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四百四十八章 巨大損耗 文 / 排雲掌

    「混蛋,和春你個混蛋,老子跟你沒玩!」

    廬州戰場風雲突變,消息傳到吳可手中頓時把他給氣得不輕。

    他完全可以想像得到,廬州戰場消停下來,失咯最大威脅的金陵太平軍接下來的反應,蘇北和常州清軍再想要有所收穫就難了。

    「大人,現在咱們該如何是好?」

    吳可的反應還算好的,其他聽聞此事的兩江清軍叫囂頓時慌了手腳,一個個把目光全放在吳大總督身上。

    「退兵退兵,狗日的都到這份上了不退兵還能怎樣?」

    吳可臉色陰雨沒好氣道:「讓前線的弟兄們有序後撤,不要讓長毛佔了便宜去!」

    「渣!」一干將校齊聲應命。

    ……

    身處八卦洲前線的二狗和江寧前線的土狗兄弟,也是第一時間知道了廬州清軍撤退的消息,還沒等他們思量之後的策略便接到吳大總督的撤退命令。

    仗打到這份上已經到了兩江清軍機動部隊能夠做到的極限,再打下去估計還能小勝幾場甚至殺到金陵城下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失去三面合圍機會的清軍已經力有不逮,基本上沒辦法有攻破金陵城防的可能。

    「王八蛋!」「混蛋!」「……」

    別看土狗與二狗兄弟沒啥化,可都是跟著吳可起家的老人,打老了仗的戰場老鳥,作為吳可著力培養的大將之才,決斷和眼光一點都不差。

    儘管心中十分不甘,但他們還是紛紛下令手下部隊撤退。

    這樣的命令在前線將校當中自然又引起一番軒然大波,軍中很有些不穩跡象。不過在早有準備的土狗和二狗兄弟掌控下沒出任何意外,之後便帶著滿腹不甘成梯次緩慢後撤與太平軍守軍脫離接觸。

    太平軍的反應也極為迅速,天京城和江寧前線李秀成得知廬州清軍撤退的消息都要比清軍快上許多。

    不說八卦洲的蘇北清軍,畢竟隔著一條江想要打什麼歪主意都難。

    天京城裡的洪大天王正慶幸打退了清軍呢,也沒趁機找撤退清軍麻煩的意思。

    江寧前線的李秀成憋屈了這麼久,自然想對常州清軍的茬。待土狗命令部隊呈體次後撤時,他率軍突然從防線殺出想要啃下一塊肉來。

    結果卻被負責斷後的洋槍隊狠狠打了場漂亮伏擊,被打得灰頭土臉狼狽而逃,丟下上千具屍體卻是再也沒膽子主動挑釁。

    兩江戰場一下子消停下來,無論清軍這邊還是太平軍一防全都鬆了口大氣。這樣規模的戰鬥確實很折騰人,無論雙方主帥還是底層戰士,全都蹦緊了神經不敢有絲毫大意,時間久了難免感覺疲憊不堪。

    更不要說巨大的物資錢糧消耗,兩江府庫幾乎消耗一空,太平軍那邊處於守勢損失也是極為慘重。

    罷戰休兵之後,雙方迅速進入善後休整狀態,而污可吳大總督卻是不肯善罷甘休,一邊上奏朝廷休兵罷戰的具體原因和經過,一邊措辭嚴厲的彈劾江南大營主帥和春,將敗壞兩江戰局大好形勢的罪名全不扣在這廝頭上。

    為了這事,朝堂之上又是一番雞飛狗跳。

    咸豐帝震怒,下旨嚴厲訓斥江南大營主帥和春,但並沒有擼去這廝的職務依舊讓他擔任江南大營主帥之位。

    為了安撫收復金陵之大功被自己人破壞的兩江總督吳可,咸豐帝不得不捏著鼻子又是封賞又是進爵,讓吳大總督安心待在兩江總督任上,同時順帶獎賞此次金陵包圍戰的有功之臣。

    總之,金陵大戰歷經三個來月,最後以清軍撤軍結束。

    除了江南大營主帥和春不爽之外,兩江清軍上下卻並沒出現士氣低落的跡象,反而個個精神抖擻振奮異常,特別是當朝廷和內部的獎賞發下來之後,各大兵營更是歡聲雷動氣氛高漲之極。

    一場蓄謀已久的大戰就這麼草草結束,要說吳可甘心才叫見鬼,不過事已至此再多計較也沒啥意義,帶著手下將校怒罵了兩天之後,回過身來他便主動進入戰後煩瑣的善後事宜之中。

    收攏傷亡,清點損失,善功罰過,治療傷患,從新佈置防務等等等等一西類事務簡直煩不勝煩。

    等到這些戰後煩瑣事務全部走上正軌之時,時間已經到了咸豐九年秋末。

    戰後的總結也出來了,這一次金陵圍攻戰持續三個來月,總共動員兩江清軍十五萬餘人,加上江南大營出動的人馬和淮南當地的團練武裝,人數妥妥的超過二十萬之巨。

    從戰鬥發動初始,清軍各部便一直處於攻擊態勢,一路勢如破竹收復大量失地,將戰火一直延續到金陵城下。

    戰後雖然清軍主動撤軍,但金陵太平軍的勢力範圍也被大大壓縮。

    廬州方面清軍雖然撤得乾淨,之前失地太平軍全部收復,可是浦口以及之後的防禦陣地全被破壞,太平軍想要恢復需要一段不短時間。

    蘇北清軍更是幾乎將八卦洲以北地區太平軍勢力清剿乾淨,只要時機合適隨時都能再次殺奔八卦洲威脅金陵安全。

    常州和揚州方向收穫也不小,清軍連綿數百里一路橫推而過,一路上的太平軍勢力不是被拔就是手到重創。雖然吳大總督考慮要設置緩衝區主動撤軍,但太平軍想要恢復之前的

    態勢可不容易。

    此戰單單兩江清軍便傷亡達到近三萬之巨,直接戰死的不超過五千,重傷致殘或者已不在適合於兵營討生活的足有三千出頭,餘下輕患傷者超過兩萬,幸好這些人傷癒之後還能重回兵營。

    之後便是兩江總督衙門的錢糧消耗情況,吳大總督通過各種手段籌集的超過兩百萬兩銀子全部消耗一空,戰前豐富的糧食儲備也耗去大半,想要恢復過來恐怕短時間內沒可能了。

    不僅如此,眼下戰死者的撫恤,受傷致殘著的後續安排和傷藥消耗所費,怎麼算都是一筆天數字的銀錢,此時還不知道到哪去籌集呢。

    當然了,兩江清軍也不是一味的損耗,繳獲來的物資銀錢也不在少數。

    可惜的是太平軍實行的是公庫制度,大部分錢財物資都被儲存在金陵城中一個個公庫當中,除了繳獲的大批冷兵器物資之外,得到的與損耗的相差實在太大。

    怎麼說兩江總督衙門都有義務幫助戰亂地區恢復生產和秩序,不像太平軍那般除了某些重要地區之外,其它地方隨時都可以捨棄拍拍屁股放手不管。

    這還只是兩江總督衙門的損耗,蘇北清軍的軍費自籌了一部分,錢糧折合成銀子大概也有三四十萬兩之巨。更不要說廬州清軍幾乎沒要兩江總督衙門一分一毫,都是安徽巡撫衙門提供軍費支出,儘管安徽清軍出兵數量不大沒過兩萬,但架不住安徽清軍手頭火器比例太大,一戰下來損耗的錢糧折合成銀子更是達到一百五十萬兩之巨。

    吳可又不是傻子,不可能所有損失全部自己扛,朝廷怎麼也得表示表示不是?

    將兩江地區江蘇和安徽兩省在此戰中的損耗列出一個清單,倒也沒有搞什麼小把戲,一股腦全部上報朝廷哭一哭窮。

    果然,這事在朝堂之上又引起好一番軒然大波。

    要說此時正是多事之秋,今年下半年大清同時爆發三次大規模戰事,天津大沽口之戰開始得快結束得也很快,除了炮彈火藥損失之外幾乎再無其它損耗。

    可是為了建設大沽口炮台還有之後的防禦工事,朝廷花費的銀錢數量可一點都不在少數,用花錢如流水來形容都一點不為過。

    再有兩江之地爆發的金陵圍攻戰還有太平軍石達開部肆虐湖南三個來月,期間所損耗的錢糧就不是小數目了。

    儘管兩江戰事和湖南戰事軍費一部分自籌,但需要朝廷支援的銀錢依舊很龐大。

    銀錢的事情還好辦,不管如何擠一擠總是能擠出一些東西來的。

    最讓朝廷煩惱的,還是金陵圍攻戰最激烈之前,吳可上的那封奏折。

    奏折裡也沒說什麼,只是提醒朝廷不要被大沽口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洋人那麼點損失根本不算什麼,要防備他們捲土重來云云。

    為了防止朝廷應不進勸告,在奏折之中他還特意提到一場戰爭,一場在國外發生的戰爭以作鑒證。

    他用來做為例證的是6月發生在意大利的索爾費裡諾戰役。

    此戰,法國拿破侖三世率領的法**隊和意大利維克多·埃馬鈕埃爾(victoremmanuel)二世率領的撒丁軍隊組成了佛朗哥-撒丁聯軍與奧地利帝國開戰,並在戰鬥中最終獲勝。

    弗蘭西斯·約瑟夫(francisjoseph)皇帝率領的奧地利軍隊戰敗。

    這是世界歷史上最後一場由各國君主親自指揮作戰的重大戰役,超過20萬名士兵(約10萬名奧地利士兵和總計11.86萬人的法國士兵和皮埃蒙特-撒丁聯軍士兵)參加了這一重要戰役。

    而在這次戰役之後,奧地利皇帝便不再直接指揮軍隊了。

    最重要的是,這場只持續了15小時的戰爭,造成恐怖的5.5萬人陣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