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秦時明月之夢迴大秦帝

正文 李牧出征 文 / 夢x雪飄飛

    幾個月前

    黎姜的對黑月鐵騎和飛虎的第二階段訓練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

    先由於過去輕便作戰的需要和秦兵身高的限制秦國雖通西域也有一些比較高壯的馬種但仍選擇了中等體形的馬匹作為戰馬,黎姜為了加強戰力的需要半年來又將所有戰馬換成了更高更壯的西域馬種。

    其次對于飛虎所增加的訓練便是特種作戰的作用和思想以及進一步的騎戰訓練另外根據實戰的需要又相繼配備了一些新的特種裝備和服裝;對於黑月鐵騎所增加的訓練為:對所有騎兵加強了特種戰的訓練並灌輸了相應的思想進一步加強了騎戰訓練和裝備配製並根據大威力騎兵戰的需要使得三千精騎訓練精熟、已能夠熟練使用大威力的重型長戟、成倍地提升了騎兵們的凶狠戰力!

    最後,黎姜又根據實戰的需要,報知廷尉批准後改變了秦軍以往那種複雜的人員配製,將剩餘將士以類似蒙古軍的『十十』進制進行整編:飛虎合編成三個百人隊,而黑月鐵騎則編成了三個千人隊。至此,黎姜已經做好了應對戰爭的一切準備!

    總之進一步的訓練和編組一切從實戰出一切從需要出!可以想像經過浴火而重生的黑月鐵騎和飛虎其強戰力在當世已經足以傲視群雄必將在歷史舞台上奪得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巍峨、華麗、古僕的趙國王宮規模龐大色彩艷麗宮庭樓閣、歌台舞榭何止千計!從空中望去那宏大、壯觀的龐大建築群讓人禁不住地讚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無與倫比的傑出創造力。

    這座王宮現的主人是趙王遷,他母親原為歌伎,他血管裡也就流著母親音樂的血液,他不但喜歡音樂而且是深通音律譜曲填詞所得新作莫不在邯鄲家家傳頌隨之傳遍天下。

    君子德風小人德草風吹草偃上行下必效趙王喜歡音律聲色趙國朝野上下也就莫不嗜聲色若狂。就這樣趙國王宮裡每日都是鶯歌燕舞鼓樂不斷趙國朝吱君臣上下都在過著醉生夢死一般的日子。

    然而今日的趙王宮卻一點也沒有平日裡的浮華和脂粉氣息反而平靜得有些嚇人。除了遍列宮禁的執戟甲士們有些沉重的呼吸聲外幾乎聽不到一點雜音甚至連宮女和宦官們走路時都小心翼翼地唯恐出一點聲音。

    一切的一切都透出一股反常的意思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今天趙王遷心情不好而且是非常的不好在短短一個時辰之內就已經有三名宮女、四名宦官只是服侍稍稍不周便被暴怒的趙王遷命甲士拉出去好一頓毒打以至奄奄一息。於是誠惶誠恐的甲士和官侍們都開始小心翼翼地侍候著趙王遷唯恐稍有不慎輕則遭打重則丟命。

    而大殿之外雖然安靜佯和大殿之內卻是充滿了緊張的氣息:心情煩悶、氣色緊張的趙王遷正坐臥不安的觀看著手中的邊庭急報那蒼白、削瘦的臉龐浮腫、無神的眼睛無不顯示著這是一個放縱酒色的君王。

    每當苦惱的趙王遷一看到秦軍又向前推進多少多少裡、又斬殺多少多少趙國兵士時血壓就禁不住地一陣陣升高頭腦也禁不住地一陣暈眩。心中暗暗叫苦之苦之餘因酒色過度而顯得削瘦蒼白的臉龐更加有些慘白得沒有一絲血色!整個大殿內時常傳來膽小懦弱的趙王遷一陣陣心慌神搖、歇斯底里般的驚呼聲:「秦軍勢如破竹這如何是好?」「一群廢物平時就只知道吃國家的祿米危難關頭卻不能分寡人之憂!」「苦也誰來救寡人?」……

    就在這時殿外猛然傳來一陣甲冑摩擦的聲音和鏗鏘有力的腳步聲不久便聽到殿外的宦官小心翼翼地稟報道:「啟稟大王李牧右相和司馬尚將軍求見!」

    聞言眉頭一振、臉色一喜的趙王遷急道:「這狗才囉嗦什麼!還不快宣不快請兩位將軍入殿!」宦官慌了連忙一路小跑出殿請李牧、司馬尚入殿。

    不一會兒隨著一陣沉重有力的腳步聲兩員戰將已經邁步入殿。仔細看來其中一位約在五旬左右頭稍白身材中等體形修長英武剛毅的臉上卻因為一雙略顯秀氣的臥蠶眉而帶有一些儒雅之氣深遂而黑白分明的一雙大眼則彷彿掩藏了無窮的智慧整個人因此顯得具備一種集英武與儒雅,剛猛與睿智於一體的獨特氣質,此將正是戰國未期趙國名將李牧是也。另一員將領大約五旬有過、六旬不到雖然是名老將、頭鬢漸已斑白但身材卻要比李牧高大些體格也十分健壯英武非凡的國字臉上一雙精光四射的眼眸使得他顯得殺氣騰騰、不怒而威。這兩人便是趙國如今碩果僅存的兩位名將。

    趙王遷一看李牧、司馬尚二人入殿喜得急忙起立迎了上去一把抓住李牧的雙手滿色急切、誠懇之意地大叫道:「李將軍趙國危矣寡人危矣愛卿救寡人!」

    李牧心中暗暗苦笑:為什麼秦國的君王一代都比一代出色而我趙國的君主個個卻都是這般懦弱之輩呢!?秦兵尚還遠離邯鄲卻便慌成這般模樣!面色稍稍一變隨即恢復了正常平靜地道:「大王休慌只要有李牧在秦軍休想踏進邯鄲一步!」

    趙王遷聞言大喜道:「李將軍真仍我趙國之中流砥柱也!現今秦兵壓境李將軍不知有何計可以禦敵!」

    李牧聞言微微一笑道:「大王不必著急不如還是坐下說話吧!」

    趙王遷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是是寡人糊塗。兩位將軍快快請坐來人香茗侍候!」兩名宮女聞令飛快地奉上香茗便退了下去。

    李牧穩穩當當的飲了一口香茗慢條斯理的細細品味了一下,司馬尚也是沒有著急只是等著李牧先回答,他是李牧多年的副將兼助手自然明白李牧的脾氣。看著二人慢慢斯理的樣子趙王遷急得心臟呼呼亂跳差點就想要跪地哀求李牧快想禦敵之策了。

    好在李牧沒讓趙王遷再痛苦多久便平靜地道:「秦國雖然來勢洶洶但是未必便能真正對我邯鄲造成威脅!大王難道忘了我邯鄲沿西、南二面都修築了長城只要我們布重兵沿長城以守南路秦兵就休想跨過長城一步;而北路秦兵則仍由臣率兵迎之。等到其師老兵疲之時番吾之戰與肥之戰的場景便會再現!(這兩戰都是李牧統帥大軍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趙王遷聞言大喜道:「好好好有將軍在我趙國無憂矣。我即命李將軍為大將軍司馬將軍副之統兵出戰!」

    李牧點了點頭道:「未將必將竭盡全力擊敗秦國。只是不知大王有多少兵少可以拔與李牧!」

    趙王遷聞言有些為難地道:「國內精兵不多盡數之也只有二十萬眾將軍勿要嫌少!」

    李牧想了想臉色平靜地道:「兵貴精不貴多二十萬足已破敵!大王欲要微臣何時出兵?」

    趙王遷心急地道:「兵馬三日內可以調聚完成將軍出兵自是越快越好!」

    李牧點了點頭道:「好那未將就馬上回去準備出兵事宜!」

    趙王遷大喜道:「既如此寡人和趙國的安危就全托付於將軍了!」

    李牧點了點頭便和司馬尚告辭而出而平日裡對耿直的李牧一向不甚待見的趙王遷此次卻一反常態、慇勤備至的親至將李牧送到了殿門口可見其現在愛李牧之切!

    辭了趙王出了大殿司馬尚摟了摟額下的長鬚問李牧道:「將軍以二十萬對秦軍四十萬眾你有多大把握?」

    李牧溫和的笑了笑信心十足地道:「十足把握倒是談不上只是臨機應對見機行事罷了!我軍本土作戰萬眾一心秦軍雖眾我也有七成以上把握破敵!」

    司馬尚聞言頗有感慨道:「自馬服君(趙奢)和廉頗老將軍故去後我趙國的安危就靠將軍一人支撐了不知將軍欲如何破敵?」

    李牧笑道:「已有腹稿卻仍不成熟這兩日細思一下再作定奪!」

    司馬尚點了點頭道:「既如此我等各自歸去來日再會與軍中!告辭!」

    「告辭!」

    三日後邯鄲以西趙**營二十萬人的龐大軍營幾乎密密麻麻的遮蔽了數十里方面顯得密密麻麻無邊無涯!而威嚴肅穆的中軍帥帳之中在數十支牛油巨燭的熊熊燭光下顯得亮如白晝。帳內端坐著數十名趙軍驍將坐在正中的便赫然是李牧和司馬尚二人。

    李牧見諸將已齊微微一笑道:「自番吾一戰已來一晃已經近三年。諸位將軍一向可好?」

    諸位趙將都是李牧舊屬對李牧一向欽佩有加聞言紛紛躬身道:「不敢蒙大將軍掛念我等一向尚好!」

    李牧笑著揮了揮手道:「不要這般拘謹此次秦軍再度來犯我聚諸將在此便是要聽聽諸公的看法不知諸位有何高見?」臥蠶眉微張之下眼神裡揮著一種自信而威嚴的氣勢形成了李牧獨特的人格魅力。

    諸將想了想廉頗之子廉越道:「舊年番吾之戰中秦軍同樣兩路來犯我軍也分兩路迎敵。邯鄲以南有我長城和漳水為天險相持司馬將軍統兵鎮之將秦軍阻於漳水南岸;北路的樊於期部被大將軍破於番吾後秦軍南路也退回河內。今日不如照舊例迎戰如何?」

    諸位有了舊戰成功經驗倒也一時附應。李牧直了直修長的身軀儒雅的面孔上不禁露出一股沉思之色忽地李牧說道:「此戰卻不同於舊例啊!南路楊端和雖是名將我軍欲阻之卻也無慮北路的王翦卻是目下秦國第一名將非樊於期之輩可比諸位不可大意!」

    司馬尚點了點頭道:「大將軍所言有理不過這暫時也是目下防禦的最好方式那王翦雖然厲害但大將軍同樣是百戰不敗之名將只要屆時小心應對未必便會輸於他!」眾將聞聽紛紛點頭只要有李牧在眾將有信心將任何來敵擊潰。

    李牧微微一笑道:「那麼便依此例吧。廉越將軍!」

    「未將在!」

    「我令你領兵五萬南下到邯鄲南長城處會合守軍務必將秦軍阻於漳水南岸不得有誤!」

    「喏!」廉越領命。

    然後李牧微微一笑道:「其餘大軍隨我即日兵番吾迎戰王翦!」

    「喏!」眾將一起奮起顯得戰意高昂信心百倍。在眾將趙將看來有號稱趙國『戰神』的李牧坐鎮便是如狼似虎的秦軍有百萬之眾也是不在話下的。

    數日後李牧十五萬大軍抵達番吾趁王翦大軍尚未趕到之時率先搶佔了番吾附近的戰略要地灰泉山將主力大軍十萬屯於灰泉山上其餘五萬由都尉趙敢統帥鎮守番吾城兩軍互為犄角守望相助。

    不久王翦和楊端和兩路大軍先後與李牧以及廉越兩路大軍接火冀州大地上頓時烽火四起硝煙瀰漫。精明而可怕的李牧將邊境上的農民都組織起來每隔段距離就設置一座烽火台事,先規定好的信號不但能報告有敵入侵而且連敵軍的兵種和兵力都能以烽火的種類和數目報告得清楚確實。所以只要秦軍有任何行動李牧就能很快現敵蹤於是李牧不但能夠坐鎮指揮番吾一線,甚至還可以輕鬆迅捷地遙控指揮邯鄲南線的廉越大軍!

    就這樣可憐的秦軍只要一進入趙境就像進入泥淖一樣隨時會遭到民兵的攻擊,其中甚至有很多老人、兒童和婦女,水源遭放毒更是常有的事。以前秦軍非常喜歡到趙境作戰因為趙國民間普遍較富裕攻佔以後可以飽掠一番,可如今進入趙境隨時有遭到襲擊和中毒的可能死傷慘重的秦軍人人視趙境為鬼域。

    轉眼間一個多月時間過去了由於李牧守禦得法王翦和楊端和二路大軍雖是竭盡全力竟也未能前進一步戰事一時焦灼起來。在咸陽聞聽前方戰況不利,面色不悅的贏政立即急命楊端和與王翦再度兩面動猛攻,但是不幸的全遭到李牧設計巧妙的擊退而且用的都是極弱勢的兵力。

    秦趙兩軍鏖戰中秦軍想找趙軍主力會戰就是難以辦到,李牧總是看似龜縮不出但是秦軍只要一個不留神李牧的部隊便會突然如風而至殲滅秦軍四處出擊的小股部隊。他用兵起來真如《孫武兵法》上所言——如常山之蛇擊則尾至擊其尾則至擊身則尾俱至。

    趙軍騎兵更是秦兵的惡夢往來飄忽急無定防不勝防令人大感頭痛。於是不僅僅一眾秦軍在趙軍鐵騎的襲擾下日夜不得安寧甚至連糧道也時常遭劫、有點朝不保夕起來面對李牧如此傑出的騎兵戰天才便是名將王翦也是一時束手無策。

    這些和趙軍接戰多年的秦軍老將也全都奇怪起來,原來怯懦、行動緩慢、動不動就整批投降的趙軍在李牧的指揮下竟脫胎換骨地完全變了!不但個個驍勇善戰而且都寧死不降了。這也許正應驗了那句老話:兵是將的膽,將是兵的魂!而李牧就是所有趙軍不屈的戰魂!

    轉眼間又是一個多月時間過去了,處於盛夏中的秦軍屢戰不勝,苦不堪言要求增援的奏表一道接著一道。而王翦雖是一貫小心謹慎但在李牧手裡也沒有討得了任何的便宜雖然王翦目前尚能憑藉著人的用兵才能和直覺緊守不敗,但依目前的形勢來看要想讓王翦擊敗李牧、攻入邯鄲簡直是癡人說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