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五百五十五章 勢力廣佈 文 / 排雲掌

    咸豐十一年夏初時分的廣州地區暗潮洶湧!

    先是城外幾家煙土小商行運貨途中屢屢遭襲損失慘重,不僅花大價錢採購的煙土損失怠盡不說,就是隨行押運的人手也沒落到好處,不是被直接幹掉就是挑了手筋腳筋成了廢人。

    能開得起煙土商行的國人,儘管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商行,其在地方聲也不是一點勢力都無的軟角色。

    他們自然不甘心被人如此欺負,聯合起來輕易便查到偷襲之人,正是廣州天地會人馬。

    這下算是捅破了馬蜂窩,天地會在廣東地方上的勢力極大不假,但內部卻也派系林立爭權奪利,廣東鄉紳大部分或多或少都與天地會有些交情,要麼乾脆直接就是天地會中人,自然不會太過害怕天地會的勢力。

    這些鄉紳惡霸不甘心損失,糾集一夥地皮無賴加打手,直撲廣州天地會在城外的某據點,雙方大打出手各有死傷。

    死了人自然會驚動官府,派來查詢的捕頭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讓人大開眼界的是這廝也不抓捕兇手啥的,竟然出面調停起來。

    對上的說辭自然是兩家鄉紳因田土利益起了;糾紛械鬥,這是正常的地方宗族內部的問題,不用官府插手其間免得惹來不好影響。

    廣州知府衙門確實按照地方宗族內部糾紛處理,並沒有特別關注加大查詢力度,反而還將派出的衙役招了回來,只是警告了糾紛的兩將鄉紳宗族便不了了之。

    沒了官府勢力的插手,那兩撥大大出手的勢力自然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那幾家聯合起來的鄉紳勢力見武力討不了好,自身傷亡卻是讓他們心驚,於是也不再做那無用之功,直接找上他們的上級老大,不惜花費重金請來主持『公道』。

    這下,城外的天地會據點可吃了大虧,人家老大帶著幾十號專業打手氣勢洶洶殺到,而且在天地會中的輩分又高,提出的要求貌似又很合理,他們也不好不給面子一味強硬。

    可是,吃下去的好處想要他們乖乖吐出,簡直就讓他們難受之極。

    既然不想讓出好處,那自然就是互相扯皮你說你的我說我的。

    那位被鄉紳們聯合請出的天地會大佬雖然心中氣憤,但這又不是與他利益悠關的大事,自然不會強出頭跟廣州天地會的兄弟撕破了臉皮,只要廣州天地會的人馬承認了那筆煙土在他們手上就成。

    這下那幾位聯合起來的鄉紳不爽了,他們可是又出錢又出力,卻是搞成這麼一個結果誰能接受?

    於是,等請來的大佬表示無奈離開之後,他們又重新找到了新的靠山,便是給他們提供煙土的上級供應商,希望能得到幫助解決麻煩。

    要知道,廣東一地雖然天地會勢力最大,但不表示其它幫派的勢力就小到哪兒去。廣東境內著實有幾家地方幫派勢力,最起碼在當地的勢力比之天地會也不差分毫,甚至還要強上些許。

    於是,新的幫派加入了與廣州天地會的談判序列,也不知道怎麼談的,到了最後竟然談崩了兩家幫派立即毫不猶豫大大出手。

    這一下,因為械鬥規模越來越大,死傷的人數也跟著急劇增加,廣州官府就是想視而不見都不可能。

    可讓讓大開眼界的是,廣州官府明顯更袒護天地會勢力,每每械鬥升級之時他們便是出動大批衙役,直接打壓鄉紳們請來的外來幫派勢力。

    就連那幾家鄉紳,都受到官府或明或暗的威脅警告。

    這下子那幾家首先出頭的鄉紳地主有些吃不消了,想縮回去自認倒霉,可是他們請來的外來幫派卻不幹了。

    ……

    啪!

    吳可將手頭情報狠狠摔在桌上,目光凜然掃視周圍,語氣極為不善:「你們看看你們看看,這都是什麼破事!」

    「大人,咱們是不是要調整調整策略,打壓一下廣州天地會!」

    手下小弟聞絃歌而知意,立刻順著桿子往上爬,當即建議道。

    確實,吳可和手下這幫心腹小弟,都被天地會的勢力給驚得不輕。

    要說天地會的來歷,就是當初延平王鄭成功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台灣(繼承人鄭經、下任鄭克塽,1683年滅亡),仍矢志恢復中原,所以建立了洪門,以「漢留」為代號,成立了洪門派駐於中國大陸的反抗組織。

    為表示不服從「清朝」,以「天父地母」取別號為「天地會」,是洪門對外的習稱。往後屢遭查禁,演衍出乾坤會、添弟會、三點會、三合會、三河會、圈子會、漢流(留)、八卦會等,據載有五十多種名稱。

    洪門五袓應是隨史可法抵抗清兵的將領,又轉隨鄭成功之洪門,留在中國大陸「漢留」組織,廣招反清義士,聽候台灣參軍陳永華(化名陳近南)的命令。

    陳永華化名陳近南,並有許多聯絡人,皆用「陳近南」之名發佈命令。據說陳近南在湖北時,曾居襄陽城南「白鶴洞」,號「白鶴道人」,藉傳道為名,遊歷四方,聯絡仁人義士。「白鶴仙師」的圖像即代表漢留組織的標誌。台灣有很多地方有供奉白鶴仙師或鶴母等風俗。

    明鄭王朝鄭克塽投降清廷後,他們在閩粵留下之中國武術門派,統稱為南少林「功夫」,兩廣人士稱武術為功夫。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僧人鄭洪二,化名萬雲龍,在福建創立天地會,倡議反清復明,白日誦經禮佛,夜間聚眾賭博,累聚銀錢,預謀起事,子鄭繼,部下陳彪、陳丕、張

    普、張狗(破臉狗)、盧茂、李少敏、趙明德等數百人。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雲龍派手下盧茂,率領會眾三百餘人,攻漳浦縣衙門。但部眾未曾到齊,事即敗露,被殺數十人,會眾三百餘人皆被俘虜。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初,雲龍派李少敏奉明朝宗室朱振興為「振興大王」,不料官府聽聞風聲,縱兵掠捕,事件立刻失敗。

    雲龍兩次起事皆敗,折損數百人。眾人被捕時,畏懼雲龍報復他們的親屬,都不敢供出雲龍,雲龍佯作僧徒,依然於廟中飲酒狎妓,安居行樂,官府不知。雲龍死後,其子鄭繼接管天地會,法號「行義」。

    林爽事件後,朝廷敕命嚴查閩台天地會,因而揭露上述兩次起事主謀為萬雲龍。其子「行義」被捕。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閩浙總督伍拉納、福建巡撫徐嗣曾的奏折內容:「臣等查提喜於乾隆二十六年倡立天地會…….該犯俗名鄭開,僧名提喜,又名塗喜,又名洪二和尚。」

    為了紀念萬雲龍,天地會會眾常自稱為「萬家兄弟」,甚至把「萬」當作姓氏的暗語:如,「您老哪個萬兒?」

    天地會初創時原系下層勞動者互助性秘密團體,後因屢遭清廷鎮壓,反滿色彩日濃。乾隆年間以「順天行道」,「剃除貪官」及「爭天奪國」為口號。嘉慶以後,復提出「興明絕清」及「反清復明」等口號。清末又增加了反滿內容。

    為對付清廷鎮壓及便於吸收會眾,不斷創立新的名稱,成為擁有數十種名目的秘密結社系統,因組織分散,未形成統一領導,在同一地區的組織間亦互不統屬。天地會並無固定的教義與崇拜對象,但有嚴格的會規,後發展為三十六誓,要求會眾忠於誓言,嚴守秘密。

    清廷嚴禁秘密結社的活動,在清律中有明規定。但天地會反對滿漢地主階級封建統治的活動從未停止。天地會在清早中期曾多次發動武裝鬥爭,重要的有乾隆五十一年台灣林爽起義,六十年台灣陳周全起義,嘉善起義。鴉,片戰爭後,天地會發動的武裝起義,影響更大。

    重要的有咸豐元年至五年廣西大成國、昇平天國起義,廈門小刀會起義、上海小刀會起義。其中太平天國時期,天地會的活動甚為活躍,其首領洪大全(焦亮)、羅大綱等都曾率領會眾參加太平軍,在兩廣地區天地會建立的大成國、昇平天國、延陵國等短期政權,也配合了太平天國的鬥爭。

    吳可更知道後世辛亥革命時期,天地會及其分支積極參加和支持革命黨人領導的武裝起義。海外的洪門組織,不僅在經費上對革命黨人給予大力支持,而且派人直接回國參加革命。

    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譚人鳳在《社團改進會意見書》中寫道:「革命(辛亥革命)之成,實種於二百年於前之洪門會黨」「在運動之初,惟洪門兄弟能守秘密。發動之後,亦惟洪門兄弟能聽指揮。」「人無論遠近,事無論險夷,人人奮勇,個個當先,卒有武昌起義,各省回應,不數月而共和告成,軍隊之功,實亦洪門兄弟之功。」

    但進入民國以後,國內的天地會組織大多成為少數人爭權奪利的工具或為反,動統治階級反對革命、鎮壓人民的幫兇。海外的洪門組織,則大多數仍繼續作為團結華僑的重要紐帶而存在,只有少數成了黑社會組織。

    嘉道以後,天地會發展到海外,在東南亞與美洲華僑中廣泛流傳,曾組織華僑多次舉行反抗西方殖民者的鬥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