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秦時明月之夢迴大秦帝

正文 趙亡1 文 / 夢x雪飄飛

    大雪飄飛中浩大的秦營一片銀裝素裹!

    營中西部的一塊空地上積雪被打掃得乾乾淨淨露出了蒼涼的大地。此時空地上正堆放著高達丈餘的柴堆而一代名將李牧一身白袍正靜靜地躺在上面。

    柴堆的旁邊王翦、黎姜以及基本上秦營所有的主要將領都侍立在旁準備恭送李牧最後一程!

    原本黎姜將李牧的遺體帶回秦營時,按照部分將領的意思是要將其級斬下遞往咸陽報功的但黎姜卻一口拒絕了。一些將領雖然有些不滿但黎姜一來是身份尊貴的監軍,二來李牧也是被她親手所捕,再加上王翦對黎姜的支持所以李牧的屍這才能得以保全。

    一代『戰將』終於避免了屍異處的淒慘下場!

    不過雖然黎姜答應了李牧與其母親合葬的要求,但邯鄲未破這個心願終無法達成所以只能暫時將李牧火化否則遺體放置數月根本就難以保存!

    手舉著火把、緩緩走上前來的黎姜再次有些哀傷地看了看這位曾經叱吒風雲、令天下名將聞名喪膽的一代英豪:那張失去生機的臉龐依然是那麼的英武和儒雅那平靜安佯的神態又是那麼的從容和瀟灑只可惜名將已去終不能再復生還!

    天道不公啊!黎姜也苦笑著搖了搖頭輕輕地閉上了眼睛將手中的火把用力向前一遞!

    火猛然間竄了起來跳起妖異而歡快的舞蹈出「劈哩叭啦」的脆響將李牧偉岸的身軀迅吞沒!那熾熱的火焰散出滾滾的熱浪使得站在近旁的黎姜也禁不住連退數步、方才站穩了身形!

    看著李牧在烈火中忽隱忽現的身影黎姜忽地閉目低吟道:

    三十年征戰

    戰馬把功名

    如塵土般揚起

    是軍人

    哪還問什麼名利生死

    積鬱心頭的

    是國破的憂憤

    還有那心中

    隱隱作痛的四個字———

    精忠報國

    死不瞑目的戰神啊

    終未能挽回既倒的狂瀾

    空留下一腔的熱血

    還有那烈烈的忠魂

    李將軍一路走好!

    一行盈盈的淚光在黎姜的眼眶裡不住地盤旋著終於一個不小心輕輕地劃落下來。

    王翦撫動著蒼然的長鬚輕輕地長歎一聲英武剛毅的臉上也浮現出一種悲痛、一種惋惜。那是悲呼天下間再無英雄的嗟歎那是哀吟餘生裡再無敵手的遺憾。未能在戰場上將李牧擊敗始終是王翦這一生最大的遺憾!

    「恭送李將軍升天!」王翦沉聲大喝道。忽啦啦隨著王翦的率先下拜諸位將領也一起鄭重的跪了下來為英雄送行。便連侍立在周圍的大量秦軍也一齊向這位昔日裡曾經恨之入骨的對手下拜那無數的眼神裡充滿著無邊的敬畏和惋惜!

    英雄理應得到最高的榮譽!

    在萬人皆跪的場面下只有那黎姜還兀自癡癡地看著李牧在烈火中的忽形忽現的身影那充滿歎惜的眼神裡隱現著一種期冀彷彿在希望李牧能夠如同在烈火中涅磐的鳳凰一樣在純潔、熾熱的火焰中重生。只可惜直到李牧的身影完全化作了一團熊熊的烈火時奇跡也終未能出現!黎姜不禁有些痛苦的閉上了眼睛,任那悲傷、哀憐的漏*點在心中盡情的湧動!

    而在眾位秦軍將領的眼神裡除了敬畏和惋惜以外竟然還有一種羨慕。是啊,同樣身為征戰沙場的戰將能夠在死後得到敵人如此尊敬的榮譽又有哪位熱血男兒不從內心中狂熱的期盼呢!

    只可惜『戰神』終究只有一位那巨大的高度世間又有幾人可以越呢!?

    天越得陰冷了飄飛的大雪中淒厲的寒風裡熊熊的火焰終於慢慢熄了下去一代名將李牧終於化作了一蓬塵土。

    秦國獨霸的世紀終於來到!

    李牧死亡的消息迅傳到了趙**營之中猶若一石激起千層浪般立時湧起巨大的波瀾。無數趙軍將士聞聽李牧已死都禁不住捶胸頓足地放聲痛哭不少視李牧如父如神的趙軍男兒直哭得是雙目滴血、以頭觸地!

    一時間趙**營上下充滿了巨大的悲傷和哀痛龐大的軍營迅被哭聲所覆蓋被淚水所淹沒!

    是夜趙軍不少營帳一夜之間逃散一空只留下冷冷清清的帳幕;而李牧親手訓練近三年的刺虎武士聞聽噩耗軍心立時盡散,一夜過後四散怠盡只留下一座空空蕩蕩的營盤!

    軍心一夜之間瓦解!

    次日天明聞此噩耗暴跳如雷的趙蔥立時下令全面封鎖營盤、抓捕逃兵以圖扼制這種兵潰如山倒的不利形勢。然而李牧一死趙軍已經信心盡失、軍心盡喪便是趙蔥有沖天本領也難以挽回了。

    於是灰泉山大營和番吾城中每日裡都有大量的逃兵逃離軍營、返回故鄉他們已經徹底喪失了必勝的信心大家不保之下只求能夠保住小家了!

    於此同時聞聽如此喜訊的王翦、黎姜等人不禁喜出望外對趙軍這般「配合」深感滿意。王翦在黎姜的建議下立即給贏政六百里火急送信:李牧已死,趙蔥無能,趙兵毫無戰鬥力,破趙只是時間問題。如主上能御駕親征,邯鄲指日可破,俘趙王也只是輕而易舉!」力薦嬴政御駕親征以圖激勵秦軍士氣一舉破趙!

    咸陽宮中自黎姜離開後贏政不斷得到趙軍節節敗退的消息,在得李牧已死的消息巨大的喜悅尚未散盡時便又得王翦親書,不禁大喜過望。於是興致沖沖的嬴政立即征咸陽衛卒兵三萬以李斯為將趕往趙國。與此同時急令鎮守穎川郡(原韓國)的大將內史韓騰率駐韓軍十萬星夜北上增援對趙前線。

    一時間秦軍援軍雲集虎賁齊至誓要將心腹之患趙國一舉剷滅!

    秦軍大營帥帳之中數十名主要將領齊集帳中準備開展對趙的最後一戰。

    端坐正中的王翦雖然面色平靜但嘴角、眉梢仍然隱藏不住喜悅的氣息道:「諸位,大王御駕已經從咸陽出不日可到。而韓騰將軍的十萬援軍也已經趕到漳水以南會合了楊端和將軍。如今我軍形勢大好已可對趙動最後的總攻。諸將有何妙計但說無妨!」

    話音剛落蒙恬應聲而起道:「如今趙軍士氣低落逃散甚多已遠不是我秦軍對手!未將之計是:圍番吾城在途中伏擊灰泉山援軍。理由如下:因為灰泉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強攻不易不如調大軍猛攻番吾城。番吾如今軍力大損定然難以獨力抵擋我軍攻勢。而番吾若失、邯鄲北門就會洞開灰泉山大營也獨力難支所以趙蔥必然會率大軍支援,我軍就趁機在途中伏大軍與趙軍主力決戰。我眾敵寡、我昂敵沮、我逸敵疲之下一戰可獲全勝!」王翦聞言不禁微微點了點頭黎姜心中也不禁大讚:蒙恬現在年紀雖小卻已露大將之才!

    就在此時王賁卻道:「我有不同意見,我的計策是:以大部兵力四面猛攻灰泉山,同時以小股兵力牽制番吾守軍。理由如下:灰泉山是趙軍腦之地是趙軍的戰場主要支撐點,雖原有兵力十五萬但連戰皆敗之下兵力已然大損,加上逃散甚多兵無戰心所以若舉軍猛攻的話一戰便可以破之。與此同時以一部兵力在番吾城下牽制其守軍,若番吾趙軍出則以野戰滅之若不出我軍便可全力攻打灰泉山。而只要灰泉山一破趙軍的防禦體系必然立即崩潰番吾也是破之易矣!」諸將聽聽王賁的這番語也是點了點頭聽起來也是頗為有理。

    黎姜也心中暗喜:不錯,不愧為名將之子!黎姜又看了看正在沉思的李信微微一笑道:「李將軍為何一言不有何破敵之策說來無妨!」

    李信微微一笑道:「我的意思和蒙、王兩位將軍有所不同。我的策略是以一部步兵為主兵力牽制番吾守軍然後遣大軍圍三闕一猛攻灰泉山。正如王將軍所說灰泉山趙軍戰力已然大疲在我軍全力猛攻之下定然難以抵擋得住。趙蔥若然聰明的話必然棄寨南逃而我軍正好準備好精銳騎兵尾隨追擊如此可用較小代價全殲灰泉山守軍。而灰泉山一破番吾也是取之易也!「

    黎姜聞言撓了撓頭有點暈,好像各有各的道理一時難以定奪。於是看了看王翦而王翦也正好在看他,笑瞇瞇的王翦一臉詢問之意道:「王后不知有何看法?」

    黎姜近日苦習李牧兵馬用兵策略已然更加成熟,見王翦有心考問笑了笑道:「蒙將軍所言是中規中矩的用兵方法,雖用恐怕亦會有較大傷亡此是缺點;而王將軍所言有點行險,全軍四面合圍灰泉山不論攻不攻得下或何時攻下單就傷亡恐怕也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至於李信將軍所言則有點以自己之心度敵將之腹的感覺,要是萬一趙蔥寧死不逃打算死守營寨和我軍玉石俱焚的話豈不可慮!諸位將軍以為然否?」

    諸將聞言一時嘩然聽黎姜之意好像對蒙恬、王賁、李信三人的戰法都不太欣賞難道他自己有什麼好主意?王翦聞言也是目光中精光一閃微微一笑道:「那王后可有良謀?」

    蒙恬等人見黎姜駁斥自己意見便連忙豎起耳朵要聽聽黎姜到底有何驚世良謀!

    黎姜看了看諸將微微一笑道:「我的計謀可能比較複雜些,但運用的好的話我軍的傷亡應該會非常之小。此計是連環計第一招為:立即令楊端和部二十萬大軍從邯鄲東北渡漳水進擊番吾以北的常山等地削弱趙國總體戰力而留下韓騰將軍所部牽制廉越大軍。

    第二招為:我軍主力立即北上攻擊狼孟縣等地和楊端和將軍一舉將趙國北部太原、常山等地攻克切斷趙國的糧草和兵力來源。

    在這兩招之下如果灰泉和番吾一線的趙軍坐視我等進攻,則我軍可順利將趙國北境攻克如此趙軍只剩下邯鄲、番吾孤城二座和周圍區區數百里之地趙軍今年原本就缺糧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之下破之易也;而若灰泉、番吾一線趙軍大舉進援常山等地的話,則我軍又可在中途設伏殲滅趙軍最後的主力。只要灰泉、番吾一線的趙軍主力覆沒趙軍不但守不住趙國北境恐怕連邯鄲也會拱手讓出。

    這樣的連環計下我軍攻打的都是趙軍兵力薄弱的後方城池而且也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殲滅趙軍主力。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諸將聞言精神一振不禁面露喜色便連王翦也哈哈大笑道:「王后所言正合老夫之意,沒想到王后之計正和老夫所謀有異曲同工之處啊!」諸將一聽王翦也是此計不由更是欽佩!

    黎姜卻心中暗笑:這非常正常啊!因為這個計謀歷史上就是你王將軍搞出來的,我不過是稍加改進罷了!面孔上卻一臉謙虛道:「哪裡哪裡,黎姜雖有此謀但細節上卻仍不及王老將軍考慮細緻,所以號施令之責還望由王將軍承擔!」

    王翦點了點頭微一思考之下立即一一頒下大令諸將則一一躬身上前接令。那顧盼自威、指揮有度的大將形象不禁讓黎姜頗為敬仰!

    二月天仍大寒但冀州大地上烽煙又然再起:秦軍王翦領兵二十萬北攻猛孟攻勢一時甚急;而秦將楊端和也繞過邯鄲防線北進直逼常山一時間趙國北境岌岌可危、勢若累卵!

    消息傳到趙軍營中趙蔥急向副將顏聚問計道:「今秦軍正急攻狼孟常山二處我們莫如兵分兩路分別救之。」

    顏聚皺眉說:「我軍新易大將人心不固若合兵猶足以固守倘分兵勢必弱矣恐難以與秦軍抗拒。」

    說話間探子來報:王翦大軍攻狼孟甚急破城只在旦夕。

    趙蔥聞言大驚道:「狼孟一破秦軍將長驅井陘合攻常山如此邯鄲危矣當派救兵。」他不聽顏聚之諫傳令灰泉山十萬趙軍拔寨俱起。

    趙軍行動王翦早已偵察到便預伏精兵十萬於趙軍必經之深谷專候趙兵到來。他又遣人於當地最高處眺望趙兵趙兵一舉一動於是盡在秦軍掌握之中。

    這一日正當趙蔥率趙兵急急趕往狼孟時不及細察便匆匆入了深谷。一時間位於山頂隱蔽處的王翦和黎姜二人不禁喜出望外心中暗呼道:「趙蔥庸才,此次必死於此地矣!」

    於是待趙兵過了一半後王翦即命放起號炮。「咚咚咚……」的巨響一時在山谷中響徹不絕十萬秦軍伏兵聽見信號猛然一躍而起、如同躁動的獅群一般怒吼一聲便一齊殺出那巨大的威勢、漫卷的旌旗猶若山崩地裂一般頓時令趙軍目瞪口呆。

    只一頓飯的功夫驍勇的秦軍立將混亂不堪的趙兵截作兩段直殺得軍心大喪的趙軍哭爹叫娘、狼狽亂竄又恢復了以前那種一戰即敗、一擊即走的狼狽模樣。簡直和李牧統帥大軍時的驍勇和頑強一天一地。

    不多時窺見谷中趙軍中軍之地的王翦親率中軍主力千軍萬馬一齊殺了過來。正焦頭爛額率軍抵禦秦軍兇猛攻勢的趙蔥急忙迎敵但難擋秦軍之銳迅大敗。一時間趙軍血流成河死傷枕籍峽谷為之赤紅!

    趙蔥見不是頭乖巧的他立即率貼身近衛向谷外急逃。以數十藍巾力士為先鋒奮勇剖開擋路秦軍攻勢看看就要突出重圍。就在此時趙蔥忽覺腦後猛的一陣蹄響鈴動急回頭看處卻是秦軍大將軍王翦怒吼咆哮著親自飛馬追來。

    趙蔥見王翦來勢迅猛避之不及只好硬撐著頭皮持槍回馬招架。老王翦揮動大戟抖摟雄風只三合一聲怒吼之下聲威雷霆戰戟在空中舞起一陣狂暴的厲風一擊便斬趙蔥於馬下。

    原本便混亂異常的趙軍見主將已死更是無心戀戰,紛紛丟槍棄甲四散逃竄。趙軍副將顏聚不敢戀戰連忙率領數千殘軍拚死突出重圍連番吾也不敢回便急奔回邯鄲向趙王報信。

    於是此役一戰秦軍便將趙軍最後十萬主力盡殲之。趙國已到了亡國的盡頭!

    數日後王翦便率大軍北上匯合狼孟城下的李信所部只三日便輕取狼孟然後大軍由井陘進兵攻取下邑,此時楊端和也已攻下了常山等地這樣一來除了最北的代郡外趙國北方已經盡皆淪陷。

    三月初秦軍主力三十餘萬從趙國北方南下兵鋒直指番吾。趙國將軍趙敢領三萬餘番吾守軍血戰三日終因軍心大喪兵力相差懸殊而淪陷。趙敢殉國。

    番吾陷落後邯鄲北方已經徹底洞開於是秦軍毫不怠慢立即驅動大軍直撲邯鄲而來。鎮守邯鄲南線和韓騰所部對峙的趙將廉越聞報大驚火率軍從漳水北撤、欲圖退返邯鄲固守。但途中遭遇扶蘇和李信麾下六萬精銳騎兵的突然襲擊五萬大軍盡皆戰死廉越誓死不屈自殺殉國。

    自此邯鄲周圍屏障盡失大軍盡喪只剩下孤城一座直被多達四十餘萬的兇猛秦軍圍困得是水洩不通、飛鳥難渡!

    趙國最後的時刻已然到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