事宜,可國內此時那空白的工業基本上斷絕了『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路子。

    靠著手工製造的火槍子彈,那價格可比工業化生產的子彈貴多了。

    而且吳可知道之後乃是後裝槍時代,像眼下使用的前膛遂發槍用不了多長時間便會被徹底淘汰,他又何必花費那個冤枉錢?

    在他看來,能夠始終維持三千火槍手編製,鄉勇隊所有弟兄不說都能熟練使用火槍,但起碼對火槍使用也不陌生就已足夠。

    淮南一戰,做戰後總結之時發現最大的問題就是彈藥供給不足,打著打著常備的彈藥就打沒了手頭傢伙全成了燒火棍。

    要不是周圍騎隊支援得力,只怕鄉勇隊損失的火槍手將上以千計!

    這不,發現了問題就要盡快解決,幸好這時代的工業設備都是傻大粗,只要工人培訓得當除了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海軍裝備之外,其餘的並不太難。

    「好吧,既然你們想要,那我下去就將你要的設備帶來!」

    亨利也不廢話,之前是為顧主的荷包考慮,既然顧主自己都不在乎他又何必枉做小人,心中迅速盤算這一趟能賺多少銀子。

    這樣的工業設備買賣歧視比小打小鬧的軍火生意利益更豐,而且還沒有軍火生意那麼大的風險,一次就足夠賺上好幾趟軍火大單的錢,付出的僅僅是一些公館費用而已,這樣的生意誰都樂意去做。

    「對了亨利,記得招募足夠的技工!」

    吳天志輕輕一拍腦袋提醒道。

    「這活計可不輕鬆,不一定有人願意到內地來啊!」

    亨利金色眉頭輕輕一

    皺,雙手一攤無可奈何道。

    「用銀子砸!」

    對付洋人吳天志此時已經有了經驗,揮舞著拳頭涔聲道:「用銀子砸,三倍工錢不夠就五倍,五倍工錢不足就十倍,就不信砸不到願意來安徽工作的技工,亨利你們也要幫忙好好做下工作嘛!」

    「這個我只能試一試,至於能有多少技工願意過來我不敢保證!」

    既然金主有要求,亨利自然要全力達成。

    接下來兩天,吳天志在淮北城好好招待了這幫見錢眼開的洋人。

    此時的淮北經過張亮基還有吳可等人的努力經營,再也不是他們剛剛來時那般的破落摸樣。因為隔著山東不遠治安良好,吸引臨省不少商人過來做生意,商業繁華熱鬧非凡服務業興隆。

    好不容易將玩得開心的洋人送走,吳天志便馬不停蹄趕回廬州向吳大軍門匯報此事。

    這是吳可特別交代的,與洋人打交道的事情全部交由後勤主管吳天志處理,其它任何人不得隨意插手其中。

    幸好此時洋人的勢力還沒徹底滲透內地,一般的武官員等閒不願與這些金髮碧眼的洋人打交道,而且語言溝通是個大麻煩,所以才沒出現手下山頭暗中勾結洋人私自擴充實力的糊糊事兒。

    儘管亨利這幾個相熟的洋人為了做好生意,特意學了一口不中不洋的上海話,但和吳天志合作久了的他們,也不願意隨便接觸鄉勇隊或者安徽境內其它地方實力派官員。

    一來害怕觸怒鄉勇隊著個大主顧,二來習慣了與吳天志乾脆利落的交易方式,要他們再重新熟悉其它滿清官員們的官僚拖沓習氣,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跟鄉勇隊合作多輕鬆,需要什麼只需下個定單預付定金,待他們將貨物運抵目的地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大家都樂得輕鬆自在不好麼?

    只是有一點讓亨利他們覺得非常奇怪,鄉勇隊內部好像有嚴格非常厲害的傢伙,對他們提供的工業產品非常熟悉,一眼就能看出混雜在好貨當中的劣等殘次品。然後等下一次接頭合作的時候,吳天志便會把這些殘次品擺在他們面前,像訓孫子一般大罵一通,又是警告又是扣押預留款的搞得他們狼狽不堪。

    幾次小動都無一例外被揪破之後,亨利他們徹底老實下來,再也不敢跟鄉勇隊玩什麼花樣,後來的生意定單交付全都是最好的貨色,一點馬虎都不敢打。

    只不過心中實在疑惑,尼瑪這麼一原始落後地區,哪跑出來這麼一厲害角色?

    當然了,他們一直希望能跟合作夥伴首腦親自會面做個朋友,可惜每次提出這樣的想法毫無例外都遭遇冰冷拒絕,後來習慣也就成自然了,只要跟鄉勇隊做生意必定只跟吳太內志打交道,其他人就是想插手沒有吳天志在旁,亨利他們也不會輕易認可。

    教訓實在太過深刻,說出來都是淚啊!

    洋人們疑惑鄉勇隊那位神秘能人,而被疑惑的對象,也就是鄉勇隊首領,安徽提督吳可在基本處理完淮南戰事色收尾事宜,也有空閒餘暇時間琢磨洋人的事兒。

    儘管之前在安慶前線待了好幾個月時間,但吳可一直關注朝廷邸報還有周圍省市有關於洋人的一切信息。

    讓他感覺疑惑的是,之前蹦達得歡的英,法,美三國公使,好像達成了什麼默契一般突然消停下來,一連接近年餘時間沒鬧騰出點大動靜來,讓吳可感覺很不可思議之餘,心頭不免湧起一股深深不安的情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