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四百八十九章 驚聞 文 / 排雲掌

    天色逐漸昏暗,小小的廊坊城頭卻是一片燈火通明。

    吳可親自坐鎮城牆迎接騎兵凱旋而歸,看到繳獲的那十來門火炮還有成箱成箱的炮彈之時,直樂得嘴都合不攏了。

    「好好好,大家都坐得好!」

    等領軍出征的騎兵將領全部返回,並一一向吳可回報了此次突襲作戰的具體經過之後,他更是滿意的連連點頭說好。

    這一次針對八里橋地區清軍潰兵的救援,以及之後渾水摸魚一舉拿下英法聯軍兩個連炮兵陣地的戰鬥計劃,可都是他一手策劃而來。

    現在看來效果還不錯,他對接下來的戰鬥更有信心了。

    八里橋一戰數萬清軍大敗於數千英法聯軍之手,要說他心中不犯嘀咕怎麼可能。就算京畿清軍表現再挫,也不可能在短短大半天時間內便兵敗如山倒吧?

    一向小心謹慎慣了的吳可,雖然認為英法聯軍不可能強到這種地步,但以防萬一還是沒敢直突突就去找聯軍麻煩,而是繞了個圈子先出手試探了一番。

    事實證明,無論是他留在後方專門襲擾天津的劉銘傳部一千騎兵,還是自己親率的四千騎兵,表現都很正常在連連襲擾行動中,將實力都發揮出來,表現不正常的反而是英法聯軍,警惕性不強不說還被上千混進八里橋一帶的一千輕騎耍得團團轉,直到之前潰敗清軍有了喘息之機互相聚攏這才反應過來。

    而且之前面對兩江輕騎時的無力表現,以及慌張不成體統的應對措施,都讓吳可詫異不已對英法聯軍的真實戰力有了重新的認識。

    只能說,僧王的指揮能力真是太挫了。英法聯軍陸軍官兵加起來就兩萬人,還有分兵駐守後方的天津城,以及剛剛打下的通州縣城,聯軍能夠拿得出來的主戰兵力不過區區數千,而且基本上都是行動不便的火、槍步兵,至於炮兵的移動速度更是慘不忍睹,僧王是有多腦殘才會拿蒙古騎兵和八旗清軍跟聯軍正面硬抗?

    結果沒頂住自己到是溜得爽快,卻把手下幾萬將士全扔給了英法聯軍當戰功,真真是愚不可及蠢得讓人痛恨。

    幸好他來得及時,數萬被圍在八里橋一大的清軍還沒被全部解決,很大一部分還失魂落魄的到處遊蕩躲避英法聯軍的追殺。

    而這時悄悄潛入這一區域的一千兩江清騎則發揮了巨大作用,一邊偷襲英法聯軍分散開的小股部隊,殺傷聯軍有生力量的同時,又不望緊急聚攏附近遊蕩清軍形成一定戰力,而後或戰或逃都能給人數不多的英法聯軍製造不少麻煩。

    結果就是,聚攏起來的清軍潰兵步騎齊全,在兩江輕騎精銳的引導和掩護下,一日之內竟生生逃出近萬人馬!

    逃出來的近萬清軍當中步兵六千竟還有兩千餘蒙古和八旗騎兵,這一結果當真讓吳可喜不自勝,有了這股力量在手牽制甚至是給英法聯軍找麻煩便容易得多。

    這還是聽話,聽從混入他們中間兩江輕騎精銳話的清軍人馬,那些早就嚇破了膽根本沒勇氣跟英法聯軍戰鬥的清軍才是大多數,一個個貪生怕死恨不得背後長上一對翅膀,好能從聯軍佈置的鬆散包圍之中逃出生天。

    這樣的傢伙,一旦脫離了險境那還不撒丫子就跑啊,哪還會理睬兩江輕騎的招呼,能跑多快就跑多快。當然這樣的傢伙十之八,九不會有好下場,吳可也讓撒出去的兩江輕騎不要理睬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去也,不然只怕一天之內能夠收攏到的可戰清軍人數還會更多。

    不過就這些,加上此行所帶兩江清軍先鋒騎兵,人數妥妥的過萬,最可喜的是其中騎兵人數竟超過七千!

    如此戰力,籌劃得當的話給予英法聯軍以重創都沒問題,如果只是牽制拖延談的腳步的話那就更加容易了。

    至於之後又派出兩千輕騎一面突襲英法聯軍後路炮兵陣地,一面在通州縣城外圍遊蕩威懾城裡英法聯軍駐守部隊,卻是吳可看到了英法聯軍主力太過靠前,與後隊脫離太遠的漏洞隨機做出的應變之舉。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收穫卻是如此之豐厚!

    英軍整整兩個連隊的炮兵人手,還有負責守衛的一個連步兵,在一千五百輕騎跟前一個回合都沒能撐住,除了剛開始時抵抗的十來人一個照面就被殺之外,其餘數百英軍步兵和炮兵立刻老實投降被俘。

    抓住的數百俘虜還是小事,眼下的炮兵還沒進化到後世那種專業技能需要不短時間學習的地步,除了聯軍裝備的少部分後膛炮之外,其餘前膛炮清軍之中會操作的人也不在少數。

    關鍵是英軍那兩個連的十二門火炮,全都毫髮無損的被兩江輕騎繳獲,另附兩個基數的炮彈,這可是一筆不小橫財。

    有了這兩個連的繳獲火炮,兩江清軍先鋒騎軍重火力不足的問題,將得到極大補充,就是跟英法聯軍一個旅正面硬抗都不怵!

    廊坊城裡歡天喜地,八里橋一帶卻是愁雲慘霧。

    直到夜幕降臨之時,部屬於此的英法聯軍主戰部隊,才終於將四下逃竄的清軍潰兵大部肅清,響了一整天的喊殺槍聲也逐漸消停下去。

    整個八里橋地區,到處躺滿了清軍潰兵滿臉不甘甚至驚恐的屍體,四下橫流的鮮血甚至將灰黃的土地染成觸目驚心的暗灰之色。

    空氣中除了刺鼻的硝煙味道之外,便是濃郁到幾乎不散的衝鼻血腥味道,聞久了甚至讓人有種頭昏噁心的感覺。

    清點了一下損失,作為八里橋之戰主力的一個

    法國旅和英國旅兩位旅長直氣得破口大罵,之前在八里橋與數萬清軍一戰,兩國戰士加起來損失不超過五十,可是今日一陣混亂過後兩部損失人手都過了百,怎麼可能不讓兩位旅長閣下氣得暴跳如雷。

    不過事已至此,再氣憤也沒用。

    他們先調遣隨軍而來,臨時駐紮於通州縣城的後勤民夫過來,匆匆將滿地的清軍屍體粗粗掩埋,早已疲憊不堪的兩個旅主力部隊則返回通州休整恢復,同時也得好好琢磨琢磨今日突然殺出的清軍騎兵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還以為這些清軍騎兵是被圍的清國潰兵,現在只有傻子才會這麼認為。

    先不說他們與之前清軍大相逕庭的靈活戰術,單單外圍還有接應部隊,就證明了他們的真實身份。

    通過一番仔細查證,又拷問了多名清軍俘虜之後,英法聯軍高層終於弄清楚了這支突然冒出清軍騎兵的身份——來自兩江地區的清軍部隊!

    特別是當聯軍偵察兵探出附近的廊坊城突然多出一隻清軍部隊,而且今日更有大量衣裳凌亂神情倉惶的清軍趕去匯合之後,立即明白了出現在廊坊的清軍部隊,十有八、九便是今日突然出現在八里橋一帶的清軍人馬。

    還沒等暫時囤駐通州城的英法聯軍中高層軍官商量出個應對辦法,後方又傳來噩耗,天津城外圍出現上千身份不明的清軍騎兵,已有三支後勤輜重部隊在城外遭襲覆滅,為了給前線部隊按時提供足額後勤物資供應,眼下負責天津後勤事務的法軍丹尼爾少尉,已親自率隊押運物資彈藥趕赴通州。

    這一下,通州城裡的英法聯軍中高層軍官可就真的炸了鍋。

    一個個氣憤不已的軍官們滿臉猙獰,直嚷嚷著要報復囤駐廊坊的兩江清軍,一定要清軍知道他們不是好惹的。

    所謂群情激奮軍心按違就是如此,儘管聯軍兩位旅長大人還有總指揮閣下極力彈壓,努力說服一眾軍官不要因小失大,他們此行目標是清國首都而不是小小的廊坊,等拿下了清國首都再解決駐紮廊坊的兩江清軍不遲。

    可惜,一干在遠東地區作威作福驕橫慣了的英法兩**官根本就嚥不下這口氣,儘管長官們的話說得再有理他們也不肯相讓半分,就是要解決讓他們痛恨萬分的廊坊清軍。

    如此情況讓臨時駐紮通州的英法聯軍部隊三名高層軍官惱火萬分,卻又無可奈何只能極力說服手下軍官執行聯軍預先制定目標。

    就在臨時駐紮通州城的英法聯軍部隊中高層軍官,因為下一步作戰目標不一而爭論不休的時候,從清國首都傳來的一封緊急情報,卻是讓他們迅速達成了共識,決定先解決了清國首都再處理廊坊的兩江清軍。

    「什麼,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就在通州城裡的英法聯軍中高層軍官得到清國首都的第一手消息後不過半個時辰,身處廊坊城的兩江總督吳可也得到了這一驚人消息,一時如遭雷擊滿臉不可思議望著跟前的傳信斥候,眼睛瞪得溜圓幾欲噴火而出。

    「大,大人……」

    那傳信斥候嚇得跪倒在地以首磕地,滿佈風塵的身子因為巨大的恐懼瑟瑟發抖不停,聲若蚊吶斷斷續續重稟道:「皇,皇上北狩承,承德,傍晚時分已,已離開京,京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