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二十章 最值錢的商品 文 / 魯東道夫

    時空置換,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平衡。單純的倒騰本世界工業品過來,小小的日照縣不用兩趟就能刮乾淨,帶來的結果是什麼?衝擊!

    以21世紀之工農業產出,對19世紀末的落後中國輸出,不用多大點力氣,就能徹底的摧毀整個國家的經濟!帶來的後果,將不只是民不聊生,更會幫著列強加速瓜分,對整個民族造成的苦難,無法想像!

    這一點,從之後的半個世紀中,西方列強不斷進行傾銷衝擊,把整個民族積累數百年的財富徹底搾乾,全方位的摧毀經濟,已至最終陷入付出數以千萬計生靈塗炭之災難地獄的惡果,完全展現!

    楊家商定的策略,不是單純的劫掠乙位面的金銀財寶,抽血式的把財富轉移到本世界,那樣做法,就完全違背了炎黃鼎讓他們溝通此時空的本意。更不是在減輕億萬同胞的痛苦,而是在作孽!

    他們的目標,是要在這裡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的革命。在整個中華民族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時,走出一條不必付出那麼沉重的代價,卻能抓住機遇,一舉打破僵化的讓人窒息麻木的頑固傳統,全民族的覺醒,重塑炎黃子孫自信自立,自尊自強的奮發拚搏精神,徹底掃清妖氛,讓堂堂中華之威名,鼎立世界之巔!

    要達成此目的,不能妄圖推動一場本世界那種打破一切的無產革命,因為缺乏必要的根本條件。

    本世界的中國人民,是遭受了百年的屈辱和壓搾,連地主鄉紳都活不下去了,不革命就沒活路,加之數十年的風雲激盪,沙裡淘金,唯一正確的思想和道路讓所有人作出正確的選擇,故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這乙位面的四億三千萬國民,沒幾個腦子裡有國家民族的概念,他們日復一日的因循守舊,根本不會去想什麼改變。沒有那種痛心疾首的覺醒,驅動對光明與自由的嚮往,就別指望能帶領他們革新故舊,打破藩籬,重塑華夏。

    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的推動過程。

    不過不同於那些革命先驅如孫之流,在黑暗中摸索試探,屢屢碰壁也找不到正確的方向。楊家三代人各自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卻都從小受到「造反」教育的洗禮,歷史課本上對每一次的農民起義,每一次的王朝更替,都有詳盡的分析總結,一直到本朝定鼎,為什麼能夠成功,相關理論研究汗牛充棟,說得不要太明白。

    按照太祖的理論,中國革命的問題,歸根到底是農民問題。誰能把佔據人口八成的農民變成革命的主力,誰就能帶領他們徹底打破舊世界,建設新中國。但這有個前提,就是如何把那麼多的農民,從地主、官僚、士紳、宗法制度的嚴密網羅壓制下,解放出來,讓他們覺悟到革命的好處,自動自發的去追求,去奮鬥。

    光靠嘴說沒有用,一般情況的威逼利誘也沒用,小富即安,有口吃的就能賴活著,被愚民教育奴化多年的他們,很難產生改變一切的熱情。

    而那些佔據統治階層的既得利益者,卻對他們的任何異動都充滿警惕。每一次的農民起義,都是被官僚、地主勢力聯手打擊,最終瓦解的。再不然,好不容易取得的一點功績,也都被更加精明的地主士紳竊取了去。到頭來,農民依然一無所獲。

    楊家可不想一上來,就引起全體地主士紳宗族力量的凶狠打壓,那樣他們就算能把本世界的航空母艦開過來,也沒法改天換地。

    他們制定的策略,就是教育農民!

    沒有人樂意當一輩子睜眼瞎,中國數千年士農工商的等級制度,讓所有人對讀書頂禮膜拜,只要有機會認字明理,沒有人會輕易拒絕。

    但這不意味著,你上桿子主動讓他們學習,不要錢還倒貼,就能成功。那只會被人看做居心叵測,另外,遍佈各處的教諭、官員、裡正甲長,會毫不客氣的把你請出去,甚至判為異端,抓起來滅口。

    自古以來,這些佔據統治地位的力量,是最為精明和警惕的,任何可能顛覆他們權威的新生事物,都會被無情的扼殺在搖籃裡。如此,才能長久的維繫他們高高在上的特權。

    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力量,在本世界,那是經過無數次的革命和折騰,才勉強打擊崩散。但僅僅在幾十年後,就沉渣泛起,可見其頑固到何種程度。

    楊家也不是什麼聖人,沒有那種大公無私的精神去完全奉獻,他們能夠帶來真正的改變,就已經相當了不起。

    按照計劃,首先要隱蔽的把農民從束縛他們的土地上拉出來,建造工廠,建造商業實體,提供無數的工作機會,讓他們有足夠的收入維繫一家的生活所需。期間通過完整的掃盲和職業培訓,把他們從農民變成工人,從得過且過變成追求更好,是重中之重。

    手裡有錢,有工作,能讀書看報,又整天在某種可以引導下的氛圍中生活的年輕一代,絕不甘願回頭再去當泥腿子下苦力,一年累死累活連口白面都吃不上。他們一旦習慣了這樣的日子,誰想要打破乃至掠奪,只要有人振臂一揮,就能抱團抗爭。

    到時候,覺悟的工人階級,就會逐漸形成。

    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注意的一點,就是不要讓頑固守舊的地主勢力獲得更大的力量和成長。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多災多難,完全依靠土地的產出來保證繁衍生息,因此歷朝歷代,幾乎每個人都下意識的去爭取擁有更多的土地。

    於是,兩千多年來,無數次的起義造反,不外乎沒地沒財產的破產農民幹掉了地主,最終又造出一波新的地主來,治亂輪迴。想要徹底解決問題,城市化和土地國有化是非常有效的辦法,但楊浩他們一時根本做不到。

    退而求其次,就是讓現有的地主階層不斷的縮水,富裕起來並轉為工人的農民,有錢買不到地。

    時至今日,土地兼併已經達到巔峰,除了破產完蛋的地主之外,誰也找不出更多的無主之地,楊浩得先設法擠死一批,搶了過來,讓自己當個超級大地主,然後以股份制的形式分散出去,培育一批職業農民,逐步的轉變生產方式和生產關係。

    而做法,便是要掌控這時代所有的土地產出!他要把乙位面中國大地上,農民生產的一切,一鍋端的包圓!

    這一手是非常歹毒的。掌握了全部買方市場,就能掌握定價權。沒有機會靠災年賣高價糧,地主就沒法趁機搞垮有地的農民來兼併土地。他們又捨不得投資農業機械、農業技術以及化肥良種農田水利,土地產出望天收,常年低水平的作業,在全世界聯手搞銀價貶值,對大清國抽血的今天,地主們的財產縮水是注定的。

    當然強行買斷肯定不行,你那麼干了,清政府立馬就先出手滅殺!糧食農業為國家之根本,豈能隨便操之於私人?

    地主家也不會輕易同意,他們又不是傻子,風險誰都會判斷。所以楊家採取的策略,是利誘!用無窮無盡的本世界工農業產品,換取本地的土產,在有大利可圖的情況下,沒有那個地主會忍住不出手。只要他們參與了,就跟抽大煙上癮一樣,想抽身,沒那麼容易!

    現在的地主,說他們土鱉一點都不冤枉。楊浩走訪一番算是看出來了,丫們一個個有錢都捨不得吃穿花用。列強運進來洋貨也有二三十年了,靠海的日照竟幾乎看不到!蔡家那麼大的產業,房子雕樑畫棟幾進幾出看起來挺闊氣,可吃穿用度,依舊簡樸節約。

    照劉大富他們說的,沒有哪個地主家天天大米白面的造(浪費),天天吃肉?做夢呢吧!

    許多的糧食都壓倉底發霉了也捨不得吃,外頭佃戶餓死多少他們也不管,光等著災年賣高價,放高利貸,印子錢。所以才招人恨!

    楊浩給他們一個機會,拿出來換能得利的好東西,幹不幹?不幹,你家的糧食就永遠都爛在倉庫裡吧。別指望這樣就能壞了楊浩大事,因為一定會有人爭著搶著去幹的。

    那麼,這些東西收上來,有什麼用呢?

    用處大了去了!甚至在得知能夠溝通乙位面時,最聰明的小姑楊海心忘形的仰天狂笑!因為她有了一整個的位面,來提供本世界最稀缺的資源---安全無污染,綠色純天然,一點化肥農藥都沒有的,有機食品!

    21世紀什麼最缺?健康!全世界賣的食品,都是化肥農藥轉基因整出來的,沒滋沒味沒營養還淨是隱患,環境污染已經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於是乎一些打著「有機食品」的農產品,就幾倍幾倍的爆高價,還供不應求,有價無市!

    不說別處,光是中國,先富起來的那個階層,數以百萬計的家庭,他們在吃上的消費數字,就數以千億計!搞什麼黃金白銀,弄什麼珠寶古董,乾乾淨淨的大米白面,蔬菜水果,就是永遠都不愁賣的暴利產品!

    19世紀的中華大地,沒有化工廠,沒有農藥,沒有轉基因,所有的農作物,都是傳統的人工種植,雖然產量少的慘不忍睹,但他乾淨,原始,口味絕佳!弄到本世界去,一斤小麥賣十塊錢,那是良心價!一斤大米賣二十塊,你還搶不著!一棵大白菜我賣一百,嫌貴你別吃啊!

    數億農民,十幾億畝土地,哪怕小麥只有每畝70-90斤的產量,哪怕玉米只有80-100斤的產量,只要輔以現代化的農田水利、耕種設施和技術,翻個一兩倍後,賣出去,獲利之大,無法想像!

    ps:多謝書友小小小新人的打賞!繼續求票子,收藏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