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五百八十三章 回返兩廣 文 / 排雲掌

    廣西梧州。

    作為廣東與廣西之間的交通摳紐,在廣西戰亂逐漸平息之後,沒過多長時間梧州便依仗優越的地理位置變得繁華喧囂起來。

    尤其是大成國水師與廣東水師血戰過的梧州港口,之前的蕭條破壞一去不回返,取而代之的是無數商船民船蜂擁而至,將個小小河道港口點襯得熱鬧不已。

    熊光宇跟身邊兩位心腹小弟,就混在亂糟糟的碼頭人流之中,緩慢向停泊在遠處的客船方向移動。

    「變化真大啊!」

    看著周圍繁華熱鬧的景象,熊光宇實在忍不住心頭震驚感慨出聲。

    「是啊,咱們上次經過的時候,我記得這兒蕭條得很連人都沒幾個,更不用說這麼多民船了!」

    這時身邊的心腹小弟也跟著感慨起來,臉上滿滿都是不可思議的神情。

    「別說廢話了,咱們趕緊上船,這味道實在難聞得很!」

    另一位小弟顯然受不了碼頭上各種氣味混雜而成的古怪味道,以手掩鼻衝著兩大大咧咧的同伴不爽道。

    等到三人上了客船,將隨身攜帶的包裹都安置妥當,這才有閒暇站在船舷一邊注視碼頭上的繁忙景象,一邊繼續剛才中斷的話題。

    「不得不承認,那位總督大人確實有些本事!」

    剛才嫌棄碼頭氣味難聞的那位小弟,這時候首先開口說了句公道話。

    「嘿嘿,那位確實有能力,不然咱們眼下也不會待這兒了!」

    另一位小弟隨意找了個乾淨甲板坐下,聞言忍不住嘿嘿一笑,臉上神色頗有那麼點複雜,不過卻沒什麼負面情緒。

    顯然在他心中,並沒有因為替吳大總督做事而有什麼不爽的。

    三人好一陣沉默,回想這一路來的風風雨雨不禁感慨萬千,直到客船啟動時的號子聲將三人驚醒,這才意興闌珊的返回船艙。

    三人這是從安南回返兩廣,準備好好跟身後那位吳大總督合計合計,以後黃鼎鳳部四萬人馬的路才怎麼走?

    沒錯,年初黃鼎鳳部突然出動,繞道南寧直接衝出了大清國境,作為此項行動首倡者的熊光宇,自然義不容辭跟著四萬將士一起殺進安南國內。

    原本以為出了大清日子會很不好過,誰料到阮式越南竟然那麼挫?

    先不說駐防邊境的安南部隊被黃鼎鳳部大軍搞了個措手不及,就連廣西前線清軍都沒反應要是安南軍隊有反應那才叫驚悚。

    黃鼎鳳部四萬大軍輕易衝破了安南國佈置在邊境上的守衛部隊,而後又在諒山將安南匆匆集結的三萬大軍幹得屁滾尿流哭爹喊娘,大軍的前進路上幾乎沒有一合之敵,輕輕鬆鬆就殺到了安南國都河內門口。

    軍中上至大帥黃鼎鳳下至最底層的營中雜役,任誰都沒料到安南**隊竟然這麼不堪一擊,在背井離鄉士氣低落的四萬猶如喪家之犬般的大成國殘餘武裝面前,竟然被打得潰不成軍直接殺到國都城下。

    黃鼎鳳和一干軍中,將領頓時傻了眼,尼瑪的安南國部隊也太挫了點吧,這仗順得讓這幫大成國餘孽們都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等他們反應過來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早知道安南國部隊這麼菜,不等秀京被圍他們就該過來的,與其在國內跟難纏的清軍死磕,還不如到臨近的安南國建國立業還不用擔心清軍瘋狂圍剿。

    經過與安南國部隊一連串的勝仗,黃鼎鳳部原本低迷的士氣突然高漲起來,特別是當部隊打到安南國首都河內城外時,當初大成國初立時的沖天氣勢又上來了,就連跟著跑到安南來的廣州天地會眾人都忍不住一陣熱血沸騰。

    儘管黃鼎鳳體恤手下將士,沒有不顧傷亡攻打河內城,可就兵圍安南國首都的彪炳戰績,放在大成國中那是獨一無二,就是當年太平軍氣勢最鼎盛之時,也沒見他們打到北京城下不是?

    反正最後河內城還是沒打下來,圍了半個月讓安南國國王和貴族大臣們好好感受了一把心跳的驚悚,最後因為糧草短缺不得不後撤至諒山城休整。

    總之,黃鼎鳳部四萬將士殺入安南的過程,那真叫一帆風順春風得意來形容。

    沒了煩人的清軍圍追堵截,只需應對戰力低下的安南國部隊,那真是再輕鬆愜意不過的事兒了。

    反正廣西跟安南挨得近,與當地百姓溝通交流啥的不成問題,也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麻煩,黃鼎鳳部的日子竟一下子鬆快下來,很多戰士竟還有些不太適應。

    見安南國部隊這麼不頂用,黃鼎鳳和手下將領也不客氣,直接佔據了從鎮南關到諒山一帶全部都收做自家地盤,至於諒山到河內有帶自然就是交戰區域了。

    期間安南國也組織了好幾次圍剿行動,規模一次比一次大,怎麼說都是不鳥大清的頑固藩屬,戰鬥力一般但是性格夠堅韌,一次又一次被虐得慘不忍睹,最後一次還是熊光宇三人離開之前,安南國竟是組織了五萬人規模的大軍氣勢洶洶殺奔而來,結果依舊以大敗虧輸終結。

    三人離開之前,已經在諒山城自立旗號的隆國公正準備再攻河內城,打算好好給安南的君主和王公大臣們一個好看。

    因為獻策有功,熊光宇和他的一干心腹手下,在諒山城隆國公麾下地位一下子就起來了,及得黃鼎鳳和其手下一干將領看重,每每

    有要事商量時都會喊他過去旁聽,順便聽聽他這位編外人士的意見。

    還真別說,在諒山城熊光宇竟有種當年初起之時意氣風發之感,埋沒的一身本事有了用武之地。反正他跟翔勇隊也只是互相利用的關係,不存在忠誠不忠誠的問題,他倒是很熱情的參與了黃鼎鳳部的一些事務當中。

    怎麼說熊光宇都是當過一方統帥,轉戰鄂,豫,皖,蘇四省見過世面的狠角色,要不是為了一幫兄弟的活路,他還跟不願意跟老對頭合作。

    這麼多年見得多了心中自有天地,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比常年窩在廣西一地的黃鼎鳳都強,每每提出的建議切中要害讓人有醍醐灌頂之感,自然越發受到黃鼎鳳部一系高層的看重。

    也許是被黃鼎鳳部欺負慘了,又或者覺得國內部隊幹不過這幫突然闖入安南的大清土匪,安南國高層迫不得已下派出使者向大清求援,消息傳到黃鼎鳳耳中自然引起他的高度關注,找來心腹手下一商量覺得不能坐以待斃。

    要是大清出兵支援安南的話,那諒山城黃部人馬的好日子就到頭了。都不需要勞煩朝廷大動干戈,只需老對手兩廣清軍就足夠黃部好好喝一壺的。

    這樣的事情自然不是黃鼎鳳和手下心腹將領們願意看到的,必須立刻作出反制措施,最起碼也要第一時間知曉兩廣清軍的動靜。

    這時熊光宇見此便清命返回兩廣,直言不諱與兩廣總督麾下將領將領有些聯繫,可以通過他們知曉兩廣清軍的一舉一動。

    這廝自爆的消息真夠驚人的,竟然跟兩胳總督手下將領有聯繫?

    要不是他最近的表現不錯,之前在廣西時又沒任何值得可疑的地方,又是出身太平軍一系,估計黃鼎鳳和他手下一干心腹將領還真會懷疑他的動機。

    「我是鄂南人!」

    熊光宇只解釋了這麼一句,不過就這一句已經足夠了,誰不知道那位兩廣總督吳可就出身鄂南啊,要說他們有點關聯還真說不準。

    他這也是無奈之舉,眼見以後有常駐安南的架勢,他不得不提前將一些隱患消除,免得以後無意中暴露出來被打個措手不及。

    毫無疑問,他的出身就是最大的隱患。現在沒人關注也就罷了,以後等在黃鼎鳳部的地位逐漸抬高,誰知道會不會有人拿這事發難?

    與其等那時候被人道破玄機處境尷尬,還不如早早的自己暴料,怎麼說也能爭取個印象分不是?

    果然,儘管剛聽到這個勁爆消息時被震得不輕,心中難免產生懷疑和防備情緒,不過等他們徹底反應過來又感覺不對,再細問了熊光宇與鄉勇隊的糾纏歷史之後,雖說心中依舊存有疙瘩但基本的信任還是不缺的。

    既然熊光宇毛遂自薦又有這個門路,他們正好順水推舟答應下來,眼下黃部的情況也真不怕兩廣清軍知曉,同時也能好好觀察觀察熊光宇的真實表現,確認這位是否還值得他們的繼續信任?

    於是,熊光宇便帶上兩名得力心腹,與黃鼎鳳炮釬的一小隊精幹人手,悄無聲息的返回了離開不久的廣西地界。

    隨行那一小隊精幹人手進入廣西之後立刻與熊光宇分別,說是要去聯絡廣西各地還在堅持頑抗的地方反清武裝,看能不能拉到諒山加入隆國公麾下,以增補隆國公手下的損耗。

    熊光宇不知道這話是真是假,當然這跟他沒多少關係也不想追究,與黃鼎鳳所派精幹小隊分開之後,他帶著兩位心腹小弟也不避諱,直接跨過半個廣西趕赴廣東而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