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五百二十五章 火燒圓明園(羊年大吉) 文 / 排雲掌

    這樣的談判過程,哪裡還有什麼進展可言?

    一連三場談判毫無進展不說還受了不少閒氣,直讓僧王氣個倒仰,心中實在不爽揚言要列強聯軍好看。

    這真是自討苦吃!

    如果是兩江總督吳可當面的話,估計談判桌上的列強聯軍高層可能還會顧忌一二,作為敗軍之將的僧王根本就沒放在聯軍談判代表眼裡。

    欺軟怕硬的事兒倒哪都不少見!

    在列強聯軍派出的談判代表心中,僧王就是不折不扣的好欺之輩。

    所以,在言語之中便很有些不客氣,僧王哪裡受過這樣的閒氣,談了幾次只差沒把肺給氣炸。

    洋人狂妄是一方面,關鍵是這幫可惡的混蛋老拿八里橋之戰說事,僧王臉上很是掛不住哇。

    所謂打人不打臉罵忍耐不揭短,洋人怎麼就這麼不知道規矩呢?

    尼瑪的不就是敗了一仗,可是老祖宗們不也說了嗎,勝敗乃兵家常事,他又不是不能翻身,有必要時刻掛在嘴邊招呼麼?

    加上洋人又弄出這些類似『城下之盟』的玩意兒,僧王的心情能好得了才叫見鬼了,沒當場掀桌子翻臉已經很有涵養了。

    「諸位還是清醒點吧,眼下佔據優勢的可是清軍!」

    忍無可忍之下僧王同志說了重話。

    「肉肉肉,親王閣下聯軍只是主動轉移,貴**隊還沒那本事打敗聯軍!」

    額爾金一雙鷹目閃過一絲不甘,崩緊了臉色嚴肅說道。

    「有區別嗎,你們主動轉移還不是因為官軍的逼迫?」

    僧王毫不退讓直言道。

    「呵呵,親王閣下可別忘了天津和通州!」

    「好像這兩城已被官軍包圍,收復回來也只是時間問題吧?」

    「親王閣下如果有信心的話,大可以試上一試!」

    「……」

    諸如此類的唇槍舌劍幾乎每次談判都會來上一段,而後列強聯軍高層便態度強橫,很不客氣的要求僧王簽署那幾份條約。

    開玩笑,僧王又不是傻子,明明清軍沒有敗還簽這玩意,那不是嫌自己頭上的官帽子戴得太穩當了麼?

    談判自然又是以不歡而散結束!

    僧王自然是氣悶之極,照這樣談下去何時何日才是個頭?

    恰好這時河南清軍與兩江後續大部趕到京畿地區,他二話不說以欽差大臣的名義命令新來援軍立即加入圍攻天津的作戰序列,誓要給狂妄自大的列強聯軍高層一個深刻教訓。

    眼見清軍大兵雲集,河南援軍與山西援軍主將自然不願放棄如此表現機會,聯合向榮部上萬清軍總數近三萬人馬,潮水般向天津城防衝了過去。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僧王率領六萬以上清軍,在八里橋都被六千列強聯軍打得抱頭鼠竄差點全軍覆沒,如今幾路清軍人馬加起來不足三萬,想要找駐守天津的列強聯軍麻煩,又豈是那般簡單?

    天津城裡駐防的列強聯軍人馬超過五千,面隊不足六倍之敵的清軍攻擊,又佔有地利優勢的情況下,戰鬥的結果從一開始便已注定。

    這場參與人數近五萬的大戰,只進行了大半天時間,便以清軍狼狽撤退而終結,給了志得意滿的僧王狠狠一記耳光。

    短短半天時間清軍傷亡超過三千,由幾路清軍聚攏起來的人馬就有些受不了拉,他們可比不得兩江清軍能頂。

    要不是壓陣的一萬兩江清軍及時接應,給予駐守天津的列強聯軍強大威懾的話,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亂子。

    僧王吃了憋自然遷怒那幾位援軍將官,連帶著吳可也被記恨上了。

    洋人打了勝仗,在談判桌上的氣焰更加囂張,非要逼著僧王簽訂那些個不平等條約。

    僧王哪敢答應,他本就與留守京中大佬不睦,要是在這上頭犯了糊,豈不是送著把柄給人?

    同時還有樁煩心事兒,那就是圓明園被禍害得不成樣子,究竟被洋人搶掠了多少珍寶要好好的思量思量,找個機會從洋人手裡要回來。

    這玩意真不好查,當初咸豐帝跑路跑得太過匆忙,竟連圓明園的帳冊都遺失了去,眼下圓明園又落在洋人之手,哪可能讓清軍到園子裡清點?

    不過有些東西還是心中有數的,根據從園子裡逃出來的太監所言估計,此次園子裡被劫掠和被破壞的財寶,總價值絕對超過兩千萬兩銀子。

    當然,被近萬列強聯軍搶掠裝車和破壞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實屬無價之寶。而且洋人還不知道其中的驚人價值,其所作所為實在令人髮指!

    僧王剛剛在談判桌上提出,要求列強聯軍從圓明園撤走,並歸還搶掠裝車的無數財寶,當即便遭到聯軍高層強硬拒絕。

    「清國必須答應聯軍要求,否則戰火不熄聯軍也絕不撤退!」

    額爾金在談判桌上,態度極其強硬表態。

    本來法美等國公使還有些擔心,生怕聯軍態度過

    於強硬徹底激怒清國高層。

    可是等到天津方面的捷報傳來,聯軍諸國公使頓時放下心來,跟著額爾金達成一致意見,極力要求戰場上沒能達成的目的想在談判桌上解決。

    而且清國談判代表們的拙劣表現,也近一步促漲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親王閣下還要盡早做出決斷,不然聯軍不保證會做出什麼不好的舉動!」

    當談判進行到第九天的時候,聯軍高層耐心漸失,見清國談判代表一味推委拖延,額爾金更是危言恐嚇。

    僧王哪會害怕這樣的威脅,根本就不予理會只在口頭上糾纏不朽,談判再一次無疾而終。

    聯軍高層大怒,為了給清國談判代表一個深刻教訓,同時也是為了掩蓋他們大肆搶掠圓明園的罪證,使清廷以及談判代表「惕然震驚」,俯首帖耳,任其宰割,聯軍高層額爾金悍然下令火燒圓明園部分建築以示警告。

    公元1860年10月18日,盤踞圓明園的數千聯軍官兵手持火把,在園內指定位置縱火焚屋,霎時間部分園林化為一片火海。

    當此之時,殷紅的火焰,映在從事放火的聯軍官兵臉龐上,使他們看起來彷彿魔鬼一般。

    圓明園上空,頓時煙霧籠罩火光燭天。被選定焚燬的宮殿、廟宇、以及其它古老的建築,輪奐輝煌、精美華麗、足資紀念的物品都付之一炬,化為劫灰了。

    漸漸地,相距十多公里的北京城上空也被濃濃黑雲籠蓋,無殊日蝕。大火幾晝夜不熄,萬壽山清漪園、香山靜宜園及暢春園的一小部分園林建築也跟著受到波及被焚。

    要不是駐守此地的劉銘傳等清軍將領反應及時,急忙佈置隔離帶的話還不知道會出什麼亂子。

    就這樣,凝結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大量血汗和智慧、經六朝皇帝150餘年悉心經營的一代名園圓明園,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被閃電般劫毀而破壞了一半以上建築,剩下的也在大火濃煙之中被熏得不成樣子。

    偌大的一個圓明園,十六七萬平方米的皇帝園林建築,竟然被列強聯軍喪心病狂的放了一把火焚燒,僅有蓬島瑤台、雙鶴齋、海岳開襟等三處園林景群及二三十座殿閣、亭榭、廟宇、值房和園門倖存。

    而且「殿內陳設、鋪墊、几案、椅杌、床張均被搶掠」,「門扇多有不齊」,真是慘不忍睹。

    而下令放火的元兇英國佬額爾金卻是很不以為然,竟得意洋洋不知羞恥地表示:「此舉將使中國與歐洲惕然震驚,其效遠非萬里之外人所能想像者。」

    而另一位列強聯軍高層戈登承認:「我們就這樣以最野蠻的方式,摧毀了一小半世界上最寶貴的園林財富,不過這是值得的,聯軍就是要以此手段逼迫清國低頭,要讓清國知道聯軍不是好惹的!」

    列強聯軍如此瘋狂舉動,自然震驚了近在咫尺的京師。

    誰都沒想到列強聯軍竟然如此喪心病狂,為了逼迫大清談判代表低頭,竟然一把火將小半個圓明園付之一炬!

    一干京中大佬坐不住了,也沒了心情看僧王的笑話,憤怒恐懼之餘囔囔著一定要報復,要給囂張狂妄的列強聯軍好看。

    吳可這位京城保衛戰的頭號功臣,自然又被推舉出來,受到一干留守京中大佬的熱烈期待,希望吳可和手下兩江親王之師再接再厲,給洋人一個深刻教訓。

    可惜的是,京中一干大佬求戰心切,恨不得立刻就叫洋人好看,行動才剛剛開始就僧王嚴厲阻止。

    他根本就不看好清軍的戰鬥力,一再表示按皇帝陛下的命令,要以談判為主結束這場莫名其妙的戰爭。

    連咸豐帝都被抬出來了,留守京中大佬卻是不好做得太過,只得憤憤不平的停下整軍備戰的動作,暗地裡的漫罵和不屑自然少不了。

    更讓人氣憤的是,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大清曾將巴夏禮等囚於圓明園為借口,將焚燬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

    這可就是赤落落的打臉了,就算以僧王的『好脾氣』都忍不住動了無名之火,更別說早就打出心氣的京中大佬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