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五百零四章 緊張 文 / 排雲掌

    當然,心中有了別樣想法,並不代表他要做什麼出格的舉動。

    只是以後行事他更多的將以自身利益為重,至於朝廷神馬的滾一邊去。

    好好的安慰了一番失落的恭親王,吳可又誒他提供了一個,咸豐帝絕不可能再次拒絕的主意。

    京城周邊,又不止承德有清軍!

    周邊的山西,直隸以及山東等地,哪裡沒有大股清軍?

    只是他們沒有得到朝廷旨意,就算想要派兵救援都只能無可奈何。

    朝廷對兵權可是極為看重,無旨意私下調兵出省,不僅討不了好甚至還可能獲重罪。

    恭親王聽了吳可的建議,再次上折承德行宮,要求咸豐帝從全國各地抽調勤王之師救援京師,接著又將京裡遇到的一連串困難道出意思不言而明,京裡就這麼點人手能守到現在已經非常困難,要是再沒有外兵支援的話,萬一京城陷落也不關他們什麼事了。

    當然,因為咸豐帝主動跑路的表現鐵過惡劣,就算京城被列強聯軍拿下,咸豐帝事後也沒臉找留守大臣們的麻煩。

    可是話又說回來,如果能夠保住京城不失的話,誰都不願意輕言放棄不是?

    果然,恭親王的這道折子,在承德行宮很快就有了恢復:准!

    緊接著,承德行宮又是幾道聖旨發出,即令山系,山東以及河南清軍赴援京城,一應糧草輜重自行籌集。

    消息傳到京城自然引得軍民一陣歡呼雀躍,此時的列強在華勢力比不得後來,特別京畿內陸一帶勢力更小,根本不知朝廷已發下聖旨附近三省兵馬即將來援,因為後方重炮還在送來圖中,依舊跟京官所派信使以人質為由慢慢拉扯談判。

    吳可更是第一時間給身在山東的老熟人向榮送去封信,要早就做好了進京勤王的向大總兵立刻帶人出省,會合駐留廊坊的近萬清軍,給予列強聯軍天津後方以強大壓力。

    向榮早就憋了一口氣,得到吳可的傳信之後二話不說,盡起手頭一萬山東清軍兵出德州,半路之上接到聖旨後更是加快行軍不乏,短短三日時間前鋒騎隊便已殺奔滄州,兵鋒直逼不遠處的天津城。

    自四年前江南大營第一次被太平軍攻破,他已經沉寂太長時間了,此時得了機會還不努力拚搏一把更待何時?

    與此同時,山西巡撫接到聖旨後不敢怠慢,立即派出大同總兵及手下六千清軍,第一時間向京城方向急匆匆趕去。

    只有河南,由於距離京城稍微遠了那麼一點,等到河南巡撫接到聖旨,再調集兵馬糧草出兵進京勤王之時,京師早就打成了一鍋亂粥,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對於承德行宮的所作所為吳可懶得發表評論,不過好在周圍幾省清軍即將赴援的消息傳開,還是很提振京師軍民士氣的,有這一點已經足夠。

    此時隨著兩江後續清軍源源不斷趕來,他手下已有七千雄兵在手,雖說比之城外列強聯軍還是少了點,但不大不小也是份不弱戰力。

    起碼其中近四千火,槍兵只要使用得當,在特定環境下爆發出的戰鬥力,足以和相同數量甚至人數更多的列強聯軍一決高下。

    列強聯軍高層也不是傻子,雖然在黃河以北京畿一帶毫無勢力可言,但隨著時間推移外圍不斷有清軍部隊趕到的消息還是不時傳來,以額爾金為首的聯軍首腦頓時有些急了。

    他們一邊不斷催促後方運送重炮的輜重部隊加快行動,一邊在談判桌上一改往日拖拉風格,疾言厲色恐嚇威脅,認為與之談判的京城官府毫無誠信可言,要求清方立即釋放以巴夏禮為首的人質,不然他們不排除使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決定,到時一切責任和後果將由清方全部承擔。

    放過狠話後,沉寂了二十來天的聯軍突然有了動作,一支幾百人營級規模的聯軍官兵,試探性向護城河上的石橋前進。

    這一情況自然沒瞞住京城防禦部隊安排在城外的人馬,也不知道哪方放了第一槍,頓時兩方人馬各數百火,槍兵。隔著長不過二十米的護城河互相射擊。

    一時間護城河上槍聲砰砰作響,兩部槍手互不相讓好似割麥子般紛紛倒在硝煙瀰漫的血泊之中。

    戰鬥最後以聯軍後撤為結局,清軍方面算是小勝一局。但護城河邊的槍聲依舊震動了整個京師,讓京城軍民忍不住想起前段時間那激烈的一天半戰鬥,頓時滿心沉重好似烏雲壓頂讓人喘不過氣來。

    聯軍這一番武力威懾,當真驚得京城官民不輕,搞得京城內好一陣人心惶惶。

    「夢臣,有把握守住嗎?」

    恭親王被列強聯軍突然的舉動嚇了一跳,等到護城河邊短暫的剛一戰鬥結束,便偕同桂良急匆匆趕來問訊。

    「如果洋人沒其它手段的話,頂住大半個月不成問題!」

    隨著與列強軍隊打交道的時間越久,吳可心中對列強的實力一再拔高,此時卻是不好打那無底的包票。

    「就這麼點時間,是不是太少了點?」桂良有些不滿道:「想當初咱們在天津奮戰之時,可是一連打了好幾個月啊!」

    「那能一樣麼?」

    吳可沒好氣的翻了翻白眼:「當初洋人軍隊有多少,眼下洋人軍隊有多少,單靠海上運輸補給又能堅持多久?」

    &nbs

    p;說到這兒他連連冷笑:「嘿嘿,再說了咱們也不是孤軍奮戰,四周的援軍正源源不斷趕來呢,時間拖得越久對咱們越發有利!」

    「希望如此!」恭親王無法,只得如此說道。

    ……

    轟轟轟……

    「殺殺殺,弟兄們跟著老子殺啊!」

    天津通向通州的泥濘官道上,劉銘傳對正率領手下五百精騎,一路策馬狂奔濺起滿身泥濘,正圍著人數相差無比的一支聯軍小股人馬反覆衝殺。

    為了阻止列強聯軍後勤部隊運送重炮的腳步,劉銘傳發動附近鄉民早早便將天津通往通州的官道破壞得不成樣子,加上前兩天還下過一場秋雨,地面更是泥濘得可以十分難行。

    從天津港出發給前線運送重炮的列強聯軍後勤人馬可遭了大罪,重達數千斤的重炮儘管有大炮架子車駝運,可在如此泥濘的泥水地裡前行,沒前進一步都十分的困難。

    劉銘傳則率手下五百輕騎遊蕩在外,不時前衝騷擾一番,見得機會更是毫不猶豫猛衝一陣,搞得運送重炮的列強聯軍後勤人馬叫苦不迭人心惶惶。

    最妙的是,劉銘傳將輕騎機動靈活的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來去如風飄忽不定決不與聯軍戰士糾纏,一觸及走滑不溜水難纏到了極點。

    因為本就沒指望能一下子吃掉運送重炮的聯軍後勤人馬,怎麼說聯軍都派出了兩千火,槍兵護送,稍一不謹被聯軍火,槍兵纏住可不是開玩笑的。

    劉銘傳的主要目的就是拖延時間,迫使聯軍運送重炮的後勤部隊不得不一再放緩速度,只以騷擾偷襲為主並不將殺傷聯軍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

    因為戰術得當執行得力,一時間倒是玩得風聲水起不亦樂乎,被纏著的列強聯軍運送重炮的後勤人馬就大感吃不消了。

    每時每刻都得打起精神戒備不說,一天時間行走不過五六里地,就這蝸牛一般的速度,想要將四門重炮運到京郊還不知道要浪費多少時間。

    聯軍運送重炮的後勤人馬也不是沒有想過辦法,各種引蛇出洞,聲東擊西以及連環陷阱等等手段都使了出來,可惜劉銘傳一直警惕小心,一旦發現不對立刻遠奔撤離,一直沒能重創兩江輕騎也是無可奈何。

    後來負責運送重炮的聯軍軍官一看這樣不成啊,後勤人馬的速度實在太過緩慢,拖的時間太久了前鋒主力部隊已經很是不爽了。

    於是他們便想出了個辦法,那就是分出一部精幹人手斷後阻援,想方設法拖住那群煩人的清國騎兵,給運送重炮的後勤主力部隊爭取時間。

    這主意的效果不錯,雖然劉銘傳部五百輕騎的機動力極強,可架不住人數差不多的聯軍精幹火,槍兵只需圍繞後勤主力打轉轉,始終都能正面與兩江輕騎對上,劉銘傳部騎兵想要搞偷襲騷擾一時也不容易。

    眼見如此情況,劉銘傳當機立斷改了主意,暫時放棄了騷擾偷襲聯軍運送重炮的後勤主力人馬,找了個機會將斷後的五百聯軍火,槍兵引了出來,而後不等他們反應過來便發動了猛烈的強攻。

    ……

    天津外圍的偷襲騷擾戰打得激烈不說,駐囤京郊的列強聯軍高層似乎逐漸失去了耐心,在試探性進攻護城河上石橋未果之後,他們又連連調兵遣將作出大舉進犯的架勢。

    與此同時,列強聯軍高層額爾金在與京城使者談判之時,態度變得十分強硬,一再要求京城官府釋放扣押人質,否則他們不排除使用武力解決的可能。

    伴隨著談判桌上的強硬態度,數千聯軍戰士氣勢洶洶殺到護城河邊,做出一副隨時準備開打的摸樣,京城局勢一下子緊張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