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血爭流

正文 第七十六章 :議和 文 / 放生第一

    第七十六章:議和

    謝香存又道:「我今日前來,只是為貴軍送些美酒,別無他意,不知邊皋將軍能否近前,聽我說幾句肺腑之言。」

    邊皋身邊的謀士道:「將軍不要上前,只怕有詐。」

    謝香存微微一笑,將肩背的尚方寶劍解下,遞給身邊的侍從,對邊皋道:「久聞將軍膽識過人,不會連一個兵刃都沒有的人,也不敢靠近吧。」說罷對身邊的侍衛道:「你們都回到陣中,我有話,要單獨跟邊皋將軍說。」

    陣中只剩下謝香存孤零零一個人,和十多個裝著美酒的車子。

    邊皋催馬上前,他若再不上前,傳揚出現,肯定被說成一個膽小鬼。

    邊皋和謝香存的戰馬,互相交錯,謝香存微微一笑,問道:「邊將軍,可知我剛才吹奏的笛曲,曲名為何?」

    邊皋生硬道:「我不善音律,不知此曲的名稱。」

    謝香存道:「這首笛曲叫『離人淚』。邊將軍在外出征,家裡人一定分外惦念您,所以我以此曲,相贈將軍。」

    一提起家人,邊皋又是揪心,又是氣憤。眼下他的家人囚禁於唐宮,如果他違反唐國國主的命令,家人一定盡數被殺。這就是他不想回唐國,卻不又不敢不回唐國的原因。

    邊皋道:「謝將軍,我是粗人,有什麼話,你不妨直說,不必兜圈子。」

    謝香存又笑了笑道:「我聽說唐國朝野都在傳說,將軍要在閩國自立為王,唐國國主已招將軍回國。明人不說暗話,依我看,將軍這次回國,只怕性命不保。」

    謝香存說的,都是唐國機密。邊皋沒有想到謝香存對唐國的事情,知道得如此清楚,愕然道:「你是如何得知的?」

    謝香存道:「我怎麼知道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將軍你的抉擇。」

    邊皋道:「你如果想勸我投降吳越國,那你趁早死了這份心吧。」

    謝香存頗為體貼道:「將軍投降吳越國,自己的性命是保住了,但你被囚禁於唐宮的家人,全都會被極刑處死。你我都是替國主賣命的人,我又於心何忍,讓將軍的家眷,慘遭不幸那?」

    謝香存的話,說到邊皋的痛楚,也深深打動了他。邊皋雖然默然不語,但對謝香存已經心有慼慼然。

    謝香存看邊皋態度軟化,進一步道:「邊將軍,這些酒作為見面禮,實在太過微薄,其實我有一份大禮,想送給將軍。」

    邊皋道:「不知是什麼大禮?」

    謝香存道:「那就是讓你的家人,安然回到你的身邊。」

    邊皋驚愕地看著謝香存,道:「這怎麼可能?!」

    謝香存道:「我能說得出,自然做得到。不滿將軍,唐國皇子李町,來接替您的半路上,已經被吳越國的軍隊,俘獲了。」

    邊皋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望著謝香存。

    謝香存低聲道:「現在有兩條路,擺在將軍面前,一條是跟我國為敵,繼續交戰。那我會殺了李町,然後嫁禍於你,說是你想當閩王,所以殺害了皇子。如果這樣,將軍即使趕回唐國,家人也早被處死多時了。」

    邊皋怒目圓睜,幾乎破口大罵。

    謝香存立即道:「將軍莫急,還有第二條路那。」

    邊皋切齒道:「你說!」

    謝香存道:「你我兩軍講和。閩國王室再無後人,已經無法復國,不如我們就把閩國分了吧。東邊歸吳越,西邊將軍已經佔領的地方,歸將軍。」

    邊皋道:「那我的家人,怎麼辦?」

    謝香存道:「唐國的皇子,難道還不能換回你的家人嗎?你用李町,外加稱臣於唐國為條件,交換自己的家人。我想勝算總有**。」

    邊皋心裡陡得一亮,但還是怕其中有詐,問道:「你為何要幫我?」

    謝香存道:「你我兩軍實力相當,如果真的決戰,只會兩敗俱傷。閩國的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但休兵罷戰,你有吳越國做後盾,唐國奈何不了將軍。而我吳越國,有將軍守在閩西,也可高枕無憂。那時,你不再是人臣,而是真正閩西王,雖然表面上稱臣於唐國,但只要家人返回身邊,就再不必理會那幫讓你賣命,又背後暗算你的小人。」

    邊皋的心砰然而動,謝香存道:「今日你我幸會,將軍有意議和,可以隨時派使臣,到我中軍大帳來談。」

    說罷撥轉馬頭,從邊皋身邊策馬而退,邊皋剛想調轉馬頭回到自己陣中,謝香存又回頭一笑,手裡拿著一隻雕翎箭,道:「聽說將軍雕翎箭的箭頭,浸有劇毒,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謝香存手中的雕翎箭,箭頭在陽光下,閃著綠光,跟鐵灰色的普通箭頭,截然不同,是邊皋的獨家秘製。

    邊皋這才發覺,自己的一隻雕翎箭,在兩人馬匹交錯的時候,被謝香存從箭筒裡拔去了一隻,如果謝香存剛才以這只毒箭,暗中偷襲自己,此時的自己,已經身受重傷。

    謝香存將手中雕翎箭,猛力置於地上,其力道之大,不但鐵製的箭頭,就連木質的箭桿,也有部分沒入土中。邊皋是武功高手,此時才知謝香存不僅身手敏捷,而且內力深厚。在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一般輕鬆。實在是個可怕的敵人。

    兩天後,邊皋和謝香存議和,兩軍罷戰。

    吳越國兵不血刃,沒損一兵一將擴大了版圖,歷時不到一個月。而南唐

    消耗了大量國力、軍力、財力,差一點連皇子的命都賠上,只給自己帶來了一個實際佔領閩國西側的敵人,雖然他表面上,稱臣於唐國。

    許將軍對謝香存貽誤戰機,幾乎氣炸了肺腑。但是謝香存卻告訴他,如果唐國皇子被殺,唐軍被消滅,會引發吳越國和唐國全面戰爭的爆發。他們在閩國打贏邊皋的代價是,吳越國整個國家,將陷入災難之中。而現在閩國最富庶的東部地區,全都歸於吳越,因這場戰爭,吳越國變得強大,而南唐的實力大損,戰事的勝負不用打,已經決出。

    對謝香存的決定,吳越朝堂充滿了爭論,明明是擴大版圖的好事,但當初極力反對出兵的那幫大臣,卻都事後諸葛亮一般地指責謝香存不會用兵,錯失了大好良機。但錢弘佐知道,謝香存以最小的代價,為他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當時吳越對南唐的政策,絕對不能是進攻,而是自保。謝香存對兩國當時國力的判斷,是準確的。

    因為閩國的將士和百姓,從西部內陸,大量轉移到東部沿海這一側,軍費消耗巨大,但不擁重兵,又難以抵禦來自閩西的威脅,這樣,跟其他地方一樣,吳越國在閩國新建的兩州,也都參與到屯田之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