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五百一十八章 剪不斷理還亂 文 / 排雲掌

    桂良繼續講述咸豐帝跟恭親王之間的恩怨八卦……

    恭親王生母已經貴為皇貴太妃,再要有別的封號,當然是尊為後宮大意的皇太后之位了。

    也不知當時咸豐帝有沒有考慮過這事,桂良表示他也摸不清楚咸豐帝當時心情,只聽隨侍小太監後來傳出來的描述,咸豐帝明顯沒這方面考量。

    據說恭親王當時又哭又泣好不傷感,可當今咸豐帝卻是不置可否只「哦,哦」地輕應了兩聲,示意他聽到了恭親王的回稟。

    說到這兒桂良連連歎氣,說事情壞就壞在當今的態度太過含糊不清,讓人容易會錯其深意。

    恭親王見當今如此態度起了誤會,將咸豐帝未置可否的含糊表示,錯誤的認為已經允許,他這時身居「首揆」之職,一回到軍機處,便傳旨預備尊封的禮節。

    都不用桂良解說,吳可就明白這下壞事了。

    黃得的想法又豈是那麼好曲解的?

    平時手下大臣刻意揣摩聖意都極犯忌諱,更不用說情節更加惡劣的曲解聖意,並且還大張旗鼓的四處宣揚了。

    作為堂堂的一國之君,就算身有殘疾身體虛弱,性格又有些偏軟也容不得這樣的事情發生。

    果然,桂良述說當時的恭親王能力不俗,短短時間其生母還未歇氣,便已經將晉封皇太后的一切禮儀瑣碎處理妥當,就待咸豐帝用璽確認。

    及至禮部具奏此事,咸豐帝開始還不明所以,等到弄明白怎麼回事後便大為惱怒,不過他亦很是理智,知道這樣以表孝道的事兒決不能拒絕,否則在病中的皇貴太妃受此刺激,立刻就會斷氣,到時他這皇帝也不會好過。

    封建時代推崇「百善孝為首」,這話可不是開玩笑的。

    無論是皇室貴胄之家,還是平民百姓之戶,無補以此為最高道德規範,誰要是觸犯了道德上便有污點,就是皇帝也不會好過了去。

    咸豐帝因為重重顧忌而准奏,尊養母為「康慈皇太后」,這是七月初一的事,隔了八天,康慈皇太后心願了了便駕崩去也。

    這下,咸豐帝沒有顧忌了。他自己雖仍照儀禮,持服百日,但禮部所奏康慈皇太后喪儀,則大加刪減。最重要的是兩點:

    一是不祔廟;二是不系宣宗謚。

    不祔廟是神主不入太廟。太廟是極嚴肅的禁地,有無這位太后的神主,誰也看不到,但不系帝謚,則天下共知,這位太后不是「正牌」。道光帝尊謚末一字為「成」,所以皇太后應稱「成皇后」。

    康慈太后的尊謚為「孝靜康慈弼天輔聖皇后」,並無成字。

    這在明朝時便有此規矩,皇帝的生母為妃嬪,如果及身而見親子即位,則母以子貴,自然被尊為皇太后,倘或死在親子即位以前,則追尊為後,但不系帝謚,以別嫡庶。

    咸豐帝的用意在此,卻不肯擔承薄情的名聲,凡此減損喪儀,都托詞是太后的遺命。

    兩兄弟猜嫌的跡象,還不止於此,十一天以後,咸豐帝又以「辦理皇太后喪議疏略」為由,命恭親王退出軍機,回上書房讀書。本來親如一母所生的兩兄弟,至此咸豐帝拿恭親王跟所有的弟弟一樣看待了。

    這手段便有些惡劣了,恭親王見了心中又如何不怒?

    當然咸豐帝的用意朝中大臣心知肚明,對其皇帝威信也不是什麼好事,所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是也。

    論起帝王手段,這位咸豐帝還是還次了一點。不要說比起開國時的幾位英主,就是性格脾氣相仿的皇父道光都比不上。

    當然,這其中有道光識人不明的原因,更多的則是咸豐帝自身的問題。

    顯然,因為種種緣故,咸豐帝的『聖威』確實下降得太多,桂良說起這個的時候雖然還算委婉,可單他這個態度就很說明問題了。

    接著,他又向吳可訴說了許多有關咸豐帝的秘事。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2月25日)清晨,慎德堂御榻上的道光帝奄奄一息,生命垂危。道光帝在繼位者皇太子奕詝的哀哭聲中,終於閉上了昏花無神的老眼。

    從此,奕詝步上獨領朝綱的帝王政治生涯。

    正月二十六(3月9日),舉行新皇帝登基大典。年逾十八週歲的奕詝登臨紫禁城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王公百官朝賀如儀。奕詝頒布詔書,改年號為咸豐元年,這便是咸豐帝稱號的由來。

    眼下看來,咸豐帝即位這事,絕對是道光帝的一個錯招昏招!

    桂良說這話的時候很有些不客氣,吳可倒也聽得津津有味。

    按桂良的說法就是,當今咸豐帝的身體太差,不說是個瘸子了,就說他少時因為出天花,沒長好,臉上也落了一臉麻子,這尊容放在朝堂之上真真有礙觀瞻。

    吳可偷樂,皇帝的容貌長得有礙市容,這怎一個悲催了得?

    不過說來也有趣得很,清代的前幾任皇帝與天花有深厚淵源的著實不少!

    康熙更是因為天花而登臨帝位,雖然天花給他帶來一臉麻子!

    而他的父親順治則死於天花,這對父子跟天花的關係是一福一禍,兩父子可稱得上興國皇帝。

    整整

    整200年後,咸豐因為天花也長了一臉麻子,吳可從後世一些影視作品中也隱約看出他的兒子同治也是天花患者,這兩人又是一對父子關係!

    以吳可的觀感來看,這對也可稱得上是亡國父子皇帝!

    且一前一後,這兩對父子皇帝竟然分別處於清初和清末,時間跨度整整200年!

    更巧合的是他們的身後都有一個不得不提的重要的女人——孝莊和慈禧,剛好也是一前一後,一個興國,一個亡國!

    甚至孝莊和慈禧的皇帝兒子都是因天花早亡!

    特別巧的是,康熙登極的時間是1662年,而咸豐之子同治登極是1862年,整整兩百年!

    拜後世的影視小說所賜,吳可倒是知道咸豐帝活不長久,至於之後所謂的『同治中興』更是個天大笑話。

    洋人那是得到了足夠利益,正安心消化這些巨額收穫呢,所以也沒怎麼找大清的麻煩,讓大清朝足足過了近三十年安生日子。

    以田朝的國情,只要沒有天災**的干擾,百姓們的日子就會安心舒服許多,經濟發展也跟著就上來了。

    可惜的是,幾十年安心日子積累下來的財富,,在之後不足二十年時光裡敗個精光不說,連大清國都亡了。

    以後世眼光來看,所謂的『同治中興』,不過就是給洋人積累財富而已,大清自身卻是沒有得到多少好處。

    說起咸豐帝的身體,桂良又神神秘秘的說了一個宮闈隱秘。

    當年咸豐帝的生母是和皇五子的生母幾乎同時懷孕的,為了爭一個長子的名額,發了狠心吃了催胎藥,所以他比皇五子早出生一個多月。

    所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就是這個理,之後皇五子被過繼給道光帝的一個兄弟作兒子,從而被排除在皇位繼承人選之外。

    咸豐帝可是白白受了一遭罪,因為先天不足的他從小就是身體虛弱加上智力較差,在一干朝臣們心中的威信可不怎麼樣。

    要不是咸豐帝治政手段不強,怎麼可能讓太平軍掀起那般聲勢,要是換了清朝前幾任皇帝早就給擺平了。

    別看道光帝在史書上評價不高,可是在他當政期間,除了被洋人用堅船利炮強行轟開了國門之外,國內局勢卻是比較穩當,哪有咸豐當政時的這般亂象?

    更要命的是。咸豐帝還性格懦弱,以致於被後宮婦人挾制,而且這廝貪圖享受不思進取,每日只顧沉緬女色。

    清代皇帝每日「御門聽政」的制度就是在他這一朝被他給終止了的,可見其之昏潰無能,這樣的皇帝又怎叫受了不少委屈的恭親王服氣?

    桂良更是說了一樁奇聞,據傳喝鹿血能補氣養血,所以咸豐帝竟專門命人建了鹿苑,每天都要喝鹿血,靠這個秘方的支撐他才得以維持身體,終日縱情聲色。

    等到今年英法聯軍逼進北京,咸豐帝嚇得屁滾尿流,急忙帶著一大群后妃逃往承德避暑山莊時,還不忘記帶上他的鹿,並說「鹿血是朕的命,根子,不能沒有它」,堅持一定要帶上鹿。

    而當時時局危亂,大臣宮妃們都忙著逃命的關口了,誰還管得了鹿?

    結果咸豐帝在承德行宮因為喝不到鹿血而身體一落千丈,到了現在都沒見好轉跡象,真真叫人不恥。

    說這話的時候,吳可都能聽出桂良話中的不屑之意。

    還有咸豐帝的能力差,這一點是公認的,不說治國方略,他在政治上也是一味沿襲前朝舊制,因循守舊,這才造成了大清眼下的亂局。

    要不是有太平軍攪局,洋人能這麼毫不顧忌的殺奔京畿而來?

    恭親王恰恰相反,他比咸豐帝有更多的改革精神,對政事有自己的主見。這一點,也是令道光帝有點不放心恭親王的唯一原因,他看不清楚恭親王的這種改革精神對大清是好還是壞?只有選保守的咸豐比較放心一點。

    而且咸豐帝的體質太差,又不愛惜身體縱情聲色,造成生育能力極差,到了眼下竟只有過兩個兒子,次子還早早夭折,稍一不慎便可能斷絕皇家香火。

    也正因為如此,咸豐帝對恭親王的防備更甚,兩人的恩怨糾葛真真叫做剪不斷理還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