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艦 文 / 排雲掌

    「你這次做得不錯,現在不是跟洋人徹底翻臉的好時機!」

    吳可坐鎮泰州,聽到緊急從鹽州海岸返回的張樹聲的匯報,忍不住滿意點頭讚賞道。\.\

    「這是卑職該做的!」

    張樹聲心中頓時樂開了花,勉強保持臉上平靜恭敬回答。

    得到了兩江地區最高軍事統帥的青睞,以後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照你的意思,佈置在海裡的水雷效果不錯?」

    吳可沒有繼續這個話題,直接問出了此事的核心要害。

    「沒錯大人,那水雷效果當真不錯!」

    一說起這個,張樹聲便忍不住想起昨日英國戰艦的狼狽,一時眉飛色舞笑著說道:「那麼大一艘戰船,挨上一顆水雷之後也慫了,只是可惜水雷的威力還是太小了點,要是一顆能報銷一艘洋人軍艦就好了!」

    「哪有這樣的好事?」

    吳可沒好氣的笑罵出聲。

    自從身居高位以來,為了應付以後複雜多變的國內和國際形勢,他一直都在努力充實自己。

    別說他前世歷史知識本就匱乏,到了眼下這等地步根本不太用得上,也就世界總體形勢方面的認識還有點作用。

    可是世界局勢為何會出現那樣的形勢,內裡又是如何變化發展的他就一概不知了。因此他通過或官方或私人渠道。弄來不少西方列強內部編纂的總結性書籍,還有列強的工業和科技發展的前沿情報都沒放過。

    幾年時間下來,他自問也可以算得上一個『西洋通』了。而對於列強賴之以制霸全球的海軍發展,他雖然不明核心但基本情況已然心中明瞭。

    時間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對於世界艦船發展來說,是一極為重要的階段,幾乎在後世所有關於軍艦史、海軍史的著作中都會或多或少提到這段多姿多彩的黃金歲月。

    在這個時期,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飛速發展,蒸汽機、鋼鐵裝甲、後膛火炮等新技術、新發明不斷湧現,稱霸海洋數個世紀之久的木質風帆戰艦在新技術面前依依不捨地開始退出歷史舞台,蒸汽動力軍艦如同是那兒童故事裡其貌不揚的醜小鴨,在懷疑、挑剔的目光中一點點開始走向大海。

    欣賞慣了風帆戰艦的人們自然是很難接受這種「怪物」的,最初,這些外形古怪,噴著黑煙,偶爾還冒出些火來的「魔船」一度被當成茶餘飯後嘲笑、揶揄的話資。

    變化彷彿是在一夜間發生的,面對全新的技術,各國的艦船設計人員多少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他們現在必須學會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迎接這次前所未有的挑戰、或者說競賽。

    這場軍備競賽,沒有任何前例可循,大家都在摸索中前進,盡量發揮創造力和想像力,彼此互相較著勁,偶爾可能還會出現一些「盜版」、「抄襲」現象。

    也許就是有了這些原因,後世的人再來回望那個過渡時期的軍艦,多少會覺得有點怪異,拿五花八門來形容這一時代的軍艦設計,一點都不為過。

    而正是有了在這個醜小鴨時代裡的探索、發展和經驗、技術的積累,到了20世紀初各國的軍艦設計思想才漸漸趨於成熟、統一。

    眼下這個時代,鐵甲艦無疑是海上的霸主。

    這種由風帆戰艦時代的戰列艦發展而來的身披鐵甲的軍艦,在海軍中充當了主戰軍艦的角色,用以參加正規的海上大規模作戰,是各國海軍的中堅力量,也是國家實力的象徵。

    按這時的簡單劃分標準,可以將鐵甲艦按排水量分為:一等鐵甲艦(排水量在5、6000噸以上),這類大型鐵甲艦便是後代戰列艦的始祖。

    另一種鐵甲艦較小,稱為二等鐵甲艦(排水量在3、4000噸),外頭裝甲更是薄弱得很。

    而這次被水雷轟中的英國戰艦卻為巡洋艦,不然的話就自家後勤單位土法製造出來的水雷,想要對鐵甲艦造成什麼傷害卻是千難萬難。

    巡洋艦是19世紀海軍中除鐵甲艦之外的另一重要艦種,由風帆戰艦時代的單層炮甲板軍艦發展而來。

    最初,這種軍艦有個顯著特點,就是火炮一般採用船旁列炮佈置法,分佈在軍艦兩舷,不注重口徑大小,而偏重數量,即所謂「尚多而不尚巨」,因此在那個崇尚巨艦大炮的年代裡,這種軍艦一般不會用來直接參加正規海戰,通常只是作為鐵甲艦的助手,執行一些護衛商船、偵察通信的零散工作。

    到了19世紀中期以後,特別是利薩海戰之後,巡洋艦的設計思路發生了一定變化,某些軍艦上開始出現毫不遜色於鐵甲艦的大口徑火炮。

    吳可從西班牙和荷蘭兩國處購買的戰艦也是這個類型,他倒是想買鐵甲艦,也得人家肯賣才成。

    他不知道自己能在兩江總督任上待多久,但他已經吃夠了海軍不給力的苦頭,所以也不管那些巡洋艦不能充當海戰主力,可怎麼說都是一分戰裡不是?

    況且大清各路水師都還是老式摸樣,指揮作戰模式陳腐守舊,一下子給他們採購太先進的東西他們不一定用得好,估計光培訓都得花費一段不短時間。

    而此時的巡洋艦正好是風帆戰艦和鐵甲艦的過度產品,既有傳統的風帆動力又有先進的蒸汽動力,用做清軍水師適應新式戰艦的訓練船最好不過。

    再說了,巡洋艦的火力放在清軍水師裡頭也是極強的,只是相比鐵甲艦不僅防禦薄弱火力也不足而已。

    如今大清水師根

    根本上不得檯面,他就是想幫著更新換代也沒這樣的人才,當然他也不想太過刺激英法等列強國家,讓他們警惕大清有向海洋發展的趨勢就不好了,還是巡洋艦用著便利不惹眼。

    對於海軍大國來說,因為國力雄厚,擁有的軍艦數量眾多,門類齊全,可以奢侈到為專門的任務而設計專門的軍艦,各類軍艦都有各自不同的用途,絕不混淆(這種情況在21世紀的今天依舊存在,海軍大國可以為了指揮而設計建造專門的指揮艦,而小海軍國家的一艘驅逐艦可能會同時扮演指揮艦、驅逐艦、訓練艦等多種角色,貧富懸殊,由此可見)。

    在眼下這個時代,鐵甲艦是海戰戰場上的鬥士,它的一切設計都為了執行大規模海戰而考慮,為此採用厚甲、重炮;而巡洋艦的用途平時是保衛商旅、巡弋護衛海外殖民地,「周蒞屬部」,戰時則用於配合鐵甲艦,執行偵察通信,以及破壞敵方海上運輸線,襲擊商船等任務。

    因此巡洋艦的設計最初也是緊密圍繞它的任務而展開的,為前往遙遠的海外殖民地巡弋,煤艙的容量就設計得很大;為扮演偵察通信、偷襲破交等角色,就具備了較高的航速。

    大續航力、高航速,這就是眼下時代巡洋艦的特徵,大清水師還給這種軍艦取了一個好記的名字——快船!

    大海軍國家可以為專門的用途配屬專門的軍艦,但小海軍國家就不勝負荷了。國力有限,軍艦的數量本就不多,從成本考慮,不可能讓一艘軍艦隻遂行一種用途,原來是輔助艦種的巡洋艦,在這些國家的海軍裡有時也被迫披掛上陣,參加與鐵甲艦的搏殺。

    當然早期巡洋艦的設計根本不適應參加大型海戰,於是一些國家在這方面進行了變通,裝備類似鐵甲艦的裝甲和大口徑火炮,「兼快船、鐵甲之利」的巡洋艦應時而生,成了小海軍國家的至寶。

    而據他所知,列強國家派來遠東的海軍戰艦,大部分也都是裝甲薄弱的巡洋艦,就算外覆鐵甲裝甲厚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也只能說後勤單位自製的水雷威力不行,不然區區巡洋艦遇上了水雷起碼都得一個重創的下場,哪裡像這次英**艦隻是小有損傷受驚而逃的事兒?

    「嘿嘿真是可惜,如果那艘英國戰船再靠近岸邊意一點,估計他們就別指望能好摸好樣的回去!」張樹聲有些可惜的搖了搖頭。

    「你知足吧,那些水雷威力也就那樣,想要將人家留下還得靠岸防炮才成!」

    吳可撇了撇嘴一臉無奈,叮囑道:「經過這次一嚇,估計洋人水師那邊會老實一段時間,你回去後交代工程營弟兄加快動作,先把幾座炮台立起來再說!」

    送走了張樹聲後,吳可又吩咐親信將這次事情給海州和南通兩地駐軍通報一聲,要他們小心洋人軍艦的報復性打擊。

    待又處理了幾件急務後,他便親身前往放置八門大將軍重炮的倉庫巡視一圈,吩咐管理倉庫的官員好生照料不要出了差子。

    果然不出所料,洋人軍艦撞上了水雷差點吃了大虧後老實下來,再沒過於靠近岸邊耀武揚威,最多也就是遠遠的亮個相露一露肌肉。

    沒了洋人軍艦的干擾,鹽城和海州兩地工地的進度都加快了不少,就在他將四門大將軍炮安置在鹽城海邊新修建的炮位上時,從常州方向匆匆趕來的信使帶給了他一個不知好壞的消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