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巧言令色

正文 99簡單 文 / 笑歎無憂

    唐惜春起床的時候已是日上三竿,有侍女進來服侍,唐惜春瞟一眼,想著鎮南王府的侍女都怪水靈的。當然,也很懂規矩,頭上釵環不超三樣,穿著青衫宮裙,窈窕多姿。

    小宮女服侍過唐惜春洗漱梳頭,柔聲問,「早膳已經備好了,公子要現在用嗎?」

    唐惜春先問,「世子在嗎?」

    侍女笑道,「世子早上要去議政廳議政,別的事奴婢就不知道了。」

    唐惜春微微失望,道,「那就先吃飯吧。」

    他是住在世子院中的人,早膳自是不差。用過早膳,唐惜春就開始悶在屋裡搞他的算術。用過午飯,睡過午覺,到傍晚仍不見世子殿下的身影,唐惜春站在世子院門口望了好幾回,同小侍女嘀咕,「這才叫望眼欲穿呢。」

    小侍女輕笑,因他容貌俊美,難免叫人心生好感,「這些天殿下是極忙的,晚飯時回來還是早的。不如公子先做些別的消譴,待殿下一回來,我就跟公子回稟。」

    唐惜春歎口氣,「先洗澡吧。」

    待唐惜春洗過澡,叫小侍女幫他按摩了一回,才想起來,「哎喲,我這已經見著世子了,外頭跟我來的人還不知道呢。阿玄肯定急壞了,能著人出去跟我來的人說一聲嗎?就說我好好的,跟世子在一起,叫他們不要著急。」

    小侍女也做不得主,於是道,「奴婢去問一問清風姐姐吧?」

    唐惜春是個急性子,道,「那你快去。」

    明湛回來時,遠遠就聽到一陣歡悅的笛聲,不禁笑道,「看來是表侄在吹笛子啊。」

    何玉笑,「昨兒看唐公子還以為是老學究那樣的人,不想笛子吹得這般好。」

    「知道什麼,越是如表侄這樣的人,越是有藝術天分。」愛因斯坦就很會拉小提琴哪,明湛側耳聽了一時笛聲,竟聽不出什麼曲子。邁步進去,唐惜春就在茶花樹下的榻上坐著吹笛子,明湛進來都未察覺。即使明湛也得說老天厚待唐惜春,夕陽西下,這一張如花似玉的俊臉襯著怒放的茶花,明湛向來是個看臉的,一時竟不忍驚動。

    何玉垂手侍於明湛身畔,心道,小范大人真是懂殿下的心思啊,哪怕這位唐表侄不懂算術,單憑這張臉,殿下也得多看兩回。

    唐惜春吹到高昂處笛聲突然停止,他皺眉想了半日,歎口氣,把笛子放下。明湛笑問,「怎麼不吹了?」

    唐惜春此方看到明湛,開心的眼睛彎彎,笑,「殿下,您可算回來了!」起身行一禮,快步上前,「我等您等了一整天。」

    聽聽這話,真是叫人不堪入耳。何玉心道,外頭等著見咱們殿下的人多了去,你等一整天算啥!聽說唐惜春他爹官挺高的啊,正三品的布政使,怎麼教出這麼個二百五來啊!關鍵是,唐布政使竟很放心的把自己二百五兒子放出來做事!

    何玉心下很是一番感歎,明湛卻不以為忤,他早看出來了,唐惜春說是一臉聰明相,卻只在算術上有過人天分,其他世事洞明上就差得遠了。明湛笑,「這兩天事情多,你吃晚飯沒?」

    「還沒,我想等殿下一起吃。」唐惜春對懂算術的人都很有好感,何況他認為明湛所學遠在他之上。明湛這般有學問,人生得不是多俊俏,卻也圓潤可愛。唐惜春平日裡有些狐朋狗友,也與杜若島主相處過,唯沒有同官場中人有多少來往。他又是個隨興的人,很自然的就牽起明湛的手,道,「你先去洗澡,洗完澡咱們一起吃晚飯,等吃飽了,咱們再說算術上的事。」

    明湛微微一笑,悄悄捏一記唐惜春的掌心,心說,莫非這小子是來施美男計的。哎啊,不料做了世子,也有人來施美男計啦!明湛心中頗是小小自得。

    唐惜春見明湛捏他掌心,不禁回握明湛的手,笑,「你這手可真軟,胖乎乎軟乎乎,看你臉有些小圓,興許是年紀小的緣故,輪廓尚未硬郎。不過,看你臉可再想不到你手這麼肥的。」

    聽著唐惜春「軟啊」「胖啊」「圓啊」「肥啊」的說了一堆,明湛那點小小自得心恍如被人當頭潑一盆冷水,他最討厭別人說他胖了!明湛臉一板,抽出手來,「知道什麼?這叫福氣,人家都說手腳有肉的人有福氣。」

    唐惜春哈哈直笑,「胖的人也不一定全有福,不過,你是很有福氣的,這我知道。走,咱們屋裡去吧,你不會嫌我說你胖就不高興了吧。這可不行啊,你以後是做大事的人,我聽我爹說,自古明君都要學會聽一些逆耳忠言。何況,你生得圓潤可愛,很叫人喜歡啊。我聽許多人說你特別聰明,是很了不起的人,反正我不太會學那些話,就是這麼個意思。」

    明湛一聽就知這是實打實的心裡話,並非那些狗屁恭維,想著唐惜春倒真是個實在人,遂一笑道,「剛聽你笛子吹得好,這是什麼曲子,我竟沒聽過。」

    「是我自己做的曲子,叫祝青雲。你若喜歡,以後我再吹給你聽。」

    「祝青雲。這寓意倒好,只是,怎麼吹到一半就停了?」明湛問,「正是高昂歡悅處。」

    唐惜春歎口氣,攜明湛在榻上坐了,道,「那是我剛聽說弟弟中了秀才,心裡很替他高興,一時心情激盪就吹出了這首曲子。可惜當時笛子不大結實,吹到高昂處笛子就裂了,後來再想續,總是續不上。」

    明湛自己也精通音律,道,「我也喜歡吹笛子,不過沒你吹得這樣好。我有一支紫玉笛,可惜在帝都,待有機會,我把這笛子送你,總不會再吹斷了。」

    唐惜春道,「哪好要殿下的東西,我這次來給殿下和王妃帶了許多禮物,就是不知道怎麼送進來?」

    明湛笑對何玉道,「明天你安排一下。」

    何玉領命。

    唐惜春道,「能不能再叫小玉順便跟我妹妹說一聲,我在殿下這裡,不然她該著急了。」

    對於明湛,這只是小事一樁。兩人說了會兒話,明湛便去沐浴了。

    唐家土著出身,是沒食不言的規矩的。明湛更是個嘴碎的,兩人真是對了人。唐惜春道,「我第一次到雲南來,這裡有許多東西也挺稀奇的。我聽說這裡四季如春,氣候非常舒適。」

    明湛笑,「也不全是這樣,大理這裡氣侯不錯,但冬天會有風季,刮老大的風,小孩兒出去能給刮個跟頭回來。不過,只要有太陽,白天就會很暖和。有太陽又很容易曬傷皮膚,所以這裡有許多人撐傘,或是圍頭巾。待冬天,還能看到蒼山雪。大理城中鮮花如錦,蒼山頂是白雪皚皚,很好看。」

    唐惜春非常嚮往,遺憾非常,道,「可惜來的不是時候。」

    明湛知他會看天氣,笑問,「那你說說,為什麼冬天蒼山上下雪,大理城則陽光明媚呢。」

    唐惜春道,「殿下這話說的不大準確,其實就是平日天上有太陽,地上還下雨的事也不少見。殿下應該問我的是,為什麼蒼山上有積雪,大理城還這樣四季如春,是吧?」

    在專業範疇之內,唐惜春絕對是不點就通,唐惜春道,「雨和雪其實都是水,唯一的不同就在於,天氣暖的時候水落下來是雨,天冷的時候水結成冰落下來就是雪了。蒼山上面積雪不化,其實就是因為山太高了。尋常住在山上或是經常爬山的人就應該有感覺,越往山上走,天氣越冷。我時常想,傳說中神仙住的天宮,那豈不是會冷的不得了嗎?會不會那裡到處是冰雪呢?後來我才知道,神仙根本不住在天上,神仙是住在海裡的。」談到興處,唐惜春一不留神,就把實話說出來了。

    明湛笑問,「怎麼說是住在海裡的,莫不是你見過龍王爺不成?」

    唐惜春猶未察覺自己這張大嘴,還一個勁兒的往外噴呢,「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龍王爺,反正是神仙。」

    明湛肚子裡一萬個心眼兒不止,他早知道唐盛因食「仙果」被御史參的事。在明湛看來,御史簡直就是神經病,想參人也要尋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才好。如今聽唐惜春這缺心眼兒的一說,明湛頓時尋思,莫非這事出有因,便順勢道,「我不信,你見過神仙不成?」

    「怎麼沒見過,想當初……」一「想當初」,唐惜春才知道自己說漏了嘴,若有心機的人說漏嘴,人家是不露聲色圓補過去,唐惜春素來是個實誠人,他一吐舌頭,嘿嘿笑幾聲,「不告訴你。」假假的樣子,是人就看出有事兒來。

    明湛樂得險些把飯噴出來,太絕了,他這輩子第一次見這等奇葩,真不敢相信,世上還有這樣單純的人。

    明湛雖是個好奇心旺盛的人,卻並不逼問唐惜春,轉而道,「你嘗嘗這蝦,從山上小溪裡撈出來的,甜甜的。」

    唐惜春笑,「這裡很有多菌子也很好吃。」想著明湛不追問他海上的事,可真是大好人一個。

    兩人遂說起吃食來。

    唐惜春的確很會預報天氣,他每天晚上看過星空後同明湛說第二日天氣,沒有一天是不准的。明湛深以為奇,問唐惜春可有什麼方法預測,唐惜春就星象之學給明湛普及了一下,明湛聽得頭暈腦脹。唐惜春疑惑,「你算術比我更好,怎麼星象倒不通了?」

    明湛也不想學看天氣了,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無過如是。我在星象上沒有天分,倒是惜春,許多人問我這書上的算學之事,只有你,我一講你就明白。」

    唐惜春笑,「你在算術上所知是我十倍不止,我只是基礎紮實一此,故此才能聽明白。我這幾天要把所學的東西記下來,到時有人要學,教他才好。不然這樣好的東西沒人繼承,就太可惜了。」

    明湛對唐惜春大有好感,「那就有勞惜春了,待你成書,別忘了送我一冊。」

    唐惜春心地簡單,知恩圖報,笑,「殿下寫的書,現在只有我懂了,外頭有許多想做生意的人不懂,豈不可惜了殿下的心意。殿下不嫌棄的話,我先把你這書批注一下,若再有人問起殿下,殿下叫他們看我寫的批注,定能看懂的。」

    明湛辛辛苦苦的弄了本書,不單是為了鹽課改制、邊藏貿易,他還想一舉數得,出個大名兒什麼的,起碼在學術界佔有一席之地,也叫別人知道他是多麼有內涵的一人。結果,書是印出來了,大家都看不明白,這不就成天書了嗎?明湛正心煩此事,正好天上掉下個唐惜春,竟能解他煩難,明湛不禁大悅,笑道,「那就有勞惜春了。」

    「殿下每晚教我許多事,我都不知道要怎麼感激殿下,這只是小事了。」唐惜春有了正事幹,就沒空理會明湛了,便一門心思窩在房裡給明湛的書做批注。

    明湛對范維感歎,「唐惜春在算術上真是難得的天才。」

    范維道,「殿下是想留下他。」

    「怎麼留?他爹是蜀中布政使。」明湛問,「與惜春同來的人都在做什麼?」

    「在打聽邊藏貿易和鹽課改制之事。」

    明湛微微點頭,「倒還罷了。叫內務司準備一些雲貴的土產。」

    范維心知這是送給唐惜春的,心說唐惜春還真是入了他家殿下的眼,連忙領命,自去安排不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