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三百八十四章 反響 文 / 排雲掌

    「哦,既然李副將如此忠心職事,那本督就不客氣了!」

    眼睛微微瞇縫閃爍危險光芒,吳可也沒跟他客氣什麼,直接將早就準備好的命令傳達下去,要求直隸兵馬接受前城陣地最少抵擋洋人三天攻勢!

    丟人吶,簡直就是丟人顯眼!

    與洋人的第一次交戰,直隸三千清軍便被打得灰頭土臉狼狽萬分,要不是關鍵時刻依仗鄉勇隊留下的完備街壘工事,仗著人多勢眾的便宜在付出極大傷亡的情況下,好不容易才將攻入城中的洋人軍隊趕了出去。

    可就是如此,超過五百傷亡也讓帶隊副將李運好一陣心驚膽戰心疼不已。

    要不是地處天津城,加上督戰隊控制得力,換做野戰的話如此巨大傷亡只怕部隊早就潰散敗亡。

    洋人的火炮實在太猛烈了,他這才明白當初洋人那次進攻完全沒盡全力,不然只怕現在天津城已經易主。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那些之前看不上眼的街壘工事,在關鍵時刻竟然發揮那麼大的作用。洋人犀利的排槍攻擊,在佈局嚴密的街壘工事面前完全無可奈何,甚至還一度被他手下弓手部隊壓制。

    直到這時他才明白,吳可那傢伙能將洋人堵在天津城外,並且自身損失還如此之輕不是沒有道理的。單單看直隸清軍接手前城街角暗巷裡錯落有致的街壘工事,顯然是事先做好了極為充分的準備。

    單單這種未雨綢繆的本事,李運都不服不行。

    所幸,洋人的第一波攻勢勉強被打退,留下近四十具屍體跟受了重傷來不及轉移的同伴撤離,再一次攻擊天津城無功而返。

    大鬆了口氣一下子癱軟在隱蔽工事裡,額頭熱汗滾滾而下,急忙吩咐手下弟兄收拾殘局,他實在是沒有力氣移動分毫。

    「大人大人,河南來的那幫傢伙太氣人了,竟然將洋人傷員和屍體都帶走了……」

    迷迷糊糊間突然被手下親兵搖醒,耳邊傳來手下都司不滿抱怨。

    「怎麼回事怎麼回事?」

    李運腦子還有些迷糊,揉了揉發酸的眉心啞聲問道。

    「大人,就在剛才河南來的那幫傢伙突然跑來,二話不說便將洋人屍體跟傷員帶走!」手下都司複述了一遍,語氣中依舊飽含不滿跟埋怨。

    「他們怎麼說?」

    臉色瞬間變得陰沉心頭火氣直往上衝,語氣也很是不善。

    「他們說這些屍體跟傷員都是跟洋人談判的籌碼,不許咱們胡亂糟踐!」

    都司憤憤不平回道。

    「哼!」

    李運心頭不爽得很,知道手下要拿那些洋人傷員洩憤,不過鄉勇隊找的理由也正當他也不好多說什麼,只得揮了揮手無奈道:「忙你的去吧,咱們現在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哇!」

    此時他早沒了剛來時的底氣,只有實實在在跟洋人戰過一場,他才確實明白雙方之間的巨大差距。不說那猛烈的炮火,就是跟著著風笛還有小鼓有節奏前進的排槍射擊,也不是他跟手下弟兄可以輕易抵擋的。

    尼瑪三千人對陣三百來洋人,竟然還打成這個摸樣,儘管城內地形限制了人馬的展開,但這也足夠讓他心底暗暗發寒了。

    此時不要說他,手下弟兄一個個好似烏雲罩頂,心中生了怯意只是沒有合適借口不好隨意退出,不然以清軍大爺們的尿性早就撒丫子跑路了。

    現在,也只能求洋人別那麼拚命了。

    ……

    「前面打得怎麼樣?」

    天津城另一邊的鄉勇隊臨時指揮部,桂良與花沙納兩位朝堂大佬赫然在座,此時桂良正一臉憂心詢問。

    他著實對直隸清軍那幫傢伙不怎麼放心,特別是聽到震耳欲聾的槍炮聲跟喊殺聲時,更是緊張得手心冒汗擔憂不已。

    這不喊殺聲剛剛停歇,他便拉著花沙納迫不及待趕了過來問訊。

    「放心吧中堂大人,洋人的攻擊已被打退!」

    見他倆如此急切,吳可急忙笑呵呵寬慰出聲。

    「這就好這就好……」

    桂良神色一鬆連連點頭,倒是旁邊的花沙納細心詢問:「不知李運所部官軍傷亡如何,洋人的傷亡情況又如何?」

    桂良急忙打起精神,他對這個也好奇得緊。

    「哎……」

    說起這個,吳可先是半真半假歎了口氣,桂良跟花沙納兩人的心一瞬間揪緊,這才慢慢說道:「李運所部人馬傷亡超過五百,而洋人傷亡……」

    說到這兒他故意頓了一頓,故做沉重道:「不足五十!」

    「什麼?」「這怎麼可能?」

    ……

    直隸三千清軍抵達天津與洋人第一戰過後,兩封意思完全不同的奏折第一時間送抵京師,在朝堂上再一次引起軒然大波。

    直隸總督衙門隸屬副將李運上折,表示直隸清軍與洋人第一戰便取得小勝,粉碎了洋人再一次進攻天津的企圖,至於傷亡什麼的則是一筆帶過。

    p>

    而另一封奏折則是大學士桂良所寫,其中措辭嚴厲的批評了李運部作戰不利傷亡慘重,一戰便損失了超過五百戰士,就這戰鬥力再來幾次可就不妙。

    兩份意思完全不同的奏折,一時在朝堂之上吵翻了天,有說李運部人馬於天津奮勇廝殺,雖傷亡慘重但忠心可嘉。自然也有人拿鄉勇隊的例子做比較,認為李運指揮能力不行,不然損失不會如此之大。

    清廷這邊吵得不可開交,英法聯軍那裡也是疑惑重重。

    清軍的表示起伏實在太大,由不得亂軍高層不嚴密關注。此次進攻雖然又已失敗告終,可聯軍一度衝進城中與清軍展開短兵相接,這可是一個難道的好消息。

    而且根據撤回來的前線指揮官信誓旦旦表示,天津城內的清軍損失極為慘重,光是被戰船炮火波及死傷便不下百。

    這一情況又讓聯軍高層疑惑不解,尼瑪這不科學好吧,之前幾次進攻城內清軍又不是沒經歷過炮火侵襲,可最後還不是沒啥效果?

    怎麼這次效果卻是如此明顯,城內清軍的表現可以用判若兩人來形容。

    如果清軍都是這戰鬥力的話,聯軍拿下天津城只是時間機問題而已。

    可要萬一這是清軍陰謀的話怎麼辦?

    雖然聯軍指揮官不知道誘敵深入這個成語,但意思卻是明白得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