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巧言令色

正文 第147章 完結章 文 / 笑歎無憂

    唐盛既回帝都,該走動的親戚朋友都要去走動走動,如今唐惜夏也大了,唐盛便帶著兩個兒子一道出門。唐惜春還會與唐惜夏說說各家的情況,什麼「李相人不賴,他家還有老太太在呢,他家老太太十分明理,我有時常去他家吃飯,他家做栗子糕做的最好。」「老平陽侯以前在西北打仗,有些威嚴,還有他家老太太,我的天哪,你去瞧瞧吧,惜秋老了估計就那模樣,像極了。他家老太太特喜歡給人做媒,去了肯定問你有沒有定親。」

    唐惜夏有點小羞,「我還小呢。」

    「她才不管你小不小哩。」唐惜春給唐惜夏出主意,「現在別急著娶媳婦,等中了進士,自有人搶。」

    唐惜夏繃著小臉兒,「我不急。」

    唐惜春道,「等跟老爹走的差不多了,我帶你去認識認識我的朋友。要我說,你乾脆在國子監唸書算了。王山長是不賴,可帝都好先生更多。老爹,你說是不是?」

    唐盛其實也有此打算,唐惜夏道,「我秀才還沒考出來呢,國子監能進麼。」

    唐惜春大包大攬,「我去給你辦。你在帝都呆幾年,也多認識些人,對以後做官有好處。等你做了官就知道了,學的那些個聖人之言,其實沒大用,充門面罷了,做官還得人面兒廣。」這是唐惜春的切身體會,哪怕呆一些,他也明白,李平舟對他挺照顧。還有林永裳,也是不錯的人。關鍵,他跟皇帝陛下投緣兒,關係好,他在帝都才站的穩當。

    唐盛道,「你少說些有的沒的,聖人之言沒用?想考功名,離了這個能成?自來做官,非科舉不能堂堂正正。」他老人家就是一步步考上來的,自知正經進士的好處,當然,唐惜春的話在一定程度上也沒差。唐盛道,「不論做官還是做人,都要憑自己的本事,心要持的正,方能長久。」

    唐惜夏想一想,還是覺著老爹說的有理。唐惜春道,「等哪天沒事兒,我把我的朋友介紹給你認識。他們有很多有學問的,林大人考了兩次進士都名列前茅,一次是探花一次是狀元好像,比老爹當年考的還好,你學問上有不懂的,可以問他。」

    唐惜夏驚歎,「大哥,你認識這麼厲害的人哪。」

    唐惜春臭美,「那是,現在阿玄就跟著林大人在理藩院做事。還有小魏大人,也有趣極了,吃喝玩樂啥都懂,一把好嗓子,唱戲唱的最好。」

    「就是前頭承恩公府的小魏大人麼?」唐惜夏問。

    「嗯。」

    唐惜春喋喋不休的臭顯擺,他覺著,功成名就也就是這種滋味兒吧!上輩子沒嘗過的滋味兒也嘗過了,只是他名聲是有了,功績還沒多少,哎呀,得在修曆法上加把勁兒哪!

    唐惜春雖然愛顯擺,不過他心裡十分明白,他不比別人有八面玲瓏的做官本領,也不懂科舉那些書的道理,他的長處就在觀星上,能做的也就是欽天監的事。故此,要做的更好才成。

    唐盛帶著兩個兒子走親訪友,也收穫了滿滿的羨慕。唐盛不必說,雖是寒門出身,官做的卻是順風順水,更讓人眼紅的是,生個二百五兒子都運道這般好,來帝都半年就成了伯爵。

    怎麼好事都叫姓唐的趕上了啊?!

    轉頭瞧瞧自家兒子,你比唐惜春差哪兒啊?唯一不足只是不比唐惜春二百五罷了!

    哎,這世道……

    唐惜春原以為他爹得在帝都謀個官職,不想半月之後,陛下便有旨意,依舊令唐盛任蜀中布政使一職。唐惜春頗是失望,唐盛卻心下暗喜,如今黎雪被打跑了,接下來就是蜀藏貿易之事,機會難得。

    臨行前,唐盛又去李相府上拜見,李平舟道,「你做事向來穩妥,又在蜀中多年,我沒什麼好叮囑的。想你也料到了,雲藏貿易已經好幾年了,聽說很不錯,你離的近,消息比我靈通。接下來,就是蜀藏貿易的事了。這件事,自太上皇時就開始了,只是中間有些不順利,擱置了這幾年。此次,陛下是下了決心定要做成的,不然先時不會派永定侯去成都府繅匪。」

    「這是最重要的差使,做的好,陛下會看在眼裡。做不好,陛下一樣會看在眼裡。」李平舟慢吞吞的說著,是機會,也是留給能幹的人的。蜀中總督巡撫都換了個遍,唐盛則在是蜀中平步青雲,由五品知府干到三品布政使,足足十年的時光都在蜀中。他對蜀中,比現任的總督巡撫都熟,這是相當大的優勢。

    唐盛虛心向李相請教,「總督之位一直空缺,若開展蜀藏貿易,總要有一人來主持。」

    李平舟道,「陛下囑意徐相出任蜀中總督。」

    唐盛不解,「徐相已是戶部尚書。」

    李平舟道,「我都七十的人了,陛下不棄,猶留我忝居內閣首相之位。若無意外,待我退下來,這內閣之首便是徐相的。」

    唐盛更是詫異,「自來內閣相臣少有外任官員接掌。」這又得說一說大鳳朝官場慣例,一般游宦各地的官員,如唐盛這樣的是,少有機會進內閣。內閣大臣,多是幾十年在帝都任職之人,一路從六部九卿熬啊熬的熬到中樞。

    唐盛的驚訝,李平舟倒能理解,他不好說皇帝陛下是怪鳥,只道,「陛下別有脾性。」在李平舟看來,皇帝陛下與他家皇帝祖宗們不一樣,他腦袋裡想啥,一般二般人真猜不透。不過,拋開脾性不談,皇帝陛下是個相當有魄力的人,他想幹的事,那是一定要干的,而且通常還干的成功。唐盛只得道,「陛下聖明,自有論斷。」

    師徒兩個說了些朝政,便換了輕鬆的話題,李平舟笑,「你呀,別的都好,只是一樣,我看惜春的親事你也該上上心。這帝都城裡,不知多少人想給他說親,偏生你遠在蜀中,這樣的終身大事,你再不給他定下來,豈不耽擱了孩子?」

    唐盛心裡的難處就甭提了,他何時不願意給唐惜春說親了,他盼孫子盼的眼睛都要放綠光。這回好容易黎雪被打跑了,唐惜春偏生還不樂意成親。唐盛道,「他小時候頗是不成器,我只擔心耽擱了人家姑娘。後來又經了一些坎坷,於這上頭的事倒淡了。」

    李平舟便不再多說,道,「我看惜春做事頗為仔細,便是他心裡有什麼過不去的事,你也需開導一二,他這大好年華,千萬別蹉跎了。再者,若能給他娶一房賢妻,也省得他在帝都沒個人照顧。」

    唐盛稱是。

    就因著唐惜春娶親之事,父子倆還大吵了一架,唐盛回蜀中前唐惜春的臉都是臭的。羅氏回了幾趟娘家,知娘家倒是有意唐惜春,只是,她怎敢做這個主,看這形勢,羅氏根本就沒開口。

    唐惜春不想老太太再去蜀中,道,「這剛來帝都又要回蜀中,祖母的身子如何禁得起?不如讓祖母留在帝都吧。」

    唐盛諷刺,「在帝都看你打光棍,還不夠氣生呢。」堅決要把老娘帶走。

    唐惜春翻著白眼閒閒道,「氣吧氣吧可千萬別氣死啦。」

    唐盛抬手要打,唐惜春眼疾腳快的逃跑。唐盛氣,「上輩子欠你的。」生出這種倒霉孩子。沒出息的時候擔心他將來,有出息了,又死活不肯成親生子,混賬小子!

    唐盛把唐惜夏留在了帝都,誠如唐惜春所說,帝都各方面的環境條件都比蜀中要好一些。何況,唐惜春已經給唐惜夏辦好了國子監的入學手續,根本沒用唐盛費半點兒心。

    羅氏還頗為感激唐惜春,這點子事,不論丈夫或是娘家都能辦,但,唐惜春搶先辦了,就是對自己兒子的情分。唐惜春對她如何,羅氏不在意,只要對她兒女好,她就知足了。羅氏叮囑兒子半日,「好生唸書,跟唸書好的同窗來往,那些淘氣搗蛋的,不要理睬他們。有事情跟你大哥商量,若是解決不了,就去你外公家。」

    唐惜夏一一應了,心裡有些捨不得父母。唐惜秋則羨慕唐惜夏的很,道,「以往我覺著成都府就夠繁華的了,跟帝都不能比,三哥,你可真好運道。我也願意跟大哥住。」他大哥給了她很多漂亮料子還有首飾。

    唐惜夏一板一眼,「你留在父母身邊替我和大哥盡一盡孝道。」

    唐惜秋,「這我知道。」

    母子三人說著私房話,因將回蜀中,唐盛在冷戰中也得把不孝子叫到跟前囑咐幾句,「好生當差,好生過日子,照顧好惜夏。」

    「知道知道。」唐惜春畢竟兩輩子都過來了,也不好再跟老爹賭氣,這會兒就有些捨不得了,過去給老爹捏肩膀討好,「你也別太辛苦,我聽說弄什麼蜀藏貿易的事,麻煩的很。做官沒個頭兒,還是要保重身子,你看李師公,身子硬硬朗朗的,都七十了還能做相爺。看李師公就知道,活的久才是大道。」把別人都熬死了,可不就換他上去了麼。

    唐盛聽的哭笑不得,也知兒子是孝順的意思,拍拍唐惜春的肩,「帝都的親戚朋友,多走動著些。把惜夏留下,一是國子監的教學不差,二則,他年紀也漸大了,帝都視野到底開闊些。他是個老實孩子,讀書用心,別的事情上便差些,你多帶帶他。」

    唐惜春壞笑,「二乖是有些呆。」

    唐盛瞪兒子,「哪裡有這樣說自己弟弟的。」到底也笑了,長子活潑的不像話,次子老實的不像話,唉,世事兩難全,要是綜合平均一下就好了。

    唐盛又道,「這次你提都沒提惜時,你們遠著些也好,但也不要形同陌路。」

    唐惜春「唔」了一聲,沒說話。

    因夏日炎熱,唐老太太到底上了年紀,不易遠行,又有唐惜春在老太太跟前放賴撒嬌,唐老太太就留在了帝都,最終唐盛帶著羅氏唐惜秋去了蜀中。

    轉眼便是五個春秋,新的曆法修定完畢,唐惜春與參與修定曆法的欽天監諸人都得了賞賜,皇帝陛下素來大方,非但令史官記下這一筆,連帶著修曆法的人都讓史官記錄下來,還給了蜀太妃一個顧問的名頭兒。

    蜀太妃笑,「夙願得償。」她一生亦是鍾情於此。

    皇帝陛下大喜之下隨便許願,問唐惜春,「卿可有什麼心願,朕皆可賞你。」

    唐惜春仔細想了想,真沒有。

    重活這一輩子,他最大的心願莫過於好好過日子,要是再能做些給他老爹長臉的事就更好不過。重活一輩子,他不是不幸運,知道了自己能做什麼,也體會到了一件事做成功後的成就感。這種感覺,不是有多少錢或是有多高的地位,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

    唐惜春覺著,人們常說的理想,大概就是這個味兒吧。

    唐惜春笑,「曆法修好,臣所有的心願都實現了。」

    私下,唐惜春對皇帝陛下道,「陛下不用升我的官,也不用賞賜我。我時常想,若不是遇著師父,我都不知道我最適合的事是觀星。若不是遇著陛下,我也不會有修曆法的機會。在別人看來,這可能是難得的機遇。對我來說,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我不是為了功名,我就是想幹這個。陛下,我已經什麼都不缺了。」把皇帝陛下感動個好歹,待唐惜春告退後,與杜若國主道,「惜春是個純粹的人哪。」

    唐惜春並不覺著自己純粹,只是,他的野心就這麼多,而他,已經得到了。

    除了,一個能相伴到老的人。

    世事何曾事事如意,有這麼一個人,或者沒有這麼一個人,日子都要過好。

    轉眼間,唐盛陞官了,唐惜夏考了個秀才出來,還有唐惜時,要成親了。娶的不是外人,便是後鄰越侯的妹妹。

    傍晚十分,唐惜春抱著小狐狸坐在園中湖畔青石上餵魚,唐惜時不知何時到來,唐惜春道,「鬼一樣,怎麼一點聲響沒有,倒嚇我一跳。」

    唐惜時長腿一邁,坐在唐惜春身畔,唐惜春真不樂意同唐惜時一處呆著,問,「有事?」

    「沒。」

    「沒事兒你過來做甚?」他忙欽天監的事,唐惜時一直在外駐守,他們很久沒在一起說過話了,此時,真有些相顧無言的意思。

    唐惜時輕輕的蜷起手指,虛握成拳,半晌方開口,「我聽說,黎雪前幾年收攏了被朝廷擊潰的海盜。剩下的,就不大清楚了。」

    唐惜春眼睛微亮,「真?」

    唐惜時道,「大海茫茫。」

    唐惜春將魚食盡灑湖中,湖面泛□□點漣漪,唐惜春桃花眼半瞇,輕鬆的說,「我就當海上旅行,又不一定非要找他,海外也很有意思,天大地大還有榴蓮吃。」以前他都管那果子叫刺頭,因為渾身是刺,皇帝陛下給命名榴蓮,的確有學問,比他文雅多了。

    唐惜時眼神溫和,「記得以前,你一天就能吃一整個榴蓮。」

    唐惜春道,「你要成親了,還是忘了以前吧。」

    唐惜時問,「你已經忘了麼?」

    「沒忘,但我已經喜歡別人了。」唐惜春自來坦率。

    「我也沒忘,也沒有喜歡過別的人。」唐惜春剛要說什麼,唐惜時按住他的手,道,「我明白,惜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唐惜春深覺奇怪,不解道,「憑咱家現在,那是想吃魚就吃魚,想吃熊掌就吃熊掌,你非要一起吃,也沒事兒啊。」

    唐惜時唇角翹起,眼底有一絲紅。

    得知黎雪的下落,唐惜春心情大好,看唐惜時傷感的模樣,也不知要如何哄他,道,「我吹笛子給你聽吧。」

    唐惜春有一管皇帝陛下送他的紫玉笛,十分珍愛,此時令僕從取來,橫於唇際,歡悅的笛聲隨之飛躍九霄上。

    那一年,唐惜時新中了舉人,唐惜春大喜之下吹出這曲祝青雲,只是曲至高處笛吹裂,之後幾次想續上這半曲,感覺總是欠些。今日不知何故,竟有水到渠成之感。

    前塵往事流淌在眼前,一幕幕的悲與歡,因與果。

    那時,他家業破敗後帶著阿玄不遠千里的自老家去尋唐惜時,蓬頭垢面的樣子早已沒有原本的俊美,兩人活似乞丐,唐惜時裘衣駿馬行獵歸來。

    唐惜時資助了他三千兩銀子。

    今世,他們曾經相愛,只是沒能走下去罷了。唐惜時有唐惜時的抱負與前程,他有他的理想與驕傲。

    人世間,比情愛重要的東西太多。

    他與他,終是擦肩而過。

    一曲畢,唐惜春道,「這支笛子送你做賀禮。」

    拍拍膝上的小狐狸,唐惜春起身離去。

    ——正文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